⑴ 央行、銀保監會重磅發聲:落實房貸延期還款政策 加大對物流通暢的金融支持
今年以來,外部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困難加劇,尤其是貨運物流行業。同時,由於疫情散發對部分地區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影響,緩交房貸的呼聲再起。
面對新形勢新特點,如何進一步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十分重要。近日,央行、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進行了表態,將抓細抓實房貸延期還款政策,緩解受疫情影響客戶還款的壓力;加大對物流通暢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金融支持,對運輸物流企業和貨運司機開辟「綠色通道」。
落實房貸延期還款政策
近期,部分銀行出台了房貸延期還款政策,最長可延期半年還款,並配備相應的徵信保護政策。實際上,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初,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就提出,對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金融機構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
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表示,從執行情況來看,銀行機構按照監管要求,完善工作機制,明確申請流程,拓寬辦理渠道,積極做好政策落實。2020年以來,銀行機構通過延後還款期限、調整還款計劃,以及對符合條件的客戶不催收、不報徵信、不納入黑名單等措施,為受疫情影響客戶紓困解難。
例如,建設銀行累計為100萬的客戶延後按揭貸款還款期限,金額大約是4330億元。農業銀行辦理按揭貸款延期140萬筆,金額4658億元。有效緩解了受疫情影響客戶還款壓力,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阻擊戰提供了有力支持。
央行數據顯示,我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是38.8萬億元,公積金貸款余額約7萬億元,兩項合計超過46萬億元,對應大約1億筆貸款。貸款質量整體比較好,不良率長期維持在0.3%左右。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介紹,「從大型銀行當時的實踐來看,在(2020年)疫情初期,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一度由0.29%上升到了0.37%;延期還款政策實施後,貸款質量總體保持穩定;隨著後來疫情緩解,居民收入恢復,貸款償還很快恢復正常,到2020年末,不良率已經回到了0.29%的原有水平。」
針對當前疫情散發影響的情況,央行和銀保監會做了具體部署。其中,銀保監會將重點抓實抓細政策落實。如,豐富辦理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加強與客戶溝通,通過靈活調整按揭貸款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等方式緩解受疫情影響客戶還款的壓力。
央行對徵信權益保護提出了要求,鄒瀾表示,下一步,央行還將持續關注疫情形勢,指導銀行重點做好幾方面工作:一是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對於正常還款有困難的客戶,要區分是還款能力還是還款意願的原因,要區分是受疫情影響的短期還款能力還是中長期還款能力,將延期還款政策落到實處;二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適當簡化業務流程,聚焦重點客戶群,因地制宜採取更大力度、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三是針對零售業務鏈條長、客群多樣化的特點,要加大各層級業務培訓,完善客戶服務體系,落實徵信權益保護,暢通投訴維權渠道,不斷提升服務質量。
加大對物流通暢的金融支持
我國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量大面廣,數量上佔1.5億戶市場主體中的絕大多數,幫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保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國內疫情多點散發,服務業等部分行業和小微企業受到了嚴重沖擊,正常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困難。為幫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緩解資金壓力,渡過難關,央行、銀保監會進一步加大了金融支持力度。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介紹,一是原有政策要繼續實施好,特別是要支持小微企業、製造業企業,落實「六穩」「六保」政策。二是對目前出現的一些新情況,特別是餐飲、旅遊等行業,對這些出現特殊困難的行業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要督促銀行機構做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到期的接續轉換。對於具有還款意願和吸納就業能力存在臨時性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要統籌考慮展期、重組等手段,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協商貸款還本付息方式,引導銀行保險機構靈活配置金融資源。
「事實證明,這些紓困政策對穩定行業發展和穩定信貸資產質量發揮了很大作用。」劉忠瑞在回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如是表示。
