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2003全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

2003全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3-12-07 20:12:05

⑴ 城市商業銀行的現狀問題

概述
全國現有城市商業銀行135家(截至2012年11月),2006年末,資本充足率為8 49%,不良貸款率為4.89%,資產總額為2,57萬億元,佔全國中資銀行(包括農信社)資產總額的6.74%。經過幾年的變遷和發展,上海、北京、南京、大連、杭州、寧波等城市商業銀行綜合實力發展迅速,並實現了跨區域發展,更有望在年內能成功上市。但仍有37家城市商業銀行目前處於風險狀態.其中有7家處於高風險狀態,一部分已資不抵債。據銀監會最新統計,截至2010年末,全國城市商業銀行存款規模達6.1萬億元,貸款規模達3.6萬億元,其中小企業貸款余額達到1.1萬億元,較年初增加44.4%。同時,城市商業銀行不斷加強風險管理水平,主要監管指標持續向好。截至2010年末,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325.6億元,較年初減少了51.3億元;不良貸款率0.9%,較年初下降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達到257.1%;平均資本充足率達到12.8%,流動性指標普遍較好,杠桿率處於安全可控范圍內。
城市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上存在的差距。相比國內其他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由於歷史、體制、環境等原因,在市場細分、產品開發、經營理念等經營策略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
市場細分不夠
沒有形成較為鮮明的市場定位。一些商業銀行市場定位還只是流於形式,沒有形成自己穩定的客戶群體,對潛在的客戶也缺少研究.致使目前許多業務還處於粗放經營階段。
業務創新盲目
金融產品存在趨同現象。由於對市場缺乏科學的預測、詳細的成本與效益分析,業務創新具有盲目市場跟進色彩,新產品有的不能很好滿足客戶需求,有的由於無規模不能帶來效益,造成業務創新產品缺乏生命力。
經營理念落後
特色服務不突出。雖然目前各家市場商業銀行廣泛強調提高服務質量。但是服務的概念比較陝隘,有的只限於改進窗口服務、廳堂服務等,經營理念還比較落後,以客戶為中心的思想不能貫徹到產品、管理、服務、人員等各個方面。
信息技術落後
信息技術落後制約了產品開發和對客戶的服務水平。先進的信息技術是商業銀行有效實施經營管理策略的保障,絕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由於資金實力不強、技術基礎薄弱等原因,對科技投入不夠,信息技術相對於其他商業銀行來講顯得落後。
銀行間合作不夠
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還需要加強。目前城市商業銀行每年舉行的一次論壇,主要目的還是溝通和交流,對彼此間的業務合作探索不夠,主要業務合作還只限於異地結算等方面,其他一些業務領域基本上還沒有涉及。
發展存在問題
自1995年第一家城市商業銀行成立至今,城市商業銀行已經歷了10多年的發展歷程,而城市商業銀行起步之初的發展戰略,現在回想起來很是耐人尋味——保支付、防擠兌、穩過渡。目前,這一戰略已經迅速轉變為「規范管理、穩健經營、加快發展」。
然而,城商行的底子畢竟太薄了。大發展的動力又更多地來自於加入WTO等外部環境的驅動,因此,當城商行吹響總攻號角時,還牢牢被三條繩索捆著:巨額不良資產、資本嚴重不足、單一城市制。
歷史包袱沉重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4年6月底,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104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2.36%(一逾兩呆口徑),比歷史最高點的34.32% 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可以說,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通過資產置換、增資擴股、利潤消化等方式,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有了很大改善,歷史包袱有所緩解,但還遠不容樂觀。
首先,不良資產比例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資產規模的擴大,分母的「稀釋」效應不容忽視。數據顯示,按照 5級分類口徑,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2003年末為14.45%,2004年6月末為14.08%,下降了0.37個百分點;但同期的不良貸款余額卻由1164億元上升為1192億元。
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余額/加權風險資產
國內商業銀行的加權風險資產主要是信貸資產。不良貸款率的下降有4種方式:①分母保持不變,分子即不良貸款余額減少;②分子保持不變,分母即信貸資產規模擴大;③分子——不良貸款余額有所增加,但分母即信貸資產規模卻以相對更快的速度增加;④分子減少,同時分母也在擴大。通常情況下,第四種情況是監管當局所要求和期望的。而銀行實際上多是第三種情況,為了實現不良貸款率的下降,在無法消化歷史不良資產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採取擴大分母的方法,這就是所說的分母稀釋作用。
其次,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狀況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特徵。以2003年末的數據進行分析,最大兩家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佔比為25%,平均不良貸款率僅為5.6%;60家經營狀況基本正常的銀行資產佔比為75%,平均不良貸款率為6.7%;35家較大風險類銀行資產佔比為14%,平均不良貸款率為23.41%;而17家高風險類銀行資產佔比為11%,平均不良貸款率為43.9%。可見,仍有相當一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極度惡化,處於破產邊緣。
再次,城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呈現出明顯的「懸空性」特徵。所謂「懸空性」,是指這部分資產的債權債務關系已無法落實,收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就是說,近2000億元不良資產中的大部分只能通過城商行自身消化或當地政府實施資產置換來解決。這無疑是對城市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巨大挑戰。
最後,絕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並未實現5級分類下的充足撥備。如果嚴格按照 5級分類要求計提准備,很多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狀況將因此而由盈利變為虧損,還有一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狀況會雪上加霜。從某種程度上講,在監管當局嚴格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等監管指標要求的情況下,不良資產的歷史包袱已成為城市商業銀行發展道路上的首要障礙。
造血功能缺失
作為有經營風險的特殊金融企業,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是商業銀行正常開業和順利運轉的前提。而國際上衡量一家商業銀行抗風險能力的主要指標就是資本充足率。因此,出於防範風險的考慮,各國金融監管當局均要求,本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必須達到巴塞爾委員會規定的8%的最低標准。否則,將對其經營活動進行限制。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3年末,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的平均資本充足率為6.36%,尚未達到8%的最低標准。而根據銀監會頒布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的新規定,城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將下降2~3個百分點,即下降至4%左右的水平。這還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城市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的渠道不外乎留存盈利和增資擴股。目前,盡管銀監會已經允許並支持商業銀行通過上市和發行次級債券來補充資本金,但在諸多條件的約束下,上市和發行次級債券對於城市商業銀行來講尚不太現實,至少對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來說是這樣的。
此外,新的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調高了商業銀行一些風險資產的風險權重,使得大多數風險資產的風險權重變為100%,並要求在此基礎上實現資本充足率達到 8%,從而對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提出更高要求。按照2003年末的數據測算,要達到新規定的要求,城市商業銀行的資本缺口在500億元左右。而2003年全年,城市商業銀行實現的賬面利潤僅53億元。如果假定城市商業銀行風險資產的增長速度保持在20%,利潤增長速度保持在40%,要想將資本充足率從目前的4%提高至8%,至少需要19年左右的時間。顯然,僅靠留存盈利來補充資本金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理論上講,增資擴股是一條便捷、迅速的資本補充方式。問題在於,目前相當一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的財務狀況令投資者望而卻步。歷年的數據顯示,全國112家城市商業銀行中,有近一半的城市商業銀行連年虧損,有10多家城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負數。
在上述情況下,如果沒有地方政府和監管當局的資金或政策支持,資本補充將成為相當一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無法逾越的屏障。而銀監會提出的「到2006年,各城市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基本滿足8%的監管標准」,也因此成為不可能實現的任務。
經營區域受限
自城市商業銀行成立之初,其經營活動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當然,從當時的經濟金融環境和防範風險的角度考慮,單一城市制的經營模式是必要的。
在成立城市商業銀行之前,大多數中心城市都擁有數十家城市信用社,而其中大多數都經營不善,面臨不良資產嚴重、管理混亂、風險失控等問題,處於破產邊緣。可以說,城市商業銀行是在一個爛攤子的基礎上建成的,其成立初期的任務在於防範和化解風險,而非規模和地域擴張。
但是近幾年來,單一城市制經營模式的負面效應日益顯現,並成為城市商業銀行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地域限制不利於城市商業銀行分散風險。
對於某個城市而言,往往是某幾個或某個產業或行業發展較好,可供開發且前景較好的項目也是有限的。如果一家銀行被限制在一個城市開展業務,其資金勢必集中到這些行業、產業和項目上,造成貸款的行業集中度、客戶集中度偏高,帶來巨大風險隱患。現在大多數城市商業銀行都面臨這一問題,但這一問題比較敏感,很難公開實例。
此外,現在的很多企業往往是跨地區,甚至於跨國開展經營活動,這就要求商業銀行能夠按照企業的地理布局為其提供存貸款和資金清算等服務。
當前,在缺乏全國統一的信用體系的情況下,銀行只能靠企業所在地的分支機構搜集企業的信用資料。比如,一家企業的總部在北京,生產基地分布在全國其它地方,如崑山,當該企業向北京的開戶銀行要求其為崑山的生產基地提供資金支持時,北京的銀行須通過其在崑山的分支機構進行實地調查,這比北京的銀行派人赴崑山調查的成本要少許多。但由於城市商業銀行不準在異地開設分支機構,從而造成城商行在異地信息獲取上處於劣勢地位,而長期信息不對稱會隱含較大的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這是不少城商行當前的燃眉之急。
為了盡快解決這一問題,如果就可行性進行比較的話,允許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發展的可行性倒是更大一些。因為要想建立一個覆蓋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信用體系,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涉及面非常廣,前期投入非常大。
地域限制不利於城市商業銀行化解不良資產。
由於歷史原因,城市商業銀行追討的抵貸資產有很多是借款人在外地投資的資產或債權,且地域分布廣泛。城市商業銀行在異地沒有分支機構,對外地情況不熟悉,也給追討和管理這些資產帶來很高成本。一旦遇到地方保護或債務人阻撓,處置的難度就更大。對於那些處在外地且無法轉移的固定資產,通常只能採取低價拍賣或委託管理的方式,這往往會使城市商業銀行面臨巨大損失。
地域限制不利於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和產品創新。
隨著地區經濟一體化和金融一體化的發展,資金的跨地區流動日益頻繁,客戶對銀行服務和產品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尤其是需要商業銀行能夠跨區域為其提供金融服務。而不論是資金的流入還是流出,都需要一個結算通道。而這恰恰是城市商業銀行的軟肋。顯然,僅資金跨區流動,這就已經超出了城市商業銀行自身的能力,從而造成城市商業銀行大量客戶流失。這也是「很多企業在規模較小時與當地城市商業銀行的關系非常好,而一旦這些企業做大,實現跨地區經營,往往就會與城市商業銀行分道揚鑣」現象的最好解釋。
此外,受諸多條件的限制,城市商業銀行對產品創新往往感到力不從心。城市商業銀行由於網點限制,其開發銀行卡業務的成本無法分攤,只能自己承擔;對於同樣的開發成本,國有商業銀行能以數百倍乃至數千倍於城商行的網點回收投資。理由如下:
假如有兩家銀行A和B,現在兩家銀行均發行了銀行卡,假定發行成本均為50萬元,A銀行擁有100個網點,B銀行擁有1000個網點。也就是說:A銀行擁有100個可以獲利的渠道,那麼分攤到每個網點的發行成本為5000元。同理,分攤到B銀行每個網點的發行成本僅為500元。A銀行的每個網點最少需要獲利5000元,才能最終收回投資。而B銀行則只需要500元即可。成本效益比在此一目瞭然。
雖然現在所有銀行安裝的ATM機均可實現銀行卡跨行通用,從而使城市商業銀行發行的銀行卡在地域上得到拓展,但出於成本和方便的考慮,消費者當然還是願意選擇全國性商業銀行,尤其是四大國有銀行發行的銀行卡。這對異地無網點的城市商業銀行發行銀行卡,也起到了負面的阻礙作用。
地域限制也不利於創造公平競爭的金融環境。
入世以來,中國金融業的管製程度日益放鬆,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享受的待遇差距逐漸縮小。在此情況下,用「內外夾擊」來形容城市商業銀行的處境應當不為過。一方面,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紛紛加大了對中心城市分支機構的傾斜力度;另一方面,外資銀行也在通過搶奪高端客戶等方式慢慢蠶食發達地區中心城市的市場。這就造成在單一城市從事經營活動的城市商業銀行,只能眼睜睜看著當地市場份額的喪失。
根據掌握的數據,發展較好的城市商業銀行在當地的市場份額大致在8%~10%左右。近幾年的數據顯示,城市商業銀行在當地市場份額達到8%~10%之後,就很難再有大的突破,這可能是各地金融市場份額的飽和點。而新的金融機構的進入,往往又會使原有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卻又無法向外地開拓市場。顯然,這不利於創造公平競爭的金融環境。

