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住房貸款不良貸款余額

住房貸款不良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2-08-20 02:03:02

❶ 不良貸款余額是什麼

按五級分類,次級/可疑/損失類貸款為不良貸款,不良貸款余額就是這些貸款的余額

❷ 銀行不良貸款余額什麼意思為什麼叫余額

我是農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就是指你還有多少不良貸款沒有換上,望採納

❸ 個人不良貸款轉讓新規正式落地 試點AMC態度分化

「一個萬億藍海市場正在被激活。」一位資管從業者如是說。
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家股份行了解到,銀保監會正式下發《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後,銀行正在積極推動通知落實,其中尤以信用卡部門最為積極。有業內人士透露,已有不少銀行開始打包個貸不良,預計市場規模很快能夠達到百億級別,「長期來看,達到萬億規模不是問題」。
通知顯示,首批參與試點的銀行包括6大行和12家股份行,參與不良資產收購的試點機構包括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符合條件的地方AMC和5家銀行系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
有從業人士透露,目前幾家全國性AMC對接手個貸不良資產包的意願並不強,態度比較被動,「一方面他們不缺這塊業務,另一方面他們本身也沒有太多個貸不良的處置經驗。」該人士猜測,這或許也是監管部門進一步放寬地方AMC收購限制的原因之一。
市場規模有多大?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銀行個人貸款業務規模快速增長,根據2019年年報數據,6家國有大行個人貸款合計約27.9萬億元,在總貸款余額中佔比超四成。
此次未被納入試點范疇的住房按揭貸一向是銀行個人貸款的大頭。但由於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較低,信用卡等個人貸款不良率相對較高,因此,銀行的住房按揭貸款不良、信用卡不良與其他個人貸款不良基本呈現「三等分」的結構。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年末,除工商銀行未披露個人不良貸款明細結構外,其餘5家國有大行個人不良貸款余額超1300億元,其中,住房按揭貸款不良余額超450億元,佔比約35%;信用卡應收款余額達380億元,佔比接近30%。
去年國內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銀行資產質量承壓,個貸不良率出現抬頭,其中又以信用卡類貸款不良率攀升最為顯著。盡管在第三季度,信用卡不良率已經開始出現拐點,但銀行對個人信貸類不良資產的處置需求仍大大增加。
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家股份行了解到,銀行正在積極推動「通知」落實,其中尤以信用卡部門最為積極。有業內人士透露,已有不少銀行開始打包個貸不良,預計市場規模很快能夠達到百億級別,長期來看,達到萬億規模不是問題。
部分機構尚在觀望
從銀行這一供給端來看,對推進試點的需求毋庸置疑,可提供的資產包規模也頗為可觀。但從收購端來看,各家參與試點的AMC積極性有所分化。
有國有大行人士表示,銀行對個貸不良資產包轉讓的存量需求就已經很大,增量需求還在增加,但是要完成資產包處置,還需要受讓方有足夠的承接能力。「特別是個貸資產比較特殊,如果受讓方處置不好,還會影響銀行聲譽。」
而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銀行不良資產包轉讓市場整體均存在一定的供求不匹配問題,此次納入個貸批量轉讓試點的機構也並不多。揚海資產聯合創始人張非凡透露,目前參與試點的AMC積極性也有高有低,「有的地方AMC積極性很高,看好這一市場機遇,也有不少機構覺得個貸不良業務是個臟活、苦活、累活,擔心出力不討好和聲譽風險,還在保持觀望」。
此外,一位不良資產從業人士還指出,當前個貸不良批量轉讓的估值和處置環節仍存在不少疑問。據介紹,個人信貸類不良資產包的定價方式主要是採用統計模型,抽調歷史數據進行估值,但這一方法需要具備完善的金融數據和復雜、科學的演算法模式。該人士戲稱,目前市場上的估值定價多是靠「拍腦袋」。
在處置環節,此次「通知」規定,批量受讓個貸的AMC必須自行組建催收團隊,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制度,且不得二次轉讓。前述人士表示,個人信用類不良處置短期內很難仰仗司法系統,而能夠在如上要求下完成個貸清收的達標機構恐怕不多。
「這是一個長期機制和制度建設,而不一定是要短期見效的事情。」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指出,此次試點是為銀行提供更豐富、更靈活的不良資產處置手段,但很難說在今年內對銀行紓解不良資產壓力產生多大影響。「當然現階段看,探索除清收之外的不良處置方式,有利於銀行體系風險的加速出清。」
正式通知「一收一放」
這一正式文件已經醞釀近半年。2020年6月,銀保監會曾向業內下發徵求意見稿,擬放開單戶對公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正式落地的通知文件主要有如下兩個變化:
一是納入批量轉讓試點的個人不良貸款范圍有所收縮。徵求意見稿提及的「住房按揭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已從試點范疇中剔除,此次通知僅提到「個人消費信用貸款、信用卡透支、個人經營類信用貸款」,並指出「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個人消費抵(質)押貸款、個人經營性抵押貸款等抵(質)押物清晰的個人貸款,應當以銀行自行清收為主,原則上不納入對外批量轉讓范圍」。
二是地方AMC參與收購的限制有所放寬。通知指出,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受讓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區域內的銀行單戶對公不良貸款,並且批量受讓個人不良貸款由僅限本省轄區改為不受地域限制。
「個人信貸類不良具有數額小、數量大的特點,需要耗費銀行大量人力、物力與時間成本進行貸後保全,一直是銀行的『老大難』問題,這次也是迫切希望個人信貸類不良批量轉讓辦法落地。」張非凡表示,與之相比,有抵押物的個人貸款目前處置流程較完善,司法機關配合度高,對銀行來說處置難度較低。
王一峰也指出,具備抵質押物的不良貸款銀行轉讓意願較低,主要以自我清收為主,轉讓需求相對較少。
「加之住房這類抵質押物具有很強的屬地特徵,地方AMC等收購方很難跨地域對這類資產進行處理。」王一峰補充道,此次下發的通知文件對地方AMC的參與條件進行了一定的放寬,也反映出監管部門在當前整體需要較大范圍進行風險化解的背景下,希望這一市場引進更多新機構、新主體參與不良處置。
亦有從業人士透露,「四大AMC對接手個貸不良資產包的意願並不強,態度比較被動,一方面他們不缺這塊業務,另一方面四大AMC本身也沒有太多個貸不良的處置經驗」。該人士猜測,這或許也是監管部門進一步放寬地方AMC收購限制的原因之一。

