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大銀行個人房貸余額增加
據記者統計,截至2019年末,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家國有大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2.53萬億元,同比增速為13.36%。在2019年六大行新增貸款中,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近四成。業內人士表示,2020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客戶仍是銀行積極爭取的資源,但在「房住不炒」政策導向下,將重點支持居民首套住房貸款需求;預計全國房貸利率整體水平呈下降趨勢,但短期內下調空間有限。
個人房貸業務競爭激烈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六家國有大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達21.46萬億元。從貸款余額看,截至2019年末,建行和工行個人住房貸款均突破5萬億元大關,分別為5.31萬億元和5.17萬億元。從新增量看,2019年,工行、建行和農行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均逾5000億元。其中,工行增量最大,為5763.18億元。從增速看,2019年,六家國有大行個人住房貸款同比增速均超過兩位數,郵儲銀行增速最快,達19.9%。
各家銀行對於個人房貸客戶的「搶奪」可謂激烈。在個人貸款業務中,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分量舉足輕重。據統計,2019年,六家國有大行貸款和墊款合計新增6.39萬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佔比39.56%。
何以成為「香餑餑」
個人房貸業務為何受到銀行青睞?優秀的資產質量是關鍵因素,從2019年銀行年報可窺一斑。截至2019年末,建行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僅0.24%,與上年末持平。工行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個人貸款不良額、不良率連續三年「雙降」,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質量創近十年來最好水平。截至2019年末,農業銀行個人住房類不良貸款率為0.3%,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夏丹表示,2020年,房地產開發貸和個人住房按揭貸是銀行相對希望爭取的業務,但在監管政策要求下,增長通常會受到一定限制。目前「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貸款增長尤其是開發貸增長有限。近期不少省市出台政策,緩解開發企業流動性困難,比如在土地出讓和商品房預售環節放寬要求等,對開發企業的經營壓力起到直接紓困效果。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房地產相關貸款,尤其是個人住房貸款業務一直是銀行眼中的「香餑餑」。預計在今年企業端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銀行在個人房貸領域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貸款需求將逐步恢復
盡管2020年初受到疫情影響,但建行副行長紀志宏在該行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該行個人住房貸款增長平穩,主要得益於前期積累需求的釋放。「國家會繼續出台支持經濟穩定發展舉措。3月,我們已看到住房貸款申請量、客流量有了明顯恢復。」
夏丹表示,對於原本具備購房吸引力的城市,不論開發貸還是按揭貸需求,都隨著工地停工和樓盤停售受到一定阻礙,開發和購房需求沒有消失,那麼對貸款需求的影響多為時點的推遲。若疫情防控進展不出現反復,在復工陸續推進和線下售樓恢復之下,開發貸和按揭貸需求有望逐步恢復。
從全國平均水平看,房貸利率下調幅度基本與LPR水平保持一致。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李萬賦預計,未來全國房貸利率整體水平會呈現下降趨勢。考慮到疫情影響正在減弱,復工復產穩步推進,監管部門對短期內下調5年期LPR偏謹慎,即使房貸利率繼續下降,其短期下調空間也較為有限。
Ⅱ 手機上如何查詢房貸剩餘貸款
一、手機上如何查詢房貸剩餘貸款
1、工商銀行:用戶登錄手機銀行後,在首頁選擇「最愛-貸款-我的貸款」所辦的房貸信息,包括房貸放款行、貸款總額度、還款日期、剩餘房貸額度,貸款期限等,還能查到具體的房
操作環境:蘋果12手機,商銀行版本6.1.1.0.0
2、建設銀行:也是需要登錄手機銀行查詢的,步驟為手機銀行-貸款-我的貸款,輸入證件號碼、登錄密碼登錄,在我的貸款頁面就能看到辦理的中長期個人商品住房貸款信息,包括本金余額、貸款金額、已還期次、當期還款額、年利率等。