⑵ 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看法

理性認識中小企業及其融資難問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1日 04:0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葛兆強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也是一個容易引起歧見的命題。造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小企業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金融體系不健全,政策支持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對於中小企業融資難這個問題,我們既不能漠視,也不能高估,在觀念上應理性認識,在政策支持上應保持適度。



2008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的不斷擴展,我國中小企業尤其是沿海地區那些出口導向型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經營風險顯著放大,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再一次凸顯出來。而且,這個微觀問題和市場問題似乎已經上升為宏觀和政治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有些政府部門和監管當局開始運用行政手段要求商業銀行向中小企業全面放開貸款業務。筆者認為,作為一個世界性難題,中小企業融資難本質上屬於一個市場問題、經濟問題,必須依靠經濟手段和市場力量來解決。

鑒於這個問題的復雜性,需要政府、金融監管當局、商業銀行和社會有關部門從體制、政策和機制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努力。



如何認識中小企業的性質

由於經濟體制、企業的產權性質和歷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盡管各級政府和金融監管當局出台了許多扶持政策,商業銀行也在組織體系、經營機制、融資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多層面的改革和創新,但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解決收效甚微。原因何在?見仁見智。但是,一個關鍵且經常被忽略的原因是,我們對中小企業性質的認識存在著誤區。