❹ 中國從2000年到2010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分別是多少

  1. 中國從2000年到2010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

    2010年5.73萬億元,2009年4.4萬億元,2008年3.01萬億元,2006年2萬億元,2004年1.59萬億元,2003年1.2萬億元,

  2. 個人房屋抵押貸款是指:

    (1)借款人以本人名下的房產抵押,向貸款人申請用於個人合法合規用途的人民幣擔保貸款,用途包括個人購房、購車、消費、經營及其他合規合法等多種用途。

    (2)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❺ 安徽2022年2月不良貸款余額

31809.63萬元。截止2月末,安徽全市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合計為31809.63萬元。

❻ 不良系統內存款賬戶有餘額存在的風險點是什麼

2021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外部環境壓力明顯增加,融資條件收緊、部分房企爆雷導致房地產風險暴露,房地產對公貸款質量明顯惡化,對公不良貸款明顯「雙升」。
本刊特約作者 方斐/文
近期市場對房地產領域風險擔憂加劇,對房地產可能的應對舉措和穩增長的政策預期略悲觀,加上對經濟基本面的擔憂加劇更增加了對房地產風險的悲觀預期。實際上,2021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外部環境承壓,部分房企違約風險暴露,銀行的房地產對公不良貸款也明顯「雙升」,投資者擔心房地產沖擊銀行資產質量。不過,盡管房地產貸款風險上行需要重視,但從總量角度來看,對銀行總體資產質量影響有限,而龍頭銀行當前的資產質量處於歷史最佳狀態。
房地產風險敞口究竟幾何
近期市場對於房地產領域相關風險有一定程度的擔憂,從披露相關數據的上市銀行2021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可能涉及房地產領域的相關風險敞口可以從狹義和廣義菱格角度來分析。
首先看狹義敞口,主要是指貸款,2021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共計7.89 萬億元,占總貸款比重的為6.65%,加上零售按揭貸款共計32.65萬億元,占總貸款比重約為27.56%,兩者合計占總貸款、總資產的比重約為34.2%、18.4%;其次看廣義敞口,包含表內外非標貸款,其中,表內非標投資中或有部分資金流向了房地產領域,2021年上半年,上市銀行非標投資金額共計5.62萬億元,占總資產的比重約為2.55%,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農商行非標投資佔比較低,分別為0.68%、4.86%、3.40%,而城商行佔比相對較高,達到10.22%;在表外理財中也有一定資金通過非標投資流向了房地產領域。上市銀行目前披露的數據有限,而上半年理財協會數據顯示,理財資金中投向非標的規模約 為3.75萬億元,約為3.5萬億元商業銀行總資產的1.1%。
值得注意的是,非標投資並非所有資金都投向房地產,一般銀行資產投向的風險偏好較為一致,如果某家銀行信貸業務中地產相關貸款佔比較高,那麼非標投資中相關業務的佔比也往往相對更高。此外,國盛證券統計的非標項目的統計口徑為金融投資中底層資產為信託、資管、理財、類信貸(或票據)、未明確歸類的權益類投資、ABS的部分。經過多年的監管調整,很多產品的實際投向為標准化的債券類資產。且項目類非標產品的投向除了地產以外, 還包括基建等,以上數據僅為粗略統計。
從信用風險的角度來看,按揭貸款具有強抵押和相對分散的特徵,風險較為有限,歷史數據顯示,上市銀行按揭貸款不良率基本在0.5%以下,從這個角度來看,需要關注的房地產信用風險主要是對公房地產貸款及表內外非標。
上半年,老16家上市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率為1.8%,相比2020年提升了0.41個百分點。最近兩年,銀行報表房地產不良率有所提升,這一方面來自於房地產政策相對收緊,房企經營壓力加大;另一方面也有銀行主動加大表外資產轉表內力度(部分確認為不良並消化)、不良貸款確認標准趨嚴(上半年上市銀行不良/逾期已達到104%)的因素。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銀行之間的分化較大,重點需要關注的領域主要是各家銀行的對公房地產貸款佔比(最直接的信用風險敞口)、表內外非標中投向房地產領域的情 況以及撥備墊情況。過去幾年,大多數銀行加大了表內外、信貸與非信貸資產的撥備計提力度,到2021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整體撥備覆蓋率已提升至225%,廣義撥貸比(資產減值准備/(貸款+非標))達到了3.17%,應對房地產相關風險抵禦能力也更強。我們可以以招商銀行為例,其對公房地產貸款規模、非標投資分別為4045億元、2739億元,而其信貸+非信貸撥備池為2397億元、274億元,即便其房地產相關資產不良率達到 10%,其撥備池也可以完全覆蓋、消化。
