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國內生產總值和貸款余額

國內生產總值和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1-04-24 04:33:49

A. 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核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

生 產 法

生產法是從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貨物和服務價值入手,剔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貨物和服務價值,得到增加價值的一種方法。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增加值計算公式如下:
增加值=總產出一中間投入
將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生產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
(1)總產出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貨物和服務的價值,既包括新增價值,也包括轉移價值。它反映常住單位生產活動的總規模。不同行業的總產出計算方法不同,大致可分為五類。第一類按產品法計算,表現形式為產值。如農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建築業總產值。其中由於按工廠法計算的工業總產值不含增值稅,而增加值包括增值稅,所以計算工業總產出還需進行相應的調整,即工業總產出=工業總產值+銷項稅;第二類按提供的服務計算,表現形式為毛利(即商業進銷差價),如批發和零售業總產出=商業附加費;第三類以營業收入來計算,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以及社會服務業中的營利性企業;第四類以虛擬服務收入+實際服務費收入來計算,如金融業(主要包括銀行業、保險業)和房地產業;第五類以經常性業務支出+虛擬折舊來計算,如非營利的行政事業單位。
(2)中間投入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過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的價值。中間投入也稱中間消耗,反映用於生產過程中的轉移價值。計入中間投入的貨物和服務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與總產出的計算范圍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3)增加值即總產出減去中間投入後的差額,反映一定時期內各產業部門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成果。

收 入 法

收入法也稱分配法,是從生產過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對常住單位的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收入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個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
增加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收入法增加值之和等於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
(1)勞動者報酬指勞動者因從事生產活動所獲得的全部報酬。包括勞動者獲得的各種形式的工資、獎金和津貼,既有貨幣形式的,也有實物形式的。還包括勞動者所享受的公費醫療和醫葯衛生費、上下班交通補貼和單位為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對於個體經濟來說,其所有者所獲得的勞動報酬和經營利潤不易區分,這兩部分統一作為勞動者報酬處理。
(2)生產稅凈額指生產稅減生產補貼後的差額。生產稅指政府對生產單位從事生產、銷售和經營活動以及因從事生產活動使用某些生產要素(如固定資產、土地、勞動力)所徵收的各種稅、附加費和規費。包括銷售稅金及附加、增值稅、管理費中開支的各種稅、應交納的養路費、排污費和水電費附加、煙酒專賣上繳政府的專項收入等。生產補貼與生產稅相反,指政府對生產單位的單方面轉移支付,因此視為負生產稅,包括政策性虧損補貼、價格補貼等。
(3)固定資產折舊指一定時期內為彌補固定資產損耗按照規定的固定資產折舊率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或按國民經濟核算統一規定的折舊率虛擬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它反映了固定資產在當期生產中的轉移價值。各類企業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實際計提的折舊費;不計提折舊的政府機關、非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資產折舊是按照統一規定的折舊率和固定資產原值計算的虛擬折舊。
(4)營業盈餘指常住單位創造的增加值扣除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和固定資產折舊後的余額。它相當於企業的營業利潤加上生產補貼。

支 出 法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一種方法。最終使用包括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和凈出口三部分。計算公式為:
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出口-進口)
按三種方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反映的是同一總體在同一時期的生產活動成果,因此從理論上講,三種計算方法所得到的結果應該是一致的。但是在實際計算中由於受資料來源的口徑范圍和計算方法的影響,會有一定的統計誤差。目前通常是以生產法或收入法為准,三種方法互相驗證,並將統計誤差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B. 中國現行的國內生產總值是怎樣統計出來的

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 三種方法: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1)生產法:按照生產法增加值的計算思路,將各部門增加值加總,獲得國內生產總值。它反映了國內生產總值的形成過程。計算公式為: 國內生產總值=∑各部門增加值 =∑[各部門總產出-各部門中間消耗] =∑各部門總產出-∑各部門中間消耗 2)收入法:將增加值的各要素收入構成項目總和,求得國內生產總值。計算公式為: 國內生產總值=∑各部門勞動者報酬+∑各部門生產稅凈額 +∑各部門固定資產折舊+∑各部門營業盈餘 中國現行的國內生產總值是由各地區(省)統計,然後報統計局,進行匯總得出來的. 各地區統計方法是有差別的,特別是水份比較多,所以統計出來的GDP不能准確反映實際. 追問: 那國內生產總值中哪些部分不屬於國民收入的范圍呢? 回答: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范圍內的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價值的總和。所謂「常住單位」,其內涵與「常住居民」相同。一國的「常住居民」包括:(1)居住在本國的本國公民;(2)暫居(一年以內)外國的本國公民;(3)長期(一年及一年以內)居住在本國的外國居民。也就是說,在一國領土范圍內,其居民無論國籍如何,只要符合本國常住居民定義,在一定時期內產生的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價值都可算作本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的價值形態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增加值等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總產出減去中間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 國民收入總值(GNI)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在國內和國外所生產的最終成果和提供勞務價值。它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國外凈要素收入是指從國外得到的生產要素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要素收入。可見,國民收入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國外的凈要素收入。生產要素的提供者不一定都是本國居民,有時也有外國居民,本國居民也有向外國的經濟活動提供要素的。國內經濟活動所創造的收入,作為要素收入,既分配給本國居民,也分配給外國居民,相反,國外的經濟活動所創造的收入也分配給本國居民,這兩項的差額就是國外凈要素收入。 由此可見,國內生產總值是「領土」概念,國民收入總值是「生產要素」概念;國內生產總值是「生產」概念,國民收入總值是「收入」概念。在經濟封閉的國家或地區,國民收入總值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在經濟開放的國家或地區,國民收入總值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國外凈要素收入。因此,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總值是兩個不同但又有聯系的指標。 李振華 的感言: 謝謝你,你講得真的很明白清晰,我完全看懂了。

