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如何申請扶貧貼息貸款
一、 申報原則:按照「企業申請、資格審查、人民銀行核實、縣(市)審批、市(州)備案、省級備查」的原則。
二、 貼息對象和范圍:扶貧貸款貼息對象是服務貧困村、貧困戶、履行扶貧責任和義務、帶動貧困村、貧困戶增收緊密相關的扶貧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及能人大戶。
三、 貼息方式:扶貧項目貸款貼息實行直接補貼給項目實施單位的方式,對上年度10月1日至本年度9月31日期間已發生貸款的企業及項目進行貼息。
四、 申報額度:扶貧項目貸款實行固定貼息利率,按年利率為3%的標准給予貼息;貼息期限為一年,貸款期限不足一年的以實際貸款期限為准。
五、 提交的材料:
1、相關證件。企業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銀行開戶許可證、銀行貸款卡號、企業信用報告、貸款合同、貸款計息傳票等復印件、企業法人代表身份證等復印件(加蓋公章)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能人大戶根據實際情況提供相關證件。
2、企業貸款項目計劃書。內容主要包括:(1)已(擬)貸款銀行、貸款金額、貸款利率、貸款起止期限等;(2)企業基本情況、使用貸款項目建設內容、投資規模、實施期限和進度安排、企業經濟效益、項目直接覆蓋貧困村或帶動貧困戶數量、扶持增收方式和扶貧社會效果測算等。
3、扶貧責任協議書。包括企業參與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村企共建扶貧工程幫扶、項目直接覆蓋貧困村、帶動若干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等承諾。
4、企業信用報告或相關證明材料(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能人大戶由貸款銀行和所在當地政府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5、其他需要材料。
⑵ 貧困戶小額貸款的政策
貧困戶每戶最高可貸款5萬元,並且三年內免息:
一、按照相關規定在脫貧攻堅期內,符合以下4個條件的貧苦戶每戶最高可貸款5萬元,由當地縣級財政機構按照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給予全額貼息,對於農戶來說也就是三年內免息,換句話說,也就是國家拿5萬元無償的給農戶用三年,農戶可以利用這筆錢進行生產或者創業,進而脫貧致富。
二、根據國家金融扶貧政策的相關規定,2017年農村貧困戶只需滿足以下4個條件,即可申請享受扶貧小額信貸政策:
1、「三好」農民。即遵紀守法好、家庭和睦好、鄰里團結好。
2、「三強」農民。即責任意識強、信用觀念強、履約保障強。
3、「三有」農民。即有勞動能力、有致富願望、有致富項目。
4、「三無」農民。無賭博、吸毒、嫖娼等不良風氣;無拖欠貸款本息、被列入貸款黑名單記錄;無游手好閑、好吃懶做行為。
(2)扶貧貸款貼息工作方案擴展閱讀:
1、扶貧貸款的貼息范圍:2000年1月1日起,中央財政根據國務院確定的年度扶貧貸款計劃規模(含當年新增、收回再貸、未到期的上年新增扶貧貸款),在計劃額度內進行貼息。1998年前發放的所有扶貧貸款均不再貼息。
2、扶貧貸款的貼息比例:根據國務院作出的「從2000年開始,把當年新增扶貧貸款,收回再貸的扶貧貸款,以及未到期的上年新增扶貧貸款全部納入當年扶貧貸款計劃;財政部根據年度扶貧貸款計劃給予貼息」的決定,中央財政在國務院批準的年度扶貧貸款計劃規模內貼息,原則上只貼一年。
3、扶貧貸款的貼息年限:根據國務院作出的「從2000年開始,把當年新增扶貧貸款,收回再貸的扶貧貸款,以及未到期的上年新增扶貧貸款全部納入當年扶貧貸款計劃;財政部根據年度扶貧貸款計劃給予貼息」的決定,中央財政在國務院批準的年度扶貧貸款計劃規模內貼息,原則上只貼一年。
4、扶貧貸款貼息的結算:扶貧貸款貼息實行按季據實結算。每季末由農業銀行各省級分行(直屬分行列其中數)匯總填報《扶貧貸款財政補貼利息結算表》,經省級財政部門會同省級扶貧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上報財政部和農業銀行總行;
5、由農總行匯總後(附分省表),於次季第一個月底前報財政部,由財政部審核,並與農業銀行總行結算。各級農業銀行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扶貧辦必須認真、及時、真實、准確地按照規定做好此項工作。
⑶ 金寨縣扶貧貼息貸款政策何時實施
2015年11月開始實施。
(一)貸款額度