操作環境:蘋果12手機,ios14系統,建設銀行版本5.6.0
3、農業銀行:登錄掌銀APP,點擊「全部→貸款→查看詳情」,選擇個人商品住房貸款,點進去後就能看到所辦的理的、貸了多少年、還了多少期,剩餘多少貸款額度未還等等。
操作環境:蘋果12手行版本6.7.0
拓展資料:
利率政策:
貸款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相關利率政策執行。
2019年8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是貸款利率體系LPR形成機制過程中,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也需從貸款基準利率轉換為LPR,以更好地發揮市場作用。
同時,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也是房地產市場長效管理機制和區域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重要內容。為落實好「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房地產市場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定價基準平穩有序轉換,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水平基本穩定,維護借貸雙方合法權益。
定價基準轉換後,全國范圍內新發放首套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得低於相應年期以上LPR為4.85%);二套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得低於相應期限LPR加60個基點(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計算為5.45%)。
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有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期限品種。1年期和5年期以上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有直接對應的基準,1年期以內、1年至5年期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基準,可由貸款銀行在兩個期限品種之間自主選擇。參考基準確定後,可通過調整加點數值,體現期限利差因素。
定價方式:
2019年8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將調整,自2019年10月8日起,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以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
2020年8月12日,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和郵儲五家國有大行同時發布公告,將於2020年8月25日起對批量轉換范圍內的個人住房貸款,按照相關規則統一調整為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方式。公告同時明確,批量轉換完成後,若對轉換結果有異議,可於2020年12月31日(含)前通過相關渠道自助轉回或與貸款經辦行協商處理。
中國人民銀行2019年底發布的公告,存量浮動利率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2020年3月1日起正式啟動,原則上於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中國人民銀行對存量房貸客戶給出了兩個選擇,一個是轉為「LPR加點」浮動利率,即將原合同約定的利率定價方式轉換為以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加點可為負值),加點數值在合同剩餘期限內固定不變;二是轉換為固定利率。而且,定價基準只能轉換一次,轉換之後不能再次轉換。
二、如何查剩餘多少農業銀行貸款
方案一:直接去貸款銀行,當面詢問一下,如果按正常程序的話,你作為擔保人可以要求銀行提供一份你作為擔保人的擔保合同.
方案二:去當地人民銀行,查詢一下的個人徵信報告,如果那筆擔保貸款成功的話,你的個人徵信報告上會有顯示的
三、怎麼查貸款額度農業銀行?
您好,查詢農業銀行貸款余額主要有一下幾種方法:
1.您可以登陸農業銀行網上銀行選擇「貸款」-(其中有許多種貸款)選擇您需要查詢的貸款余額進行查詢。
2.您還可以打電話給農行客服95599轉接人工服務進行查詢貸款余額。希望回答可以幫到你。
四、農行掌上銀行怎麼查詢貸款信息?最好有圖片說明,謝謝?
農業銀行個人掌銀貸款信息查詢路徑:掌銀APP首頁「農銀快e貸→我的貸款」。
1、點擊「我的貸款」,可查詢貸款信息,顯示簽約日期、合同額度、已使用額度、額度狀態。
2、點擊「>」,可查詢貸款合約號、貸款本金、貸款余額、貸款日期、貸款到期日、貸款狀態。