1、我國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標准過於寬泛。中小企業是一個動態的相對概念,在不同國家、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和不同行業,對其界定的標準是不盡相同的。理論上,可以從質和量兩個方面來界定中小企業。前者主要是從企業組織形式、融資方式以及所處行業地位等方面進行界定;後者則是通過雇員數量、實收資本、資產總值等數量指標進行界定。整體看,大多數國家是從量的維度來定義中小企業。以製造業為例,《美國小企業法》對中小企業的界定標准為雇員人數不超過500人;歐盟規定250人以下,且年產值不超過4000萬埃居;日本則是300人以下或資本額3億日元以下。我國對中小企業的界定,依據的是2003年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研究制訂的《中小企業標准暫行規定》。就工業而言,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0 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 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40000 萬元以下。由此可見,我國定義的中小企業標准要比發達國家寬泛得多,國內的一些中型企業在世界范圍內要被視為大型企業了。從這個角度,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在我國被顯著擴大化了;另一方面,支持中小企業的一些優惠政策多數被那些所謂的中等企業享受了,而真正的中小企業則沒有得到政策的優惠。

2、中小企業的存活率較低,貸款扶持作用不能高估。相對於大企業,中小企業的存活率是比較低的。從美國的情況看,盡管美國對中小企業有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但其存活率5年以上的佔32%,8年以上的佔19%,10年以上的只有13%。即是說,大約有40%的中小企業在嬰兒期就夭折了。商業銀行作為一個經營貨幣信用的高風險企業,其理性的貸款選擇必然定位於存活率高的企業,一般是那些存活超過10年以上的企業,對於存活率低於5年的企業,商業銀行必須迴避,否則,就會導致信貸風險,對股東,對存款人、對社會都是不負責任的。對於存活率低於5年的企業,其融資只能依靠創業者的自有資金或依靠資本市場通過創業投資、天使投資來解決。從這一角度,並不是所有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都應該由銀行來滿足。

3、中小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存在較大差異。在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中,中小企業對於經濟增長、技術進步和大企業發展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我國的情況看,目前中小企業佔全部注冊企業總數的99%,其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分別占總量的60%、57%和40%;提供的就業機會大約75%;在出口總額的佔比約為60%。這表明,中小企業是拉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是緩解就業壓力、實現科技進步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需要注意的是,從經濟增長的貢獻角度,中小企業這個術語反映了對「企業家」涵義的一種根本性的認識混亂。中小企業可以劃分為「復制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兩者對長期經濟增長的貢獻存在天壤之別。「復制型企業」在解決就業,創造產值等方面具有一定貢獻,對那些從事這類活動的人可以帶來財務回報,但對長期經濟增長的貢獻是比較小的。真正對一國經濟增長具有絕對意義的是那些「創業型企業」。筆者認為,只有通過創新型企業的活動,那些包含著某種新產品或新服務,或是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新方法的商業活動,社會才能將其技術推向前進,並因此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推動經濟增長。由於金融資源的稀缺性,金融部門的支持更多地應當向創新型企業傾斜,而不應過多向「復制型企業」傾斜。目前,我國大多中小企業屬於「復制型企業」,它們利用我國勞動成本低的比較優勢,在傳統製造業領域和商業領域重復製造那些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和服務,使我國成為只能為發達國家提供初級產品的「世界工廠」,既阻礙了我國的產業升級,也影響到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從這一角度,減少對那些「復制型企業」的金融支持,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4、中小企業不等於民營企業。長期以來,人們對中小企業的認識在觀念上有一個誤區,即中小企業就是民營企業。商業銀行在貸款對象選擇方面,也始終有一個難以破除的所有制情結。這一情結的具體表現就是給國有企業貸款沒有風險,即使貸款將來出現了風險,責任也不會很大。而對民營企業貸款,一旦將來貸款收不回來,其中的原因就難以說清楚,個人承擔的風險就會很大。因此,在同等情況下,商業銀行更願意對國有企業貸款。其實,在我國現有的中小企業群體中,投資主體和所有制結構是多元化的。作為我國市場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產物,目前民營企業的確佔中小企業的主體,但國有中小企業依然處於重要地位。以工業企業為例,目前在獨立核算的中小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的戶數、資產總額和工業總產值約占總數的14.85%、38.5%和22.8%,國有中小企業改革與發展的任務非常艱巨。所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也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

如何看待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也是一個容易引起歧見的命題。造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小企業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金融體系不健全,政策支持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對於中小企業融資難這個問題,我們既不能漠視,也不能高估,在觀念上應理性認識,在政策支持上應保持適度。

1、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偽命題。首先,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是多樣化的,既包括間接融資(銀行貸款),也包括直接融資(產業投資、天使投資、股票融資等),所以,不能將中小企業融資難簡單地理解為貸款難。其次,即使從銀行貸款方面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實際上是比較大的。據銀監會統計,截至2009年6月末,中小企業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3.7萬億元,佔全部企業貸款的比重為54.3%。第三,現實中並不是所有中小企業都貸款難。真正貸款難的是那些成立不久、規模較小、管理不規范的企業;或是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與競爭力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或是產品市場不穩定或沒有市場的企業;或是那些產品將要退市的夕陽產業。這些中小企業既不符合銀行貸款的條件,也不符合證券市場融資的基本要求,因而,融資難是必然的。但是,這部分中小企業的數量龐大,對融資困難的呼聲最高。因而,往往容易使人們產生中小企業融資普遍很難的錯覺。

2、中小企業融資難根源於我國現有的金融體制不完善。中小企業融資難,從根本上源於我國銀行系統之外的金融服務非常欠缺。一般而言,企業融資方式有內源融資(企業保留盈餘)和外源融資(股權性融資、債權性融資、項目融資、政府基金等方式)兩種渠道。根據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中小企業的最佳融資順序是:在初創期,以內源融資為主;成長期和成熟期,以外源主動性銀行融資為主;成熟期到衰退期之前,以內源權益性融資為主,銀行融資退出;進入衰退期,則以外源被動性債務融資為主。但是,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我國中小企業始終存在著對銀行貸款的過度依賴,沒有充分考慮到利用證券市場進行直接融資,也不注意使用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等融資方式。而且,從國內現有的商業銀行體系看,現行商業銀行體系的主體架構並非針對中小企業而設計,大多數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評估和成本收益模式並不適應中小企業的特點,因此,僅僅依靠現有的商業銀行體系不可能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多年來,盡管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各類金融機構都進行了若干積極嘗試,但大多數措施和辦法都根植於現有的銀行體系,因此,問題的解決收效甚微。

3、中小企業融資難不是商業銀行「嫌貧愛富」造成的。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目前大多數人將板子打到銀行身上,認為商業銀行在貸款方面「嫌貧愛富」,喜歡傍大款,對中小企業重視不夠。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首先,對商業銀行來說,「嫌貧愛富」是商業銀行必須恪守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規則。銀行業屬於高風險行業,商業銀行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盡管商業銀行作為一個社會人,也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但它必須首先要控制好風險並實現盈利。大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強、財務體系健全、信息透明度相對較高,因此,商業銀行追逐大企業是理性經濟人的本質要求。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重視不夠,是因為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弱、信息不透明、財務體系不健全、內控機制不完善。資料顯示,截至2008年末,我國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率達到11.6%,比銀行業整體平均不良貸款率2%高出9.6個百分點。而且,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信貸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型企業的5-8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不足以覆蓋銀行的管理成本和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在貸款上對中小企業有所「歧視」,再正常不過了。

