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外p2p網路借貸平台有哪些
P2P本身就有很多模式,國外有Kiva、Zopa、 Lending
Club等典型代表公司,Zopa2005年3月
成立於英國,全球首個P2P網路小額貸款平台。「批量出借人+小額借貸」模式――Kiva,2005年10月創立於美國,向發展中國家的創業者提供小額貸
款。一般每位出借人只要支付25美元。借款人根據償還前期貸款的情況、經營時間和貸款總金額等項目把申請者分級。P2P社區貸款服務――Lending
Club,2007年5月創立於,針對美國用戶的私人借貸平台。通過使用Facebook應用平台和其他社區網路及在線社區將出借人和借款人聚合。
『貳』 小額貸款公司指導手冊的目錄
第一篇政策篇
1.什麼是小額貸款組織?
2.我國為什麼要開展小額貸款組織試點?
3.我國小額貸款組織試點為什麼要先從農村開始?
4.我國目前已經開展試點的小額貸款組織有多少家?經營情況如何?
5.開展小額貸款組織試點的指導原則是什麼?
6.選擇小額貸款組織試點縣的標準是什麼?
7.申請試點設立小額貸款組織要符合什麼條件?
8.申請試點設立小額貸款組織在程序上怎麼操作?
9.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資金來源渠道有哪些?
10.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為什麼不能吸收存款?
11.試點設立的小額貸組織符合什麼條件才可以從金融機構批發資金?
12.哪些金融機構可以向小額貸款組織批發資金?
13.金融機構對小額貸款組織批發資金有什麼限制?
14.對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的股東資格有什麼要求?
15.在金融機構已經有貸款的企業能成為小額貸款組織的股東嗎?
16.非中國公民和非中國企業能成為小額貸款組織的股東嗎?
17.對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的注冊資本金有什麼要求?
18.對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的貸款對象有什麼要求?
19.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與農村信用社有什麼不同?
20.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和農村信用社在業務上是什麼關系?
21.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的貸款利率是怎麼規定的?
22.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的貸款額度有什麼要求?
23.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為什麼不能跨行政區域經營?
24.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自有資金能不能存放在金融機構?
25.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能不能發行有價證券或者彩票?
26.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出現資金流動性缺口問題時能不能申請再貸款?
27.監管機構對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如何實施監管?
28.對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有沒有資本充足率或風險撥備要求?
29.試點設立的小額貸款組織經營風險怎麼控制?
……
第二篇知識篇
第三篇操作篇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叄』 小額貸款美股上市公司名單
9月28日,江西裕民銀行正式成立。資料顯示,裕民銀行第三大股東南昌一支行是金融科技平台樂心的全資子公司。
網上曾有傳言,某領導問「你認為一個金融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資產是什麼?」下面齊聲回答:「天賦!」領導說:「要有自知之明好嗎?明明是金融牌照!」
可見,在監管戰線收縮的過程中,即使定位為科技公司,各種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努力向持牌經營靠近。
初步統計了消金時代在美國上市的11家金融科技平台,包括玖富數科、樂心、趣店、360金融、宜人貸、拍拍貸、小贏科技、小微金融悔喚網、嘉銀金科、品題、信而富,從而一窺金融科技公司的牌照布局路徑。請參見下表:
(圖註:金融牌照中,開展消幣業務的牌照主要有銀行、消費金融、網路小貸、融資擔保、融資租賃。上述11個平台的後五個相關牌照,因為版面較少,所以沒有列在表中。)
從成立門檻和市場價格來看,上述金融科技公司獲得的牌照中,價值最高的是銀行牌照,其次是消費金融牌照。
小貸牌照、融資擔保牌照幾乎成了平台的標配。
總的來說,小貸牌照的意義在於持牌放貸,融資擔保牌照的意義在於為助貸業務提供支持。
2017年12月,監管層發布《關於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通知指出,銀行不得接受無擔保合格公司的增信。自此,融資擔保牌照開始火熱。根據在港股上市的51信用卡財報,在獲得融資擔保牌照後,平台開始恢復與機構融資合作夥伴的合作。
小額貸款網和小贏科技分別有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租賃牌照多用於開展汽車金融業務,所以前趣店的大白鋒中分期業務是通過廈門趣店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開展的.
360金融、玖富數碼分公司、宜人貸等有理財業務的平台,在基金銷售、保險經紀牌照方面有所布局。
平台概述:
酒舒客
如圖,九富數碼支行金融牌照較多,但沒有公開信息顯示九富數碼支行有網上小貸牌照。
據查,九富數碼分公司間接持有北京花仙小額貸款有限公司6%的股份,持有小額貸款牌照。花仙小額貸款的業務范圍僅限於北京市內,非網路小額貸款牌照。
資料顯示,先花小貸法人崔一龍是現金貸平台先花花的創始人。2017年,九福數碼分公司成為先花花的股東,因此間接持有先花小的股份。優信湘永(天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也是先華華的子公司,九富數碼分公司間接持股15%。
根據九富數碼分公司的招股書,我們推測九富在湖北小金的持股比例可能為20%。
除了形式,九富數碼分公司還擁有香港證券行(九富證券有限公司)的牌照。
樂心
樂心是江西裕民銀行的間接第三大股東,持有9.8%的股份。裕民銀行的定位是建立在5G網路上的現代民營商業銀行。相比較而言,這張銀行牌照給了樂心更大的發揮空間。
樂包括多家商業保理公司,名單之外還有前海易通(深圳)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深圳聚盛商業保理有限公司。
趣點
依託兩張網路小貸牌照,用自有資金放貸一直是趣店的重要優勢。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7月,趣店貸款余額約250億元,其中約80億為自有資金貸款。
30金融
30金融由知名互聯網公司360集團孵化,因此在牌照獲取上有先天優勢。
除了名單,360集團還擁有兩張金交所牌照,分別是中關村不良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互聯網金融資產(西咸新區
其中,拍拍貸通過合肥拍拍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持有匯邦小貸32%的股份,成都漢華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為拍拍貸(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易盛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由拍拍貸高級管理人員張軍、李、顧、胡紅輝持有。
非列表平台概述:
贏科技
目前沒有公開信息顯示小贏科技擁有網路小貸牌照。
贏技通過香港贏贏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小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贏贏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擁有融資租賃牌照。
香港盈眾通有限公司持有考拉匯(天津)商業保理有限公司100%股權,擁有商業保理牌照。
資料顯示,小贏科技旗下的贏眾通非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2月,注冊資本1億元,於2017年12月獲批。
小額貸款網路
微貸網全資控股的福州微貸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擁有網路小額貸款牌照。
小額貸款網創始人姚紅持有浙江銳拓非融資性擔保有限公司90%的股份,浙江銳拓的另外兩位股東也在小額貸款網的相關公司工作。從相關法律訴訟來看,小額貸款網通過這家公司開展汽車抵押貸款業務。
佳音金科
嘉銀金科創始人閆定貴是中國PayPal的大股東,中國PayPal的合資公司安百里投資有限公司持有重慶碧基凱眾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嘉銀金科間接持有小貸牌照
印尼華裔總會婦女部
鈦金由上海安趣贏科技有限公司贛州積木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深圳前海民恆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控股,擁有網路小額貸款和商業保理牌照。
此外,安趣贏科技還持有符登小額貸款(重慶)有限公司5%的股份.
鈦金還通過北京宏典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和麥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持有基金銷售和保險。
經紀牌照。
信而富
信而富通過海東信而富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持有小貸牌照。
本文源自互金商業評論
生哥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題主,如果借錢不還的話,不管是從哪個平台上借出來的,肯定是要被催收的,只不過力度不同罷了,而這個催收的力度通常取決於借款時雙方約定的年利率。
先來看下最高人民法院針對民間借貸劃定的兩條紅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明確表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生哥來給大家「翻譯」一下:如果年利率未超過24%(即「月利兩分」),借款人應該正常償還本息;如果年利率超過36%(即「月利三分」),針對超出36%部分的利息,借款人可以不予償還。
接下來,生哥給大家介紹下各種平台的催收手段。
其實年利率低於36%的借貸平台通常都會比較正規,其催收手段通常也不會過激,其中包括逾期簡訊提醒、電話催收、逾期寫入個人徵信記錄、郵寄催收函、走司法程序等等,這些平台通常很少上門催收,如果借款人不介意遭到簡訊和電話轟炸,甚至不在乎個人徵信和被起訴的話,這些平台通常是沒有辦法的,但生哥在此還是提醒大家能還錢還是盡量還錢,畢竟一旦自己的個人信用出了問題,後果有時候會很嚴重。
而對於年利率超過36%的借貸平台來說,他們的貸款就是所謂的「高利貸」,其催收手段自然會更加豐富。這些借貸平台通常不會自己來進行催收,而是把不良資產打包賣給專業的催收公司,所以除了上述提到的常規催收手段之外,還會加入上門催收、告知親友,甚至威脅、攻擊等暴力催收手段,盡管國家明令禁止暴力催收行為,但在利益的驅使下,還是有公司願意以身試法的。
綜上,如果你借了年利不到36%的貸款,能還盡量還;如果借了年利超過36%的貸款,超過36%部分的利息,可以不予償還;如果你不幸遇到了暴力催收,不必猶豫,可以直接訴諸法律進行解決。
『肆』 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在金融 畢業 論文寫作過程中,參考文獻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參考文獻其實就是 文章 或著作等寫作過程中參考引用過的文獻。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一)
[1]劉曉法.外匯風險管理戰略[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2]巴曙松.2009:人民幣國際化的起步之年[J].經濟,2009(6).