3、點擊「貸款合約號」,可查詢貸款詳情,包括:貸款合約號、貸款品種、正常利率、貸款日期、貸款到期日、貸款金額、貸款余額、超期利率、還款周期、還款方式。
4、點擊「還款詳情」,可查詢還款計劃、還款明細。
溫馨提示:
1、暫不支持自助注冊客戶查詢。
2、若通過掌銀渠道無法查詢貸款情況,建議聯系貸款行核實。
Ⅲ 我想問一下徵信上面貸款顯示已結清和余額0有什麼區別,重點是余額0是什麼意思
貸款結清和余額0都是已經還完了的意思。已結清是比如分六個月,其實兩個月就還完了,相當於是提前結清。余額0是分六個月,到第六個月還完,余額當然就是0了
Ⅳ 2019蘇州二套房政策包括哪些內容
【輸入面積,免費獲取裝修報價】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經濟實力也有所提高,因此現在買二套房的人也越來越多,不過購房者在購買二套房的時候,受到的限制也比較多,那麼2019蘇州二套房政策包括哪些內容呢?蘇州商品房限購政策有哪些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2019蘇州二套房政策包括哪些內容
1、已購買一套住房,且未使用貸款或貸款已結清的家庭,申請商業貸款購買二套房時,首付比例不得低於總房價的百分之五十;2、已購買一套住房,且貸款未結清的家庭,再次申請商業貸款購買二套房時,首付比例不得低於總房價的百分之八十;3、職工家庭再次使用公積金貸款購房的情況下,首付比例不得低於總房價的百分之五十。
二、蘇州商品房限購政策有哪些
1、未擁有蘇州戶籍居民家庭,申請購買首套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時候,需提供在本市累計繳納一年及一年以上社保或個稅的繳納憑證,若非本市戶籍家庭已在本市擁有一套住房,則不得在本市購買再次購買新建商品住房與二手住房。
2、擁有三套及三套以上住房的蘇州戶籍居民家庭,不得再購買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居民家庭在蘇州購買首套住房時,首付比例不得低於總房價的百分之三十,貸款買過一套住房的家庭,再次申請貸款買房,首付比例最低為總房價的百分之五十。
3、首次申請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買房的家庭,個人可貸公積金額度統一按照個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的倍數進行計算,二次申請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買房的家庭,最低首付比例從總房價的百分之二十上升至總房價的百分之三十,且貸款利率上浮百分之十。
總結:2019蘇州二套房政策包括哪些內容的相關內容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蘇州二套房政策相比之前做了一些調整,原先二套房手續只需繳納總房價的百分之五十,現在已上升至總房價的百分之八十,因此打算在蘇州購買二套房的朋友們,除了就自己是否符合二套房購買條件,還需准備好充足的款項。
【算一算你家裝修要花多少錢】
Ⅳ 2014年至2019年貸款利率2014年貸款余額
農商行9萬貸款,分24期還款,年利率是5.67等額本息,每期還款多少?
「等額本息」還款方式
年利率=5.67%,月利率=年利率/12=0.4725%
【公式】月還款額=貸款額月利率/[1-(1月利率)^-還款月數]
月還款額=900000.4725%/[1-(10.4725%)^-24]
月還款額=3,975.49元
還款總額=95,411.66元
利息總額=5,411.66元
結果:
這筆貸款每月還款3,975.49元;還款總額95,411.66元;利息總額5,411.66元。
2014年廣州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是多少?如何計算
廣州市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最高額度是多少萬元?
答: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的計算,要根據住房公積金賬戶內存儲余額、貸款最高限額和貸款比例三個條件來確定,根據該三個條件分別算出的最小值就是借款人最高可貸額度。
1.按照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等計算的可貸額度
計算公式為:
(公積金賬戶余額公積金月繳存額×2×至法定退休月數)×2
2.按照貸款最高限額計算的可貸額度
一人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高貸款額為50萬元,兩人或兩人以上購買同一住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最高貸款額為80萬元。
3.按照貸款比例計算的可貸額度
對購買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或按規定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首付款比例不低於20%;對購買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2014年東北電力大學生源地貸款余額如何返還,是還在支付寶里還是返到學校發的農行卡里?