4、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不是政治問題。市場經濟是一種資源稀缺性經濟,部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資金短缺是一種常態。而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部分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被淘汰也是自然合理的現象,任何國家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滿足所有企業的資金需求。因此,中小企業融資難就成為世界范圍的普遍現象,是市場經濟固有的一般性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必須主要依靠市場力量。如果給中小企業融資賦予過多的政治內涵,不僅會誤導金融資源的配置,也會誤導社會公眾的價值判斷,甚至會誤導商業銀行的行為,增大信貸風險。

(作者系金融學博士,應用經濟學博士後,招商銀行(11.70,0.11,0.95%)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

已有_COUNT_條評論 我要評論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⑶ 談談你對中小企業貸款銀行面臨的風險的看法 急急急。。。。。

我國中小企業銀行融資效益與風險的比較分析

1、貸款定價的一般論述

由於不具備從銀行總體效益角度分析中小企業貸款因素影響顯著程度的公共數據條件,國外文獻常用的整體效益分析方法受到限制,因此,本文從微觀入手,直接從貸款成本與風險計量及貸款定價的組成結構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效益與風險特徵進行分析。

根據貸款定價的基本理論,貸款定價涉及信貸業務的資金成本、經營成本、稅負成本、風險成本和資本成本等多種要素,還要充分考慮市場競爭情況以及與客戶談判地位等因素,才能最終確定貸款利率。貸款定價的理論公式為:

貸款目標利率=資金成本率+經營成本率+稅負成本率+預期損失率+經濟資本目標利潤率+/-競爭性浮動。其中,預期損失率和經濟資本回報率的確定是貸款定價的關鍵和難點。

銀行貸款定價實踐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成本定價和基準利率定價兩種 [4],其中成本定價公式為:

公式1:貸款價格=資金成本+風險成本+營運成本+預期收益率

基準利率定價公式為:

公式2:貸款價格=基準利率+違約風險溢價+期限風險溢價

成本定價是商業銀行最傳統的貸款定價方式,而基準利率定價是國際商業銀行運用最廣泛的貸款定價方法。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大大促進了我國貸款定價理論的發展和實踐的探索。

如果我們將公式2中的「基準利率」定義為「資金成本+營運成本+預期收益率」,或將公式1中的「風險成本」定義為「違約風險溢價+期限風險溢價」,則這兩個公式實際上表達了相同的含義。

2、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特徵分析——違約率和違約損失率相對較低衡量貸款風險成本的主要指標是貸款預期損失率,預期損失率=違約率×違約損失率。

(1)中小企業貸款違約率分析

中小企業貸款一般均為抵押、擔保貸款。與西方發達國家政府擔保機構在中小企業貸款擔保中發揮重要作用不同,盡管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建設從1992年就開始起步,10年後《中小企業促進法》也已正式實施,但目前我國擔保機構(包括政府參與出資及未參與出資的所有擔保機構)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中發揮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林平、袁中紅(2005)2004年對廣東中小企業融資抽樣調查的結果表明(數據截至至2004年6月30日),有61%的企業從來沒有與擔保機構發生過關系;調查的全部56家擔保機構中,政府完全出資的僅為3家,佔比僅為5.36%,政府參與出資的6家,佔比10.71%;905筆中小企業銀行融資中,抵押貸款810筆,佔比89.5%,信用擔保機構擔保貸款95筆,佔比10.5%;信用擔保貸款中,66.1%的擔保人通過借款人反擔保等(主要是抵質押)進行風險補償。這樣,中小企業貸款實際上95%以上進行了直接或間接的抵押(或質押)。因此,本文重點對抵押貸款進行分析。

銀行對中小企業普遍採用抵押或信用擔保機構擔保方式發放貸款,是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抑止融資企業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降低小企業貸款違約率的關鍵之一。藍虹、穆爭社(2004)從理論上分析了融資企業抵押貸款償還模型:

Π=f(L)-(1+R)L

(1+R)L其中Π為融資企業的利潤,L為貸款額度,R為貸款利率,f(L)表示所獲收益是融資額度L的函數,C為抵押品價值。由於(1+R)L小於C,融資企業選擇不還貸時的機會收益小於機會成本,因此足額抵押情況下償還貸款是融資企業的占優選擇,抵押貸款可以緩解在非對稱信息條件下銀行所擔心的融資企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違約率。

實際數據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以上的理論分析的結論。根據2003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東、中、西部六個城市(北京、浙江溫州、台州、廣東東莞、陝西西安、山東威海)的1105戶中小企業融資狀況問卷調查結果,中小企業平均有5.4%的貸款不能償還,存在形成壞賬的風險 [6],明顯低於同期全國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水平(2004年一季度為16.6%)。筆者小范圍的調查也表明,對同樣信用等級的客戶,小企業貸款 的違約率整體低於其他貸款 .同時,筆者也注意到,小企業貸款的不良率也呈現明顯的地區與行業差別,即並不是所有分行、所有行業小企業貸款不良率均低於其他客戶的不良率。

由於筆者暫時沒有獲得有足夠代表性的實證數據,以證明小企業貸款違約率與相同信用等級的其他客戶違約率存在顯著差別,因此,本文從謹慎性出發,假定整體而言,小企業貸款客戶違約率與其他相同信用等級客戶違約率無顯著區別。

在這樣謹慎性的假設情況下,貸款風險成本的區別主要在於違約損失率的區別。

(2)小企業貸款違約損失率分析

小企業貸款基本都是抵押或信用擔保機構擔保貸款,而較大型企業的信用貸款占相當比例。國內外已有研究表明,對同樣信用等級的客戶,抵押貸款的違約損失率低於信用貸款。從謹慎起見,我們假定較大型企業也全部為抵押貸款。因此,我們只比較小企業抵押貸款與較大型企業抵押貸款的違約損失率。

從理論上分析,與小額抵押物相比,大額抵押物價值評估技術難度更大,評估時更易受借款人有意識的影響,同時處置大額抵押物時市場需求者數量明顯減少,需求方議價能力和議價意願明顯增強,因此,整體而言,單個抵押物價值越高,銀行快速處置時可能的損失率應越高。筆者的實證研究也表明 [7],總體來看,抵押物的回收率與抵押物金額大小成反比。考慮到小企業單筆貸款金額總體而言低於其他貸款,因此,其違約損失率理論上應低於相同信用等級的其他貸款,實證研究也可作如此假設。

經驗數據顯示,某行信用等級為A+、A級的法人客戶平均不良率約分別低於1%、2%,而全部小企業貸款(AA-以上客戶比例約為20%,全部為抵押貸款或信用擔保機構擔保貸款)的不良率平均僅為0.13%;違約損失率均低於50%。本文按謹慎性原則估算,將A+、A級的小企業客戶平均違約率分別取1%、2%,違約損失率取50%,則A+、A級的小企業客戶預期損失率分別為0.5%與1%,約分別相當於當前短期貸款利率的10%、20%。