[3]曹垂龍.論人民幣匯率改革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兼析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勢[J] 財經 問題研究,2006, (7).
[4]陳慧蓮.我國行業外匯風險暴露[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13.
[5]弗蘭克·奈特.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21.
[6]付甜傑.我國涉外企業的匯率風險及運作性對沖研究[D].廣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0.
[7]何曉.對我國涉外企業外匯風險暴露的實證研究[D].湖北:武漢大學,2007.
[8]鄭振龍、陳蓉、鄧戈威.外匯衍生品市場:國際 經驗 與借鑒[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9]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企業會計准則2006[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10]胡大江.面向雙重風險的我國涉外企業國際貿易外匯風險管理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0.
[11]高揚.構建人民幣匯率的避風港:中國外匯衍生品市場研究[M].北京沖國經濟出版社,2006.
[12]劉欣.外匯經濟風險暴露的測量和管理[D].四川:西南財經大學,2003.
[13]宋明哲.風險管理[M].台北茄嘩指:中華 企業管理 發展中心出版社,1984.
[14]陳偉、王偉.我國跨國公司匯率風險的計量與實證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千部學院學顫配報,2006, (3).
[15]羅航、江春.人民幣新匯率形成機制下的上市公司外匯風險暴露[J].中國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7(4): 78-81.
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二)
[1]林毅夫,李永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1,(1):l0-18
[2]林毅夫,李永軍.中小企業融資根本出路在何方[J].證券時報,2004,(4):23-25
[3]周兆生.中小企業融資的制度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3,(5):27-32
[4]陳曉紅,郭聲琨.中小企業融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5]陳曉紅.中小企業融資創新與信用擔保[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6]羅正英,段佳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選擇的內生性約束模型研究[J].會計研究,2006,(8):67-72
[7]__贊.銀行結構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2,(6):38-45
[8]楊鳳娟.發達國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舉措及借鑒[J].經濟題,2004,(3):20-21
[9]徐洪才.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蘆或資問題的對策[J].經濟管理,2009,(3):14-17
[10]戴淑庚.高科技產業融資理論、模式、創新[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
[11]韓瑤.我國高新技術產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8
[13]巴曙松.如何促進多層次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的發展[J].商業周刊,2003,(11):6-7
[14]鄒萍莉,王振宇.二板市場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J].特區經濟,2004,(10):64-65
[15]袁樹民,劉文國.多層次資本市場與中小企業融資[J].會計之友,2008,(2):83-85
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三)
[1].石磊,王瑞武.合作行為的非對稱性演化[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0,(4).
[2].李丹.基於博弈論的科學研究知識共享行為分析[J].國書情報知識,2006(5).
[3].翁麗君.「市場進入阻撓」的博弈分析[J].內蒙古經濟與科技,2008(4).
[4].陳德華.寡頭壟斷市場的進入與阻止進入博弈研究[J].財金研究,2011(23).
[5].田銀華等.銀企信貸重復博弈的模型分析[J].系統工程,2011(11).
[6].趙宇等.壟斷行業的進入博弈及管制績效評價研究[J].系統工程學報,2006(6).
[7].商業銀行應該給小額貸款公司提供批發貸款嗎?——基於演化博弈模型及其模擬過程的分析.
[8].郭寧寧.關於大型商業銀行與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合作研究——基於金融供給角度[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2(6).
[9].樊晶.在位企業與潛在進入者的戰略博弈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6(1).
[10].李國宏.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發展村鎮銀行的可行性研究——以山東淄博市為例[D].濟南:山東大學,2012.
[11].哈爾.R.范里安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M].費方域等譯.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12].肖彬.大型商業銀行服務「三農」新模式探討[J].2009(4)
[13].中國農業銀行農村產業金融部課題組.大型商業銀行與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合作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1(5)
[14].張傑.農戶、國家中國農貸制度:一個長期視角[J].金融研究,2005(2)
[15].洪正.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改革可行嗎?——基於監督效率的視角的分析[J].經濟研究,2011(2)
猜你喜歡:
1. 關於金融危機論文參考文獻
2. 企業融資論文參考文獻
3. 國際金融論文參考文獻
4. 會計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5. 財務管理論文最新參考文獻
『伍』 【安徽省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與出路】關於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
摘 要:融資難嚴重地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通過對安徽省中小企業進行廣泛調研,本項目擬論述安徽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具體表現,並深入分析產生融資困境的原因,在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及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索適合安徽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與渠道。初步認為,企業內部缺陷和融資環境不佳以及政府和金融機構的缺位是造成安徽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只有通過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推進中小金融機構發展,拓展融資渠道,才能有效化解安徽省中小企業的租緩融資困境。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安徽省
我國中小企業成長迅速,自改革開放以來,已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增長點。但由於我國金融體系不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以及中小企業自身缺陷等問題,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嚴重製約。2012年世界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引起國際金融市場的反復大幅波動,當前國際形勢對國內經濟的影響首先表現對中小企業的沖擊上。作為中部大省,安徽省是全國經濟鏈的重要一環,中小企業在安徽省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嚴重限制了企業的產業轉移和轉型,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探討如果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安徽省中小企業融資的現狀與困境
徽省中小企業獲得的金融支持與其對經濟貢獻極不相稱。據安徽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公布,全省23萬戶非公企業,其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7%,上交稅收佔全部財政收入比重高達50%;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超過60%。而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比例僅佔2%。中小企業貸款占金融機構貸款比重不到20%,遠低於沿海發達省份40%的比例。