凡自願帶動一定數量有意願、有能力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脫貧的各類經營主體,可以申請創業擔保貸款和扶貧小額信用貸款用於發展生產。經營主體每帶動一戶貧困戶,可以申請5萬元以下的扶貧小額信用貸款,創業扶貧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150萬元。凡貸款額度在80萬元(其中創業擔保貸款30萬元,扶貧小額信用貸款50萬元)的經營主體,自願帶動不低於10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凡貸款額度在150萬元(其中創業擔保貸款50萬元,扶貧小額信用貸款100萬元)的經營主體,自願帶動不低於20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創業擔保貸款期限為2年、扶貧小額信用貸款期限為3年,申請主體可分期還款。
(二)貸款貼息和結算方式
對獲得創業擔保貸款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化家庭農場,貸款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限貸款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浮3個百分點,由財政部門予以貼息,其中:中央財政承擔貼息資金的75%,地方財政承擔貼息資金的25%,貸款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以戶為單位)有商業銀行其他貸款記錄的,實行財政貼息50%、個人承擔利息50%;對獲得創業擔保貸款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由財政部門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的50%給予貼息,貼息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各負擔25%。對獲得扶貧小額信用貸款的經營主體,貸款利率不得超過同期基準利率,且每5萬一筆的貸款三年貼息不得超過3000元。對所有展期和逾期形成的利息,財政不予貼息。對獲得貸款的經營主體採取先付息,後申報貼息的結算方式。
申請條件
(一)自願帶動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
(二)經營效益好,無違法經營記錄、無審計重大違規記錄、無不誠信經營記錄。
(三)管理規范、運行良好,並與帶動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具體幫扶協議,協議可以根據經營主體的具體情況採取以下方式:就業勞務方式(申請主體利用貸款擴大生產,與貧困戶簽訂兩年以上期限的用工合同,以工資方式幫助其就業增收);經營收益分紅方式(申請主體以貧困戶的名義獲得扶貧貸款資金,主導經營並負責貸款資金的償還,每年給予每戶貧困戶2000元的資金收益,其中包含1000元貼息資金);反租倒包方式(通過土地流轉,由申請主體出資建設產業基地,再返租給貧困戶承包,申請主體負責市場、技術等,貧困戶負責生產、經營,從中獲取收益);產品合作方式(申請主體利用貸款擴大生產,以優於市場的條件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種苗供給、技術支持、產品回收等協議,增加貧困戶的收入)。協議期限暫定3年,並由司法機構予以公證。
⑷ 什麼是扶貧貼息貸款
目前,規定的貼息期短、額度小、貼息標准太低,扶助力度不夠。農戶貸款利率一般超過10%,貸款貼息後農戶仍然要付出超過5%的利息,和其他銀行的商業貸款不貼息的利率相差不多,貼息貸款的優越性不能彰顯。
扶貧貼息到戶貸款(以下簡稱「到戶貸款」)是國家確定的一項重要惠民扶貧政策,是加大貧困地區投入、扶貧到村到戶,實現產業化扶貧的重要手段。有7個貧困縣,扶貧貼息貸款工作起始於1986年,目前,已累計發放到戶貸款達42.1億元。
⑸ 我想銀行貸款,我是扶貧的貧困戶,需要什麼手續
一、申請精準扶貧貸款的條件:
1、年齡在18歲到60歲之間,有固定住所,具有完全民事能力;
2、持有效身份證件,具有還款能力,並且無不良信記錄;
3、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
4、有貸款意願和自主發展能力;
5、能夠帶動缺乏致富能力的貧困農戶(必須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的致富能人、農村合作組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二、申請需要的材料:
1、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戶口冊原件及復印件;
2、 填寫一張貸款申請表;提供抵押物(抵押物可以是農作物,土地使用權,林權證等);
3、前往擔保公司簽訂《擔保與反擔保合同》;同貸款發放銀行簽訂《借款合同》;提交一張發放貸款銀行的銀卡卡號即可。
三、辦理程序
1、一般可參照「五步法——戶申請、村初審、鄉審核、縣復查、銀行審定」放貸(見「扶貧小額信貸辦理流程圖」)。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操作流程。
2、村級組織(村委會或為扶貧小額信貸設立的村級管理機構)根據貧困戶申請,對該建檔立卡貧困戶及其家庭的社區信用度、發展能力和勞動技能以及遵紀守法等情況進行評價,可「一次核定、按年升(降)級」。
