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論文<論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3000-5000字
進入2008年,美國次級房屋貸款危機掀起第二波狂潮:花旗集團和美林證券相繼宣布2007年第四季度虧損均超過98億美元,而瑞銀集團更爆出114億美元虧損的歷史紀錄。由於波及地域不斷擴大,全球金融市場再次出現大幅震盪並且迅速在第一時間波及到我國。現在看來,次貸危機蔓延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可能超過原來的預期。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機構造成的損失尚難准確估計;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會產生影響,有可能加劇資產價格膨脹及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對我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將逐步顯現,匯率制度會受到挑戰,房地產市場風險將更加突出,境外投資面臨更大的市場風險,對貨幣政策有效性構成沖擊文章的最後作者提出了應對美國次貸危機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 金融機構,流動性,資產價格,金融市場,匯率制度,房地產市場,境外投資,貨幣政策
進入2008年,美國次級房屋貸款危機(以下簡稱次貸危機)掀起第二波狂潮:花旗集團和美林證券相繼宣布2007年第四季度虧損均超過98億美元,而瑞銀集團更爆出114億美元虧損的歷史紀錄。由於波及地域不斷擴大,全球金融市場再次出現大幅震盪並且迅速在第一時間波及到我國。現在看來,次貸危機蔓延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可能超過原來的預期。
一、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次級房屋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住房按揭借款人提供的貸款。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形成了有利於次級房屋貸款發展的經濟和法律環境,增強了貸款機構發放抵押貸款的動機。1998~2006年,美國次級貸款占總貸款的規模急劇上升,截至2006年的四季度,接近了15%的水平。次級貸款規模的擴大、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繁榮以及對衍生品的投資熱情高漲是同時出現且存在內在聯系的,而這既造成了繁榮,也孕育了目前的次貸危機。由於美聯儲自2004年以來連續加息,利率的大幅攀升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同時美國住房市場也開始大幅降溫。很多貸款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從而引發次級貸款機構虧損或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的次貸危機。
美國次級貸款之所以引發貸款本身及相關債券及衍生品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引發金融市場危機,其原因大致包括五個方面:一是美聯儲利率政策及貸款利率的變化。2004年6月之前,美聯儲連續12次降息,使得金融創新不斷,寬松的金融環境使次貸審批的程序也比較寬松,對其監管也出現嚴重疏忽。其後,出於對通貨膨脹的擔憂,美聯儲又連續加息17次,與此對應,次級貸款利率也逐步攀升,導致了低收入者無力支付房款,於是房產泡沫不斷破裂。二是美國房屋價格增速放緩甚至普遍出現大幅下降,使次級貸款到期未付率開始上升。三是次級貸款審貸程序和標准較為寬松甚至低下,法律和監管缺失。四是擔保債務憑證等基於房屋貸款的衍生產品在結構設計和流動性方面存在缺陷。五是對沖基金、銀行等機構在擔保債務憑證等交易中運用高杠桿比率進行融資,放大了金融市場風險,使房價及利率的波動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從而造成市場的整體波動,演變為全球性危機。
從更深層次來看,導致這場危機本質上是國際金融市場體系長期存在的內在矛盾演化的結果。20世紀90年代以來,金融自由化的泛濫及各類金融創新使得全球金融市場體系過度利用金融杠桿進行風險管理和投機交易。次貸危機僅為現有金融市場體系危機的導火線,危機的本質是信用危機,而非流動性危機,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將是深遠而長久的。
二、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的負面影響
