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郵儲銀行如何更好支持三農
那麼,如何增強郵儲銀行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能力?全國人大代表、人行鄭州中支行長計承江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需進一步加大對郵儲銀行的政策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其網路和資金優勢,將其培育成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主力軍。
「以河南省為例,目前農村地區銀行業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服務能力仍然不足,」計承江介紹說,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集中表現在,部分法人金融機構存在「脫農脫小」傾向,在商業化改革過程中傾向於「做大做強」。同時新型金融機構數量較少,服務能力有限。近年來,雖然新型金融機構成長較快,但由於覆蓋面較低,資金實力較弱,在緩解「三農」和小微企業融資難方面的作用有限。
眾所周知,河南是我國的人口大省和農業大省。去年該省「三農」和小企業貸款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涉農貸款和小企業貸款余額分別達到7102億元和2966億元,增速達到16.87%和27.5%,但仍不能滿足「三農」和小微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同時金融資源從農業大省流向工業大省,從農村地區流向城市地區的趨勢不斷加劇,資金外流現象嚴重,這也導致了農村發展資金嚴重不足。
而郵儲銀行在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上具有獨特優勢。「以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為例,該行擁有2231個網點,其中1767個網點分布在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具有網點眾多、機構下沉的特點,能夠發揮熟人、熟地的優勢,」計承江分析。同時,充裕的存款資金也是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的潛在利器。2011年,該行各項存款余額達到2449億元,存貸比僅為10%,且沒有不良貸款等歷史包袱,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有能力為「三農」和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信貸支持。
而且,近些年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按照「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的市場定位,把小額貸款和小企業貸款作為核心戰略業務,推出的小額貸款產品,無需抵質押品、額度小、實行分期還款,非常符合農戶和小微企業主缺乏抵質押品、資金需求額度小、理財能力弱的現狀,與其資金需求特徵高度契合。
鑒於郵儲銀行在緩解「三農」和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上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計承江建議,應對其實行差異化信貸規模管控政策。郵儲銀行河南省分行在河南省內逐步成為破解「三農」和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生力軍。成立僅4年時間,該行累計發放零售貸款95.53萬筆、696億元,其中向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發放貸款79.98萬筆、525.84億元,佔比分別達84%和76%。但該行不斷增強的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能力與信貸規模限制的矛盾日益突出。
「2010年和2011年該行的信貸規模僅為80億元左右,新增存貸比分別僅為19.78%和18.3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2.06%和31.67%,」計承江強調說,去年第4季度,在秋收冬播農民資金需求旺季,該行由於沒有信貸規模,多次被迫暫停信貸投放。這既削弱了郵儲銀行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不利於郵儲銀行等新型金融機構的商業化運作,影響了多層次、多樣化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構建進程。因此,計承江建議,對郵儲銀行實行「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信貸規模管理政策,按照新增存貸比不低於50%的標准核定郵儲銀行信貸規模,進一步增強其支農和服務小微企業功能,更好地滿足「三農」和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另外,由於「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具有「客戶分散、貸款額度小、信息不正規、調查成本高」等特徵,貸款收益與風險不匹配,市場失靈問題較為嚴重。計承江建議,完善對「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的財政補貼政策,將小微企業貸款與涉農貸款一並納入財政補貼范圍,並提高補貼標准,按照每年新發放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的一定比例進行補貼。同時加大對「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稅收減免力度,將目前的部分臨時性稅收減免政策轉變為長期制度安排,並盡快出台對金融機構發放小微企業貸款的營業稅減免政策,對「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佔比高的金融機構降低所得稅稅率。
⑵ 2019年貴州省各項貸款余額
1.2萬億元、6584.6億元。經過查詢貴州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總隊官網發布的有關《貴州省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信息顯示,涉農貸款余額1.2萬億元,同比增長12%,唯御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584.6億元、同比核彎增長16.3%。貸款余額是指客戶在徵信數據獲取日指氏岩期時還沒有償還的銀行貸款,也就是指客戶沒有還的貸款數額。
⑶ 高中政治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6月16日起對符合要求且三農和微小企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2014年6月16日起,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調過准備金率的機構)下調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央行稱,此舉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第49次常務會議精神,進一步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農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比例超過50%,且上年末涉農貸款余額佔全部貸款余額比例超過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比例超過50%,且上年末小微貸款余額佔全部貸款余額比例超過30%。按此標准,此次定向降准覆蓋大約2/3的城商行、80%的非縣域農商行和90%的非縣域農合行。
⑷ 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是怎麼定義的呢
一、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是怎麼定義的呢?