C. 國內生產總值指什麼


國內生產總值,因其外文名是GrossDomestic Proct,三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組合為G、D、P,國內生產總值故簡稱「GDP」。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重要指標。

一、內涵:

1、國內生產總值是用最終產品來計量的,即最終產品在該時期的最終出售價值。一般根據產品的實際用途,可以把產品分為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

所謂最終產品,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可供人們直接消費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務。這部分產品已經到達生產的最後階段,不能再作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產品和勞務的生產過程中去,如消費品、資本品等,一般在最終消費品市場上進行銷售。中間產品是指為了再加工或者轉賣用於供別種產品生產使用的物品和勞務,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須按當期最終產品計算,中間產品不能計入,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

2、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各種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在市場上達成交換的價值,都是用貨幣來加以衡量的,通過市場交換體現出來。一種產品的市場價值就是用這種最終產品的單價乘以其產量獲得的。

3、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那些非生產性活動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計入GDP中,如家務勞動、自給自足性生產、賭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4、GDP是計算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不是實實在在流通的財富,它只是用標準的貨幣平均值來表示財富的多少。但是生產出來的東西能不能完全的轉化成流通的財富,這個是不一定的。

二、表現形態:

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1、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2、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3、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減去進口貨物和服務。

三、核算方法:

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核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

1、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價值的一種方法,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2、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核算方法。按照這種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相加得到。

3、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產品和服務的最終去向,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與服務凈出口三個部分。

四、與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概念區分:

國民生產總值(因其外文名是GrossNational Proct,故簡稱GNP),是一個國民概念,是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1、GDP與GNP計算口徑不同。GDP計算採用的是「國土原則」,即只要是在本國或該地區范圍內生產或創造的價值,無論是外國人或是本國人創造的價值,均計入本國或該地區的GDP。而GNP計算採用的是「國民原則」,即只要是本國或該地區居民,無論你在本國或該地區內,還是在外國或外地區所生產或創造的價值,均計入本國或該地區的GNP。

2、GDP與GNP側重點不同。GDP強調的是創造的增加值,是「生產」的概念。GNP則強調的是獲得的原始收入。



D.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是多少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國內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國際先進水平
2003年國內銀行業貸款余額佔GDP的比重歷史最高,達117%。而今,在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的今天,中國的銀行貸款余額佔GDP比重再超110%,達到112%。2009年4月末,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達到35.55億元,超過同期國內GDP總額(約31.8萬億元)。

就在歐、美等銀行業面對經濟衰退,金融被流動性緊縮的陰霾所籠罩時,國內的銀行業實施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半年時間里共新增貸款超過6萬億元,這一數字是2007年全年的1.2倍。

當前,國內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達到35.55億元,這與近年來主要商業銀行完成了改制上市,並獲得了巨額的資本補充有關,目前國內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均達到國際先進銀行的平均水平,充足的資本為信貸支持經濟提供了保障。

貸款余額佔gdp比重--中國銀行業貸款佔GDP比重超過了100%
這是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數據。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商業銀行貸款投放仍有繼續增加的空間。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儲蓄總額已經達到53萬億元,仍然有17萬億的存貸差,以及1.6萬多億的超額存款准備金。當前存貸比為67%,低於1991年到1994年100%以上的水平,以及1995年到1998年90%以上的水平。

時至今日,美國、英國、日本的銀行體系貸款余額佔GDP的比重都不到100%,德國的銀行資產佔GDP的比例卻達到150%,與美英等國家相比,德國以外向型企業和穩健的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比例,成為抗國際金融危機較好的國家。

E. 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的概念是啥啊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

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ct(簡稱gnp) 是指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一個國家常住機構單位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國內生產總值)在初次分配過程中主要分配給這個國家的常住機構單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非常住機構單位。同時,國外生產單位所創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常住機構單位。從而產生了國民生產總值概念,它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

GDP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的縮寫,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港台地區有翻譯為國內生產茂額、本地生產總值)。通常對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和GNI(國民總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共同來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採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 GDP反映的是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增加值的總額。

通俗的說: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用最終產品來計量的,即最終產品在該時期的最終出售價值。

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指一個國家地區的國民經濟在一定時期(一般1年)內以貨幣表現的全部最終產品(含貨物和服務)價值的總和.