目前,安徽省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外部融資困難,內部融資成為企業融資的主要方式;第二,企業直接融資成本高且渠道狹窄;第三,面臨市場不公平待遇,企鏈埋業獲得銀行貸款難度加大。
二、安徽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
1、中小企業自身問題
中小企業自身的缺陷是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首先,我省中小企業普遍資本規模小,經濟效益差,經營管理水平低,這就造成企業的抵押能力差,信譽低,進而增加了融資的風險性;其次,中小企業財務核算體系不健全,經營者為自身利益有意掩蓋企業財會信息,導致財務報表無法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狀況,使得銀行難以進行全面的審查以確定是否應給予貸款支持;再次,中小企業信用意識淡薄,違約和逃避銀行債務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不僅給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脅,也極大地降低了企業信譽度,加劇了中小企業的貸款難度。
2、國家政策體系和金融機構的宏觀因素
從國家政策體系方面來說,與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也不夠,同其他國家相比,除頒布實施《中小企業促進法》外,我國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更多的表現在鼓勵措施上,一些政策未能具體落實,國家缺乏對中小企業的實質性支持,如建立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專業化機構,設置為中小企業提供教育培訓和管理咨詢服務的中介機構等等。
從金融機構方面來說,一方面,商業銀行較長的信貸流程難以適應中小企業對貸款需求的及時性特點,無法及時融資進行生產經營將導致中小企業的虧損並再次產生融資需求,再次進入不利的循環中。另一方面,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條件要求苛刻,這不僅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貸款成本,更增加了融資風險,在風險與收益極大不等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可能會選擇放棄貸款。最後,中小金融機構的缺乏也對中小企業融資造成不利影響。
三、國內外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功經驗
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他們在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中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其中一些對我們有一定的啟示作用。日本注重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完善政治法律體系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引導與扶持;英國則重點扶植小企業,通過政府直接參與制定小企業發展的總方針,為其發展創造穩定環境;德國經濟與法律手段並重,在為中小企業提供財政補貼和優惠政策的同時,通過立法使中小企業參與公平競爭;法國則是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創辦新企業,從而為年輕企業的發展存貨創造好的環境。
國內中小企業融資成功案例方面,浙江省是突出代表,2012年會稽山紹興酒有限公司通過質棚型螞押其名下的"會稽山"商標,從紹興縣農村合作銀行獲得8200萬元的授信額度,這是以商標專用權質押辦法為中小企業開拓融資渠道的成功案例。浙江省一方面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上市,在浙江境內的105家上市公司中,有45家是中小企業。另一方面,浙江省的民間借貸、拆債業務一向活躍,紹興、溫州、杭州存在著很多錢庄從事典當投資業務,這就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便利的渠道。除此之外,浙江省還善於從政府政策吸金,通過實施股權質押等方式來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銀行方面,泰隆銀行手續簡便,注重企業信譽,實行道義擔保,這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用歧視"問題,支持中小企業融資。
總體來看,國外發達國家和沿海發達省份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都為我省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和借鑒,我們應根據省內的實際情況尋找具體的解決辦法。
四、化解安徽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建議
1、中小企業加強自身素質建設
前面提到中小企業自身的一些原因導致了融資難的困境,走出這一困境首先需要中小企業加強自身素質建設,如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健全財政核算體系,樹立企業信譽和形象,加快企業轉型與發展,以獲得銀行和政府的資金支持,走出融資困境。
2、發展中小金融機構
在符合安徽省中小企業融資的實際情況下,一方面,積極的推進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如幫助鄉鎮銀行快速成長,鼓勵大型商業銀行在省內各縣開設分行,地方性銀行如徽商銀行,應學習和借鑒省外其他銀行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成功經驗,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另一方面,鼓勵省內信用擔保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在引導和監督的同時規范其運作,使其更好地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
3、政府的引導與扶持
目前省內中小企業生存困難,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稅費高,貸款難,對此,安徽省政府應給予中小企業一定的減稅,並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優質中小企業上市,為商業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機構提供一定的稅收優惠,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拓寬融資渠道。另外,政府應響應國家相關政策與法規,積極的鼓勵和培育更多為中小企業融資決策和經營管理提供服務的中介機構,必要時相關部門應組織對中小企業從業人員進行直接的教育培訓,使中小企業在政府的扶持和引導下健康的成長。
五、結語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解決安徽省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需要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企業在加強自身素質建設的同時,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扶植與引導,以及金融機構的支持,共同創造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環境。國外發達國家以及國內沿海省份的成功經驗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從中提取出符合安徽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的實際的處理辦法,幫助中小企業走出融資困境。
參考文獻:
[1]梁發國.對解決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思考[EB/OL].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2011-11-11.
[2]袁青鵬.國內外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及前景[EB/OL].中國中小企業黑龍江網,2008-08-20.
[3]李冬.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8,(10).
[4]林毅夫,李永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1,(1).
[5]朱其俊.安徽省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
[6]宋中權.安徽省融資擔保機構現狀與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9,(16).
[7]浙江中小企業融資成功案例[EB/OL].中國大物流網,2009-09-09.
作者簡介:黃婷婷(1989-),女,安徽阜陽人,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2009級國際商務專業本科生。
『陸』 求中美消費信貸的開題報告
資本縱橫
中美消費信貸比較研究
苗麗娜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 武漢430070)
摘要近年來,消費信貸已經成為我國各商業銀行競相搶占的信貸業務之一。但是我國商業銀行消費信
貸存在種種問題和發展的制約因素。美國是世界上消費信貸最發達的國家,通過運用比較分析法. 對中關之間的
消費信貸政策、信貸機構、信貸業務及信用制度體系進行比較,剖析了我國消費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 並相應