不知道。真的
二、銀監局報表上的小微企業主貸款是什麼(不是小微企業)?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對這類客戶以自然人名義放貸的就是小微企業主貸款了。如果要填報報表,也是簡單的,主要是小微企業是有規模限制的,一般貸款余額在500萬元以下屬於小微企業(這是簡便方法,如要靠實,那就將個人經營性貸款中企業規模定性是小微企業的才能放進去),在個人經營性貸款中,剔除涉農貸款,大差不差了,只要總余額不矛盾應當沒有大問題,另外需注意數字不能編造,要留下明細留下統計痕跡,以便應對提問。
三、普惠小微貸款的定義
您好,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
其定義標準是:在全國范圍內屬於非限制和禁止類行業,並具有年度納稅條件。且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企業應納稅所得額300萬以下;
2、企業的從業人數在300人以下;
3、現在資產總額在5000萬以下。
此回答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平台,度小滿金融將切實把國家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號召落到實處,全面支持小微生產經營,大多數小微業主選擇有錢花,滿足小微經營周轉需求。據悉,度小滿金融的信貸用戶中,有七成是小微企業主。截至目前,度小滿金融攜手數十家金融合作夥伴,累計為小微企業主發放數千億元貸款,就找度小滿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四、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是怎麼定義的呢?
民生、招行、浦發、華夏、廣發等銀行都是比較關注小微貸款的股份制銀行,但義卻不同。
民生銀行針對是小企業和微型企業,浦發銀行推行大零售模式,主要包括500萬元以下的個人消費、個貸款。華夏銀行是針對20性貸款、和微型貸款。
⑸ 小微企業貸款佔比低原因
南京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
2022年2月28日,金融時報發布的文章《讓普惠金融「雨露甘霖」滋潤小微企業》顯示,至2021年末南京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167.8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57.90億元,同比增長7.86%;在文中該行董事長表示,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的城商行,南京銀行始終不忘「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初心。
那麼,從十年(2012-2021)的長期視角觀察整體數據變化,南京銀行在小微企業貸款和居民個人貸款方面的業務發展如何呢?