那我也補充幾句。去讀大學沒有錢,有兩條途徑選擇,向申請緩繳學費,這個申請可以持續1-4年,但是中間可能學校會催你的學費,只要你說明情況,就沒有事情了。這個學費欠著學校,是沒有利息的,如果在畢業時,還不能及時補交,那你的大學畢業證可能拿不到原件了,一般可以拿個復印件去找工作,等你工作後有錢了再補交學費,補交完畢學校會給你畢業證原件。
第二條,向銀行貸款交學費,有很多銀行還是樂意貸款給學生的,注意一定要到學校指定的銀行貸款才行。比如學校的帳戶在農行,你就去農行貸款。這個貸款在讀書期間沒有利息,但是一旦你畢業離校,利息很高。和其他普通的貸款是一樣的。這個途徑的優點是畢業可以按時拿到畢業證。因為你不欠學校錢,而是銀行。
房貸30萬15年,2014年11月開始到現在還了多少本,如果還完,還要還多少錢
2014/11/22前利率是6.55%,之後是6.15%
2016/1,利率調整為4.9%
到2018年3月為止,貸款余額約為:250000元。
如果一次還清,需要還:剩餘本金250000當月利息1560。
2014年農村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多少
銀監會年報披露,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法人機構3949家,資產總額151.4萬億元,同比增長13.3%;負債總額141.2萬億元,增長13.0%。
不良貸款方面,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最高,為1.7%,對應不良貸款余額725.5億元。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3500.5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1090.8億元和548.2億元,對應不良貸款率均為0.9%。
住房戶均貸款余額
住房戶均貸款余額18.9萬億元
2022年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2.69萬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2.8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8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個百分點。
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2022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13.9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1.31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
__其中,房地產貸款增速回落,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提升。數據顯示,2022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3.16萬億元,同比增長1.5%,比上年末增速低6.5個百分點;全年增加7213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4%。
__2022年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2.69萬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比三季度末高1.5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2.8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8萬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個百分點。
__同時,住戶經營性貸款增速繼續回升,住戶消費貸款增速回落。2022年末,本住戶貸款余額74.94萬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8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7.1個百分點;全年增加3.83萬億元,同比少增4.09萬億元。
__2022年末,本住戶經營性貸款余額18.9萬億元,同比增長16.5%,比三季度末高0.4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2.6個百分點;全年增加2.68萬億元,同比多增793億元。住戶消費性貸款(不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7.25萬億元,同比增長4.1%,增速比三季度末低1.3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5.4個百分點;全年增加6755億元,同比少增7646億元。2022年二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06.35萬億元,同比增長11.2%。
2、上半年,我國GDP為562642億元。一季度末,中國居民部門杠桿率是62.1%。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兩點信息:
1、住戶貸款在總的貸款佔比是35.51%左右。
2、居民杠桿率是居民部門的總負債與GDP的比值。62.1%意味著居民總債務佔GDP比重超過6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居民杠桿率超過65%會影響金融穩定,目前我國的居民杠桿率已經接近甚至有超過了。
居民負債主要是房貸。
央行數據顯示,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86萬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年末低5.1個百分點。
整體來說這個增速高於GDP增速,但低於以往房貸增速,主要原因:
1、目前居民負債率處於高位,再繼續增長的空間有限。
2、樓市比較冷,房價回調,居民買房熱情下降。
央行數據還顯示:
2022年二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53.11萬億元,同比增長4.2%,比上年末增速低3.7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2.49萬億元,同比下降0.2%,增速比上年末低1.1個百分點。
房地產貸款包含開發貸和按揭貸。最近一兩年,受不時出現的房企流動性危機以及樓市入冬影響,房企從銀行獲得的資金明顯減少。
7月28日的政治局會議提到: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
銀保監會也表態: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樓」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可以預計,接下來房企融資應該會得到改善,畢竟樓市太重要了,不僅涉及民生,還影響經濟穩定大局。
關於2014年貸款余額和2014年至2019年貸款利率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Ⅵ 4月住戶部門貸款減少是正常現象嗎
1、2023年4月份住戶存款減少1.2萬億元,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
2、4月份的居民存款減少,這是一個正常的季節性規律,不值得大驚小怪;
3、居民季節性存款減少,主要還是銀行季度考核時點所致;
4、4月份不僅居民存款減少,住戶部門新增貸款也在減少,這更值得關注;
5、不排除有部分存款流向理財、投資黃金,但這不構成4月份存款下降的主要因素;
6、4月份存款、貸款都在減少,老百姓的錢去哪了?
5月11日人行發布的《2023年4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讓很多人看了不爽。報告披露,4月份人民幣存款大幅減少4609億元,同比多減5524億元。
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萬億元,結束了此前連續數月的同比多增局面,這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很多人驚呼:儲蓄終於回落了,老百姓是不是開始不愛存錢了?專家學者們心心念念的老百姓手裡的錢,是不是終於開始用到消費上去了?