提出了完善我國消費信貸市場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中國 美國 消費信貸 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 F830.4 文獻標識碼 A
1998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可能對
我國經濟增長造成的負面影響,中國人民
銀行(以下簡稱央行)推出了擴大內需為目
標的消費信貸政策。這些政策的出台.增加
了我國有效需求,拉動了經濟增長 實踐證
明,消費信貸政策是擴大消費、增加有效需
求行之有效的手段。我國消費信貸發展時
間短,法律政策制度不健全,市場不夠成熟
和完善,但發展速度快,潛力大。比較並借
鑒美國消費信貸市場發展的經驗。對保證
我國消費信貸健康發展,促進經濟增長有
著重要的意義
l 中美消費信貸政策比較分析
1.1 美國消費信貸法律體系的歷史演變
分析
美國政府通過法律的制定和監管的執
行,為其消費信貸的長足發展提供了制度
上的保障。作為消費信貸最發達的國家,美
國有關消費信貸的立法也是最先進、最完
善的。
《公信信貸法》(TILA)是消費信貸法案
中最早出台的法案,也是最根本的大法,它
對貸方向消費者提供的信息披露(包括廣
告)的內容、格式、語言都做出了嚴格的規
定。在TILA的基礎上,1971年開始實施的
《公平信用報告法》(FCRA)對信用報告代
理機構徵集信用信息和使用者使用信用信
息的行為進行規范.防止信用報告代理機
構和使用者超出適用范圍濫用信用報告,
同時賦予報告對象有核實徵信內容等權
利。其後為了解決信用卡結賬糾紛的問題,
美國國會在1974年專門出台了《公平信貸
結賬法》(FCBA).確立了借貸雙方在信用
卡信貸市場上的互動關系,而後又出台了
收稿日期:2oo7—0L4—15
《電子資金轉賬法》(EFTA)以解決代幣卡、
ATM 卡、儲值卡等其他電子付賬工具在結
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伴隨著信用卡的日
益普及,獲得及使用信用卡逐漸成為一種
基本權利,為了保障這一權力的公平實施.
美國國會於1975年通過了《平等信貸機會
法案》,禁止在審批信貸過程中由於種族、
性別、國別、婚姻狀況等因素產生的歧視。
此外,1977年頒布的《社會再投資法案》
(CRA)也使銀行業務不能避開那些經濟不
發達的貧困地區,而1978年實施的《公平
崔收行為法》(FDCPA)則是用於規范貸方
或崔收機構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至此,美
國的消費信貸法律體系基本完成。
1.2 我國消費信貸政策的歷史演變及存
在的問題分析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總體
經濟環境由供給約束型向需求約束型轉
變,經濟增長動力由投資拉動逐步向需求
拉動轉變。1994年12月12日,中央銀行
發布了《個人定期儲蓄存款存單小額抵押
貸款辦法》,允許儲蓄機構(自辦所、聯辦
所)經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批准後,
可辦理小額抵押貸款業務。1998年以前,
央行先後頒布了《政策性住房信貸業務管
理暫行規定》、《商業銀行自營住房管理暫
行辦法》和《個人住房擔保貸款管理試行辦
法》,這幾個辦法的出台,標志著以商業銀
行自營性住房信貸業務和委託性住房存貸
款業務並存的住房信貸模式基本確立。
1996年,央行發布了《信用卡業務管理辦
法》,並於4月1日起執行,規定了信用卡
的業務管理規則、信用卡的使用和銷毀,以
及法律責任等。1998年5月9日,央行頒
布了《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允許經央
行批准設立的商業銀行和住房儲蓄銀行開
展個人住房貸款業務。1998年10月.央行
下發《汽車消費貸款管理辦法》,允許國有
獨資商業銀行試點開展汽車消費貸款業
務,同年,央行頒布《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
理辦法》,國內汽車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獲准
為本集團汽車用戶提供買方信貸。1999年
2月,央行發布《關於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
指導意見》,對境內中資商業銀行開展個人
消費信貸的重要意義、業務領域、職能機
構、期限利率和相關服務管理工作第一次
進行了全面闡述,明確提出「從1999年起,
允許所有中資商業銀行開辦消費信貸業
務」 20o3年10月3日,中國銀行業監督
管理委員會頒布並開始實施《汽車金融公
司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對汽車金融業務、
機構、從業人員、市場准人及金融監管作了
具體規定。作為對1998年《汽車貸款管理
辦法》的修正和完善,2004年8月17日,
央行和中國銀監會聯合頒布的新《汽車貸
款管理辦法》,已於2004年10月1日開始
實施。
自1998年央行出台消費信貸政策以
來.我國的消費信貸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
發展,盡管近年來增速呈現逐漸放緩的趨
勢.但1999~2005年年均增長率仍然達到
了67-3% 。特別是近兩年各大銀行紛紛推
出種類繁多的信用卡業務,信用卡的普及
程度大大增加。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國相關
的法律建設幾乎一片空白. 目前還沒有一
部統一規范消費信貸活動和調整消費信貸
關系的全國性法律。當前,我國調整消費信
貸的規范性文件層次較低,都是以行業規
范的面目出現,沒有上升到法律層次,缺乏
法律約束力,難以有效保護借貸雙方的合
Pl0NEERlNG W ITH SClENCE & TECHNOLOGY M ONTHLY NO.8 2007 31
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
法權益.不利於消費信貸的長遠發展。
2 中美消費信貸機構比較分析
美國消費信貸的主要提供者有商業銀
行、財務公司、儲蓄機構、信用社以及非金
融機構等。眾多的消費信貸提供者為消費
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授信機構通過高科
技,許多消費信貸決策在幾秒內做出,較復
雜的家庭資產抵押決策一般在幾小時內就
可做出,為消費者提供高效優質服務。具體
見表1。
表1 2005年各類金融機構在美國消費信
貸中所佔比重
總額(億美元)比重(%)
2.1 商業銀行
根據美聯儲統計.自1946年起美國的
商業銀行就攫取了全美消費信用市場的絕
大部分市場份額。截至2005年底,商業銀
行持有30.4% 的總消費信用貸款。但近幾
年來,商業銀行在美國總消費信用貸款總
額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2.2 財務公司
美國的財務公司大致可分為以下幾
種:附屬於大型企業的財務公司、由商業銀
行持有的財務公司以及獨立的財務或私人
貸款公司。比較著名的大型企業附屬財務
公司主要有:通用汽車承兌公司、克勤汽車
信用公司、通用電器資本公司及福特汽車
信用公司。其中,福特汽車信用公司和通用
電器資本公司均屬全美最大的信用卡提供
者。
2.3 儲蓄機構
在1980年之前,美國的儲蓄機構和互
助儲蓄銀行只允許將其小部分資產投放在
消費貸款中,這一限制大大制約了儲蓄機
構的消費業務。隨著法規監管的放鬆.儲貸
機構迅速成為消費信用市場中增長速度最
快的行業。其市場份額從1979年底的
3.7%達到了1987年的頂峰9.8%。不過到
了1998年,其市場份額又跌落至4% .但到
2005年底.叉漲回到9.8%。
此外,美國的信用社、某些非金融企
業,諸如零售商、加油站等也從事一部分消
費信貸業務。
與美國相比之下,我國消費信貸的供
32 科技創業月刊2007年第8期
給方面貸款主體單一。1998年,央行頒布
的《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只允許經央
行批准設立的商業銀行和住房儲蓄銀行開
展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就汽車信貸來講,
1998年頒布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只允
許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試點開辦消費貸
款業務。1999年央行發布《關於開展個人
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允許所有中資商業
銀行全面開展汽車消費貸款業務。20o4年
10月3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頒
布並開始實施《汽車金融機構管理辦法》規
定: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經中國銀監會及其
派出機構批准經營人民幣貸款業務的商業
銀行、城鄉信用社及獲准經營汽車貸款業
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都可以發放汽車貸
款。可見,我國開辦汽車消費貸款業務的主
要機構是國內商業銀行,其貸款規模占整
個市場的95%以上,而汽車集團財務公司
等專業汽車金融機構的融資業務剛剛起
步,業務量微乎其微。
3 中美消費信貸業務比較分析
在美國,消費信貸有狹義和廣義兩種
概念的區分。狹義的消費信貸包括:個人信
貸額度、無抵押個人貸款、個人資金周轉貸
款、房屋整修貸款、學生貸款、耐用消費品
貸款、個人債務重組貸款、汽車貸款、住房
抵押貸款等:廣義的消費信貸除了上述類
型外,還包括房地產抵押信貸。美國消費信
貸品種豐富、全面、靈活,並且不斷創新。美
國消費業務的多樣化有利於消費信貸機構
分散風險,增強盈利性,促進消費信貸的穩
步增長。
盡管我國的消費活動有了很大的發
展.但是我國的消費信貸業務和美國這樣
的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商業銀行
是我國消費信貸業務的主要提供者,消費
信貸業務所佔比重小。品種少。我國消費信
貸占銀行貸款額的比例還不到5%,而美國
已經達到了60% 。並且,我國消費信貸業務
品種少,品種功能單一,住宅、教育等少量
品種的信貸業務起步晚,差距大。同時,貸
款程序繁瑣,利率機制比較僵化,缺乏多樣
的消費信貸產品,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4 中美信用制度體系及風險管理
比較分析
規范的個人誠信體系是美國消費信貸