3、對申請的貸款,要結合村產業發展規劃、市場需求、貸款人家庭實際,看其發展項目是否合適,發展規模、貸款額度和期限是否恰當,並提出初審意見。鄉級政府相關部門,主要查看項目是否符合實際和扶貧規劃,並提出審核意見;基層金融機構客戶經理根據要求進行實地調研審查。
四、 申請用途:精準扶貧專項貸款般能用於貧困戶事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運輸、商業流通、農家飯店等產經營用於結婚、建房等非產性面具體發展產業由鎮村兩級指導確定致富能、農村合作組織龍企業貸款用途根據各自產業類型自主確定。
(5)扶貧貸款貼息工作方案擴展閱讀:
扶貧貸款是由國內有關金融機構承擔的一項政策性貸款業務, 它是我國扶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放的形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到戶的小額扶貧貸款;
另一種是發放給龍頭企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扶貧貸款。
申請精準扶貧貸款貸款審批。
一是貸款初審。村委會受理申請人申請後,對提交的貸款資料和相關有效證件進行核對初審;貸款貧困戶加入村「支部+協會」或扶貧互助資金協會的,先由村「支部+協會」或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審核推薦,再由村委會對提交的貸款資料和相關有效證件進行核對初審。
二是貸款復審。鎮政府重點對申請人與貧困戶建檔立卡信息進行核對,確保一致;對貸款申請人確定的增收脫貧項目可行性復審把關。復審通過後,將擬上報貸款貧困戶名單在相關村進行公示,公示期3天,並公布舉報電話。縣扶貧辦對各鎮上報貸款對象再進行核對把關,進行審定。
三是貸款審定。縣貸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鎮上報的貸款申請資料進行審定,再次核對申請人信息與貧困戶建檔立卡信息,對申請人提出的增收脫貧項目進行指導把關,對帶動類項目可行性進行審核確定,並報縣貸款工作領導小組審批。
⑹ 國家出台農村扶貧貸款的政策是什麼
國家最新的農村精準扶貧政策
2018年精準精準扶貧政策強調到農民危房改造,符合國家補貼條件的農民可以免費修建自住房屋,費用由國家補貼。為了讓錢真真正正落到實處,可以享受到這些政策的農民需要滿足這些要求。
第一:屬於農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家庭,這些家庭已經在農村建檔立卡中登記了詳細的登記,家庭情況已經登記在案了。
第二:農村中無勞動能力和無人贍養的農民,被評定為五保戶的農民並已經確認是五保供養對象的,確認為5個擔保,並收到了「5個擔保證明」。
第三:住房或收入低於最低收入標準的農民,已經確認家庭情況並通過審核認定,確定為低保戶性質的農民家庭。
其中,以上三類家庭國家政府是免費幫助修建、改造房屋的,就是農民是不需要承擔任何的費用,這樣也體現了國家為了讓貧窮農民更好地生活的決心。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農村的農村殘疾貧困家庭,當然也是通過審核的,這類家庭提出翻修、新建服務的申請時,政府是暫時不會提供免費修建和改造服務的。但是由於這類貧窮農民的特殊性,如果這些家庭真的需要修建和改造自住房的話,國家政府是會加大補貼的力度。
發放的形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到戶的小額扶貧貸款; 另一種是發放給龍頭企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扶貧貸款。
精準扶貧貸款是國家支持貧困戶發展的一種措施,其本質是貸款,與其他的貸款一樣,都是需要償還的,但是有一點不一樣的是,精準扶貧貸款是國家全額貼息貸款,不需要你承擔任何一點點利息支出。
其資金來源是由政府貸款,之後由當地農戶最方便的銀行發放給農戶,一般期限為三年。
精準扶貧貸款是用於支持農戶產業發展的資金,精準扶貧戶可以用於發展種植、養殖,或者其他方式的經營,用來發展讓自己致富,而不可以用作其他用途。
精準扶貧貸款的償還是由貸款銀行和當地政府組織催還,精準扶貧戶足額全額償還貸款將會得到續貸資格,如果不足額償還或者不償還就會採取一定措施。
(6)扶貧貸款貼息工作方案擴展閱讀:
目前,農村信用社在貸款利率定價可歸納以下五種類型:
1、政策型定價:主要集中於一些扶貧貸款、國家助學貸款、及農民創業擔保基金貸款中的種養殖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等,這類貸款都執行基準利率,在農村信用社貸款中的比重較低。
2、效益型定價:主要集中於一般農戶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中小民營企業貸款等,這類貸款的利率較高,農信社一般都上浮50%以上,而且這類貸款在農村信用社貸款佔比較高,是農村信用社主要利息收入來源。