(一)對我國金融機構造成的損失尚難准確估計
究竟我國的銀行業總共投資了多大規模的次級貸款債券及其衍生品仍然是一個謎,目前還沒有確切數據。較為可靠的數字應該是根據銀行的交易對手方提供的數據進行統計(見表1),雖然這些統計也許並不完整,但反映的交易卻較為真實。總體來看,次貸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很可能超過原來的預期,有關各方應對此保持清醒的認識。
[@圖頭@]表1:美國次級貸危機對我國金融業造成的損失(單位:百萬美元)
(二)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會產生影響,有可能加劇資產價格膨脹及金融市場大幅波動
由於金融全球化加劇,全球金融市場的聯動性已成事實,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國際資本通過對沖基金和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等形式跨境流動。我國已完全開放經常項目,資本跨境流動的監管已十分困難。二是外資機構以研究報告、研討會、訪談等形式發布各種意見,影響市場預期。三是A股與H股之間的比價關系直接影響A股的定價水平。四是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國投資者的心理也產生影響,影響其市場預期。而且全球市場的投資者也對中國因素的關注越來越明顯,我國經濟及金融市場的波動也相應對全球市場的投資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對我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將逐步顯現
總體上看,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2008年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可能進一步放緩,有可能發生經濟衰退。由於我國對美國出口的依賴程度較高,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特別是美國消費水平下降,對進口商品的需求相應下降,這將從外需方面抑制我國出口的增長。同時,美國經濟衰退會導致貿易保護壓力增大,「中國製造」將面臨更多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訴訟,而這將削弱我國出口商品國際競爭力,這將對我國經濟增長和就業產生顯著沖擊。
(四)匯率制度會受到挑戰
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美國經濟和美元下滑,必然會對主要與美元掛鉤的人民幣匯率產生影響。當前,我國外貿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人民幣與美元息差倒掛,流動性過剩和通貨膨脹壓力逐步加大,熱錢流入加快及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加大。美聯儲利率的調整對人民幣匯率的調整都有相當大的影響,甚至造成直接的沖擊。
(五)房地產市場風險將更加突出
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房地產信貸風險是一個很好的預警。我國房地產信貸沒有信用分級和風險定價,假按揭和假收入資產證明並不少,信貸資產沒有證券化,房地產信貸風險情況不明且風險相對集中在銀行體系內。
(六)境外投資面臨更大的市場風險
目前,美國次貸市場的動盪已擴散到普通公司債市場,導致公司債券價格暴跌。為尋求資金安全,將會有更多的資金湧向美國國債,美元資產組合和資產定價將面臨重新調整,這會給我國巨額的外匯儲備投資和中資銀行外匯資產運用帶來巨大的市場風險。
(七)對貨幣政策有效性構成沖擊
美聯儲持續加息後未來利息政策的走勢以及美國經濟狀況對我國貨幣政策構成相當大的直接沖擊。在人民幣進一步升值預期及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的條件下,貨幣政策操作空間趨小。不排除國際資本為迴避歐美次貸危機而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我國資產市場,這將加劇我國資產價格膨脹。同時,熱錢的加速流入,還會產生對沖央行抑制流動性過剩的效果,並進一步推高我國股市和房價。
三、應對美國次貸危機的若干建議
短期來看,以下措施應屬當務之急:
(一)建立和啟動危機的應急機制
一是建立跨部門的應急機制,啟動工作小組,對危機的發生和發展隨時進行跟蹤、分析和報告,將銀監會的每月一報制改為隨時報告制。二是與美日歐和中國香港建立及時的信息交流與監管協調的工作機制,尤其是對大型金融機構和對沖基金的跨境交易活動及時交換信息,隨時交換各國政策干預的意見和立場。三是盡快組建由監管部門、業界人士、專家學者等組成金融決策咨詢委員會,為中央和國務院在金融專業問題的重大決策提供專業意見。
