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發商為什麼把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有什麼條
抵押貸款的貸款條件:
1、 有合法的身份;
2、 有穩定的經濟收入,有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無不良信用記錄;
3、 有合法有效的購房合同;
4、 以新購住房作最高額抵押的,須具有合法有效的購房合同,房齡在10年以內,且備有或已付不少於所購住房全部價款30%的首付款;
5、 已購且辦理了房子抵押貸款的,原房子抵押貸款已還款一年以上,貸款余額小於抵押住房價值的60%,且用作抵押的住房已取得房屋權屬證書,房齡在10年以內;
6、 能夠提供貸款行認可的有效擔保;
7、 貸款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開發商為告知購房者結果:
開發商未告知購房者,將已出賣的房子進行抵押給第三人的,是欺詐行為,這種買賣合同無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
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後,出賣人未告知買受人又將該房屋抵押給第三人,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
2. 你買了二手房子辦房產證時才發現他用房子抵押貸款了怎麼辦
用房子抵押貸款。是不允許出售的。他這種行為是違法的。你買房子屬於受騙。這房子現在還不屬於是他自己的。因為房子抵押貸款,貸款還沒有還清。房產證還在銀行抵押。現在解決辦法你就找原房主退房。返款。如果這個實行不同,你就得起訴,追回你的房款。再有,他盡快把貸款還清。把房產證給你。在更名過戶。不然他不還款。這房子你就買潮了。
3. 我購買的房子被開發商抵押貸款了
法律分析:如果貸款抵押合同先於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並辦理了抵押登記的,開發商未告知購房者的,出售轉讓行為無效;另外,根據較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開發商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購房者可以要求開發商退房,並依據上述規定進行索賠。在必要的情況下,購房者可向法院起訴,追究開發商的相關責任,還可要求開發商支付未按時辦理備案的違約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條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二百四十一條 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二百四十二條 法律規定專屬於國家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能取得所有權。
4. 全款買房 然後 再抵押去銀行貸款劃算嗎
全款買房然後再抵押去銀行貸款劃算。
先來計算貸款利率,以20年等額本息,貸款100萬來計算
首套房按揭,大部分銀行,漲幅BP(基點)為1.03(以當月LPR更新數據為准);
二套房按揭,大部分銀行,漲幅BP(基點)為1.28;
抵押貸款利率,以光大銀行20年等額本息為例,年化4.85%;
孰高孰低,一眼就看出來了
最新LPR為4.65,首套房的執行利率為5.68
計算一下:
前後節省167-156=11萬,提前還款政策以及貸款金額都一樣。
這種「先買再貸」的方式,就更加適合購買首套沒有公積金和買二套住房的客群。
綜合分析:有以下五大優勢
1、可議價空間。全款購房,在賣方來看會更加傾向。他一方面可快速回籠資金,二方面可以避免做貸款當中的差池(審批時效,徵信問題等)。因此在購房價格上,就有更大的議價空間。
2、可節省稅費比例。全款購房不用在意網簽價格,當中的稅費,往往可以省下一筆資金。
3、利率低。以目前的武漢市場,按揭貸款(不含公積金貸)年化利率一般為5.68,二套利率為5.93左右。抵押貸款利率今年是屢創新低,3.85-4.85%,最長可貸20年(今年還會有政策性補貼)。
4、可貸金額高。按揭貸款的可貸成數(首套房7成,二套房5成)抵押貸款的額度(可以做到6-7成,高的可以做到8成,10成),且無視首套二套。
5、速度快。按揭貸款一般審批周期為1-2個月,抵押貸款審批周期2-3個工作日。可以助您以最快速度,鎖定心儀的房子。
不過,有優勢就有劣勢:
1、無法使用公積金。由於屬於房產抵押類貸款,無法使用公積金還貸。
2、不適合期房辦理『必須現房,馬上可辦理房產證的,才可以進行抵押。
房抵貸貸款利率不高,貸款年限最高還能達到20年:
更重要的是房抵貸最高能貸到與房屋價值相同的貸款。這就相當於是空手套白狼了,真正的零首付購房了。但也因為如此,房抵貸最終還是成為了樓市當中的風險,原本首付就是為了有效的抵消房貸帶來的風險.現在有了房抵貸風險就被放大了。
現在想要申請房抵貸就沒那麼容易了,個人只能申請小額的,大額的則需要抵押人有企業才能完成。所以說抵押貸雖然香,但卻很傷身,買房還是老老實實的貸款比較好。同時也不要總想著投資房產,因為閉著眼睛買房賺錢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