分個股來看,經營更加市場化、主要業務與戰略方向不在房地產領域、且撥備充實的優質銀行相關風險敞口或更小,風險也更為有限。如招商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占總貸款的比重僅為7.5%,非標投資占總資產的比重僅為3.08%;寧波銀行按揭、房地產貸款佔比僅為4.3%、4.6%,明顯低於其他可比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則分別高達 439%、510%,廣義撥貸比達到了4.72%、3.3%。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疫情後,銀行業大力處置不良資產,截至2021年6月末,41家A股上市銀行的合計不良率降低至1.41%,較2020年年末下行7BP,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房地產對公貸款的質量明顯惡化。東吳證券統計完整的26家上市銀行的數據顯示,房地產對公貸款不良「雙升」,合計不良率從2018年年末的0.93%上升至2021年6月末的1.77%,拖累總體資產質量。相比之下,個人住房貸款的資產質量仍然優異,與對公房地產貸款差別明顯,數據完整的18家上市銀行2021年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雙降」,多數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都回落或保持低位。因此,我們強調房地產貸款的風險敞口主要集中在對公貸款,這從另一側面證明對個人住房貸款的資產質量無需擔憂。
融資條件收緊、部分房企爆雷導致房地產風險暴露,房地產對公不良貸款明顯「雙升」,拖累資產質量。2021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外部環境壓力明顯增加,尤其是高負債率的激進型房地產公司經營困難,公開市場中涉及房地產企業的債務違約也頻繁發生。對於銀行而言,部分陷入債務違約的房地產公司難以償還本息,同時從貸後管理的角度來看,銀行也會主動考量市場環境,將有潛在風險的房地產公司貸款納入關注類或不良貸款的口徑,因此,房地產對公貸款的不良「雙升」是必然情形。此外,「兩道紅線」嚴格限制房地產貸款額度,導致融資難度加大,而融資條件收緊的預期形成後,各家銀行審批貸款也會更審慎,從而進一步加大房地產公司的現金流壓力。東吳證券根據2021年6月末的財務指標估算,仍有15家上市銀行未來需要繼續降低房地產貸款佔比,據此判斷,房地產對公貸款將進一步降速甚至收縮。
截至2021年6月末,41家上市銀行的對公房地產貸款佔比僅為6.35%,盡管不良貸款突增,但對上市銀行總體資產質量的影響有限。以26家數據完整的上市銀行為樣本組合,截至2021年6月末,總不良貸款金額中7.2%是房地產對公貸款,其實多數銀行的房地產對公貸款對不良的貢獻度並不高。根據測算,如果下半年樣本銀行的房地產對公不良貸款總金額再增加50%,同時合理假設2021年年末總貸款環比6月末增長3%,則對總不良貸款率的邊際提高幅度僅為1BP,即便在極端假設下,房地產對公貸款的不良金額翻番,對總不良率的邊際提高幅度也只有6BP。
銀行涉房業務風險整體可控
最近幾個月,由於不斷有房地產企業出現債務危機,使得市場擔心房地產債務風險可能對銀行造成拖累,那麼房地產風險對銀行的沖擊究竟如何,我們可以重點分析涉房業務風險對銀行的影響。
銀行參與房地產業務融資方式包括表內貸款、房地產債券、非標及相關ABS等。涉房類貸款是銀行表內貸款的重要組成部分。以16家銀行為例,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對公房地產貸款余額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合計占總體貸款余額的比例為33%。從全行業來看,央行披露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二季度末,中國房地產貸款余額為50.78萬億元,占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的比例為27.37%。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為12.3萬億元,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余額為36.58萬億元。非貸款部分如果參考招商銀行披露的房地產廣義口徑風險業務余額結構,非貸款部分規模與貸款部分比例約為1:1,可以估算房地產非貸款的部分風險業務敞口可能為12萬億元左右,與貸款部分合計敞口或約63萬億元。
