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銀行貸款中,貸款協議簽訂後的工作主要由誰來負責
簽署合同後,還需要辦理抵押登記、核保、放款等手續,不同的銀行不完全一樣,會有信貸經理、風險經理、登記專員等介入,這些手續完成後,很多銀行是由放款中心負責發放貸款。貸款發放後還有貸款檢查等
⑵ 在貸款合同所成立之時 貸款所購買的東西所有權是誰
貸款合同成立之後,貸款所購買的東西,由貸款者所有。貸款合同成立之前,貸款所購買的東西,由商家所有。
貸款條件。
如何才能順利貸款 ,且額度高還容易下款呢?下面說說貸款條件。
個人徵信必須良好
貸款的第一個前提,便是個人徵信的良好,徵信不良或者花了,貸款審核時肯定容易被拒。所以,維護好自己的個人徵信良好,是貸款的重要前提條件。
如何保持個人徵信良好呢?
01
不要出現逾期
無論是刷卡消費之後的還信用卡,還是房貸還款,一定要注意不要發生還款逾期現象,一旦逾期,不僅僅要產生罰息,此消費記錄還會被保存在個人徵信系統里。那麼貸款的時候,審核時就容易被拒的現象。
02
睡眠卡太多
很多人總覺得申請信用卡之後,不開通、不使用就不會影響。其實如果申請的信用卡不激活,信用卡只要批下來,開卡與否,都會記錄在持卡人的個人信用徵信系統中,以後想申請該行的信用卡都會有影響的。某些特定的卡即使不激活也有年費。如果疏忽遺漏了這一點,很可能會造成信用卡欠費進而逾期,從而產生不良信用記錄。
03
拖欠生活繳費
新版的個人徵信系統已經啟動 ,生活中各種水電費繳費、電話費繳費等,統統都在個人徵信記錄里。
一旦不按時繳費,甚至出現地鐵逃票之類的事情發生,對於現在實名制且互聯網的時代,你的記錄會全部記錄在個人徵信里,勢必會造成徵信不良。
只有保持良好的個人徵信,才是順利貸款的前提 !
告別白戶
很多人總以為自己從來不貸款,而且徵信也良好,那麼貸款肯定順利下款 ,而事實是從來不貸款的用戶在貸款時也會被拒絕。
為啥呢?銀行白戶是指未辦理過任何金融機構的貸款或者信用卡,個人信息尚未被人民銀行徵信中心錄入。
通常對於銀行白戶來說,你貸款的時候,銀行或者金融機構無法查詢到你的消費能力、還款能力和信用狀況,無法做出客觀、合理的判斷。
因此白戶在申請貸款時的難度要比有徵信記錄的客戶要難很多,沒有個人信用記錄,銀行也就無法保證借款人是否能夠按時足額還款,為了控制銀行自身的信貸風險,一般會謹慎放款,就算同意貸款,額度也不會太理想。
因此,適當地貸款、合理地辦理信用卡也是必要的。
如何做到大額貸款呢?
01
不要出現逾期
一般情況下,工資代發銀行的流水、工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個人的收入實力。工資高的很容易被列入優質客戶,不僅申請信用卡的額度高,貸款時也容易下款,額度也會高些。
像我個人代發工資的銀行,我們的公司首先就被列入銀行的優質企業服務,然後個人的工資、年終獎都是通過銀行代發,從而就被納入銀行的優質客戶之列,不僅我的信用卡額度最高,而且貸款額度也有幾十萬 ,審批也快速。
02
提高銀行流水
何為銀行流水呢?其實銀行流水是指銀行活期賬戶(包括活期存摺和銀行卡)的存取款交易記錄,也稱作銀行賬戶交易對賬單。
銀行流水包括工資流水、轉賬流水、自存流水3個部分。
銀行流水不等於工資流水奧!很多人貸款時因為沒房沒車沒工作,申卡總是被拒,原因便是銀行流水。
如何提高銀行流水呢 ?