的基石。美國擁有專門的信用報告機構,主
要有兩種形式:消費信貸報告機構及調查
性的信貸報告公司。消費信用報告機構擁
有獨立的計算機資料庫,涵蓋整個北美洲
近1 000萬個信貸消費者的檔案.保持著6
億以上的賬目.資料庫近10億位元組的資
料.每天約有200萬信用報告產生,約有1
萬起消費者查詢。這種機構在美國主要有
三家.即Experian信息服務公司、Trans聯
合公司及Equifax公司。調查性的信用主要
提供包括消費者性格、聲譽、生活方式及其
他個人特性的調查性的信用報告,其資料
通常來自於面試調查和其他傳統方式。
美國的消費信貸機構具有一套嚴密的
風險管理程序。美國消費信貸的風險管理
有以下幾個特點:①有效利用信用局的個
人信用資料,嚴格把好消費信貸人口關;②
充分運用定量分析方法,及時監測消費信
貸資產質量;③強調風險審核與風險組合
控制.實現信貸管理的橫向制約;④重視信
貸文化和風險控制文化的建立與培養,從
業務拓展的源頭控制風險;⑤實行消費信
貸的精細化管理,有針對性地防範各類風
險;⑥ 建立業務自我評估體系,對貸款風險
進行預先警示;⑦充分發揮信貸管理委員
會的作用,從整體上把握風險的控制與防
范;⑧講究消費信貸風險控制與防範的操
作技巧,在具體操作程序上控制風險;⑨ 采
取有效措施,及時清收不良貸款。
與美國相比.我國消費信貸市場面臨
的最大問題是社會信用體系的缺失.消費
信貸具有貸款規模小、筆數多的特點,在國
內個人和企業金融信用體系沒有建立和完
善的情況下.銀行只能逐個審查借款人的
收入信用狀況,加上法律體系對失信者的
懲戒機制不到位,銀行風險管理成本高。就
我國汽車消費信貸來說,目前,銀行和經銷
商的消費信貸業務主要依靠保險公司提供
的信用保證保險來實現風險的控制和管
理.信用調查往往流於形式。更為重要的是
汽車屬貶值型動產,折舊率高,易於隱匿和
移動,作為抵押物品較難保全.加上我國二
手車市場發展落後. 回收車輛的處理變現
困難.在目前國內汽車價格不斷下調的情
況下,貸款汽車的現實市值往往低於貸款
余額,消費者往往以車抵貸,逃避還款。實
際上,沒有完善的個人信用體系,無論怎麼
對高危群體索要高額保費,道德風險都難
以得到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 黃小軍.美國消費信貸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
國際金融研究,1999(5)
2 楊麗,劉從軍.美國的消費信貸立法及其啟示
【J】.北方經濟,2006(7)
3 張先鋒. 李偉.中美汽車消費信貸比較研究
. 華東經濟管理,2003(3)
(責任編輯林洪秋實)
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
『柒』 求推薦學習互聯網技術的書籍。本來是學金融的,但是覺得潛力很大
現在很很火的兩本書《互聯網金融》《中國小微尺虧金融——貫穿中國中小微企業融資的規劃與盈利模式設計》
《互聯網金融》目錄
前 言 VIII
第一篇 互聯網金融概述
第一章 · 互聯網金融概況 3
1.1 互聯網金融概述 3
1.1.1 互聯網金融定義 3
1.1.2 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5
1.1.3 互聯網金融六大模式概述 7
1.1.4 互聯網貨幣代表——比特幣 10
1.2 互聯網金融發展概況 15
1.2.1 國外互聯網金融發展概況 15
1.2.2 國內互聯網金融發展概況 17
第二章 · 金融業的發展與變革 24
2.1 金融業的基本概述 24
2.1.1 金融的含義 24
2.1.2 金融業的定義 24
2.2 傳統金融業的發展 25
2.2.1 商業銀行的產生 25
2.2.2 商業銀行的職能 25
2.3 現代金融業的興起 26
2.3.1 金融機構變革 26
2.3.2 現代金融業的定位 31
2.3.3 現代金融業戰略地位極大提升 32
2.4 金融創新與金融業變革 33
2.4.1 金融創新的含義 33
2.4.2 金融創新的動因 33
2.4.3 金融創新的發展階段 35
2.4.4 金融創新對金融業的影響 37
2.5 我國金融體系現狀與未來 40
2.5.1 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歷程 40
2.5.2 我國目前金融體系結構 45
2.5.3 我國金融體系面臨的問題 49
2.5.4 我國金融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50
第三章 · 互聯網發展引發的金融變革 52
3.1 互聯網發展狀況 52
3.1.1 互聯網定義 52
3.1.2 我國互聯網發展現狀 52
3.2 互聯網引發的社會變革 54
3.2.1 互聯網引發的生活變革 55
3.2.2 互聯網引發的商業變革 58
3.3 互聯網引發的金融業變革 60
第二篇 互聯網金融六大模式
第四章 · 第三方支付 65
4.1 第三方支付概況 65
4.1.1 第三方支付定義 65
4.1.2 第三方支付業務流程 65
4.1.3 第三方支付的價值 67
4.1.4 第三方支付發展歷程 68
4.1.5 第三方支付行業規模 70
4.2 第三方支付運營模式 72
4.2.1 獨立第三方支付模式 73
4.2.2 有交易平台的擔保支付模式 79
4.2.3 兩種模式的對比分析 85
4.3 第三方支付對金融業發展態勢的影響 86
4.3.1 促進金融行業服務變革 87
4.3.2 蠶食銀行中間業務 88
4.3.3 開創新的融資方式 89
4.4 第三方支付敬敏風險分析 92
4.4.1 操作風險 92
4.4.2 法律風險 93
4.5 第三方支付風險防範建議 95
4.5.1 開展第三方支付平台評級工作 95
4.5.2 推進立法,加強監管 96
4.5.3 將第三方支付平台納入反洗錢監控范圍 96
4.5.4 依靠高科技手段加強信息系統安全 96
4.5.5 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後管理 97
4.6 發展趨勢 98
4.6.1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98
4.6.2 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98
4.6.3 支付方式不斷創新 99
4.6.4 業務模式多元化 99
第五章 · P2P 網貸 100
5.1 P2P 網貸概況 100
5.1.1 P2P 網貸定義 100
5.1.2 P2P 網貸交易流程 100
5.1.3 P2P 網貸國外發展概況 101
5.1.4 P2P 網貸國內發展概況 104
5.2 P2P 網貸模式分析 110
5.2.1 純平台模式和債權轉讓模式 110
5.2.2 純線上模式和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 113
5.2.3 無擔保模式和有擔保模式 119
5.3 P2P 網貸對金融亮困枝業發展的影響 125
5.3.1 規范民間借貸、抑制高利貸 125
5.3.2 促進直接融資發展 126
5.3.3 加速「影子銀行」市場化 127
5.3.4 推動徵信系統建設 128
5.3.5 創新金融業風控手段 129
5.3.6 促進金融監理念改革和監管方式創新 129
5.4 P2P 網貸風險分析 130
5.4.1 操作風險 130
5.4.2 流動性風險 131
5.4.3 法律風險 133
5.4.4 信用風險 134
5.5 P2P 網貸風險防範建議 135
5.5.1 設立准入門檻,加強政府監管 136
5.5.2 第三方資金託管,清結算分離 136
5.5.3 完善社會徵信體系,實現信用信息共享 137
5.5.4 明確法律性質,確定監管主體 137
5.6 P2P 網貸發展趨勢 138
第六章 · 大數據金融 141
6.1 大數據金融概況 141
6.1.1 大數據金融定義 141
6.1.2 大數據定義 141
6.1.3 大數據與金融的結合 146
6.1.4 大數據金融的優勢 148
6.2 大數據金融運營模式分析 150
6.2.1 平台模式 150
6.2.2 供應鏈金融模式 156
6.3 大數據金融對金融業發展態勢的影響 162
6.3.1 數據成為衡量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163
6.3.2 沖擊金融業思維方式和商業模式 164
6.3.3 創新產品和模式,輔助金融決策 166
6.3.4 大數據金融同傳統金融業態結合 167
6.4 大數據金融風險分析 167
6.4.1 技術風險 167
6.4.2 操作性風險 168
6.4.3 法律風險 171
6.5 大數據金融風險防範建議 172
6.5.1 加快立法進程,加強行業自律 172
6.5.2 實現數據隱私保護和數據隱私應用之間的平衡 173
6.5.3 數據資源的整合和分工專業化 173
6.5.4 強化數據挖掘 174
6.6 大數據金融發展趨勢 174
6.6.1 電商金融化,實現信息流和金融流的融合 175
6.6.2 金融機構積極搭建數據平台,強化用戶體驗 176
6.6.3 大數據金融實現大數據產業鏈分工 177
第七章 · 眾籌 179
7.1 眾籌簡介 179
7.1.1 眾籌定義 179
7.1.2 眾籌分類 179
7.1.3 眾籌活動參與者 180
7.1.4 眾籌活動運作流程 180
7.1.5 眾籌模式的優勢 183
7.2 眾籌平台運營模式分析 185
7.2.1 獎勵制眾籌 186
7.2.2 募捐制眾籌 189
7.2.3 股權制眾籌 193
7.2.4 借貸制眾籌 204
7.3 眾籌平台對金融業發展態勢的影響 206
7.4 眾籌平台風險分析 209
7.4.1 法律風險 209
7.4.2 信用風險 212
7.5 眾籌模式風險防範建議 214
7.5.1 法律制度的與時俱進 215
7.5.2 建立健全我國的信用體制 216
7.5.3 實際操作中的風險規避方法 217
7.6 眾籌平台發展趨勢 219
7.6.1 眾籌模式發展趨勢預測 219
7.6.2 中國眾籌的未來 222
第八章 · 信息化金融機構 224
8.1 信息化金融機構概況 224
8.1.1 信息化金融機構定義 224
8.1.2 金融機構信息化歷程 224
8.1.3 信息化金融機構的特點 225
8.2 信息化金融機構運營模式分析 227
8.2.1 傳統業務的電子化模式 227
8.2.2 基於互聯網的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229
8.2.3 金融電商模式 233
8.3 信息化金融機構對金融業發展態勢的影響 238
8.3.1 信息化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上升到戰略層面 238
8.3.2 金融服務競爭戰場轉移 240
8.3.3 中小金融機構「逆襲」的機會 242
8.3.4 混業經營趨勢明顯 243
8.4 信息化金融機構風險分析 244
8.4.1 信息化金融機構風險特點 244