F. 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區別(GNP)是什麼

地區生產總值(GDP)是指本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地區生產總值等於各產業增加值之和。其計算方法有三種:
(1)生產法: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增加值之和等於地區生產總值
(2)收入法: 增加值=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
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增加值之和等於地區生產總值
(3)支出法:地區生產總值=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支出

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指一定地區的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在國內和國外所生產的最終成果和提供的勞務價值。它等於地區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國外凈要素收入是指從國外得到的生產要素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要素收入。可見,國民生產總值與地區生產總值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國外的凈要素收入。生產要素的提供者不一定都是本國居民,有時也有外國居民,本國居民也有向外國的經濟活動提供要素的。國內經濟活動所創造的收入,作為要素收入,既分配給本國居民,也分配給外國居民,相反,國外的經濟活動所創造的收入也分配給本國居民,這兩項的差額就是國外凈要素收入。

地區生產總值(GDP)與國民生產總值(GNP)都是反映宏觀經濟的總量指標,但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地區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范圍內的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價值的總和。所謂

「常住單位」,其內涵與「常住居民」相同。一國的「常住居民」包括:(1)居住在本國的本國公民;(2)暫居(一年以內)外國的本國公民;(3)長期(一年及一年以上)居住在本國的外國居民。也就是說,在一國領土范圍內,其居民無論國籍如何,只要符合本國常住居民定義,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價值都可算作本地的地區生產總值。地區生產總值的價值形態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增加值之和,增加值等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總產出減去中間產品和勞務價值後的余額。

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在國內和國外所生產的最終成果和提供的勞務價值。它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國外凈要素收入是指從國外得到的生產要素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要素收入。可見,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國外的凈要素收入。生產要素的提供者不一定都是本國居民,有時也有外國居,本國居民也有向外國的經濟活動提供要素的。國內經濟活動所創造的收入,作為要素收入,既分配給本國居民,也分配給外國居民,相反,國外的經濟活動所創造的收入也分配給本國居民,這兩項的差額就是國外凈要素收入。

由此可見,國內生產總值是「領土」概念,國民生產總值是「生產要素」概念;國內生產總值是「生產」概念,國民生產總值是「收入」概念。在經濟封閉的國家或地區,國民生產總值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在經濟開放的國家或地區,國民生產總值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國外凈要素收入。因此,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生產總值是兩個不同但又有聯系的指標。

G. 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如何計入GDP核算

1、GDP【國內生產值】是包括稅收的,GDP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一般常用的是支出法和收入法。
2、按照收入法核算GDP,主要是指提供生產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產要素,例如間接稅、折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收入。
3、計算公式為:
GDP=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統計誤差。

H. 存貸款總額/GDP 是什麼

存貸款總額/GDP表示存貸總額佔GDP的比重。先分析如下:

  1. 經濟學理論層面與國家政策制定領域是沒有最佳的比例(信貸與GDP的比例);

  2. 要討論信貸余額多是好是壞,關注的應該是信貸質量的好壞。以2012年上半年中國發放7.4W億來說。

    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與房市了,貸款回收的難度與形成壞賬的可能性都變大了;

    二是放貸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貸額還是分配給了大型企業,國家一直強調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3. 比重月底風險會加大:一旦投資和信貸放緩,增長能否持續是個大問題。


閱讀全文

與國內生產總值和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商行無抵押無擔保能貸款多少錢 瀏覽:461
北京工作天津買房怎麼貸款買房 瀏覽:184
貸款不還換了手機號碼 瀏覽:145
助學貸款中途怎麼更換擔保人 瀏覽:511
信用貸款會查銀行流水嗎 瀏覽:1000
公司貸款打到供貨商個人賬戶 瀏覽:657
個人小額擔保貸款申請審批表 瀏覽:974
通過擔保公司貸款了還不上 瀏覽:170
開發商能二次抵押貸款 瀏覽:812
上海公寓房能貸款 瀏覽:14
過橋貸款與農村信貸風險 瀏覽:15
混合貸款何時辦理過戶 瀏覽:2
個人徵信賬戶數貸款其他什麼意思 瀏覽:859
楊浦小額貸款是真的嗎 瀏覽:843
貸款買的手機十來天可以退嗎 瀏覽:689
手機信息貸款可靠嗎 瀏覽:656
上海市商貸轉組合貸款辦理程序 瀏覽:684
辦貸款為什麼還需要夫妻拍照 瀏覽:956
商業貸款能網上列印徵信報告 瀏覽:46
個人貸款佔比上限怎麼理解 瀏覽: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