3、小企業貸款銀行營運成本相對較高

徐洪水(2001)認為,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企業的5-8倍,即使貸款利率上浮30%,對中小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依然很高[8].但該文沒有提供具體的分析過程,沒有進行更有說服力的具體的數據對比分析。鄭文紅、李健(2002)提出,銀行交易成本=搜尋成本+談判成本+監督成本+其他交易費用[9].該文也只提出了上述思辨式的公式,沒有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也沒有提供具體的成本數據。

為方便分析,本文將營運成本劃分為信貸營運成本和其他營運成本兩類,並假定小企業與其他企業的非信貸營運成本沒有顯著區別,而信貸營運成本則包括信息成本、管理成本等與信貸業務直接相關的一切成本。

由於小企業每戶貸款金額較小(平均每戶貸款金額在500萬元或以下,如廣東地區某銀行小企業戶均貸款450萬元),因此,相應的信貸營運成本明顯高於大、中型客戶貸款。以某一級分行為例,全行貸款余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大、中法人客戶為3000多戶,戶均貸款余額為6750萬元,戶均貸款余額為小企業貸款余額的15.9倍;其中貸款余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大客戶為1100多戶,戶均貸款余額為16154萬元,戶均貸款余額為小企業貸款余額的38.1倍;因為戶均貸款差距巨大,為簡化分析,我們將大、中型客戶貸款業務的信貸營運成本忽略不計,單獨分析、估算小企業貸款的信貸營運成本。

在戶均貸款約為500萬元的情況下,按平均每名小企業信貸人員(含一線客戶經理和二線審批、監測等人員)管理6戶企業謹慎測算,平均每名信貸人員管理的小企業貸款為3000萬元,同時假設平均一名小企業信貸人員的工資、費用等信貸營運成本為15萬元/年,則相應的小企業貸款單位信貸營運成本為:

15/3000=0.005=0.5%

即約為短期貸款基準利率的10%。

4、小企業貸款效益比較分析

為便於比較,我們選擇AAA級客戶作為比較的基準,即設定其風險成本為0,單位貸款的信貸營運成本也可忽略不計,因此,按貸款定價公式的貸款利率(最優惠利率)為:

RAAA=資金成本+其他營運成本+預期收益率

如該利率為基準利率下浮10%或3%(參考深圳分行實際情況),則該銀行信用業務的最優惠利率(資金成本+其他營運成本+預期收益率)為基準利率下浮10%或3%。

對小企業貸款的定價,應在此基礎上進行對應的風險與成本的調整。在上述AAA級客戶貸款定價的基礎上,A+級小企業客戶應再加0.5%(A級小企業客戶為加1%)的預期風險損失、0.5%的信貸營運成本,即A+級小企業貸款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0(A級小企業客戶上浮15%)或基準利率上浮17%(A級小企業客戶上浮22%)即可實現不低於AAA級客戶的效益水平。

與相同信用等級的其他客戶比較,小企業貸款定價不需要進行風險調整,但應作成本調整,即利率定價應附加多餘的信貸營運成本,約為0.5%,即在相同信用等級客戶貸款利率基礎上再上浮10%。

林平、袁中紅(2005)2004年對廣東地區(主要是珠三角地區)中小企業銀行融資抽樣調查的抵押貸款平均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20%.2004年10月人民銀行將小企業貸款的上浮利率范圍由30%擴大到70%,據筆者了解,此後廣東地區國有銀行小企業貸款利率的主要區間為基準利率上浮20-45%。

綜上,可以認為,在堅持管理要求不降低的前提下,謹慎考慮,對經濟發達地區而言,經過風險與成本調整後的小企業貸款利率(以A+級為例)在基準利率上浮約20%時,小企業貸款整體的效益性大致與其他優質貸款相當;貸款利率(以A+級為例)在基準利率上浮約30%時,小企業貸款的效益性好於其他貸款;貸款利率(以A+級為例)在基準利率上浮超過30%時,小企業貸款的效益性明顯好於其他貸款。但由於小企業貸款違約率及違約損失率的地區與行業差別很大,對具體的地區與行業尚需具體分析、估算。

⑷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是多少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國內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國際先進水平
2003年國內銀行業貸款余額佔GDP的比重歷史最高,達117%。而今,在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的今天,中國的銀行貸款余額佔GDP比重再超110%,達到112%。2009年4月末,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達到35.55億元,超過同期國內GDP總額(約31.8萬億元)。

就在歐、美等銀行業面對經濟衰退,金融被流動性緊縮的陰霾所籠罩時,國內的銀行業實施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半年時間里共新增貸款超過6萬億元,這一數字是2007年全年的1.2倍。

當前,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達到35.55億元,這與近年來主要商業銀行完成了改制上市,並獲得了巨額的資本補充有關,目前國內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均達到國際先進銀行的平均水平,充足的資本為信貸支持經濟提供了保障。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中國銀行業貸款佔GDP比重超過了100%
這是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數據。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商業銀行貸款投放仍有繼續增加的空間。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儲蓄總額已經達到53萬億元,仍然有17萬億的存貸差,以及1.6萬多億的超額存款准備金。當前存貸比為67%,低於1991年到1994年100%以上的水平,以及1995年到1998年90%以上的水平。

時至今日,美國、英國、日本的銀行體系貸款余額佔GDP的比重都不到100%,德國的銀行資產佔GDP的比例卻達到150%,與美英等國家相比,德國以外向型企業和穩健的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比例,成為抗國際金融危機較好的國家。

