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革開放30年以來山西的巨大變化
改革開放30年以來山西的巨大變化:
一、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30年來,作為體現地方經濟實力的標桿,山西財政總收入節節攀升。1978年,全省財政收入僅19.6億元,2007年達到1200.5億元,增長60.1倍,年均增長15.2%。伴隨著財政收入規模的強力增長,財政支出規模持續擴大,為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財力支持
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成效顯著,新型能源與工業基地建設成就斐然。
產業結構升級是改革開放以來山西國民經濟的重大突破。全省三次產業比例由1978年的20.7:58.5:20.8演變為2007年的4.7:60.0:35.3。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全省農業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工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第三產業發展穩步推進。
三、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
30年間全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累計完成5631.6億元,年均增長18.4%。其中交通運輸投資累計完成2080.1億元,年均增長18.2%。持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入,使全省基礎設施狀況得到根本性改變。2007年全省公路線路里程數達到11.99萬公里,是1978年的3.8倍。
四、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招商引資取得顯著成效。
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立足於內陸省份區位特點,依託資源優勢,在「對內搞活,對外開放」方針指引下,積極拓展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和經濟技術合作領域。進出口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到115.7億美元,與1990年相比,增長32.1倍,其中出口增長23.8倍。
五、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和諧社會建設穩步推進。
改革開放30年來,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著黨的富民政策帶來的幸福生活,共同享受著改革發展的成果。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7年的1156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02元增加到2007年的3666元,分別增長37.4倍和35.1倍。
(1)2018年山西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一、改革開放的30年,是輝煌的30年,巨變的30年,經過30年的發展。
山西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但我們也須清醒地認識到,無論是在全國還是在中部和周邊省區中,山西仍屬於欠發達省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結構矛盾突出,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環境壓力大,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等方面問題仍然較多,等等。
二、30年的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30年的巨變得益於改革開放。
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實現山西轉型、跨越、崛起和建設新基地、新山西的新的發展目標,仍然要靠改革開放。當前,我們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山西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黨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新目標,對改革開放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2. 山西首度取消多少家小貸公司試點經營資格
6月19日,從山西省金融辦傳來消息,我省首度取消了30家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經營資格,要求不合格主體退出市場,以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凈化小貸公司經營市場環境。
為進一步規范小貸公司放貸行為,從源頭防止風險事件的發生,近期,省金融辦還出台了促進全省小貸公司規范經營防範風險的意見,要求小額貸款公司必須堅持「小額、分散」的放貸原則,嚴禁非法吸收或變相非法吸收公眾資金,嚴禁抽逃或變相抽逃注冊資本金,嚴禁發放高息貸款,嚴禁賬外經營,全面加強了對小貸公司的監督管理,主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