(二)穩定市場預期,維護投資者信心
一是盡快採取措施,穩定金融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預期,維護投資者信心,如澄清加快非流通股上市的政策意圖與具體動向。二是減輕證券交易的稅收負擔,對賣出證券實行單邊徵收的方式,鼓勵長期持有股票的投資理念。三是在外部市場環境劇烈波動時,暫緩基礎性制度改革,如股票指數期貨、融資融券等。四是短期內減緩股票的供給,暫緩大規模的再融資活動,嚴格審查再融資的資金用途。
(三)對宏觀調控進行相機抉擇
針對日益嚴峻的世界經濟形勢,為避免宏觀調控過度、超調,應密切關注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和金融市場的發展以及各國的政策干預情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相機評估、調整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及具體措施。對於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新情況要及時加以解決,改進調控的效果。
就長期而言,必須完善相關的制度設計及其調整:
1、轉變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模式,釐清政府在這一市場中的地位與作用
應充分考慮借款人的不同信用,分離低收入階層到房屋租賃市場和廉租市場。低收入階層的信用風險一般較高,且對利率和房價較為敏感,嚴重依賴商業銀行獲得房屋抵押貸款,無疑將增加系統性風險。一方面,為保障低收入階層的居住權,急需發展和健全房屋租賃市場與廉租市場予以配合。而這一目標須與其他制度如個人及家庭財產的申報及登記制度、相應的稅收監管制度配合,才可真正得以落實。另一方面,為防範銀行系統的風險,則需嚴格控制商業銀行對房屋貸款的發放標准及比例,限制預售期房的按揭貸款及開發貸款。
2、完善房地產金融體系設計,重視住房抵押貸款背後隱藏的風險,將遏制房價泡沫與控制銀行風險相結合
當房地產開發、經營、消費活動都依賴於商業銀行貸款時,房地產市場與商業銀行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為降低房地產市場波動對商業銀行的負面影響,在轉變房地產融資模式和加強創新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加強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嚴防貸款質量下降。應充分重視美國次貸危機的教訓,嚴格保證首付政策的執行,採取嚴格的貸前信用審核,避免出現虛假按揭的現象。同時,還應加大對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信用風險評級,在銀行體系內加快做好低端的、基礎性的工作,對貸款的風險、信用狀況、違約概率等方面的最初信息要做得非常精確,國內監管部門也要更加註意這種信息監管的精確性。此外,改革各地的住房公積金組織及管理體制,盡快組建政府支持的住宅抵押貸款銀行及住宅抵押按揭貸款證券化機構已經迫在眉睫。
3、在進行金融創新的同時必須更加註重金融風險的防範
在設計金融市場體系,尤其是發展金融衍生品時,須充分認識其兩面性。金融衍生品既有分散風險的功能,也有放大風險的作用。金融衍生品為貸款人提供流動性以及降低融資成本,並通過重新分配風險滿足投資者的不同偏好,信貸資產證券化還有效地緩解風險過度集中於銀行體系的狀況,因此,金融創新仍需繼續推動。同時,還應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加強監管,嚴控風險,如在制定各種政策時,嚴格控制杠桿交易的上限,避免利用杠桿效應過度,避免單一市場風險向其他市場傳染。
4、加強金融監管的全球性協調
國際金融監管中,存在市場間的信息不對稱、監管滯後、缺乏協調機制等缺陷,極易放大風險的沖擊。金融創新無法改變金融產品背後實體經濟的收益和風險,金融創新無法改變宏觀經濟基本面的波動,金融創新惟一能做到的是對各類收益和風險予以分割與分配。在變動的制度和動盪的市場環境中,在全球范圍內管理各類風險,成為全球投資者面臨的巨大挑戰。對沖基金以及混業經營條件下的銀行等機構在金融市場的全球化活動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危機向全球蔓延的特點,使得監管的全球性協調十分重要。我國的資本項目管制短期內也許能避免直接沖擊,但並不能完全避免其負面影響。因此不能對此存有僥幸心理,而應採取更為積極的措施,加強金融監管的全球協調。