⑸ 朋友,我急需中小企業融資的論文,謝謝

我也是剛剛寫了關於這個方面的文章,以下是我所用的比較好的資料,幫你整理了一下。還有幾篇輸不進去了,你要的話再告訴我一下。
第一篇: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
(淮安科技信息網,漆正清,2009-11-27)
摘 要:中小企業存在的合理性和在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決定了必須重視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即規模小,可控資源更為稀缺,又往往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的投入。因此,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融資是其關鍵因素之一,然而目前中小企業融資的狀況並不十分理想,如何結合中小企業的特點快速融資本文主要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風險投資
一、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之表現
(一)表現在銀行貸款方面,就是銀行對於中小企業的風險狀況缺乏有效的識別手段。中央銀行取消貸款浮動的上限之後,商業銀行完全可以充分運用利率浮動手段對不同風險狀況的中小企業進行貸款定價,同時中央銀行的信貸政策也鼓勵商業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改善中小企業貸款市場。但是各商業銀行出十安全性考慮,即使成立了中小企業信貸部,但還是普遍集中力量抓大客戶而不願向小企業放貸,導致大企業錦上添花有餘、小企業雪中送炭不足。另外,中小企業貸款難實際上也反映了目前商業銀行貸款考核上的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是否享有同樣國民待遇問題。中小企業通常是民營企業,現在盡管在正式的法律法規中並沒有對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歧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如果信貸人員對國有企業的貸款出現問題,可能會被視為「肉爛在鍋里」;如果信貸人員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出現問題,往往可能會被視為有私下的內幕交易和利益輸送。這種觀念往往使得部分信貸人員對拓展中小企業貸款市場持猶豫態度。
(二)表現在直接融資方面,就是現有的資本市場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2004年5月2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設立的中小企業板塊正式運作,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中小企業的融資和創業投資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這無疑為中小企業的股權融資開辟了專門的市場。然而其定位為高成長型企業的上市融資需要。
同時,深圳證券交易所設立中小企業板塊實施方案中指出:中小企業板塊運行所遵循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與主板市場相同;中小企業板塊的上市公司符合主板市場的發行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另外,對中小企業板塊還有著更為嚴格的公司監管制度即:針對中小企業板塊上市公司股本較小的共性特徵,實行比主板市場更為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由此可見,即使有了二板市場,較高的監管要求與上市條件使其還是只能滿足少數渴望融資的中小企業需求,不可能成為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
(二)非正式金融部門仍是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解決創業和運作資金的重要渠道。基於民營中小企業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滿足資金需求的現實,在一些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非正式金融活動便應運而生。盡管監管部門嚴格限制各種形式的民間融資活動,對民間「亂集資」活動嚴加取締,但民間金融活動的客觀存在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浙江福建一帶的民營企業中,幾乎沒有一家的創業資金是來自正式金融部門的,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很少得到金融部門的支持。到目前為止,很多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仍然是自我融資和非正規渠道融資。
二、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原因及對策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原因
綜合各個因素筆者總結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
1.中小企業較高的倒閉或歇業比率,是銀行不願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在我國,沒有關於企業倒閉方面的統計資料,但一些銀行管理人員估計,我國有近30%的私營中小企業在2年內消失,近60%在4年內消失。中小企業高比率的倒閉狀況,顯然使銀行向其發放貸款時面臨著較大的風險。貸款償還的高違約率也是銀行不願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調查發現,中小企業的違約率高十大企業的違約率。雖然銀行的不良貸款中由大企業所佔的存量較高,但向中小企業貸款的不良貸款比率也同大企業的不良貸款比率相差不多。
2.缺少抵押和擔保。理論上,有許多資產可作為貸款的抵押品,包括土地、建築物、住宅、可變現的儲蓄、機器設備、存貨、應收賬款、銷售合同等。在美國,應收賬款或存貨占銀行接受的抵押資產的2/3。在我國,銀行對抵押品的要求條件非常苛刻,除了土地和房產外,銀行很少接受其他形式的抵押品。中小企業一般缺少自有的房產等銀行接受的抵押物,貸款受到限制,抵押物的折扣率高,手續繁瑣,收費昂貴,中小企業普遍難以承受。
另外,中小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擔保人。一些效益好的企業不願意給其他企業作擔保,效益一般的企業,銀行又不允許其作擔保人,中小企業相互之間的擔保常常變得有名無實。
3.中小企業普遍經營時間短,缺乏歷史的信用記錄,存在著內部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不健全的現象。加上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不願露富、不願泄露債務量、舉債渠道等商業秘密,更有甚者為了規避稅費或爭取優惠政策有意不真實反映經營和財務狀況,以致企業無帳可查,一個企業兩套帳、二套帳的現象相當普遍。
(二)應對策略引入風險投資
筆者認為基於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以及現有融資系統對中小企業的態度,不如引入風險投資方式作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途徑。風險投資又稱創業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對成熟後,通過市場退出機制將所投入的資本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以收回投資,取得高額風險收益。
風險投資方式主要體現如下:通常情況下,風險投資公司大多以股權的形式對企業進行投入,即用資本換取被投資企業的股份,但是不以取得對投資企業的控股權為目的,一般這種投資資本佔到被投資企業資本總額的30%以上。投資對象是處十發展初期、具有高速成長性的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在對風險企業注入資金後,為了將風險降至最小,風險投資公司會利用他們長期的經驗、知識參與對企業的管理,從管理上提供支持。因而由風險投資支持發展起來的企業成長速度遠高十普通同類企業。風險投資的主要目的在於獲得高額的資本利得。
在風險投資投入選定的企業後,風險投資公司關注的是所投資企業的發展潛力和股權增值情況,其著眼點並不在十投資對象當前的盈虧,而在於企業的發展前景和資產的增值。
風險資本作為一種股權性質的資本介入,給中小企業提供了一種可供選擇的資本來源,同時股權持有時間較長、不幹預企業的具體管理、關注企業的長期發展等等這些特點又適應於中小企業的長期發展。更重要的是,風險投資通常會在發展戰略、財務管理、治理結構、市場拓展、人力資源和進一步的融資等方面提供增值服務。風險投資帶來的這些資源和增值服務在關繫到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戰略管理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從而對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高新偉:《中小企業投資選擇的十個誤區》,企業改革與管理,2002年1期。
[2]王永剛:《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對策》,會計之友(中),2006年4期。
[3]張流波、劉志惠:《中小企業融資理論綜述》,財會研究,2006年5期。
第二篇
第三篇
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幾個關鍵
(中國經濟時報 李應軍)
近日,溫總理提出要抓緊落實《國九條》,國內股市隨之出現強勁反彈。《國九條》里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那麼,究竟應該如何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呢?
筆者認為,多層次資本市場是市場體系建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市場經濟的建立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國目前已基本確立了市場經濟框架,市場主體呈現多元化的局面。但是,非國有經濟在經過初期的發展階段並面臨實現規模經濟的時刻,受到了資金瓶頸的阻礙。建立針對非國有經濟的金融服務,尤其是股份制銀行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再一次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焦點。
2000年是中國產權交易市場出現轉機的一年,出現了許多令人關注的新動向,一是許多地方出現了恢復、規范、重建產權交易所的大膽探索,如青島、上海、深圳,特別是一向最為敏感最受指責的業務「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登記託管業務」重新得到肯定;二是實質上具有產權交易性質的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在各地蓬勃興起,如上海、深圳、成都、西安、重慶;三是風險投資公司和行使出資人權利的國有資產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紛紛將「退出機制」瞄向各地的產權交易所,這些動向進一步證明產權交易市場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進入2004年,區域產權交易機構的合並成為全國產權交易市場的亮點,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將技術產權交易機構和產權交易機構合並成立聯合產權交易所,為整合地方資源和實現產權交易機構的規模效益奠定了基礎,全國區域性產權交易網路在各地的創新實踐中又一次站在改革的浪尖。
另外具有場外交易或者櫃台交易性質的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是在證券業協會的管理下,由證券公司以其自有或租用的業務設施,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轉讓服務。為妥善解決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流通股的轉讓問題,2001年6月12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服務業務試點辦法》,代辦股份轉讓工作正式啟動,7月16日第一家股份轉讓公司掛牌。為解決退市公司股份轉讓問題,2002年8月29日起,退市公司納入代辦股份轉讓試點范圍。
目前代辦股份轉讓試點范圍僅限於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和滬、深證券交易所的退市公司。公司申請委託代辦股份轉讓應具備的條件:合法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組織結構健全、登記託管的股份比例達到規定的要求等。
從整體情況來分析,這個時期的技術產權交易機構、產權交易機構和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已經具備場外交易市場或者櫃台交易市場的雛形,這些機構的進一步實踐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具有深遠的影響。
經濟變遷源自於制度的變遷,同樣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對交易制度供給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交易機構制定各自的交易制度應該是順應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但是,在各地的實踐中我們發現,許多交易機構的制度供給是無效的,尤其是在傳統的計劃經濟條件下制定的交易制度,它們沒有和市場經濟改革融合到一起,所以在推動產權交易市場建設方面還沒有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從更高的層次來分析,許多交易機構正忙著搞戰略聯合,建立區域市場,營造氛圍和擴大影響,但其致命的弱點是沒有統一的制度供給,這種聯合只能是流於形式,還沒有觸及建立產權交易市場的核心工作,所以這種形式聯合失敗的可能性已經非常之大。
在產權市場建設方面,涉及到的核心創新是,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登記託管業務重新開展起來,鄭州、深圳等省市在90年代後期以來相繼出台了有關政策法規:深圳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證券登記公司全部移交給深圳國際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所,並開展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登記託管業務,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權託管、股權質押、增資擴股、轉讓過戶、分紅派息等服務,這種做法已經向櫃台交易市場的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類似的做法如河南鄭州技術產權交易所、成都股權託管中心、山東產權交易中心、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北京產權交易所等。
對於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筆者認為,應該考慮從下列幾個方面去實現:一是將目前全國存在的具有資本市場性質的交易場所納入政府監管范圍,承認其存在的合理性。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屬於全國市場,可以繼續由中國證監會監管,地方性的資本市場可以考慮由地方政府行使監管職能;二是在資本市場實行自律管理,約束和規范會員單位的行為;三是不管是全國性交易場所還是地方性的交易場所,國家允許其制定自己的上市掛牌標准,從而更好的適應市場主體的要求和推動經濟的發展;四是不管是公司制的交易所還是會員制的交易所,其性質都是市場一個獨立經濟主體,是要有贏利的,公司制的交易所表現為公司的贏利,會員制的交易所雖然交易所本身不要求贏利,但是會員依託交易所一定是要贏利的。所以這兩類組織形式的交易所都是要贏利的,在這個大前提下,允許交易所兼並重組,經營不完善或者脫離資本市場發展要求的交易所將失去存在的依據。(作者單位:西安技術產權交易中心)
第三篇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問題與對策
2009-07-13來源:發改委
世界各國的實踐表明,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首要瓶頸是融資難問題。因此,剖析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和成因,回顧中小企業融資基本實踐,針對中小企業融資中的體制性、政策性及操作性障礙,研究提出緩解融資難的政策建議,對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與造成融資難的主要原因