3、競爭型定價:主要集中在服務區域內的黃金客戶,是農信社主動營銷的貸款,這類企業一般都是規模較大、實力較強、效益較好、資金流動性較強、資金結算量較多,也是各金融機構爭奪的對象,這類企業貸款的利率一般不上浮或少上浮。
4、優惠型定價:主要集中於以農村信用社或其他金融機構存單質押的貸款、銀行承兌匯票質押的貸款、在農信社入股資金遠遠大於貸款金額的等,這類貸款的利率一般上浮的幅度不超過20%,屬於俗稱的「優惠利率」。
5、市場型定價:這類貸款的利率一般是不固定的,隨市場行情變化而隨時調整,主要是銀行承兌匯票貼現。
關於農戶小額信用貸款
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是信用社根據農戶的信譽為保證,並根據信用社的實際情況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核定的額度內(即20000元以下)和期限內發放的貸款。
借款人應具備的條件
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社區內的農戶或個體種養專業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信用觀念強,資信狀況良好。
3、從事土地耕作或其他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種、養經營活動,並由可靠的收入。
4、家庭中必須具有懂生產或經營管理能力的勞動力。
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用途和安排次序是:
1、種養業、養殖業等農業生產費用貸款,為肥料、農葯、種苗、種子、飼料等貸款。
2、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個體私營經營貸款。
3、農機具貸款,為耕牛、抽水機、脫粒機及其他小型農用機械等。
4、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貸款。
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發放程序是:
1、農戶向信用社提出貸款申請。
2、信貸人員調查農戶生產資金需求和家庭經濟收入情況,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條件,並提出初步意見。
3、由資信評定小組根據信貸人員提供的情況,確定貸款額度,核發貸款證。
4、農戶憑貸款證在核定的額度內可一次或多次向信用社按規定手續辦理貸款。
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額度核定流程:
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額度是根據農戶信用等級在評定信用等級和額度時要根據當地信貸人員或有威信的社員代表、村民小組的意見及村委會提供的情況評定等級,根據不同的等級核定不同的貸款額度,每年核定一次,最高額度20000元。
⑺ 扶貧貼息貸款有哪些常見問題
第一,財政扶貧部門「扶貧濟困」職能和金融單位「嫌貧愛富」規避風險傾向之間的矛盾,影響扶貧到戶貸款的發放。由於政策性貸款實行了商業化經營,使到戶貸款難以達到國家政策所設計的目標,銀行要保本收利,政府要扶貧,享受扶貧到戶貼息貸款的對象是全市貧困農戶和低收入農戶,主要扶持他們從事規模化種、養業和小型加工業。
但是,放貸資金是由金融部門承擔,他們根據貸款人的還貸能力、貸款項目前景、擔保落實情況、借款個人信用等,反復考證後決定是否放貸,農村貧困戶和低收入戶很難在金融企業獲得貸款。這就出現了「能獲得貸款的個人不具備貼息資格,具備貼息資格的貸款人難以得到銀行貸款」,結果導致扶貧貸款對象的偏離和錯位,嚴重影響扶貧到戶貼息貸款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宣傳發動工作不到位,鄉村貧困農戶對有關政策沒有達到廣泛了解。有不少農戶不知道扶貧到戶貼息貸款的有關政策。
第三,認識有偏差,沒有調動各鄉鎮的工作積極性。對各鄉鎮的到戶貸款工作,僅以縣扶貧辦的名義行文下達指導性計劃,沒有激勵機制、沒有專門的工作經費,具體組織協調貧困農戶貸款、審核貼息對象資格、辦理貼息資金發放等許多復雜繁重的基礎性工作都是鄉鎮人民政府負責,部門協調難,鄉鎮畏難情緒較重。
而且,扶貧到戶貼息貸款沒有列入對各鄉鎮人民政府年度目標考核,大部分鄉鎮黨政領導沒有充分重視這項工作,由於鄉鎮辦理貼息拖拉遲緩,貼息資金遲遲不能到達貸款農戶手中,也影響了貧困農戶貸款的積極性。
第四,規定的貼息期短、額度小、貼息標准太低,扶助力度不夠。文件規定扶貧到戶貸款貼息期為 1年,額度為每戶2萬元以下,貼息資金是每1萬元貸款一年貼息500元。目前農戶貸款利率一般超過10%,貸款貼息後農戶仍然要付出超過5%的利息,和其他銀行的商業貸款不貼息的利率相差不多,貼息貸款的優越性不能彰顯。
⑻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政策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貼息貸款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