總體來看,截至2020年年末,銀行通過表外理財參與房地產融資的規模可能不高於2.7萬億元,占整體銀行理財的比例可能不高於10.43%,占同期商業銀行總資產的比例或不足1%。
我們先對銀行貸款部分進行分析。銀行在表內通過信貸投放參與房地產融資。佔比較高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部分一直是銀行優質的信貸資產,不良率長期處於較低水平。個人住房貸款的優點是客戶分散(風險分散)、抵押充足(房產本身價值較高)。對公房地產開發貸款容易受周期波動的影響,隱含較大的風險。受近些年宏觀經濟增速換擋、經濟發展動能切換以及政策持續趨嚴等因素的影響,對公不良率有所抬升。
天風證券擬測算在房地產業務風險暴露時,銀行不良率和撥備覆蓋率的變化程度,用來評判銀行是否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具體思路如下:首先,綜合觀測周期和銀行業不良貸款的暴露節奏,以年度為頻率估測銀行業貸款不良率的變化。悲觀估計,考察最壞情形,假設銀行業涉房貸款不良率的上升幅度達到歷史上的年度峰值。具體峰值參考2007-2021年上半年末銀行業的數據,對公和個人涉房貸款不良率最大增幅分別取39BP和10BP。
那麼,對公和個人涉房貸款合計新增不良余額可能為844.97億元。靜態測算下,銀行業不良率最多抬升5BP、撥備覆蓋率最多下滑5.68個百分點至187.55%。即在我們相對悲觀估計下,銀行撥備仍然厚實,抵禦風險能力充裕。即便非涉房類貸款不良率上升,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仍然可觀。考慮到房地產行業涉及上下游企業較多,我們將假設進一步拓寬至全部信貸資產,仍然按照前述思路進行測算。假設對公和零售貸款不良率上升幅度達到歷史年度峰值,即兩者分別上升60BP和18BP。靜態測算下,銀行業在最壞情況下不良率最多抬升53BP,撥備覆蓋率最多下滑44.62個百分點至148.61%,略低於150%的傳統紅線,但仍高於7號文規定的120%的監管底線。
由於上市銀行具備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下面我們以40家上市銀行個股為例,即將前文測算思路應用至上市銀行,來分析銀行個體是否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測算方法大體一致,我們測算上市銀行在最差情況下的風險承受能力。
以上市時間較長的16家上市銀行為參考標的,分別選取其不良率歷史上的年度最大增幅。對該類最大值進行算術平均,以此作為上市銀行不良率的最大可能增幅。即評判歷史最壞情形下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結果為對公和個人涉房類貸款不良率上升幅度最多為97BP和13BP。
由此可知,在悲觀估計下對公和個人涉房貸款合計新增不良余額最多為1192.24億元。靜態測算下,銀行業不良率最多抬升10BP,撥備覆蓋率最多下滑14.24個百分點至 211.02%。上市銀行整體仍保持較強的風險抵補能力。在該情形下,只有4家銀行撥備覆蓋率降至150%以下,但仍高於120%。
悲觀測算下,上市銀行風險承受能力仍然較強。延續上述測算思路,假設非涉房貸款不良率受到涉房類貸款拖累,我們同樣將假設進一步拓寬至全部信貸資產;假設對公和零售貸款不良率上升幅度達到歷史年度峰值,即分別達到51BP和39BP,由此可得總體不良新增可能為5782.52億元,不良率最多抬升46BP,撥備覆蓋率最多下滑55.54個百分點至169.72%,風險抵補能力仍維持較高水平。在該情形下,只有11家銀行撥備覆蓋率降至150%以下,僅有3家銀行降至110%-120%之間。
在上述測算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對上市銀行資本情況進行測算。我們測算不良新增對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的影響。假設新增不良貸款按照150%的比例計提減值損失。實際上該假設較為極端,原因在於如果考慮到不良貸款的處置和轉讓,銀行計提的減值損失通常只需要和不良凈新增額維持對應的比例,所以減值損失和不良貸款毛新增額的比例一般會小於150%。我們在核心一級資本的計算中,扣減新增不良貸款余額的150%,可得上市銀行整體在前述兩種情形下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最多分別下滑13BP和62BP至10.66%和10.17%,總體仍處於較為充足的水平。
之所以在上述悲觀情形測算下,上市銀行仍顯示出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主要得益於其資產質量近年來持續夯實。截至2021年半年末,商業銀行關注率加不良率比上年末下降29BP至4.12%,處於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隨著不良貸款的確認更加嚴格,銀行資產質量不斷改善。以上市銀行為例,截至2021上半年末,從逾期90天以上貸款偏離度(占不良貸款的比例)來看,絕大多數上市銀行不超過90%。