_
附圖一
總量增長分析
第一,小微企業貸款增長情況。2011年末,南京銀行小企業貸款余額267.85億元,同比增長51%。2012年至2021年十年期間,該行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幅變化區間為6.73%至38.86%;其中增幅最大值為2015年,此後呈現波動下行趨勢,2018年開始一直低於該行貸款平均增速,2019年增幅為最小值;2020年反彈至13.98%,2021年再回落至7.86%(相關詳情見本文附圖二)。
_
附圖二
不過,近年來其中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1000萬元以下)增長相對更快。2018年末,南京銀行普惠小微貸款285.43億元;2019年至2021年三年期間,同比增幅分別高達34.15%、31.38%和30.42%(相關詳情見本文附圖三),明顯高於該行貸款平均增速和小微企業增速,成為拉動信貸業務發展的新的增長點。至2021年末,該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至656.12億元。
對於這一信貸業務新的增長點,南京銀行當然非常重視,在組織和人力資源上進行了傾斜性配置。組織結構上,目前已經開成了「總行、分行、支行」三級「小企業金融部」的完整架構;在人力資源上,該行133家綜合性支行的小企業金融部均按照「112」的人員數量配備。盡管目前信貸業務線上化趨勢明顯,但是對於普惠小微貸款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人海戰術」現象;所以2020年末該行員工數量(僅指單一法人口徑)11514人,比2017年末增加2136人;而2021年員工數量則可能已經超過1.2萬人。
_
附圖三
第二,個人貸款增長情況。2011年末,南京銀行個人貸款余額168.33億元,同比增長34.90%。2012年至2021年十年期間,個人貸款同比增幅變化區間為16.05%至54.84%(相關詳情見本文附圖四)。其中,增幅最大值出現在2018年,主要原因在於當年個人消費信用貸款同比增長91.22%。
由於消費信用貸款規模增長過快,該行的信貸管理還是有所滯後,因此後來多家分支機構由於這方面原因受到監管處罰。例如,2018年12月,該行無錫分行因個人消費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買理財、投資證券、購房或償還貸款等違規事實,被處以罰款65萬元;2019年4月,該行南通分行因發放消費貸款進入證券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等原因被處罰110萬元。
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南京銀行個人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6.05%和17.52%,增速比前期明顯放緩。這一表現,與同期居民消費增長、購房增長相對放緩趨勢相一致。
_
附圖四
結構調整分析
第一,小微貸款與個人貸款佔比。2012年末,南京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和個人貸款在貸款總額中的佔比分別為28.30%和15.64%;此後前者整體波動不大,但是後者上行較為明顯。至2021年9月末,個人貸款佔比波動上行至29.84%。2021年末,小微貸款佔比約26.1%(按貸款總額8300億元測算),與2017年的峰值相比下降了約11個百分點(相關詳情見本文附圖五);原因如前文中分析的,該行2018年之後小微貸款增速相對全部貸款偏慢。
不過,由於普惠型小微貸款增速更快,所以其在全部貸款中的佔比從2017年末的5.94%,增長至2021年末的約8.38%;在小微企業貸款中的佔比則從2017年的17.27%,增長至2021年末的30.27%。
_
附圖五
第二,總資產結構情況。在銀行業界,南京銀行的同業與投資等資金運營業務一直很有名氣。所以,過去該行的貸款(凈額)在總資產中的佔比一直不高,2012年至2018年期間數值在29.55%至37.05%之間波動;2019年末貸款佔比超過40%,2021年三季度末升高至44.24%(相關詳情見本文附圖六)。
我國小微企業融資比例是多少?
我國小微企業融資比例是多少? "融資難、融資貴"導致融資成本高,這個現象近年來是一直存在的。但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融資比例實際上每年都是在上升的。在人民幣企業貸款已達到60多萬億元的盤子下,我們已經實現了貸款余額由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和小微企業三分天下,基本上各佔1/3。而在2010年以前,大型企業佔一半以上,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占的比例比較小一些。 中國人民銀行在公開市場上使用各種工具,市場認為在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上行。有人擔憂,認為會傳導到實體經濟,加劇實體經濟"融資貴、融資難"的情況。在經濟結構性改革過程中,銀行業、金融業自己也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多地面向中型企業、小微企業。因此,融資難的問題會逐漸有所緩解。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工具箱里的工具比較多,工具的使用可能帶有引導市場價格、引導預期,同時傳導貨幣政策的意圖,但不見得對每次操作數量、價格都要作出過度解讀。