關於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貼息貸款
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扶貧辦、財政局,中國人民銀行廣西區各市中心支行、各縣支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廣西各銀監分局、崇左、來賓、梧州監管辦事處:
根據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四部委」)《關於全面改革扶貧貼息貸款管理體制的通知》(國開辦發〔2008〕29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經認真研究,制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貼息貸款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方案已上報四部委備案,並得到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辦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中國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廣西監管局
二OO八年七月十五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貼息貸款
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
為建立健全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信貸扶貧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提高扶貧資金的運行效率和扶貧效益,根據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全面改革扶貧貼息貸款管理體制的通知》(國開辦發[2008]29號)精神,結合廣西實際,經自治區扶貧辦、自治區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廣西監管局共同研究,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
扶貧貼息貸款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政府引導,適應市場運作;下放管理許可權,引入競爭機制;固定貼息水平,靈活補貼方式;積極探索建立風險防範和激勵約束機制。
根據以上總體思路,我區扶貧貼息貸款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的目標是:通過適當下放管理許可權,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充分調動包括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內的各有關方面參與扶貧的積極性,發揮其創造性,進一步加大對貧困戶和扶貧龍頭企業的扶持,加快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提高扶貧貼息貸款的使用效益,確保貧困戶受益。
二、基本原則與主要內容
(一)基本原則
按照以上總體思路和目標要求,我區扶貧貼息貸款管理體制改革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責權統一的原則
扶貧貸款及貼息資金的管理、使用和效益統一由地方負責。
2.自願和公開公平的原則
尊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自主經營地位,鼓勵自願按商業原則參與扶貧貸款工作,通過發揮各自經營特點和業務優勢,公開公平開展競爭,提高服務水平。
3.貧困戶受益的原則
扶貧貸款發放要與解決貧困戶溫飽、增加收入密切相關,以確保貧困戶受益為優先條件。
4.鼓勵先進的原則
對扶貧效益突出、經濟效益明顯的地方,在安排貼息資金時給予傾斜;對貸款發放難、還貸率低的地方,調減額度。
(二)主要內容
1.下放管理許可權
將扶貧貸款和貼息資金管理許可權適當下放:
(1)發放到貧困戶的貸款(以下簡稱「到戶貸款」)和貼息資金管理許可權下放到縣(市、區,以下統稱縣);
(2)發放到項目的貸款(以下簡稱「項目貸款」)的貼息資金的20%下放到市。
2.銀行業金融機構自願參與
凡願意參與扶貧工作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均可為扶貧貼息貸款發放主體(承貸機構)。貸款的本金由承貸機構自行籌集。貸款利率由承貸機構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利率管理規定和其貸款利率定價要求自主決定。貸款期限由承貸機構根據當地農業生產的季節特點、貸款項目生產周期和綜合還款能力等靈活確定。