2003年,我國GDP的56%、社會銷售額的59%、稅收的46%、出口額的62%和就業的75%均是由中小企業創造或提供的。然而,中小企業所獲得的金融資源與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卻是極不相稱的。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一是獲得信貸支持少;據統計,我國300萬戶私營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僅佔10%左右。2003年全國鄉鎮、個體私營、「三資」企業的短期貸款占銀行全部短期貸款的比重僅為14.4%。據調查,2001年浙江省民間投資中銀行貸款僅為20.1%。
二是直接融資渠道窄。由於證券市場門檻高,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公司債發行的准人障礙,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據中國人民銀行2003年8月的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供應的98.7%來自銀行貸款,即直接融資僅佔1.3%。
三是自有資金缺乏。我國非公有制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企業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積累、內源融資,從而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做強做大。據國際金融公司研究資料,業主資本和內部留存收益分別占我國私營企業資金來源的30%和26%,公司債券和外部股權融資不足1%。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成因
一是金融資源分布與中小企業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強。為防範金融風險,國有商業銀行一律實施「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戰略,大規模撤並基層網點,上收貸款許可權,使那些與中小企業資金供應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機構有責無權、有心無力。同時,政府對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貸款的激勵機制有待創新,銀行自身在機構設置、產品設計、信用評級、貸款管理等方面都難以適應中小企業對金融服務的特殊需求。我國已經設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和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基金,但每年只安排10多億元,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從1999—2004年5月,針對個人創業的小額擔保貸款全國也只發放18億元,相對於中小企業的巨大資金需求,只能是杯水車薪。
二是擔保規模小、風險分散與補償制度缺乏,與企業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不適應。據調查,中小企業因無法落實擔保而拒貸的比例高達23.8%,因無法落實抵押而發生的拒貸比例高達32.3%,二者合計總拒貸率高達56.1%。但目前面向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業發展還難以滿足廣大中小企業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資設立的信用擔保機構通常僅在籌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資金支持,缺乏後續的補償機制;民營擔保機構受所有制歧視,只能獨自承擔擔保貸款風險,而無法與協作銀行形成共擔機制。由於擔保的風險分散與損失分擔及補償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擔保資金的放大功能和擔保機構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較大制約。另外,與信用擔保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滯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用擔保機構的規范發展。
三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尚未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不協調。據有關數據表明,2003年前兩季度股市融資僅佔1.6%,前三季度股市融資佔2.2%。在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結構極不協調的前提下,證券市場還是以主板為主向大型企業傾斜。加之低門檻的創業板遲遲不開,地方性股權交易市場被紛紛取締,非正規融資缺乏法律支持,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困難加劇。
四是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弱、信息不對稱,影響銀行的積極性。中小企業管理基礎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加之關聯交易復雜,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低,資信度不高。中小企業借款的特點是「少、急、頻」,銀行常常因中小企業信用信息不對稱、貸款的交易和監控成本高且風險大而不願放款。2003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平均不良率為32.1l%,比商業銀行貸款的平均不良率高出15.7個百分點,貸款質量較差也影響了銀行貸款的積極性。
二、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所採取的措施
為進一步發揮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國家高度重視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
1998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繼成立了中小企業信貸部,並兩次調整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實行浮動利率,以鼓勵商業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並提出了一系列鼓勵和引導各類商業銀行切實加強和改進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具體措施。比如,中央銀行通過再貸款、再貼現和發行金融債券等形式對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中小金融機構予以支持;適當下放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審批許可權;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可以發放信用貸款,簡化審貸手續,完善授信制度,擴大信貸比例等。上述激勵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國家開發銀行作為國家政策性銀行,積極依託城市商業銀行網路開展對中小企業的轉貸款業務,並對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試行再擔保。各股份制商業銀行努力實現金融理念、金融產品和服務功能的創新。廣東發展銀行決定三年內向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放貸1000億元,並為此精心打造了「民營100」專項金融服務方案。針對企業在「創業」、「成長」、「發展」三階段的不同融資需求,專門設計了八大套餐,以有效解決企業貸款難問題。據調查,目前城市商業銀行80%以上的客戶是中小企業,70%以上的信貸資金投向各類中小企業。
(二)採取多種融資方式,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近年來,各級政府在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建立科技創新基金,通過貸款貼息、無償資助、資本投入等方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從1999年到2003年,國家共投入33億財政資金,支持了全國4946個科技型中小企業項目,有力地促進了中小企業的創業與發展。二是建立產權交易市場。目前,我國已經建立200多家不同程度、不同規模的產權交易市場,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產權交易市場已具相當規模。2003年上海產權交易所的交易額已突破3000億元,為各類中小企業資產重組、產權多元提供了交易平台。三是充分發揮典當、融資租賃等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融資工具作用。到2003年底,我國典當行已發展到1000多家,資本金60多億元,為中小企業通過典當融資帶來便利;融資租賃規模也不斷擴大,2003年僅浙江一省的融資租賃業務就超過700億元。四是開通直接融資渠道。今年5月,深圳交易所開通了中小企業板塊,為優強中小企業迅速壯大提供了直接融資來源。據統計,目前已有34戶完成了公開發行,總規模為8.34億股,發行總融資額82.21億元,平均發行規模2452萬股,平均融資金額2.42億元,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平均為83%。一批符合條件的成長性中小企業將獲得上市融資機會。
(三)構建多層次信用擔保體系,突出解決中小企業擔保難問題
地方各級政府在借鑒發達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組織推動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工作。通過幾年的實踐,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體兩翼四層」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模式。「一體」指主體,模式強調「多元化資金、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績優者扶持」:「兩翼」指商業性擔保和民間互助擔保作為必要補充:「四層」指中央一級,省(市、區)一級,地市一級、縣(市)一級。近年來出台了擔保的有關法律、政策和稅收優惠等,有力地促進了擔保業的形成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03年6月底,全國已設立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966家,共籌集擔保資金287億元;累計受保企業約5萬戶,累計擔保總額約1180億元,受保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18億元,新增利稅102億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尋保難問題。
(四)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
培育信用需求、規范信用市場、完善信用制度、營造信用環境,對於提升中小企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抵禦信用風險,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外部的中小企業徵信系統和信用評價體系,向銀行等機構提供企業信用信息,表彰守信用的中小企業,樹立信用典型,大力宣傳和推廣信用管理先進模式和經驗;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企業內部的信用制度建設和普及工作,加強企業內部的合約管理、營銷預警、商賬催收、財會管理和雇前調查等,對企業經營、管理、檢測等人員開展信用和專業技能培訓,培養信用調查分析、評價和監督等專業人才。目前,有關部門已在北京、山西、吉林、浙江、四川等城市進行試點,通過建立企業信用檔案、信用評級、企業信用制度等,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融資能力。
三、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政策建議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融資體制、信用環境、企業自身及融資機構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等諸多因素,需要綜合協調、配套解決。建議遵循三項原則:一是貫徹產業政策和就業優先原則;二是完善針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激勵原則;三是堅持獨立審貸、自主發行的市場運作原則。
具體政策建議如下:
(一)建立健全中小金融機構組織體系
允許新創設立或改建設立區域性股份制中小銀行和合作性金融機構,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設立專門為小企業服務的政策性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積極吸引非公有資本人股,進一步壯大和完善為城鎮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實力和機制。農村信用社應吸收農民、個體工商戶和小企業人股,加快改善股權結構,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的信貸服務力度。
(二)鼓勵各類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
通過稅收支持、擴大利率浮動幅度以及再貸款、再貼現等方式,鼓勵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例,合理確定中小企業貸款期限和額度,切實發揮銀行內設中小企業信貸部門的作用。要鼓勵政策性銀行依託地方商業銀行和擔保機構,開展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轉貸款、擔保貸款等業務。
(三)鼓勵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創新
要針對中小企業自身特點,改進對中小企業的資信評估制度,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開展授信業務;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拓展公司理財和賬戶託管業務;放寬融資租賃公司的准人條件,支持開辦融資租賃;開展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試點。支持中小企業依照有關規定利用國際金融組織投資和使用國外貸款。鼓勵保險機構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改進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方式和手段;進一步發揮典當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積極作用。
(四)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繼續發揮主板市場作用;在完善現有中小企業板塊基礎上,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上市育成和輔導體系,適時啟動創業板市場;逐步擴大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功能;整合和規范現有產權交易市場,為非公有制企業股權轉讓提供服務;繼續推動中小企業企業境外上市工作。鼓勵符合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以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探索債權融資方式。通過稅收政策支持開展創業投資。推動建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
(五)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鼓勵非公有制經濟設立商業性或互助性信用擔保機構,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信用擔保的機構經核准可免徵營業稅。加快建立全國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擔保的行業准人、風險控制和損失補償機制。加強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監管,建立擔保業自律性組織。
(六)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研究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徵集、評級、發布制度以及獎勵懲戒機制,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檔案資料庫,推動中小企業信用檔案試點。對資信等級高的中小企業,應簡化工商年檢手續,逐步實行備案制。加強中小企業內部信用制度建設。

