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2013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

2013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5-02-14 11:33:13

1. 廣西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現狀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8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868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8%,較上季末下降0.04個百分點。商業銀行正常貸款余額151.8萬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余額148.1萬億元,關注類貸款余額3.7萬億元。針對不良貸款余額上升而不良率下降,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此前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和去年同期及年初相比,一季度貸款增長比較快,所以不良貸款出現了「一升一降」的現象。一季度人民幣貸款新增7.7萬億元,同比多增5741億元,增速為12.6%。
「不良貸款率下降,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1、國內經濟延續良好復甦態勢,銀行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2、與往年經驗較為一致的是,年初銀行信貸集中投放,資產擴張較快,相當於不良率的分母變大;
3、國內銀行不良貸款處置並未鬆懈。

2. 簡述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早期預警信號有哪些

銀行業亂搞同業、亂加杠桿、亂做表外業務等不規范行為。

銀行保險機構運行穩健,風險可控。經過綜合治理,銀行業亂搞同業、亂加杠桿、亂做表外業務等不規范行為得到初步遏制。商業銀行整體貸款質量和經營效益穩定,風險抵補能力和流動性儲備充足。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9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9%,貸款損失准備余額3.5萬億元。

銀保監會重點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加強股權管理,規范股東行為和董事會、監事會運作,加快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進一步擴大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提升外資銀行營商便利度,合理放寬外資銀行市場准入條件。

(2)2013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相關情況:

1、銀行業資產和負債規模保持穩步增長,二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為188.5萬億元,增長12.75%;負債總額為175.2萬億元,增長12.20%。

2、銀行業持續加強經濟社會重點領域和民生工程金融服務。截至二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25.1萬億元,增長11.5%,高於同期各項貸款的增速。

3. 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體系重建階段(1977-1986年)
1984年10月,中國共產黨十二屆三中全會做出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為了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我國銀行體系迅速擴張。1985年人民銀行出台了專業銀行業務可以適當交叉和「銀行可以選擇企業,企業可以選擇銀行」的政策措施,鼓勵四家專業銀行之間開展適度競爭,從而打破了銀行資金「統收統支」的「供給制」,四家專業銀行還開始將其觸角伸向農村,為當時正在蓬勃發展的鄉鎮企業提供貸款。

擴大發展階段(1987-1996年)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展,為銀行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動力。1986年12月,鄧小平要求「金融改革的步子要邁大一些,要把銀行真正辦成銀行」。1987年中國人民銀行提出要建立以中央銀行為領導,各類銀行為主體、各種金融機構並存和分工協作的社會主義金融體系。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和1992年中共「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國銀行業在改革中不斷擴大發展。盡管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已經提出國家專業銀行要進行企業化改革,實行商業化經營,但由於這些專業銀行既從事政策性信貸業務,又從事商業性信貸業務,既難以辦成真正的商業銀行,又不利於進行金融宏觀調控。

深化改改階段(1997-2002年)
經過近20年的改革和發展,到1996年底,我國已形成了一個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骨乾的龐大的商業銀行體系,在支持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陳舊觀念和歷史包袱一時難以化解,再加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初期的制度缺陷,改革的任務十分繁重。
1997年年中發生的東亞金融危機,對我國的金融業敲響了警鍾,商業銀行的風險防範問題受到關注。當時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主要問題在於:
一是信貸資金的融通仍有較強的計劃經濟色彩。
二是政府對銀行運營的干涉較多。
三是銀行管理層從其利益最大化出發,具有規模偏好和費用偏好。
四是銀行的內部管理薄弱,缺乏有效的風險防範措施。
盡管自1998年以來,中國政府不斷推進商業銀行的改革,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監管。但是在2002年以前,我國商業銀行的改革主要是在轉變經營機制、健全管理制度、變更業務范圍、調整營業網點等較淺的層次上,對國有商業銀行的監管也比較薄弱。

改革攻堅階段(2003年至今)
經過十15年長期艱苦的談判,我國於2002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我國承諾加入後5年內,取消所有地域限制。逐步取消人民幣業務客戶對象限制,允許外資銀行對所有中國客戶提供服務。允許外資銀行設立同城營業網點,審批條件與中資銀行相同。取消所有現存的對外資銀行所有權、經營和設立形式、設立分支機構和許可證發放進行限制的非審批性措施。允許設立的非外資銀行金融機構提供汽車消費信貸業務,享受中資同類金融機構的同等待遇;外資銀行可向中國居民個人提供汽車信貸業務。
在金融業開放及外資進入的威脅下,我國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的發展在以下幾個方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主要表現為:
(1)競爭能力較差。
(2)不良資產率高。
(3)資本充足率低。
為了應對上述嚴峻的挑戰,我國政府決定進一步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監管,推進商業銀行的改革。從2003年開始,我國商業銀行的改革不斷向深層次發展,進入了攻堅階段。改革的重點已經轉移到制度(包括體制和機制)的變革,向建立現代金融企業的方向邁進。
根據2003年3月10日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中國銀行業監督委員會於2003年4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行使原由中國人民銀行行使的銀行監督管理職權。2003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三中全會特別強調了要「深化金融企業改革,健全金融調控機制,完善金融監管體制」。2003年12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商業銀行法)的決定》,明確規定了銀監會的職能,使其對銀行業的監督有法可依,同時也對中國人民銀行職能重新進行了定位,強化了其與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有關的職能。

閱讀全文

與2013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貸款公司融資合作協議 瀏覽:409
最新手機小額貸款 瀏覽:719
小額貸款人員分類是什麼 瀏覽:209
如何用手機版支付寶提前還助學貸款 瀏覽:413
擔保貸款能起訴嗎 瀏覽:778
貴州興義農村信用社貸款 瀏覽:83
外地人在上海辦無抵押貸款 瀏覽:914
農村小額信用社貸款怎麼申請條件 瀏覽:669
蘇寧消費金融一般貸款多少 瀏覽:151
房子抵押做貸款需要什麼押金 瀏覽:673
二手車抵押貸款利息一般多少 瀏覽:227
貸款保證人上傳資料 瀏覽:107
房子貸款下來是不是可以辦房產證 瀏覽:812
廣州小額貸款公司名單有哪些 瀏覽:562
貸款工作的計劃 瀏覽:769
房子貸款要還清 瀏覽:843
北斗星小額貸款app 瀏覽:535
二套房按揭貸款停止 瀏覽:181
商品房還完貸款能立馬過戶嗎 瀏覽:628
手機什麼貸款軟體有哪些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