8.4.2 系統性風險 245
8.4.3 法律風險 245
8.4.4 操作風險 246
8.5 信息化金融機構風險防範建議 248
8.6 信息化金融機構發展趨勢 249
8.6.1 服務機構虛擬化 249
8.6.2 服務對象平民化 250
8.6.3 金融機構平台化 252
8.6.4 金融服務個性化 253
第九章 互聯網金融門戶 255
9.1 互聯網金融門戶概況 255
9.1.1 互聯網金融門戶定義 255
9.1.2 互聯網金融門戶類別 255
9.1.3 互聯網金融門戶特點 256
9.1.4 互聯網金融門戶歷史沿革 258
9.2 互聯網金融門戶運營模式分析 260
9.2.1 概述 260
9.2.2 P2P 網貸類門戶 261
9.2.3 信貸類門戶 265
9.2.4 保險類門戶 268
9.2.5 理財類門戶 271
9.2.6 綜合類門戶 273
9.3 互聯網金融門戶對金融業發展態勢的影響 277
9.3.1 降低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程度 277
9.3.2 改變用戶選擇金融產品的方式 278
9.3.3 形成對上游金融機構的反縱向控制 278
9.4 互聯網金融門戶風險分析及風控措施 279
9.4.1 互聯網金融門戶面臨的風險 279
9.4.2 互聯網金融門戶的風控措施 282
9.5 互聯網金融門戶發展趨勢 283
第三篇 互聯網金融發展思考
第十章 · 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及風險控制 289
10.1 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 289
10.1.1 系統性風險 290
10.1.2 流動性風險 293
10.1.3 信用風險 296
10.1.4 技術性風險 296
10.1.5 操作性風險 299
10.1.6 市場風險 302
10.1.7 國別風險 303
10.1.8 法律風險 305
10.1.9 聲譽風險 306
10.2 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常用方法 306
10.2.1 系統性風險控制方法 308
10.2.2 信用風險度量模型類別及分析 313
10.2.3 其他風險管理常用技術方法 317
第十一章 · 互聯網金融監管探索 322
11.1 金融監管的理論基礎 322
11.1.1 金融監管理論基礎及發展演進 322
11.1.2 金融監管模式分析及主要內容 327
11.1.3 金融監管體制及監管主要方法 332
11.2 世界互聯網金融監管探索 335
11.2.1 美國互聯網金融監管 336
11.2.2 歐洲互聯網金融監管 338
11.2.3 英國互聯網金融監管 339
11.2.4 中國互聯網金融監管 340
11.3 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探索 343
11.3.1 系統性風險監管 343
11.3.2 流動性風險監管 344
11.3.3 信用風險監管 347
11.3.4 技術性風險監管 349
11.3.5 操作性風險監管 351
11.3.6 聲譽風險監管 351
11.3.7 國別風險監管 352
第十二章 · 國內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環境分析 354
12.1 法律環境現狀 354
12.1.1 六大模式發展進程不一,存在大量法律空白 354
12.1.2 現有法律位階較低,效力覆蓋范圍有限 355
12.1.3 部分法律僵硬滯後,不適應產業發展需求 356
12.2 完善金融監管法律建議 356
12.2.1 盡快確定監管主體,加強流程監控 357
12.2.2 探索實施行業准入制度,完善退出機制 357
12.2.3 逐步填補法律空白,改革落後規則 358
12.3 行業公共體系環境現狀及發展建議 358
12.3.1 徵信體系現狀及發展建議 358
12.3.2 互聯網金融人才培養情況及相關建議 363
12.4 產業政策環境與建議 365
12.4.1 產業政策環境 365
12.4.2 產業政策建議 365
附錄一 《互聯網金融》相關法律法規清單 371
附錄二 已獲牌照第三方支付企業清單 377
附錄三 部分 P2P 網路借貸企業清單 386
附錄四 部分眾籌平台清單 390
附錄五 部分互聯網金融門戶類企業清單 392
附錄六 部分政府領導及企事業人士對互聯網金融的觀點摘錄 393
參考文獻 397
《中國小微金融——貫穿中國中小微企業融資的規劃與盈利模式設計》
第一章 小微金融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小微金融的定義
第二節 小微金融的理論溯源
第三節 金融資本的產生與發展
第四節 經典的金融資本理論
第五節 金融資本與實際經濟
第六節 小微金融:金融資本的產業回歸
第二章 中國民間金融的演變
第一節 以錢庄、票號、當鋪為雛形的早起民間金融
一、錢庄的發源及其特殊地位
二、票號的昌盛與衰落
第二節 民間金融在現代的發展和演變
一、農村信用社
二、農村合作基金
三、合會
四、民間借貸
五、私人錢庄
第三節 民間金融的陽光化
一、高利貸的監管與處罰
二、小額信貸的陽光化
三、私募的陽光化
本章附錄
第三章 金融機構中的小微金融的供應商:中小銀行
第一節 我國小微金融的供應結構及改善
一、小微金融的融資需求
二、小微金融的融資方式與財務成本
三、小微金融現實的融資結構設計
第二節 中小銀行是小微金融的主要提供商
一、銀行業的小微金融
二、中小銀行在小微金融中更顯特色
三、政策性銀行是小微金融的重要支持者
第四章 小貸公司在中國:小微金融的非金融服務商
第一節 金融機構在小微金融中國的服務地位
第二節 小額貸款公司在全球的經驗
一、從扶貧到商業化:小額信貸的發展歷程
二、孟加拉鄉村銀行
三、印度尼西亞人民銀行鄉村信貸部模式
四、玻利維亞陽光銀行模式
五、國際社區資助基金會村莊銀行模式
六、小微貸款公司在中國嶄露頭角
第三節 商業性小貸公司之惑:外在扶持和內在治理的缺失
一、小貸公司的快速發展與其行業瓶頸
二、資金缺口制約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擴張
三、行業內競爭日趨激烈
四、小貸公司自發的業務創新與治理完善
第四節 商業性小貸公司的業務創新
一、金融細分下的小貸公司
二、小貸公司的治理缺陷與資金缺口
三、小貸公司的經營模式與財務規劃
第五節 商業性小貸公司的治理重整:波士頓矩陣的選擇
一、小貸公司的發展現狀與股東特徵
二、波士頓矩陣的基本理念及產業細分
三、波士頓矩陣與小貸公司的股東重整
第五章 中國小微金融產業鏈的構建
第一節 小微金融產業鏈的價值所在
一、中小企業在產業鏈發展中的政策基礎
二、中小企業快速發展中的產業瓶頸
三、中小企業在經濟增長中的價值鏈分析
第二節 小額貸款公司在金融市場中的細分
第三節 擔保行業的規范及行業再造
一、金融危機加速了擔保行業的增長
二、經濟波動要求擔保機構進行業務內風險控制
三、擔保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其行業整頓
四、擔保行業治理整頓的綜合建議
第四節 典當行業的模式創新
第五節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又一次產業革命
一、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創新模式
二、產業鏈的互聯網模式創新
三、人人貸與第三方支付對傳統金融模式的顛覆
第六節 影子銀行及金融的系統性風險防範
一、我國商業銀行表外業務的發展現狀
二、表外業務的風險及其矛盾的表現形式
三、商業銀行表外業務的風險防範原則
四、表外業務風險監管的具體措施
第七節 小微金融需要政策和外圍體系的支持
一、提升財政資金對債務性資本的引導作用
二、優化涉農貸款中小企業融資模式
三、對符合條件的小貸公司全方位支持
四、人才扶持與行業培訓並舉
五、逐漸完善小企業會計制度
本章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信息來源國培機構
『捌』 小額貸款公司實務的目錄
序
第一編 設立篇
第一章 小額貸款公司的籌建
第一節 申請籌建的工作、程序和條件
第二節 籌建申請材料目錄、內容和要求
第三節 按程序申報完成前期審批工作
附錄: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的可行性報告(參考文本)
第二章 小額貸款公司的開業
第一節 申請開業的工作、程序和條件
第二節 開業申請材料的目錄、內容和要求
第三節 正式開業
附錄:××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章程(參考文本)
第二編 經營篇
第三章 小額貸款公司概論
第一節 小額貸款與小額信貸
第二節 什麼是小額貸款公司及其貸款
第三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性質、特點和發展現狀
第四節 對小額貸款公司幾個問題的認識和分析
第四章 小額貸款公司的信貸操作流程
第一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信貸業務流程
第二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信貸流程管理
第五章 小額貸款公司的信貸調查
第一節 信貸調查的重要性
第二節 信貸調查的方法
第三節 信貸調查的重點和具體內容
第四節 信貸調查報告的撰寫
第六章 小額貸款公司的信貸經營
第一節 客戶的財務分析
第二節 客戶貸款額度的核定
第三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信貸經營模式
第四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定價管理
第七章 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審查
第一節 貸款審批的基本流程
第二節 貸款審查委員會的組成和職責
第三節 貸款審查委員會的審查方法
第四節 貸款審查委員會的獎罰制度
第五節 貸款審查委員會的否決、復議和限制制度
第八章 小額貸款公司的信貸擔保方式
第一節 擔保方式的重要性
第二節 擔保方式的種類和規定
第三節 具體的擔保業務措施
第四節 最高額擔保
第五節 幾種靈活的擔保控制措施
第三編 管理篇
第九章 小額貸款公司治理
第一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股東組成
第二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公司治理及架構
第三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組織機構和職責
第四節 從業人員素質和團隊建設