如上所述,除表內貸款部分外,銀行還通過表外理財非標等形式參與房地產業的融資項目。總體來看,不但貸款部分有充足的撥備來覆蓋風險,而且表外理財部分風險同樣可控。
根據天風證券的分析,首先,表外部分的凈值變動不會直接影響銀行的盈利。資管新規要求銀行打破剛兌,實現凈值化轉型。雖然表外的房地產業風險暴露可能會對少數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和凈值形成階段性的沖擊,但因為銀行不承擔兌付責任,所以不會直接影響到銀行的盈利水平。而且考慮到房地產底層資產在理財中佔比較低,銀行理財也有足夠的操作空間消化規模和凈值波動造成的不利影響。
其次,銀行理財產品中風險相對較高的房地產開發融資業務佔比不大。可以以信息披露較為詳盡的招商銀行的數據進行分析,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招商銀行境內公司房地產廣義口徑風險業務余額 (含實有及或有信貸、債券投資、自營及理財非標投資等業務,不含個人住房貸款)中,境內公司貸款余額佔比只有51.62%。截至2020年年末,金融機構的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為11.91萬億元,如果假設房地產對公貸款與非貸款余額之比接近1:1,則金融機構房地產非貸款融資規模可能在12萬億元左右,其中主要是由債券投資和資管產品組成。如果以銀行理財占資管市場的比例(約為 22.65%)進行簡單估計,則投向房地產的銀行理財規模可能不高於2.7萬億元,占整體銀行理財的比例或不高於10.43%,占同期商業銀行總資產的比例不足1%。而且,由於銀行的風險偏好低於私募、信託等非銀機構,所以銀行理財中投向房地產的比例較測算值應該再降一個台階。
第三,銀行正在積極處理非標資產,逐步縮小高風險業務敞口。以社融結構中的新增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來衡量表外非標規模的變化趨勢。2018年以來,受資管新規的影響,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之和長期保持下降趨勢,至今已連續19個月保持壓降態勢,且近7個月的每月壓降規模均在1000億元以上,風險敞口逐漸收窄。隨著高風險敞口的逐步壓降,表外部分對銀行盈利的影響逐漸變小。
房地產風險如何妥善化解
當前最大的問題在於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8月主要經濟指標繼續回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13.10%,增速較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當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增速較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在投資需求方面,8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增長8.9%,增速低於上月的10.3%,也低於9.07%的Wind預測平均值。消費方面,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增長18.1%,增速較上月下降2.6個百分點。
在此背景下,2021年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8月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重申要「處理好經濟發展和防範風險的關系,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由此不難看出,在當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政策以「穩字當頭」,堅持底線思維。7月份的降准也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政策托底意願的提升。不發生系統性風險是政策底線,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房地產行業的風險會在政策引導下有序妥善化解。