對此我的判斷是:
4月單月居民存款的減少,主要是因為銀行季度考核時點導致的規律性減少,不值得大驚小怪。相反,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4月住戶貸款再次出現負值,這個數據非規律性地減少了2411億元。 其中,住戶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均出現下滑,表明大家不願意借錢消費和購房,這才更值得重視。 那麼問題來了:
居民存款減少,貸款也減少了 ,那老百姓的錢到底去哪了?
一、4月份的居民存款減少,這是一個正常的季節性規律,不值得大驚小怪
所謂自然性規律,就是每年基本如此的一種經濟現象。 為什麼這么說?看看近五年來的4月份數據,就一目瞭然了:
2023年4月,住戶存款減少1.2萬億元,同比多減少大約5000億元;
2022年4月,住戶存款減少了7032億元,同比少減8677億元;
2021年4月,住戶存款減少了15709億元,同比多減少7713億元;
2020年4月份,住戶存款減少了7996億元;
2019年4月份,住戶存款減少了6248億元……
雖然每年減少的規模不一樣,但4月份的存款減少,是一種規律性的現象。
二、居民季節性存款減少,主要還是銀行季度考核時點所致
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都是居民存款增加較多的月份。
因為我們的銀行貸款規模控制,是根據存款規模來按季度計算確定的。
因此所有的商業銀行,在每個季度最後一個月,都會將工作重點放在攬儲上,也因此導致這個月的存款總是增加的,規模總是大於前兩個月。
這是中國銀行業特殊的管理模式導致的一種季節性規律現象。
過了季末的下個月,被銀行攬儲完成任務的存款,迴流到原有狀態,從哪裡來,回哪裡去。
這就是4月份居民存款減少的主要原因。
三、4月份不僅居民存款減少,住戶部門新增貸款也在減少,這更值得關注
《2023年4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披露,2023年4月份住戶貸款減少241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255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1156億元。
相比於4月份居民存款的規律性減少,4月份住戶貸款非規律性減少,才更值得我們關注。
為什麼說4月份住戶貸款減少是非規律性的?
因為最近幾年,只有2022年和2023年4月份住戶部門新增貸款減少, 2021年及之前幾年4月份,住戶部門新增貸款都是增加的。
2022年4月,住戶貸款減少2170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減少1649億元,短期貸款減少521億元。
2021年4月,住戶貸款增加528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6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918億元;
2020年4月,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66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28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389億元;
2019年4月,住戶部門貸款增加525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9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165億元。
四、不排除有部分存款流向理財、投資黃金,但這不構成4月份存款下降的主要因素
5月12日的證券日報稱,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不排除因居民存款向理財「搬家」,導致當月住戶存款余額下降的可能。4月份理財規模重回增長,也暗示了這種可能性。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隨著資本市場穩定、理財產品凈值回升,居民投資理財意願逐步恢復,部分存款迴流到資本市場、理財市場。近期黃金價格上漲較快,部分居民還加大了對與黃金相關的資產配置。同時,這也與一段時間來存款利率不斷下行有關。
這兩人說的,都有道理,但都不是問題的本質或者主要矛盾。
我在《居民已經掏老底消費了,超額儲蓄純屬無稽之談》一文中(鏈接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25630608788095540/?log_from=fc6db3a2fb592_1683119301074)分析過,一季度新增住戶存款9.9億元,同比增長26.6%,其中至少有4.17萬億住戶存款,並非來源於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居民貸款,可能來自於個體戶、自由職業者回撤的經營性流動資金和投資理財資金。
但從5月份股市、債市和黃金銷售額來看,新增加的規模只有2-千億左右,其中來自個人的部分就更少,僅佔4月份減少的居民存款的10%左右,所以並非居民存款的主要因素。
但從5月份股市、債市和黃金銷售額來看,新增加的規模只有2千億左右。
其中來自個人的部分就更少,僅佔4月份減少的居民存款的10%左右,所以並非居民存款減少的主要因素。
五、4月份存款、貸款都在減少,老百姓的錢去哪了?