3.規范貸款投向
扶貧貸款優先用於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下簡稱國家重點縣)和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下簡稱區重點縣)及非重點縣的貧困村。到戶貸款要確保貧困戶受益,重點投向貧困戶,主要用於發展生產;對通過能人(大戶)帶動貧困戶共同致富的項目,在明確扶貧責任的前提下,可給予適當支持。項目貸款要重點投向與貧困村、貧困戶增加收入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緊密相關的項目,加大對處於成長期、與廣大貧困戶聯系密切、致富帶動力強的中小型扶貧企業的扶持力度。項目貸款應由項目實施單位與扶貧部門簽訂扶貧責任書,確保扶貧貼息貸款項目與扶貧規劃和重點工作密切結合,與促進當地主導產業發展和貧困戶增收密切結合。
4.調整貼息政策
(1)貼息資金安排。
A.貼息資金來源。a.中央專項下達的財政貼息資金;b.自治區從中央和區本級財政扶貧資金中安排的貼息資金;c.有條件的市、縣從本級財政扶貧資金中安排的貼息資金。
中央下達的財政貼息資金中用於到戶貸款的貼息資金比例不低於50%,並優先滿足國家重點縣的到戶貸款需求。
B.貼息資金下達。自治區扶貧辦會同自治區財政廳根據中央下達和自治區安排的財政貼息資金總額,依據貧困村數、扶貧龍頭企業數和扶貧貼息貸款需求等因素,將貼息資金及對應引導的扶貧貼息貸款指導計劃分配各地。其中到戶貸款貼息資金及對應引導的扶貧貼息貸款指導計劃於中央財政貼息資金下達後一個月內下達到縣,項目貸款貼息資金計劃及對應引導的扶貧貼息貸款指導計劃按上年度規模的80%於第一季度下達到市(同時將下放到市的20%貼息資金下撥到市),其餘的根據各地貸款的發放情況於第四季度在全區范圍調劑安排。
C.逐步建立激勵約束機制。自治區安排到市、縣的貼息資金額度,將視各市、縣上年扶貧貸款發放及貼息工作績效進行調整。各市在安排貼息資金時,可視各縣貸款發放情況進行調整。
(2)固定貼息利率。
在貼息期內,到戶貸款按年利率5%、項目貸款按年利率3%的標准,給予貼息。
(3)貼息期限。
自治區下達的貼息資金,每次貼息的最長期限為1年。貸款期限不足1年的,按實際期限給予貼息;貸款期限超過1年的,可分次逐年給予貼息,但同一筆貸款最多貼息兩次,且每次必須按規定程序進行貼息的確認、申報、審批。
(4)貼息方式。
到戶貸款貼息資金可採取直接或通過承貸機構間接補貼給貸款戶兩種方式,具體採取何種方式,由各縣自行確定,鼓勵直接補貼到貸款戶。項目貸款貼息資金直接補貼給項目實施單位。
(5)專賬管理。
財政貼息資金要存入財政扶貧資金專戶,實行專賬管理。貼息資金不得用於貼息范圍之外的其他支出。如有結余,可結轉下年度繼續使用。
5.明確部門職責
扶貧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監督和監測,做好指導服務、貧困戶核准、項目庫建設及項目認定和貼息確認等工作。
財政部門負責扶貧貸款貼息資金的審核與撥付,參與項目庫建設及項目認定。
銀行業金融機構負責扶貧貸款項目的審批,貸款投放和回收,並在保證扶貧貼息信貸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盡量簡化手續,放寬貸款條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人民銀行廣西各級分支機構負責加強對扶貧貼息貸款的政策指導和管理。
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對承貸銀行業金融機構開辦的扶貧貼息貸款業務實施審慎監管。
三、具體運作方式及程序
(一)到戶貸款運作方式及程序
到戶貸款重點投向貧困戶,主要用於發展生產。到戶貸款的單戶貸款額度、承貸機構選定、具體貼息方式確定、貼息資金及貸款計劃的分配與下達等仍按《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到戶貸款實施管理辦法(試行)》(桂開辦發[2007]90號)執行。但對承擔明確的扶貧責任、實施帶動貧困戶共同致富項目的能人(大戶)所需貸款也可以支持,並根據其帶動貧困戶數量確定貸款(貼息)額度。
(二)項目貸款運作方式及程序
1.扶貧貸款項目庫建立
(1) 項目庫准入范圍。
根據貸款投向和貼息對象,可進入扶貧貸款項目庫的項目或項目實施單位主要在以下范圍選擇:
A.國家、自治區認定的扶貧龍頭企業;
B.有志於到重點縣、貧困村創業發展,在建立產業基地、農產品加工與銷售、吸納貧困戶勞動力轉移就業等方面,能直接帶動貧困農戶增收的企業;
C.重點縣、貧困村興辦的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各種類型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中介服務組織、專業發展協會;
D.國家重點縣內對促進貧困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具有直接作用的中小型基礎設施及社會事業等項目。
(2)項目認定的基本條件。