事實上,商品房價格具有韌性,住房貸款有足額抵押。中國房地產貸款余額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接近70%。個人住房貸款風險與抵質押物(一般為所購房屋)的價值息息相關,中國個人住房貸款和抵押物(商品房)價值的比例通常在70%以下,這意味著抵押品價值有足夠的安全墊。只要抵押物價格不發生大幅下跌,個人貸款的償付能力就有保證。觀察百城住宅價格指數不難發現,近年來其同比增速平穩。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引下,政策穩房價、穩信用的思路較為明確。當前經濟穩增長壓力較大,為實現信用健康擴張以及控制風險的考慮,房地產價格顯著下降的可能性較低,這意味著抵質押物的價值具有較強韌性,中小企業政策托底有助於降低信用風險。雖然房地產企業和上下游產業中涉及中小企業數量較多,可能會在風險暴露中受到一些影響,但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發揮著保就業、保民生的重要作用,守住中小企業不發生信用風險是潛在的政策底線。中央和地方已經出台一系列中小企業扶持政策,有效化解中小企業的風險狀況。即便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商業銀行的不良率+關注率仍然處於下降趨勢。2021年以來,在政策扶持和指引下銀行加大存量風險處置化解力度,銀行的不良率也已經實現好轉。政治局會議強調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由此可以預期未來監管部門有望出台更多中小企業優惠扶持政策,不用過度擔心中小企業風險波動對銀行資產質量的影響。
得益於2020年以來提前處置存量問題資產和增厚撥備,商業銀行(尤其是上市銀行)撥備厚實,不良率和關注率均有所降低,足夠應對表內外房地產行業風險暴露帶來的擾動。在當前時點,在信貸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未來的長期發展和成長空間更值得重視。
商業銀行增長邏輯正在由息差向非息差轉變。綜合考慮經濟下行壓力、下半年地方債集中發行以及基建落地節奏加快、當前凈息差處於歷史底部、銀行實際上享受著雙邊降息的政策環境等因素,天風證券預計下半年商業銀行凈息差將穩中小降。當前商業銀行的業績增長點已經在向非利息收入方面轉移。以招商銀行為例,2021年上半年代理服務手續費和代理證券交易收入同比分別高增40.36%和66.39%,帶動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速較上年提升12.44個百分點至23.62%。
由此判斷,財富管理業務有望打開銀行業績成長空間,緊扣財富管理發展大勢的銀行,未來發展空間可期。在各類非信息業務之中,財富管理業務無疑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風口之上。從長期來看,隨著資管新規穩步推進、房地產面臨的政策環境趨嚴、居民財富水平和理財意識提升,居民資金將持續地從剛兌資管產品、房地產以及表內存款向大財富管理業務傾斜。根據測算,預計2030年年末,銀行財富管理規模有望提升至449萬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約161%。
此外,隨著流動性的不斷改善,有望支撐財富管理業務繼續發力。當前中國經濟仍面臨著下行壓力,穩增長的訴求強烈,未來「寬信用」政策有望落地。9月國常會再次發聲,宣布2021年再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強調「發揮地方政府專項債作用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未來「寬信用」政策落地、社融增速企穩有望對財富管理業務發展提供流動性支持。而且,3000億元的再貸款規模大、發行時間緊,預計會有更為明顯的穩增長效果。同時考慮到銀行資管業務整改已經接近尾聲,未來銀行理財規模增長也有望回歸正常化運作。
銀行業短期較大幅度下跌往往會創造較好的投資機會。在地產債務風險影響下,市場悲觀情緒釋放壓制銀行板塊表現。招商銀行作為板塊重倉股,其近期股價反映市場短期變化。9月20日招商銀行(H股)大跌9.38%,9月22日A股開盤補跌,收跌3.59%。對短期價格變動並不用過度擔憂。如果觀察近5年股價走勢,每當招商銀行(H股)出現大幅下跌時(跌幅超過5%),後續基本都會展現出強勁的修復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以招商銀行為代表的優秀銀行具備扎實的基本面表現及穩定的業績釋放能力。
實際上,房地產業風險暴露對優質銀行個股沖擊較小,繼續看好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根據天風證券的測算,當前上市銀行的不良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重點個股安全墊厚實,房地產業表內外風險暴露基本都在上市銀行的可承受范圍內。在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政策底線下,房地產風險有望得到妥善化解。我們判斷未來更多支持性政策有望出台,信用風險可控。隨著商業銀行著力拓展非息收入、財富管理業務,我們繼續看好零售型銀行的發展前景。