鄒瀾介紹,今年2月份,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出台了《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從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和行業特定扶持措施兩個方面,對餐飲、零售、旅遊、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民航業等特殊困難行業給予重點的傾斜幫扶。3月末,全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0.8萬億元,同比增長24.6%,繼續保持較高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疫情形勢出現了新變化。近日,銀保監會專題研究金融支持貨運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對銀行業保險業提出了明確要求,主動採取精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幫助貨運物流行業紓困解難。通過加大資金支持、幫扶重點群體、提升服務效率、創新擔保方式、加強保險保障、確保資金安全等多種措施,督促銀行保險機構加強金融服務,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在加大對物流通暢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金融支持方面,央行在4月15日表示,將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對運輸物流企業和貨運司機開辟「綠色通道」,合理給予貸款展期和續貸安排,增加民航運輸信貸投放,建立信貸、債券融資對接機制,發揮應收賬款服務平台作用,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循環。
⑵ 銀保監會馮燕:五個方面助力普惠金融體系建設
8月5日,以「智普惠享金融」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峰會發布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18)》,並揭曉了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
會上,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馮燕總結了近幾年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的成效,分享了推進普惠金融體系建設中獲得的經驗。同時,她提出了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和下一步的工作任務。
近幾年取得的成效:銀行業網點鄉鎮覆蓋率達到96%
馮燕指出,近年來我國普惠金融取得了較大成效,普惠金融覆蓋面不斷擴大,小微企業 貸款 獲得性不斷提升,三農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鄉鎮一級銀行物理網點和保險服務覆蓋面逐步擴大。截至2017年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營業性網點22.8萬個,銀行業網點鄉鎮覆蓋率達到96%,多數的省份實現了「鄉鄉有機構」,農業保險鄉村服務網點達到36.4萬個,網點鄉鎮覆蓋率達到了95%,村級覆蓋率超過了50%。
二是城市社區和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在不斷地擴大。截至2017年末,全國共有ATM機96萬台,POS機3119萬台,分別較2013年末增長85%和193%,全國基礎金融服務已經覆蓋了53萬個行政村,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約為96%,較2013年末上升了13.6個百分點。
三是小微企業貸款的可獲得性不斷提升,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到了30.74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了73.1%,增長的幅度還是相當大的,為1521萬戶小微企業提供了金融服務,較2013年末增長了21.7%,覆蓋了全國約20%的小微企業。
四是「三農」領域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涉農貸款余額達到30.95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了48.2%,其中農戶貸款余額8.11萬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6.5%。五是扶貧小額信貸發展迅速,剛才扶貧辦的吳華司長專門介紹了扶貧小額信貸的產品。這個產品的推動一直是銀保監會負責牽頭推動的,為緩解一些建檔立卡貧困戶融資需求,推動他們再生產、再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截至2017年末,扶貧小額信貸余額2496.96億元,較上年增幅達到50.57%,戶均貸款4.11萬。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607.44萬戶,佔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25.81%,這個數據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基本佔到了1/4。
推進普惠金融工作的經驗 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
馮燕表示,在推進普惠金融工作中要充分發揮中國的制度優勢和組織優勢,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注重政府的引導和市場的主導,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