國證大數據對所掌握的多方數據研究後認為,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原本就是假象,因為前面我們分析過,增加的存款並非來自居民的收入和貸款。
實際上我們取消口罩之後的經濟修復,主要還是利用國家掌握的貨幣政策以及資金要素分配權,在投資上、政府支出上、國有企業擴大生產上發力。從數據上看,一季度民間固定資產投資5.85萬億元,同比增長0.6%;國有資本固投4.88萬億元,同比增長7.7%。一季度居民支出增長5.4%,但全國財政預算支出增長了6.8%
而在增加勞動力收入上,提高居民消費能力上,國家並未拿出切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恰恰三年口罩,對勞動力就業和居民收入的影響,又遠大於對政府和國企的影響。
所以,要問老百姓的錢去哪了,我們要從三個方面看。
一是老百姓原本就沒錢。
一季度,可比價的GDP同比增長了4.5%,但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物價後實際僅增長3.8%。
與疫情之前的2019年1季度對比,2023年1季度現價GDP增長了31.2%,但居民工資性收入僅增長27.4%,比GDP低3.8個百分點。
這說明我們勞動力工資收入繼續落後於勞動力所創造的財富,國民收入蛋糕中分給勞動力的部分變小了。這是老百姓存款減少、貸款減少的基礎性原因。
二是收入差距繼續擴大。
我們都知道,收入越高,用於理財的投資比例就越大,用於存款和消費的比例就越少。比如馬雲月入1個億,他的生活消費最多也就幾萬塊,只佔其收入的百分之幾。其他的錢,他用去理財投資了。他個人也無需貸款買車買房,因為他早就買了。但6億月入1千的中低收入者,用盡其所有的收入,也只能過著緊巴巴的生活,買房要用盡6個荷包還必須依靠貸款。因此,發達國家利用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去向窮人轉移支付,縮小收入差距。所以這兩年我一直在建議,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或者直接發錢,才能真正地刺激消費,恢復經濟。
很遺憾,我們的收入差距還在繼續擴大。5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2年城鎮私營單位和非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數據顯示,2022年城鎮私營單位年均工資為65237元,比非私營單位的114029元低42.8%,比2021年的41.1%還擴大了1.7個百分點。從增速看,私營單位年均工資增長3.7%,比非私營單位工資增速6.7%低接近一半。
根據國證大數據的測算,城鎮的個體戶、靈活就業人員的收入更低,他們的年收入只有不到5萬元。
收入差距擴大,意味著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相對更低,存錢的能力更差,對貸款買車買房的需求更少(有能力付首付的更少了),從而影響了居民存款和貸款減少。
三是老百姓聽從政府恢復消費的號召踮起腳消費了,但消費降級了。這也是存款與貸款減少的原因之一。
一季度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現價同比增長5.1%,但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了5.4%,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了5.8%,分別比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幅度高0.3和0.7個百分點。支出增長比收入增長多,說明老百姓踮起腳在盡力消費。
因為老百姓收入跟不上經濟的增長,加上消費的主力----中低收入階層收入增長更少,所以居民在消費火熱的同時,消費也在降級,即消費結構在向低單價傾斜。我在《關於2023年五一旅遊熱的冷思考》一文中(鏈接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28981059168256552/?log_from=e0b28379f1e36_1683882334028)分析過,今年五一與疫情之前的2019年五一對比,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分別增長了19.09%和0.66%,但人均消費僅為510元,比四年前的2019年還低了15.4%。
為什麼老百姓去巴厘島的少了,去淄博烤串的多了?為什麼買房的少了,但郊遊的多了?這說明三年疫情老百姓真的是憋壞了,現在還是渴望消費的。但只能在收入允許的條件里,低消費。
搬運
Ⅶ 2019年7月同期銀行貸款利率
一、廣義貨幣增長8.1%,狹義貨幣增長3.1%
7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91.94萬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55.3萬億元,同比增長3.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3個和2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7.27萬億元,同比增長4.5%。當月凈投放現金108億元。
二、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外幣貸款減少123億美元
7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152.58萬億元,同比增長11.9%。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47.02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個和0.6個百分點。
7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同比少增3975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511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69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417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297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19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678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284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232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