A、存取錢的方法
對於銀行流水欠缺的個人,可以利用存取法改善銀行流水記錄 。一般情況下,有的人為了有銀行流水,便當天存款又當天取出,這樣的行為均是無效流水。
正確的存取錢姿勢是,先存入一大筆資金進銀行,資金量按照個人能力越大越好 ,然後後期陸續小額取出。一定記得不要當天取出。
B、存錢的時間
想改善銀行流水,不是一二天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平時逐漸積累的 ,因此注意平時的存取款方式。
如果自己資金量不大,可以選擇平時固定存錢模式+零存模式 。即除了每月固定時間相似金額的存入,如果有其他零星存入也會加分。
所以,注意平時存取款的方式 ,逐漸一步步積累銀行流水,至少積累1-3個月的流水才行。
銀行流水高,存款多,很容易被銀行納入優質客戶,貸款的時候就容易審批,額度自然也會提高。
03
提供足夠的資產證明
貸款是否審批 ,最關鍵點是銀行看你的還款能力。資產足夠多,說明你消費和還款能力強,自然容易審批。而資產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就決定貸款的額度。因此,資產證明材料非常關鍵。
除了工資收入,資產證明也是加分項。如果申貸者名下有房有車等固定資產,或者是大額保單、股票等,都是可以加分的。這些資產證明的提供,能為借款人的高額度和低利率貸款。
如果以你想要辦理大額貸款的話,可以參照以上各種方法辦理貸款。
⑶ 簽完合同貸款就一定下來嗎
⑷ 跪求—銀監辦(2009)24號《關於商業銀行向社會投資者轉讓貸款債權法律效力有關問題的批復》全文
兄弟,我苦苦找了半天,通過各種方式,還是沒能得到您所需要的「銀監辦(2009)24號《關於商業銀行向社會投資者轉讓貸款債權法律效力有關問題的批復》全文」,但得到了一篇對該批復非常有意義、非常有深度的文章,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哥就這個力量了!
關於債權轉讓的合法性,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商業銀行向社會投資者轉讓貸款債權法律效力有關問題的批復》(銀監辦發[2009]24號,以下簡稱《批復》)明確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銀行轉讓債權不屬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被認定合同有效。第二,商業銀行可以將貸款債權轉讓給自然人、其他組織,以及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法人。第三,轉讓具體貸款債權的行為屬於債權人將合同的權利轉讓給第三人,並非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放貸款的經營性活動,不涉及從事貸款業務的資格問題,受讓主體無須具備從事貸款業務的資格。同時,該行為也不是一種規避「非金融企業之間不得借貸」的行為。第四,商業銀行向社會投資者轉讓貸款債權必須操作規范:要建立風險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等相應的制度和內部批准程序;對轉讓的貸款債權,應當採取拍賣等公開形式,以形成公允的價格,接受社會監督;轉讓貸款債權的,應當向銀監會或者派出機構報告,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應該說,上述《批復》對金融機構向非金融機構轉讓債權的合法性給予了肯定,但鑒於該《批復》的效力等級以及現行法律法規對此種行為並沒有明確規定,在嘗試運用這一新型資產處置方式時,商業銀行在具體業務操作中必須按照上述《批復》要求辦理並注意以下幾方面的法律風險:
第一,嚴格控制可轉讓債權的范圍。從字面理解,《批復》所指貸款債權的范圍不限於不良貸款債權概念,即銀監會認為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的既包括正常的貸款債權也應包括不良貸款債權。因此,在現有的貸款風險分類項下,商業銀行允許向社會投資者轉讓的貸款應包括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等五項。考慮到該種處置方式還處於探索階段,筆者建議可轉讓債權僅限於不良貸款范圍內。此外,還應注意銀監會《批復》只明確了貸款債權可以轉讓,對於銀行卡業務、貿易融資業務形成的債權能否轉讓問題並未明確規定,因此,在目前狀況下,建議不應納入可轉讓債權范圍。
另外,財政部財金[2005]74號通知第2條規定,下列資產不得對外公開轉讓:債務人或擔保人為國家機關的不良債權;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全國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計劃的國有企業債權;國防、軍工等涉及國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債權以及其他限制轉讓的債權。對於上述債權轉讓牽涉到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等因素,妥善起見,建議不應納入可轉讓債權范圍