一是充分發揮中國的制度優勢和組織優勢。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強化頂層設計,引導市場資源投向重點領域和服務不平衡、不充分的領域,同時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優勢,實現基層黨組織與基層金融機構在人員、信息、風控等方面的有效對接,加強社會治理和金融服務的融合,這是我們常提到的基層黨組織和基層金融機構「雙基聯動」。
二是始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圍繞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可得性和滿意度的總體目標,著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著眼於金融服務空白和不足的地區、人群,在融資、儲蓄、支付、保險等不同業務領域確定具體的目標,明確分工責任,抓好督導落實,強化督察問效。
三是始終注重政府的引導和市場的主導,政府層面著力完善法律框架,監管體制及金融基礎設施,創造有利於普惠金融發展的政治生態環境,及時糾正市場失靈和激勵扭曲,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保護市場創新驅動力,構建成本可算、風險可控的商業可持續發展模式。
四是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金融科技手段,延伸服務半徑,擴大服務覆蓋,實現目標客戶的精準識別、精細管理、精確服務,降低服務門檻和服務成本,緩解普惠金融突出存在的信用、信息和動力問題。
五是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進由於信用、信息、立法、監管等基礎薄弱引起的金融服務不足和不當的問題,彌補當前制約普惠金融發展的制度短板和監管短板。
六是學習借鑒和經驗輸出並重。在發展中國普惠金融過程中,一方面非常注重與普惠金融全球合作夥伴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交流學習。另一方面,也更注重中國經驗的宣傳、推廣和輸出。
普惠金融面臨的挑戰:金融服務基礎設施不配套
馮燕指出,中國的普惠金融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當前發展還是面臨很多挑戰,突出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金融服務「有沒有」的問題。目前金融資源的配置仍然不平衡、不充分,部分領域仍然沒有解決金融服務「有沒有」的問題。
二是金融服務「好不好」的問題。金融服務在價格、服務效率、風險防控方面仍然質量不高,金融服務「好不好」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三是商業可不可以持續。由於成本高、風險大,成本收益不對等,普惠金融發展商業可持續方面也面臨著挑戰。
四是金融服務基礎設施不配套。部分新型機構和新型業務也面臨著監管法律缺失的問題。信用信息 共享 覆蓋的范圍、互聯互通仍然不足,風險分擔機制發揮作用還不充分。
五是金融消費者的知識和素養難以適應快速發展的金融業態。
五個方面助力普惠金融體系建設
馮燕表示,我國普惠金融體系建設下一步工作任務將圍繞優化供給,創新產品服務,強化政策環境支撐,加強風險防範和監管,完善消費者教育保護體系等五個方面展開。
一是優化供給體系。構建競爭性的普惠金融供給格局。要強化內部體制機制改革,打造適合普惠業務的專業化機制,激發銀行業機構的內部改革紅利。引導地方性金融機構進一步聚焦基層,回歸本源。
二是創新產品服務體系。強化需求導向的產品服務創新,突出服務的適當性和需求的匹配性。用好數字普惠金融工具,降低獲客、服務成本,提升目標客戶精準識別、畫像的准確度,完善風險管理體系。
三是強化政策環境支撐體系。加快推動相關領域的立法,補齊制度的短板。強化監管激勵約束,完善差別化的考核評價機制。增強貨幣、財稅政策的激勵促進作用,推動各方形成政策合力。加快推進信用體系和信用平台建設,深化「銀稅互動」和「銀商合作」。
四是健全風險防範和監管體系。強化金融機構風險防範的主體責任。完善普惠金融監管工具箱,提升監管科技水平。加大中央和地方之間、監管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力度。及時打擊非法行為,運用監管利劍,糾正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五是完善消費者教育保護體系。加強信息披露和市場透明度建設。強化融資主體的履約意識,打擊逃廢債、「 老賴 」現象,通過守信獎勵和 失信 懲戒,培育良好信用環境。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辦法。
⑶ 如何看待網路小貸新規徵求意見:個人貸款余額不超30萬
個人貸款的余額不能超過30W可能還是根據個人的徵信審批有關。
⑷ 嚴防信貸資金流入股市、樓市
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沖擊已超過一年,雖然疫情在國內早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因疫情出台的經濟刺激政策在2021年能否持續、如何退出,成為近期熱議的話題。
其中關注度最高的貨幣政策,最近決策層頻頻表態不會急轉彎,將持續支持以民企為代表的小微企業。21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提出,要把握好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金融機構要不斷提升能力,做到敢貸、願貸、能貸、會貸;2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銀行業保險業2020年改革發展情況發布會,稱將進一步完善制度舉措,重點是推進政策的落實,分類施策,支持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
可見,貨幣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將依舊保持相當力度。從去年來看,支持效果頗為明顯,銀保監會最新統計顯示,按照普惠口徑,目前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09萬億,同比增長32%;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在2018年、2019年持續下降基礎上,2020年又下降0.82個百分點。