A.符合當地扶貧開發的總體規劃及扶貧主導產業發展規劃,與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異地扶貧搬遷安置、貧困戶勞動力轉移就業緊密結合;
B.在促進貧困村產業發展、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或改善貧困村、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上有具體的目標及措施;
C.項目業主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依法經營,項目經濟效益和扶貧效益好,有市場競爭力;
D.項目業主在銀行具有良好信譽,能夠按期歸還貸款本息,無欺詐經營行為,無不良資信記錄,無不良債務。
E.項目貸款使用方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質量管理標准體系。
(3)項目認定的許可權及程序。
根據自治區下達的貼息資金計劃及對應的貸款指導計劃和當地安排的貼息資金額度,各市按相應貸款規模的1.3倍左右和以下程序建立扶貧貸款項目庫:
A.申報程序。由項目業主向所在的縣或市扶貧辦提交扶貧貼息貸款項目計劃申請書。申請書除了闡明企業的基本情況(包括資信狀況)、項目的市場前景、效益預測、投資概算及籌資方案外,還要闡明項目的扶貧功能情況,主要內容是發展產業的品名及規模、輻射帶動貧困村和貧困戶的數量、保證貧困戶直接受益的具體措施、帶動貧困戶直接增收的目標等。同時附上以下材料:
a.項目覆蓋區域及貧困戶名冊(附件1);
b.企業與項目所在縣或市扶貧辦簽訂的輻射帶動貧困村、貧困戶的生產(養殖)基地建設協議書(附件2);
c. 扶貧貼息貸款項目基本情況登記表(附件3);
d.項目可行性報告(流動資金貸款可免);
e.項目環境評價報告及批文(流動資金貸款可免);
f.履行扶貧責任承諾書。
企業所在地扶貧部門受理企業申請後要對項目基本情況進行認真核實,然後由扶貧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組織評審,並按審批許可權逐級上報認定。同一項目實施單位申報的項目每年只能認定一次。
B. 認定許可權。縣級評審通過後,屬重點縣的,貸款數額在100萬元(含)以下的項目,由縣扶貧辦、財政局認定;貸款額在100萬元以上的項目,由縣扶貧辦、財政局聯合上報市扶貧辦、財政局評審,評審通過的,貸款額在500萬元(含)以下的項目,由市扶貧辦、財政局認定;貸款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項目,由市扶貧辦、財政局聯合上報自治區扶貧辦、財政廳審核認定。非重點縣的所有項目均上報自治區扶貧辦、財政廳審核認定。超過1億元的項目,報國務院扶貧辦備案。縣、市一級認定的項目,同時抄報自治區扶貧辦、財政廳備案。
C.扶貧貸款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按上述許可權和程序進入扶貧貸款項目庫的項目有效期不超過2年。自治區每年進行兩次項目認定,需報自治區認定的項目應在3月和9月上報。
2.貸款發放和貼息申報
(1)項目貸款的發放。
凡已進入項目庫的扶貧貸款項目,在有效期內均可向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則自主選擇貸款項目,獨立審貸、放貸並承擔風險。承貸機構在貸款發放後15個工作日內,將放貸情況以書面形式告知當地扶貧部門。扶貧部門按季將當地發放扶貧貸款的情況,從縣逐級匯總上報自治區扶貧辦。自治區扶貧辦將全區情況匯總後按季分送自治區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自治區銀監局。
(2)貼息的確認、申報和審批。
下放到市的20%貼息資金,由各市參照以下程序審批,並報自治區扶貧辦、財政廳備案,其餘貼息資金報自治區審批。具體程序為:
A.貼息確認。項目實施單位獲得貸款後要及時向當地扶貧部門申請貼息,提交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發放合同等材料,扶貧部門收到項目實施單位提交貼息申請材料15個工作日內,會同財政部門審核確認貼息規模並蓋章,作為財政部門撥補貼息資金的依據。
B.貼息申報。各市扶貧辦、財政局根據自治區第一季度下達的貼息資金計劃(扣除已下撥各市的20%貼息資金)和市、縣已經確認貼息的項目,填寫《扶貧貸款項目貼息資金申報表》(附件4)於9月底前上報自治區申報貼息。對貼息資金計劃不能滿足需求的,可以同時申請增加,但申請增加的貼息資金不能超過自治區下達計劃的30%,申請增加貼息的項目也需經當地扶貧、財政部門進行貼息確認。
C.貼息審批及兌付。依據第一季度下達各市的貼息資金計劃及對應引導的貸款指導計劃和各市實際發放扶貧貸款數量及確認貼息額,自治區扶貧辦會同自治區財政廳對各市申報的貼息資金進行審核後,將確認貼息的資金計劃下達到市,財政部門據此將貼息資金逐級撥付到項目所在地財政扶貧資金專戶。項目所在地扶貧辦要及時將貼息項目錄入「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監測信息系統」,財政局在貼息資金到達當地財政扶貧資金專戶15個工作日內撥付到項目實施單位。