貨幣政策總體來說還是穩健中性,有利於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隨著中國經濟比較健康穩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都會取得成績,國際上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也比較好,今年的人民幣匯率會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去杠桿應先穩後降 去杠桿包含以下幾層含義: 其一是杠桿率的持續增加不利於經濟持續發展,並且在積累一定風險,有鑒於此,降杠桿首先要考慮穩杠桿,即把總的杠桿率穩住,至少讓它每年增長少一些、慢一些。 其二是在總的杠桿比例下,家庭、政府、企業間的杠桿結構還可以有一些優化。我國杠桿率與國際上相比有點高,這是因為我國儲蓄率高,形成了以銀行為主、間接融資為輔的金融格局,大家從銀行借錢占的比例比較高,這就造成了中國杠桿率偏高。杠桿率偏高和儲蓄率高是連在一起的問題,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如何從這個格局下走出來?應大力發展直接融資,企業的資本金多了,杠桿率就下來了,抗風險能力就加強了。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人民銀行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首先,對前期累積的風險進行化解和處置,盡量幫助消費者挽回損失。 其次,強化基礎建設,把該領域的基本規矩建起來。整個非銀行支付產業的發展是一個新興事物,這些年出台了網路支付辦法,推行了賬戶分類制度,對支付機構也實行了分類評級。 其三,加強監管。一方面,對市場上大量機構無證從事支付業務進行清理。到1月份為止,全國清理出239家無證也就是非法從事支付業務的機構,進行了整頓、清理,部分已經移送給公安部門處理。另一方面,對持證的支付機構加強監管,對違規行為敢於"亮劍",進行處罰。 以上就是針對我國小微企業融資比例的介紹。目前,隨著經濟大環境逐步趨於穩定的影響,雖然小微企業每年融資的比例都在上升,但中國銀行已經出台了各種辦法來緩解其融資難的問題,盡量讓其每年的增長量減少,以減輕市場上小微企業的經營壓力,給與其健康發展的條件。
小微企業信貸經濟資本佔用系數
10%左右。根據銀行的評估可知,企業貸款的經濟資本佔用系數高,一般小微企業經濟資本佔用系數都在10%左右,住房按揭的系數在1.5%左右,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相差十倍左右。
農產品企業銀行借款一般佔多少比例合理
很高興為您解答涉農及小微企業貸款佔比監管要求: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在各項貸款的佔比長期保持在60%和50%左右,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戶均余額分別為30萬元和131萬元。銀保監會表示,農村商業銀行以在銀行業10%的資產佔比規模,貢獻了中國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22%和21%的規模,成為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名副其實的金融主力軍。但是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少部分農村商業銀行出現了經營定位「離農脫小」的盲目擴張傾向。
2022年11月末,小微企業貸款中信用貸款佔比
2021年11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中信用貸款佔17.8%。小微企業貸款是指企業為了生產經營的需要,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照規定利率和期限的一種借款方式。
⑹ 鄭州銀行半年報:多措並舉支持實體經濟 普惠小微信貸投放持續增長
鄭州銀行的半年報顯示,該行在復雜經濟環境下,積極踐行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通過多重舉措支持普惠小微和民營企業等高質發展,有力推進了穩經濟和促增長政策的實施。
在業務規模上,鄭州銀行資產總額達到6168.59億元,同比增長4.28%,存款和貸款總額也分別增長4.65%和6.11%。通過優化資產結構,貸款占總資產比重上升,存款佔比提高,展現了穩健的業務增長態勢。
在普惠金融領域,該行對小微企業和涉農貸款持續投放,截至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到466.86億元,同比增長5.41%;涉農貸款余額851.95億元,增長5.35%。同時,鄭州銀行推出減費讓利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在「保交樓」和「穩經濟」方面,鄭州銀行積極參與「萬人助萬企」和「行長進萬企」活動,為保交樓項目審批和投放提供金融支持,助力房地產市場穩定。此外,通過鄉村振興舉措,涉農貸款余額也有所增加。
在政策性科創金融方面,該行圍繞「低利率、長周期、弱擔保」的原則,貸款余額增長顯著,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同時,市民金融服務也有所加強,通過活動和場景建設,滿足居民的金融需求。
在風險防控方面,鄭州銀行不良貸款率穩中有降,撥備覆蓋率提升,顯示資產質量向好。通過強化風險管理和不良資產處置,確保了資本充足率的穩健增長。
總結來說,鄭州銀行在支持實體經濟、普惠金融和風險防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為中國經濟穩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