應該說,在目前市場主體仍面臨不少困難之際,繼續在信貸方面予以支持,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十分必要。不過,在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資金通過企業貸、消費貸流向樓市、股市亦屢見不鮮,推升資產價格。在房地產市場表現為熱點城市房價在已然高企的基礎上再度上漲,搖號搶房、日光等現象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持續上演;股市則讓公募基金去年新發規模爆棚,2020年全年新增超過3萬億元,這些資金在A股市場瘋狂「抱團」,公募集中持倉股估值水漲船高,100倍以上PE(市盈率)成為常態。
雖然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和股市的局部泡沫不能完全歸咎於信貸資金流入,但的確是一股不小的推動力。現實中,一張營業執照加房產證就可以貸出高達數百萬的低息資金(年化3.8%左右),很多人樂此不疲,拿到錢要麼買房要麼投資理財;而以90後甚至95後為主力的新基民,統計顯示,2020年新增「基民」中,90後占據了一半以上,如何套出數十萬低息消費貸買基金,成為90後們的熱門話題,2020年基金因抱團收益明顯跑贏指數,更是加劇了這一現象。
近年來,監管部門通過整治市場亂象,引導資金「脫虛向實」,對信貸資金進入股市樓市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借款人我行我素、有令不行,原因包括銀行對借款人存在過度授信、放鬆貸款審查以及貸後管理不到位,也有個別借款人故意逃避銀行監督,通過採取欺騙手段獲取信貸資金,進而投進股市樓市。此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銀行很難全程監測資金的流向,難以判斷借款人炒股資金到底是信貸資金還是自有資金。
但毋庸置疑的是,信貸資金流入股市樓市危害非常嚴重。一方面削弱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影響經濟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極易催生資產泡沫,甚至會引發新一輪金融風險。
因此,對信貸資金進入股市樓市不能掉以輕心,必須保持警覺,嚴加防範。近期上海、深圳等地出台政策嚴防信貸資金進入樓市,接下來各銀行機構要按照監管層要求,深入開展市場亂象整治,信貸管理部門要認真落實各自責任,加強貸款「三查」,尤其是要強化貸後檢查,搞好資金流向的監測,特別要加強對綜合消費貸款、網路循環貸款等資金流向的監管,防止信貸資金繞道進入股市、樓市。
總體而言,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仍需持續,但也要嚴防流動性寬松下信貸資金流入股市、樓市,推升資產價格泡沫,繼而成為金融風險誘因。
⑸ 人民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口徑
人民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8萬億元。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央視財經(記者陳昊冰布日德)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今天發布的《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報告(2018)》顯示全國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8萬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18。
⑹ 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審核將更審慎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位列三大攻堅戰之首。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當前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成果如何?還面臨哪些挑戰?治亂象過程中,如何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實體經濟?針對這些問題,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2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進行了回應。
兩年檢查十幾萬家機構
「經過兩年努力,各種金融亂象得到有效遏制,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和非法金融活動得到有效治理,影子銀行活動得到有效監管,金融風險總體上得到有效控制,金融安全穩定得到有效維護。」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如此判斷金融治亂象的成果。
「影子銀行的野蠻生長和房地產金融的過熱,通過加強監管被套上了韁繩,由此打破了國際上一些人對其可能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預言。」他說。
亂象得到治理的背後是監管的「長牙齒」。據王兆星介紹,過去兩年,監管部門對十幾萬家銀行保險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處罰違規銀行保險機構近6000家,處罰相關責任人7000多人次,禁止一定期限乃至終身進入銀行保險業的人員300多人次,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終身銀行保險機構董事及高管人員任職資格達454人次。
緊盯房地產金融風險
王兆星表示,下一階段,要緊盯幾個重要的風險領域,主要包括加大力度處置銀行機構的不良資產,同時控制新的不良貸款增長;防範中小銀行保險機構在經濟下行和金融市場波動情況下的流動性風險;緊盯進行監管套利、加通道、加杠桿的影子銀行活動,包括同業投資、同業理財、委託貸款、通道類信託貸款等業務;緊盯房地產金融風險;與有關部門配合做好地方政府債務的處置、做好高負債國有企業的降杠桿工作等。