D.對已進入扶貧貸款項目庫、獲得貸款並已確認貼息的項目,由於貼息資金總量的限制無法於當年兌現貼息的,在下年度優先安排貼息。而對各市當年項目貸款貼息安排未能完成自治區下達的指導性計劃,自治區於第四季度在全區范圍進行調劑安排後仍有結余的,由自治區統一結轉下年繼續用於項目貸款的貼息。
四、有關要求
(一)高度重視,密切配合
扶貧貼息貸款管理體制改革涉及面廣,綜合性、政策性都很強。各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加強領導,積極協調,確保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各有關部門要相互協作,加強溝通和信息交流,探索建立由相關部門、單位參加的扶貧貼息貸款工作平台,推動扶貧貼息貸款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有序開展。尤其是扶貧、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明確責任,密切配合,勇於創新,善於總結,認真做好扶貧貼息貸款的組織實施工作。
(二)搞好公告公示,確保資金安全
各級扶貧部門要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資金項目公告公示制實施辦法(試行)》(桂扶領發[2004]10號)有關要求,搞好扶貧貼息貸款項目、到戶貸款特別是能人(大戶)貸款的公告、公示工作,確保貼息資金安全運行。
(三)加強指導和跟蹤監督
各級扶貧、財政部門要加強調研、指導和培訓,全面、及時掌握扶貧貼息貸款工作進展情況。市、縣扶貧辦要按時填報《扶貧貼息貸款項目貸款發放季報表》(附件5)和《扶貧貼息貸款項目貸款效益年報表》(附件6)。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加強貸後管理,對扶貧貸款項目實施情況、項目實施單位或能人(大戶)履行扶貧責任等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和檢查,認真研究和分析改革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⑼ 扶貧貼息小額貸款現行做法
貼息小額貸款,就是你申請貸款之後,只用付貸款的本金,不用付利息,而利息由財政進行補貼。
貼息貸款。
貼息貸款又稱貼水貸款,指用於從事微利項目的小額擔保貸款由市財政據實全額貼息,借款人本人貸款期內不支付利息,貼水最長不超過兩年,展期不貼。
貼水貸款
貼水利息是指匯票持有人向銀行申請貼現面額付給銀行的貼現利息;
實付貼現金額是指匯票金額(即貼現金額)減去應付貼現利息後的凈額,即匯票持有人辦理貼現後實際得到的款項金額。
按照規定,貼現利息應根據貼現金額、貼現天數(自銀行向貼現單位支付貼現票款日起至匯票到期日前一天止的天數)和貼現率計算求得。
貼水利息的計算
貼水利息
貼水利息=貼水金額×貼水天數×日貼水率
日貼現率
日貼現率=月貼現率÷30
實際付款金額
實際付款金額=票面金額-貼現利息
貼水相關解釋
凡是承兌人在異地的,貼水、轉貼水和再貼水的期限以及貼現利息的計算應另加3天的劃款時間。
選擇貼水貸款對於借款人來說有不少好處,首先所有的貸款手續都有律師,您可以免去了在公積金管理中心、評估事務所、擔保中心、和放款銀行之間奔波;其次貼息業務不需要對抵押物進行評估,為您節約費用;第三,貼息業務由北京市住房貸款擔保中心為您提供擔保,擔保中心為貼息業務的借款人統一購買了融合財產損失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內容的保險,全方位保障您的利益;第四,貼息業務的實質是一筆商業貸款,放款的速度和商業貸款的放款速度一樣快,並且您還能在付房款時享受貼息業務專有的折扣。
申請方法
符合小額擔保貸款條件的個人,申請貸款的一般流程包括自願申請、審查推薦、承諾擔保和發放貸款四個步驟。
1、自願申請。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向戶口或經營所在地的基層就業平台(有的可直接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或小額貸款擔保機構)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相關資料、證件或有關證明。
2、審查推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進行資格審查,經審查合格的推薦給小額貸款擔保機構。擔保機構是指根據有關規定受託運作小額貸款擔保基金的擔保機構。
3、承諾擔保。擔保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對申請人進行項目審查,對符合條件的辦理承諾擔保手續。
4、發放貸款。對擔保機構承諾擔保的借款申請人,經辦銀行按照有關規定審批後簽訂合同、發放貸款。經辦銀行是指與小額貸款擔保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開展小額擔保貸款業務的各級各類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