3月17日,美國投行貝爾斯登股價跌幅達84%,並將被摩根大通超低價收購;雷曼兄弟股價最近兩周跌幅也超過50%。雖然歐美政府不斷出台救市措施,但次貸危機的影響仍在不斷擴大,因此,進一步分析次貸危機對中資銀行的影響還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次貸危機對中資銀行的直接影響有限,但間接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涉及投資美國次級債的國內商業銀行只有少數幾家,且金額不大,直接影響的確有限。因此,次貸危機對中資銀行的負面影響主要是間接影響,並主要是通過影響中資銀行的外部經營環境而起作用。具體地說,次貸危機對中資銀行的間接負面影響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資銀行海外機構的經營活動會受到影響。當眾多著名金融機構受次貸沖擊損失嚴重甚至陷入危機時,消費者對金融機構的信心肯定會受到打擊,進而影響整個銀行業的經營環境,這種負面影響在美、歐、日的金融市場上尤其明顯。中國的大型商業銀行在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均設有海外機構,這些海外機構在當地開展業務時很難避免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
第二,次貸危機使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性風險加大,它通過影響我國的出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的經濟增長,影響中資銀行在國內經營的有利宏觀經濟環境。次貸危機使得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尤其是次貸危機的三個「重災區」――美、歐、日經濟增長的下降,將會使我國今年的出口大幅下降,並將最終影響我國的經濟增長。原因是我國經濟增長一直存在著較高的對外依存度,近兩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中32%的增幅來自凈出口,且48%的出口商品是運往美、歐、日。
在次貸危機、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今年我國經濟增長將會顯著放緩(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今年GDP增長目標為8%左右),中資銀行高速增長的利潤率肯定會因此而有所下降。
第三、對出口導向型企業發放的貸款的風險上升。次貸危機導致我國的出口需求下降,我國出口導向型企業的盈利將下降,部分中小企業甚至會面臨生存危機,我國商業銀行先前對此類企業發放的貸款的風險上升。
第四、中間業務收入會受到負面影響。2007年牛氣充天的中國股市使得商業銀行與資本市場聯結的中間業務增長迅速,推動非利息收入激增,中間業務收入對利潤貢獻率提高。與2006年同期相比,2007年上半年我國四大國有上市銀行(工、中、建、交)的中間業務收入平均增速超過了70%。然而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超預期發展,國際金融市場發生劇烈波動,今年我國股市可能很難再現去年那般「高歌猛進」的「牛氣」,中資銀行的相關中間業務收入的增速將肯定會受到影響。
其次,應對次貸危機的間接影響,中資銀行需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次貸危機雖然重創了全球經濟,但在我國政府靈活的宏觀調控政策指導下,只要我國商業銀行對次貸危機的影響保持清醒的認識,切實加強風險管理,就能將次貸危機的不利影響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針對次貸危機,我認為中資銀行應著力做好下述工作:
一是密切關注次貸危機發展和國際資本流動方向,密切監控客戶狀況,加強貸後管理,謹防對出口外貿企業的信貸風險。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將超過去年,並有望對各主要貨幣全面升值。另外,目前人民幣利率4.14%,美元利率2.25%,利差189個基點,國際投機資本繼續湧入中國的誘因加大。但是一旦美國經濟反彈,為吸引外資美國啟動強勢美元之後,前期流入的大量投機資本將會撤出我國。歷史告訴我們,資本進出有時像潮水一樣迅速。
二是密切關注美、歐、日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在與美、歐、日的金融機構進行合作或股權投資時,要注意對方持有美國次級債之類資產的情況,警惕對方的風險有無顯著變化。
三是要吸取此次美國次貸危機的教訓,加強風險管理。美國信貸風險管理的放鬆以及房地產市場泡沫的破裂直接導致了次貸危機。我們一定要認真吸取這一教訓,加強對近幾年房地產貸款的風險審查,解決好中國銀行業普遍存在的風險防範、內部管理方面的問題。目前各大商業銀行正在推進綜合經營,其中,如何防範風險在不同子公司或業務之間擴散,如何建立起全面、垂直、有效的風險防控體系尤為重要。
『貳』 成都貸款哪家公司最好
成都小額身份證貸款,有無工作均可,當天可以拿到錢,不成功不收費
私人借貸,本地戶口或在成都有固定資產
手機、電腦、黃金、相機等短期抵押
代還卡片當期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