「化解地方政府和企業債務,現在的杠桿水平基本穩定、有所下降,但企業、地方政府降杠桿的工作還要繼續。要按照審慎的風險管理控制標准對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企業發放貸款,切實防範相關風險。」王兆星說。
房地產金融方面,他表示,繼續對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實行更加審慎的貸款標准。
確保金融資源進入實體經濟
加強監管、治理金融亂象過程中,如何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是監管面臨的重要任務。
「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支持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的最高使命。我們積極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經濟的支持,大力推進普惠金融、綠色金融,同時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個別民營企業遇到的困難。」王兆星說。
據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介紹,2018年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3.5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達到9.4萬億元,同比增長21.8%。貸款利率方面,去年第四季度銀行業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比一季度下降0.8個百分點。
針對今年1月份新增貸款中,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相對較多的情況,王兆星表示,根據調查,新增票據融資大多都有商品交易、真實貿易背景,是企業正常的資金循環周轉需要。
「但不排除因為利差的原因,有個別企業、個別銀行搞一些同業票據買賣交易。目前我們正在對1月份新增貸款特別是票據融資的流向、用途進行摸排調查,如果發現完全是套利行為,一定會進行非常嚴格的問責處罰,同時要建立更加有效的風險防控機制來確保金融資源完全進入到實體經濟。」王兆星說。
⑺ 什麼是導致金融空轉影子銀行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在宏觀經濟環境不景氣的背景下,中小微企業受到大企業的擠出效應愈發明顯,各種社會資源愈發向大企業傾斜,進一步壓縮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空間。中小微企業自身的生存周期短、現金流緊張、抗沖擊和風險能力弱的特點讓商業銀行的貸款本就不偏愛中小微企業。再加上近年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和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選擇更為謹慎保守,青睞於有國家信用作為保障的大型國有企業和信用資質優越的大型民營企業。由銀保監會2018年三季度的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雖然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已達33億元,但與中小微企業潛在融資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影子銀行體系就成為了中小微企業融資的主要來源。
通常所說的影子銀行是指一些信託、證券公司,以及相關的其他輔助企業。它們不是銀行,但是組合在一起發揮了類似銀行的收錢和放貸的功能。傳統情況下,儲戶出錢存到銀行,銀行尋找到缺錢的企業,然後把錢借給這些企業,這是正常的存貸款流程。影子銀行的大流程差不太多:
第一有出錢的人:可能是儲戶,可能是銀行,也可能是錢多得流出來的大公司;
第二有缺錢的企業;
第三有收錢和放貸的中介:例如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等等。原則上公司不能直接相互借貸,所以這些中介不能直接放貸給需要的企業,要通過理財、資產管理產品、信託等等法律手段繞一圈。但是實質是一樣的,總之就是中介機構從有錢的人手裡拿到錢,然後放貸給缺錢的企業。
拓展資料
影子銀行比較直接的影響包括:
1、 利率比較市場化中國銀行的利率是央行確定的,可以小幅度調整,整體不能動。但是影子銀行不受央行規定的利率約束,貸款利率比較自由。一般找影子銀行貸款的企業,都是從正常銀行體系貸不到款的企業,風險略高,所以利率也會略高。由於有了影子銀行,中國出現了(大量)利率略高的貸款,利率更市場化了。
2、 加大了金融體系的風險傳統銀行內部管理體系完善,風險審核嚴格,外部又受到銀監會的監管,總體是很安全的。
影子銀行是指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影子銀行包括投資銀行、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結構性投資工具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期限錯配、流動性轉換、信用轉換和高杠桿四個方面。
⑻ 2018上半年銀保監會處罰機構多少家
中國銀保監會7月20日表示,為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2018年以來保持強監管嚴問責態勢,上半年共處罰銀行業金融機構798家、罰沒14.3億元,取消175人一定期限直至終身的銀行業從業及高管任職資格。
銀保監會表示,通過上半年的整治工作,銀行業各類市場亂象得到初步遏制,高風險金融業務持續收縮,金融市場秩序得到修復,銀行業繼續保持穩健運行的良好態勢。
銀保監會表示,盡管當前銀行業風險總體可控,但一些領域風險隱患仍然比較突出,一些體制性制約因素沒有根本消除,打破傳統觀念束縛還存在諸多困難,外部沖擊的不確定性不斷加大,銀行業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銀保監會表示,下半年將穩步推進整治市場亂象,引導銀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基礎上精準「拆彈」,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