⑹ 中小企業融資難最根本原因是

中小企業因為發展的基礎都是單個個體或者家庭作坊的組織模式,企業的各種報表和帳目都比較混亂,個人和企業的資金使用相互交叉,組織結構也都不規范,大部分都是裙帶關系的結合,企業的決策也都基於老闆的個體決定,這樣就使得企業的信譽、持續盈利能力、帳目規范管理等離正規的銀行,擔保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要求的規范化運作管理的目標相去甚遠,使得銀行和其它的資本實體不敢也不願意將資金借貸給中小企業。

目前中國政府所作出的對於中小企業融資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中小企業私募債,要求企業凈資產一億元,屬於(高科技企業、三農企業或者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擁有兩個完整會計年度報表,有較強的持續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能力強募集的額度相應就大)要求經營活動現金流為正且保持良好水平,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5%,一般募集的資金額度不超過企業凈資產的60%,目前發行的票面利率一般是9%,擔保費用在2%,證券公司的承銷費用在1%,期限一般是三年(這個也就是中小企業私募債比銀行貸款強的優勢,期限長),發行的債券要採取財產抵/質押擔保或者第三方擔保。

目前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放開的區域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湖北,廣東,山東這幾個區域,如不再此區域內的可採取變更注冊地或者在上述區域設立子公司由子公司發債。需要准備的材料主要是你的兩個年度的會計報表和營業執照復印件,股東表決通過發行私募債的決議,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擔保公司的擔保協議,這些基本都可以交給證券公司(我們)來做,他們有上下游的資源幫你把這些資料完善,目前會計事務所的費用一般是30萬,律師事務所的費用是10萬,證券公司的承銷費用是1%,擔保公司的擔保費用是2%,票面利率是9%,企業的發行成本在13%左右。

閱讀全文

與2003全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貸款農村經濟參考文獻 瀏覽:14
買房貸款流水要多少的 瀏覽:507
農行助學貸款還款方法 瀏覽:925
車抵押貸款都有哪些手續辦理 瀏覽:31
二套房最新房貸款利率 瀏覽:226
在農行有按揭裝修貸款利率 瀏覽:140
上海房子有貸款可以買嗎 瀏覽:351
分期手機預期過可以貸款嗎 瀏覽:354
小額貸款好貸么 瀏覽:265
公積金貸款利率LN 瀏覽:147
貸款重組擔保責任 瀏覽:161
企業貸款農行所需資料 瀏覽:692
貸款看半年流水賬單的哪些東西 瀏覽:656
異地到上海提取公積金貸款嗎 瀏覽:646
怎麼查自己的車抵押貸款 瀏覽:793
貸款額度流水計算 瀏覽:540
寧波辦貸款公司注冊 瀏覽:60
一萬元貸款每月利息是多少錢 瀏覽:374
貸款買異地二手車如何辦理過戶 瀏覽:513
85萬的貸款利息一年多少錢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