❼ 不良貸款累計發生額怎麼計算

不良貸款累計發生額是指一定時期(月、季、年內,出現不良貸款的累計額,不包括期初不良貸款余額。

不良貸款累計發生額的計算公式為:

期內不良貸款累計發生額=期內每日實際不良放貸款額累計數

統計期內不良貸款累計發生額,可以反映一定時期內實際發放貸款的不良。

不良貸款是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和呆賬貸款的總稱。逾期貸款指借款合同約定到期 (含展期後到期) 未能歸還的貸款,呆滯貸款是逾期 (含展期後到期) 超過規定年限以上仍未歸還的貸款,或雖未逾期或逾期不滿規定年限但生產經營已終止,項目已停建的貸款; 呆賬貸款是按有關規定列為呆賬的貸款。不良貸款預示著銀行將要發生風險損失。把不良貸款減少到最低限度,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首要目標。

❽ 銀保監會回應「停貸事件」:關鍵在於「保交樓」,這會帶來哪些影響

應對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和停貸事件的影響。銀保監會回應表示將引導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參與風險管理,加強與住房建設部門和人民銀行的協調,支持地方政府積極推進保民生、保穩定工作。我們目前的金融體系非常脆弱。如果公眾對河南村鎮銀行的信心危機蔓延到整個銀行業,很容易發生系統性風險,後果不堪設想,這也是監管層最不願意看到的。

多家銀行也表示,停貸項目涉及規模較小,整體風險可控,不會對經營產生重大影響,整體信貸資產質量較小。今後,我們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全面、持續跟進涉事樓盤情況,積極採取措施與客戶溝通,保障住房消費者權益,努力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❾ 不良貸款余額分類

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後三個是不良貸款

❿ 銀行收不回來的不良貸款最終是怎麼處置的有什麼規定

銀行收不回來的不良貸款最終是怎麼處置的?有什麼規定?

只要是做貸款的情況下,都很難保證自己不會遇到沒辦法還錢的人,抵押貸還好,比較是有抵押物,出現問題的時候,還能夠通過抵押物的拍賣來拿回自己貸款的資金,畢竟貸款的金額最多隻是抵押物的7成。

所以出現問題的,很大程度就是信用貸了,信用貸包括銀行自身的信用貸產品,以及大家使用最多的信用卡產品。信用貸一般最大額度在30萬,信用卡比較多的在5萬左右的授信額度。

出現問題的話,因為沒有抵押物,所以就要進行催收。

催收的話,大部分情況都是會找到第三方的催收公司,幫忙進行催收的。自己進行催收的情況還是比較少的。

那麼,如果自己找的催收公司也沒有用的情況下。

不會是不是銀行只能認倒霉?

其實還有一些處理方式的,例如打包會把債權進行轉讓,當然會有打折。

不過還是能盡量的收回一部分的資金,做到不虧損這么多。

如果打包也出不去的話,那就真的只能是壞賬了。

畢竟銀行方不能做什麼過激的行為,都是要合理合法催收。

追不上也就算了,只要不良率做到控制就可以了。

不良貸款基本是每個銀行現實遇到中的很頭疼的問題,不過出現不良貸款並非就代表著損失,舉個例子:之前報道的貴陽農商行不良貸款余額約100億元,不良率近20%,單以貴陽農商每年的利潤,需要20年才能把不良余額覆蓋掉,但中誠信國際仍給予貴陽農商A級的評級,這就是因為不良貸款並不代表著一定就是損失,那麼銀行對於逾期的不良貸款處理方式是怎麼辦的呢?(個人與企業的處置方式類似,因此統一介紹企業的)。

借新還舊、展期、重組

對於逾期的貸款,通過調查確認,企業只是階段性或者臨時性的經營困難,目前仍然有能力償還利息,只是暫時無法償還本金,那麼銀行一般會採取借新還舊(發放新的一筆貸款歸還舊的貸款)或者展期(把貸款歸還的期限延長)的方式,來減輕企業的壓力。

對於企業問題較大的,會通過重組的方式解決,比如由另一外一個經營正常的主體(如原來的擔保人)來承接這個貸款。貸款重組要求借款人及擔保方式均不得弱於原來的借款人及擔保方式。

貸款清收

如果採取上述方式,均無法解決問題的話,一般銀行會向法院起訴,查封、凍結、扣押企業名下的資產,通過劃轉企業銀行賬戶內的資金或者拍賣企業的資產(當然現實中不少企業的資產都分別被抵押至不同的銀行,所以銀行常常只能拍賣抵押於本行的資產),來歸還銀行的貸款,如果企業的賬戶余額或拍賣的資產不足以覆蓋全部的貸款的金額,本筆業務又有保證人的,那麼銀行會向保證人進行追償,由保證人賠償。

這個階段的,如果有抵押物的,一般可以回收的貸款本金在90%以上(因為抵押物抵押時都是按0.7折及以下的比例抵押的);如果是保證的,可以收回的貸款本金在70%以上。

貸款轉讓

有些比較難以處理的,比如抵押物地理位置較偏僻不好處置或者保證人不配合,每次歸還一點點等等,銀行不想花費太多時間及精力處理的,會統一打包賣給不良資產清收公司,過後不良資產清收公司無論收回的資金高於或低於銀行出賣的金額,均與銀行沒有任何關系。

貸款核銷

通過第二及第三種方式處理後,仍然有缺口的部分,比如貸款1000萬元,通過上述方式最終只收回900萬元,那麼剩餘的這100萬元,就是真真正正的不良貸款,也是銀行確認無法追回的了,那麼銀行就會把這個差額核銷掉,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核銷只是銀行的做賬方式,表明賬上沒有這筆不良金額了,但你和銀行的債務關系並沒有解除,如果將來有還款能力,銀行可能還會找你還款。