第五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內控機制
第十章 小額貸款公司的日常管理
第一節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和績效管理
附錄:××小額貸款公司績效掛鉤考核辦法(參考文本)
第三節 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
第十一章 小額貸款公司的風險管理
第一節 對小額貸款公司的風險認識和理解
第二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風險管理
第三節 小額貸款公司主要風險防範
第四節 貸款質量分類管理
附錄:《內蒙古自治區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管理實施細則》(節選)
第十二章 小額貸款公司的貸後管理
第一節 貸後管理基本概念、原則和職責
第二節 貸後管理的內容和方法
第三節 貸後管理的預警和處置
第四編 展望篇
第十三章 小額貸款公司的政策解讀和前景分析
第一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政策解讀
第二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研究
第三節 小額貸款公司的前景分析
第五編 案例篇
第十四章 案例及分析
案例一 種植、養殖業風險
案例二 擅自變更用款人和用途的道德風險
案例三 資金流動性不足的風險
附錄:《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
參考文獻
後記
『玖』 金融工程專業論畢業論文選題題目大全(2)
金融畢業論文篇1
淺談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問題及對策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及影響
互聯網金融,顧名思義,這是由兩個詞語組合而來的,也就是互聯網加金融。那麼說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必定和互聯網的發展息息相關。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互聯網金融的技術基礎的保障。並且網路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取代了傳統的人工操作,使得互聯網金融更加透明化、虛擬化、公開化,更是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並且,在互聯網上,金融信息得以資源化。互聯網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利用雲計算技術來尋找我們生活、經濟等各方面的信息,並且整合成可利用的資源。不管我們在互聯網上的交易還是瀏覽情況,都會成為數據,被互聯網分析,最終系統性的分類匯總成有用的信息。方便、快捷、而且數據大,可靠度高。
相對於傳統金融業而言,互聯網金融業更加快速地推動著我國金融業往前走。傳統金融業大多是壟斷機制,比如銀行,銀行大多服務於政府或是大企業,許多小微企業得不到融資機會,而現在國家大力推進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多的小型企業應運而生,這時候,他們的需求就得不到滿足,新興行業的崛起和小企業的壯大希望能夠得到中小金融機構的服務,如果小微企業得不到融資機會,又怎麼能夠經營出更好的業績,也就無法帶動經濟的發展,這樣就與現在的政策期望相背離了。這樣的機遇下,互聯網金融順風而起,迅速壯大,這樣的金融改革使得金融產品效率更高,服務更加便捷,成本更加可控。
互聯網金融現如今可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種是傳統金融網路化,比如說手機銀行,今年2月25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五大銀行一起做出了一個惠民 措施 ,即轉賬免費,雖說銀行是受到第三方支付的壓力下,穩住民心,減免手續費,但也有一部分來自於央行的推力,央行去年12月25日發布相關文件,鼓勵銀行對存款人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在一定金額以下辦理轉賬匯款業務免收手續費,更何況減少了櫃台人工的成本,所以對於這點小成本,銀行還是有能力覆蓋的。還有一個亮點是在2月25日,五家銀行簽約,使銀行間賬戶信息互聯互通,也就是說,客戶只要在這五家銀行中任意一間開立賬戶,就可以在這五家銀行內任意選擇產品和服務,這為客戶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便利,但也同時增大了風險,也給銀行更大的壓力。
第二種類型是互聯網支付,也就是第三方支付,如微信、支付寶,這些支付方式已經滲透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只要有手機的人,百分之八十的概率都會安裝它們,因為它們便捷,快速,並且免費,特別適合小額轉賬。雖然近段時間,也就是從3月1日起,微信支付對轉賬功能停止收取手續費,可對提現功能開始了收取手續費,因為第三方支付平台也要承擔它們自身的一個運營成本,免費也不可能是它們留住客戶,維持業務的長期做法,不過,大家已經習慣於這種支付方式,並且手續費也並不高,所以這股浪潮依舊持續著,還要一方面是因為電商小平台擁有關於用戶的大量數據,這一優勢帶來了契機。比如馬雲的淘寶、天貓,你要在上面購買商品,就要用支付寶,在劉強東先生創辦的京東上買東西就有一個“京東白條”而且也算小額貸款,消費性金融,飽受大家追捧,在2015年,它的交易額也同比增加600%,消費金融用戶同比增加700%。這樣的發展令人驚嘆,也讓人不得不折服於互聯網帶來的影響。
第三種類型是網路融資,也就是通過網路平台貸款,這就滿足了個人金融需求和緩解小微型企業融資問題。這對於中國現狀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缺口,正好網路融資來彌補了這一缺口,比如P2P等。首先來談談關於解決個人金融需求的問題,互聯網金融切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說現在房價居高不下,不少年輕人在外打拚買房難,租房難,於是搜狐旗下互聯網金融平台“搜易貸”平台2014年推出“首付貸”項目,這個就解決了許多人買房子付首付的問題,因為它的費率比地產公司及一些小貸公司還要低很多,並且有很多種類選擇,放貸時間也快,這給急需要有個住房但又暫時沒有足夠資金的人們來說,這是一個絕佳的選擇。而且“搜易貸”開發了“贖樓貸”“賣房貸”“抵押消費貸”“租金貸”“購房貸”等創新產品。使得個人融資得到了極大的幫助,不僅是買產品,還有做貿易等,都解決了人們的資金缺口問題。
然後再來談談關於P2P網路借貸行業給微型企業解決的融資問題。近幾年來P2P這個詞也算是紅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在眾多微型企業不斷成長的過程中,藉助於P2P網路借貸來實現自己的融資難問題的案例數不勝數。它將閑散的資金聚集起來,再將這些資金直接借貸給小微企業,實現資金的合理配置,並且P2P的 商業模式 非常符合現如今的新經濟,所以增長速度迅速。
第四種類型是網路投資理財型,當然這裡面也同樣包含了P2P平台,並且還占據了很高的地位。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說,網路投資理財,比如P2P平台、余額寶、理財通等。它們的投資門檻很低,就余額寶來說,它的投資門檻,甚至於說是100元以下都可以進行投資,並且風險很低,網購又方便,只要有手機,下載app後就能隨時買進,也十分迅速,如果是提現到銀行卡,只需2小時以內,如果是消費就能立即消費,節約時間,有了這一系列的特點,投資者們,哪怕是學生,也願意將自己手中的閑錢放入余額寶,雖然也不能像買股票那樣的收益高,但也不用每天擔心它是漲還是跌,並且買股票也需要 經驗 和專業知識,你才能盈利。對於沒有投資經驗手裡有餘錢和投資理念的人來說,這樣的產品再好不過了。所以,這類網路理財產品對於各個年齡層次的人來說都是十分適用的,十分普及,使用率最高,根據數據顯示達到76%,遠遠超過銀行理財產品和股票基金,期貨等金融產品。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互聯網自身的安全問題
近幾年來,互聯網如藤蔓之勢迅速佔領全國的各家各戶,帶來的影響巨大,可是互聯網本身卻也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技術漏洞,知識的不斷更新,科技的不斷進步,一旦沒有及時更新和改進互聯網防護,就有可能遭到黑客的入侵,互聯網上泄露了客戶信息,隨意修改了關鍵數據,甚至還會導致互聯網系統短時間癱瘓,安全漏洞讓人防不勝防,這樣導致的損失也不止幾億元那麼簡單。客戶投資者覺得自己受到欺騙,不再相信互聯網金融,導致的消極因素不斷擴大。
2.互聯網金融魚龍混雜
互聯網金融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發展的,所以它的准入門檻很低,注冊資金不高,政府也在2015年才出台了相關指導意見,所以在這個領域里可謂是魚龍混雜,不僅技術上,風險把控也不好,對於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也不過關,無法把握風險的人大在其中,所以一旦有什麼小問題就會應風而倒,更可怕的是有許多人一開始就是為了欺騙投資者,故意拿出高利息來吸引投資者,最後就攜款而逃,所以跑路的平台越來越多,還有許多沒有經驗的平台不知道如何定價,如何做出好的產品,最終無法收獲效益,所以不得不倒閉的情況也不少。
3.互聯網金融缺乏創新
最開始的互聯網金融給整個金融業都帶來了不錯的影響,於是越來越多的人便效仿前者的模式,想要從中獲利或是成長,但是,時代的變化是不允許你一直跟隨別人一成不變的步伐,很難解決現如今面臨的問題,反而會加重拖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但也是由於創新太過於冒風險,怕一不小心就觸碰了監管紅線,而且創新這種東西就跟創業一樣會耗費太多的時間跟精力,運營成本更是高得可怕,重點是即便投入了資金和力,技術也不一定會成功,所以這也是現在互聯網金融面臨的一個困局。
4.互聯網金融行業人才匱乏
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相比國外的互聯網金融實屬太過年輕,稚嫩,所以在這方面的人才和人才培育也是十分缺乏的,不僅是營銷人才,還是風險控制人才,技術人才,高管人才,需求程度都是很大的。如果沒有這些人才的血液注入,互聯網金融的未來將面臨難以預估的風險。沒有好的產品設計,沒有好的管理團隊,沒有好的營銷策略,談未來是否遙遙無期呢?