第二,鑒於國家法律法規以及部門規章文件的規定,對不能作為債權受讓人的特殊規定必須明確。2005年7月4日,國家財政部專門向四家資產管理公司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債權轉讓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05〕74號)「下列人員不得購買或變相購買不良資產:國家公務員、金融監管機構工作人員、政法幹警、資產公司工作人員、原債務企業管理層以及參與資產處置的律師、會計師等中介機構人員等關聯人。」根據此規定精神,我們認為,銀行債權轉讓的受讓人也必須排除上述規定所列人員。
第三,債權轉讓過程中必須注意特定的擔保問題。根據《擔保法》第61條的規定:「最高額抵押的主合同債權不得轉讓。」因此,對於未經特定化的最高額抵押的主合同債權轉讓,必須先行特定化。對於此種情況,應當在轉讓前向相關債務人、擔保人等發出宣布提前到期、最高額抵押合同決算期屆至的通知並取得通知送達的證明等手續,以使最高額抵押擔保的不特定債權特定化。
第四,在債權轉讓協議中,必須有禁止在再轉讓條款。不論是機構受讓人還是自然人受讓人,銀行必須對轉讓債權的受讓人進行嚴格考察,對不符合條件的要堅決排除,防止因債權轉讓對社會穩定造成影響。考察的重點包括受讓人購買債權的目的,追索債務的方式等,要防止購買者炒作債權,通過對債權再度轉讓獲取商業利潤。
第五,鑒於債權轉讓在商業銀行的營業范圍內並沒有具體規定,在具體業務中必須與當地工商部門具體聯系,積極溝通,防止出現超出經營范圍的違反行政法規行為。對於轉讓債權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稅賦問題,必須向相關稅務管理部門咨詢,防止出現漏稅等違法行為。
第六,轉讓貸款債權應當向銀監會或者派出機構報告。貸款債權轉讓應該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批復》未規定是是事先報告還是事後報告,以及具體的報告內容和要求。因此,在當前的具體業務中必須事先向監管機構報告,積極溝通聯系。
第七,必須明確債權轉讓相關制度和業務操作流程。銀監會在《批復》中明確要求商業銀行應當建立風險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等相應的制度和內部批准程序。因此,在辦理貸款債權轉讓業務之前,銀行相關業務部門應積極研究擬定具體可行的規章制度,以保障貸款債權轉讓流程合法合規,上述制度規章應當向銀監局備案。
第八,在債權轉讓的整個流程過程中必須重視貸款信息以及借款人信息的保密問題。銀行可與受讓人約定,對銀行提供的信息和貸款材料,受讓人不得用於所涉貸款轉讓之外的其他目的。對於借款人信息保密問題,除要按照銀行與借款人的約定處理外,還應注意有關法律法規對此方面的規定。由於債權轉讓過程中要經過公開拍賣等流程,也容易導致借款人信息的泄漏,因此,在這過程中必須嚴格設計流程,選擇合格中介機構並做好保密責任約定工作,堅決杜絕中介機構泄漏客戶信息,造成銀行信譽受損情況的發生。
第九,債權轉讓協議中必須約定銀行的免責條款。銀行貸款債權轉移後,受讓人對貸款出讓行不能行使任何形式的追索權。銀行轉讓債權相關的貸款協議及文件、材料經雙方確認後,銀行不再對上述資料的合法有效性、可執行性承擔任何責任。受讓人確認貸款轉讓協議生效後,銀行不承擔權利瑕疵擔保義務。貸款受讓人因受讓貸款遭受損失的,其無權要求貸款出讓行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債權轉讓後必須履行通知義務。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通知一般應當由轉讓方發出。關於通知的方式,我國《合同法》沒有明確要求。但在債權轉讓過程中如果債務人已經通過其他方式明確表明同意債權轉讓的,銀行通知義務可以免除。如果借款人不予配合,必要時採取公告、公正送達等通知方式。
第十一,債權轉讓價格必須通過拍賣等公開形式形成公允價格。對於貸款債權轉讓定價,現行法律並沒有規定,人民銀行及銀監會也沒有文件涉及此問題。在目前沒有統一的標准和程序的情況下,拍賣等公開方式可以形成一種價格決定機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內幕交易等問題的發生。在拍賣過程中,應遵守國家有關拍賣的法律法規,嚴格監督拍賣過程,防止合謀壓價、串通舞弊、排斥競爭等行為發生。
第十二,明確債權轉讓過程中所產生的稅費承擔問題。首先是相關訴訟費及律師費等費用承擔。對於在轉讓前銀行已經通過訴訟方式進行催收的債權,會產生相關的訴訟費用和律師代理費用。其次在轉讓過程中會產生登記費用,拍賣費用以及各種稅賦。商業銀行在轉讓貸款債權時,應當與受讓人就上述相關稅費的分擔問題進行協商,並在轉讓協議中予以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