總結

個人的不良貸款與企業的解決方式一樣,不過因為個人貸款的金額比較小,銀行一般都直接跳過第一步驟,直接從不良清收階段開始。銀行不是慈善機構,對於不良貸款,不會輕易接受損失,均會採取一切一切的措施,盡量降低損失的金額。

銀行收不回來的不良貸款,都會經過催收、資產處置、債務轉讓、核銷等幾個環節,針對每筆貸款的性質和金額,處理的流程和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助學貸款,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女性,畢業後,助學貸款一直沒有歸還,後來列印出來的徵信報告就顯示呆賬,期間失信人步入 社會 ,更換了聯系方式,銀行一直無法聯繫到她本人,以至於她都沒有經過什麼像樣的催收,現在生活如舊,呆就呆了,用她自己的話說,都不知道應該怎麼還。

說說最常見的房屋按揭貸款,這個貸款業務有一定的廣泛性。 就目前而言,住房按揭貸款屬於相當優質的貸款,一旦貸款人開始逾期,銀行就會電話及時進行提醒,詢問相關的原因。逾期三個月後,銀行就會和按揭人協商,將房屋出售,以便償還債務。

這個時候部分按揭人是會同意的,這個時候處理房屋的價格按揭人還有很大的話語權,如果這個階段也錯過,銀行就會起訴按揭人,銀行也就會毫無爭議的勝訴,房屋進入法院拍賣系統,至於售賣價格,以評估公司提供的價格,然後再打一個折扣。

部分銀行會把一批逾期的客戶打包,出售給資管公司,然後資管公司來和債務人談判,是協商處置還是走法律程序,就看談判結果。

市面上有抵押物的貸款,比如私人借款、公司為借款主體的抵押經營貸大致都是這么個流程。這也就是馬雲所詬病國內銀行業當鋪思想的根源所在。

再來說說無抵押性質的信用貸款,比如信用卡、信用貸、稅金貸等等,都屬於此列。 目前最突出的就是信用卡、信用貸,違約逾期的特別多。

一旦逾期後,銀行或者消金機構先自行催收,催收無果就會外包給專業的催收公司,其實套路都一樣,就是威脅恐嚇,打心理戰,爆通訊錄,搞的你顏面掃地。如果你心理強大,挺過這一階段,三方催收就會撤退,銀行和消金公司就會通過自己的法務批量起訴債務人,至於怎麼判決,就看證據了。

其中有一點是要關注的,就是信用卡的債務超過一定額度會有被刑事追討的可能 。這個沒有統一的判定標准,有欠幾十萬都沒被刑事立案的,有欠5、6萬就被刑事立案的。需要特別注意。

針對這些債務,一旦走入司法程序,判決後,債權人勝訴就會申請強制執行,法院有個執行局就是干這個的,原來叫執行庭。強制執行就是查找債務人名下的財產線索,一旦發現有,該劃走的劃走,該查封的查封,查封以後就是等待拍賣。

總之,銀行對待清收不良資產是有各種手段的,債務人基本都是被動的。其實,個人類的不良貸款占所有不良貸款的比例基本都是九牛一毛,真正的不良貸款都在各地方以某些名頭掛著的,貸新還舊,循環授信掩蓋著,這才是最大的不良貸款。

閱讀全文

與住房貸款不良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上貸款阿波羅聯系電話 瀏覽:676
新都區小額貸款 瀏覽:252
信用貸款和擔保貸款哪個利率低 瀏覽:27
拿人家手機號去貸款怎麼報警 瀏覽:791
縉雲縣個人貸款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380
網上不錯的貸款平台 瀏覽:228
農村承包地抵押貸款無利息 瀏覽:229
單身且無穩定工作貸款買房怎麼辦 瀏覽:284
銀行流水與貸款銀行要一致嗎 瀏覽:321
手機號成咯網貸黑名單怎麼貸款 瀏覽:13
上海公積金配偶提取公積金貸款嗎 瀏覽:794
做的假流水申請貸款小額度 瀏覽:942
丈夫把房子過戶給妻子可以貸款嗎 瀏覽:645
哪裡的小額貸款好申請 瀏覽:714
農村的土地能貸款嗎 瀏覽:485
農村戶口貸款最大額度是多少 瀏覽:359
網上注冊小額貸款可以注銷嗎 瀏覽:754
北京工作淄博市公積金貸款 瀏覽:940
捷信金融貸款後幾天給你打電話問你的工作 瀏覽:603
菏澤商業住房貸款年利率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