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360保險公司是騙人的
很多保險公司和保險業務在銷售保險時,為了簽單都會誇大保障內容,導致投保人對於保單內容的認知模糊,在出險時理賠困難,也就有了某某保險公司是騙子。但其實保險公司一般達到了理賠條件都是會進行理賠的,而且保險公司都是經過保監會批准成立的,成立保險公司需要2億的資金規模。『貳』 上海大爺掏空積蓄買保險,貸款370萬,買保險時該如何規避風險
買保險之前先考慮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資為保險投資,保險是按年或者按月繳納,如果某個時期斷繳了,可能就無法享受保險待遇,所以一定要考慮合適的價位再買。
第二還要考慮家裡面誰的風險最大,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購買保險也一樣,一旦保險受益人用錯了,虧損就大了。最後要根據風險選擇最合適的保險產品,老年人可以購買意外險或者人壽險,年輕人可以購買重大疾病險。不同種類的保險還分為短期或終生,根據經濟情況選擇。
『叄』 資料被偽造、簽名被冒充,六旬老人「被貸款」150萬,如何警惕此類事件
日常應該對自己的個人信息,進行一個保護,不要讓其他人有機會接觸到,個人信息的泄露,就有可能出現類似的現象。根據媒體報道,事情發生在北京,一位銀行工作人員只利用老人的房產證就放出了150萬的貸款,而貸款其他的信息都是偽造的,放貸之後,這筆貸款很快就被劃到其他人的戶頭上,老人沒有收到錢,卻莫名其妙背了一身的債。不過還好,最後法院判定該事件,是銀行全部的責任,與老人無關銀行自行承擔損失。
『肆』 收到簡訊360萬塊錢保險是咋騙嗎
360保險鋪天蓋地的做廣告,給人感覺不太好,能不能買還要看清它的保險條款,謹慎
『伍』 69歲老人「被貸款」150萬,被銀行告上法庭,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種案子在當今社會中,算是比較常見的,就是一起冒充案。當事人為一位69歲的老人李某文,涉及到銀行為交通銀行起訴,而銀行方面要求其償還150萬元貸款。銀行方面提出證據,顯示雙方之間簽署貸款合同和抵押合同,並且銀行方面還貸款。看似銀行方面占理,不過法院判決說明問題,老人不用還一分錢。
這個案子本身是銀行內部的“內鬼”,炮製的一起詐騙案,基本上所有資料,都是偽造的,當事人李某文並不知情。基於種種資料,法院認定交通銀行方面,沒有證據顯示李某文知曉資金去向,本身存在重大過錯。法院駁回銀行要求,交通銀行不服,提起上訴,二審依法駁回上訴。
『陸』 360貸款還要買保險才能放款,想讓公司直接從貸款里扣說不行,不貸就被起訴違約合同該怎麼辦啊
明顯是騙子啊!
千萬別信騙子!
千萬別先給錢!
給了他就跑了!
借錢怎麼給錢?
網上不是平時簽字的欠條!
你沒收到貸款,不用擔心!
即便對方打官司也肯定輸!
因為沒證據證明借錢給你!
『柒』 保險公司誘導63歲老人貸款違法嗎
有證據就違法!
『捌』 通過融360找了一家中介貸款,然後他幫我做假資料去銀行貸款,可靠嗎
銀行貸款是要去銀行當面申請簽字的,銀行對資料的審核還是很嚴格的,例如假的流水是沒辦法通過他們的審核的.
『玖』 60多歲老太「被貸款」150萬,無法償還成老賴,她究竟是如何被貸款的
關於在銀行貸款無力償還的事情有很多,最近網上又有一則關於老人欠款不還的事件。一位69歲的老人在交通銀行貸款150萬未償還利息被交通銀行告上了法庭,經調查後發現,老人對此事並不知情,陳述說從未向交通銀行貸過款,因此不願意償還這150萬。可證據顯示,老人不僅簽訂了貸款合同,還簽訂了高額抵押合同,將自己在北京市海淀區的房子作為抵押物來為這150萬元的貸款做擔保。然而老人表示自己從未在任何合同上簽過字,所有資料里只有房產證件是真實的。在銀行的指控被老人否認後,相關部門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最終得到證據並確認老人確實未曾向銀行進行貸款,這才判決老人不用償還這150萬元。
為了防止被貸款事件的發生,平時一定要注意個人的證件和相關資料不可輕易授予他人,有合同或相關手續需要簽字蓋章的,一定要仔細閱讀。銀行辦理貸款事務的工作人員在審核材料信息的過程中也一定要仔細嚴格,確認資料的真實性,切不可疏忽大意,造成不必要產生的後果和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