三、針對當前問題的對策研究
1.提高網路安全標准
由於網路安全 系統安全 問題嚴重,許多的平台都沒有專業的技術團隊,甚至有些平台都是從外邊購買系統回來,所以要提高網路安全的標准,可以結合互聯網金融的特點,自己建立一個獨立的系統,即使依舊採用外購的手段,也要提高要求,並且培養團隊里的人去研究這個系統,設立專門的職位定期檢查系統是否有缺口,有風險,及時查漏補缺,及時把控風險。
2.強化互聯網金融的規范引導
互聯網金融處在這樣一個混雜的環境中,不僅是要政府出台更加細致的有關文件來規范約束互聯網行業的內部情況,更是要提倡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可以讓各個平台相互制約,如果發現彼此存在問題,可向有關部門檢舉,有關部門及時採取措施,同樣投資者也有這樣的權利,加大監督力度,完善體制。加強並規范平台披露信息的情況,平台的基本情況、經營情況、股東情況等,都要定期披露出來,讓投資者自己衡量風險。還有信用體系的提高,投資者的徵信情況也應該更加嚴格,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有助於互聯網金融的良性發展。還有一點,可以適度提高行業的門檻,保證讓參與者有更好的風險承擔能力。
3.鼓勵互聯網金融多元化發展
一成不變的思維只會讓社會退步,只有不斷開拓新的領域,橫向或者縱向不斷地去發現,去嘗試新的 渠道 ,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國家也可以大力鼓勵現有平台或將要踏上這個征途的新入者開展新的途徑。這樣互聯網金融才能發揮出它全部的能量。
4.加快互聯網金融人才的培養
盡管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但人才缺口問題嚴重影響互聯網接下來的發展,只有大力培育人才,比如說在大學里開設相關聯的課程,各級專業教授聯合各平台共同制定企業內部人才培訓計劃,針對性地讓他們學習,或是引進國外的優秀人才,學習他們的經驗。培養好的人才給予他們相應的福利,留住人才,讓互聯網的未來更加明朗。
四、結語
綜上所訴,互聯網金融在政府和經濟改革的推動下,有著可預見的未來。雖然互聯網金融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和面臨著許多挑戰,但是只要針對這些問題,採取正確的措施,積極地去修補它的缺點,並且與各個行業深度融合,就能促進傳統產業跨界融合、轉型升級、加快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對於中國的創新創業的發展也有著很深的影響和意義。在現在的外部監管部門的“洗牌”後,互聯網金融也有了新的模樣,相信在未來互聯網金融的模式會越來越多,數據也會越來越大。
金融畢業論文篇2
試論基於互聯網金融的小微企業融資模式
一、前言
由於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國的電子商務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時下流行的融資方式,也成為幫助小微企業進行融資的最好的方式。由於小微企業自身的不足,常見的問題會出現,平均的生存的時間很短,抗風險能力不足,對於小微企業融資產生了不利影響,從而阻礙了小企業的進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進行大量的研究。近年來電子商務有了長足的進步,互聯網金融也發展起來,小微企業融資也得到了應用與發展,形成了融資的新模式。與以往的僅僅依靠小微企業內部籌集資金的方式相比,通過互聯網融資大大的提高了融資的局限性。小微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需要藉助外力,能夠實現快速的發展和壯大。特別對於一些新型產業的中小企業,通過行動方式融資,能夠實現短期內的擴大再生產,增加自身抵抗風險的能力,和自身的競爭力,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
二、國內外的研究
對於互聯網金融和小微企業的融資的方式的探討,研究這方面的學者主要是關注在互聯網的金融和小微企業的融資這兩個重要的方面進行探討的。
首先,在關於研究互聯網的金融的融資的這一方面。在國外主流的思想是說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化生產的需要產生的,是由於信息的傳播需要與各項運行機制的配合應運而生的。在國內的主流的思想是對傳統金融機構的經營和服務產生了很大沖擊,傳統金融機構需要積極的採用應對措施,拓展金融業務,提高服務質量,加強融資業務風險的控制和徵信體系的完善,從而提高傳統金融機構的競爭力。通過分析不難發現限制小微企業融資的最大難題是信息的不對稱,互聯網金融是以大數據應用為基礎的,從而能夠讓小微企業內部的信息能夠讓外界所知曉,讓投資者能夠了解小微企業的正常的經營狀況,從而能夠得到投資者的信任,以便能夠得到投資者的資金和 其它 方面的支持。
其次,主要是小微企業的內部運營不合理的探討。由於小微企業自身的生產的規模普遍較小,管理的規范普遍存在很大問題,各個環節的生產的標准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讓小微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經常面臨資金短缺和技術不足的現象。但是當小微企業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常常依靠企業內部籌措資金的方式進行解決,就造成問題可能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影響企業內部的發展和壯大。
小微型企業的內部信息不完善的狀況,導致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尋求外部的幫助的時候,由於投資人缺乏對小微企業的內部信息的了解,以及缺乏對企業內部真實情況的了解,無法對小微企業產生信任感。由此小微企業的外部融資很難實現被迫進行內部融資和整改。如果向銀行進行融資,由於中小企業的內部狀況的信息披露的不完整,加上銀行實施嚴格的信貸政策和風險控制,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融資很難得到實現。
通過上述的研究表明其中最顯著的問題就是缺乏深入的探索。目前主要的研究是在小微企業的融資方面,不是互聯網金融支持下的小微企業的融資,社會對互聯網金融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關系,方法,形式,機制和模型的基本問題,如不作出明確的定義,在同一時間,它也顯示缺乏建設性的研究。因此調查小微型企業融資的金額、融資期限從而能夠得到大量的數據,通過資料進一步證明互聯網金融和小型和微型企業的供需匹配關系。
三、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的意義
1.融資模式創新是國家戰略需求與政策扶持的雙重推動
中國金融的創新的一個重要戰略方式就是小微型企業融資的模式的創新。首先,小型和微型企業需要通過融資的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小微型企業融資的模式,能夠完善和創新傳統的小微型企業融資模式,小微型企業能夠拓寬融資渠道,加強金融包容、創新;其次,小型和微型的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不僅影響就業,而且影響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和微型企業在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的方面需要提高,對於企業自身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多的作用。
中國的金融的改革和創新的大環境下,互聯網金融的服務對於小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和財政的支持有了很大的提高。對金融支持小微型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供了政策的肯定和支持,基於整體風險控制,確保實現小微型的企業的貸款的增長率不低於同行業增加值的平均水平。
互聯網金融的快捷便利的服務方式,能夠給長期處在貸款難、融資難、面對困境的小微企業帶來新的機遇,使得小微企業能夠在遇到風險的時候積極尋求到外部的資金援助。與以往的僅僅依靠小微企業內部籌集資金的方式相比,通過互聯網融資大大的提高了融資的局限性。小微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需要藉助外力,能夠實現快速的發展和壯大。特別對於一些新型產業的中小企業,通過行動方式融資,能夠實現短期內的擴大再生產,增加自身抵抗風險的能力,和自身的競爭力,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
2.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的優勢
對於小微企業內部出現了資金的困難,產生強烈的融資需求,但融資困難,短時間內的資金需求得不到滿足。然而,由於小規模的小微型企業固定資產抵押比率較低,金融體系並不完善,其他內部因素的制約,導致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難的現象,長此以往,小微企業在面對資金困難的時候如何的籌措資金就變成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影響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對於小微企業來說是需要面對的一個難題。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壯大,小微型企業面臨的融資難的問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伴隨著新的融資的方式產生包容性,更加的高效便捷。首先,互聯網金融有很大的包容性。小微型企業融資的模式,能夠完善和創新傳統的小微型企業融資模式,小微型企業能夠拓寬融資渠道,加強金融包容、創新;其次更加的便利。企業通過互聯網金融,能夠更加快捷的獲得資金和其它方面的支持,互聯網金融的融資的渠道和方式更加的便捷和快速,對於貸款批准流程的快捷、低成本的特點,減少了小微型企業融資門檻;再次,客戶的不同需求,在客戶細分的基礎上,提供客戶針對性的服務,小微型企業能夠針對自身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融資的產品,對於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四、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
傳統的融資的方式,對企業的要求很高,手續繁瑣,對於小微型企業的融資來說,傳統的融資的方式就很難能夠達到這樣的標准。現在的資本市場的融資的高門檻,新開的小型和微型企業商業部門也只有在短期內解決融資的問題,所以小微型企業融資和間接融資渠道的比例很高。
互聯網的融資模式通過資金融資的供給方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貸款、供應鏈金融模式等融資的模式。P2P貸款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是一個有用的補充現有的金融系統的有效的方式,可以解決傳統的小微型企業融資渠道的問題,能夠有效解決小微型企業的融資問題。
從資金供給和需求的角度來看,隨著資本的供給和需求的增加,互聯網金融應該配備兩個供需對接融資的模式作為標准,互聯網金融和中小企業的融資模式分為以下四種:
1.點對點融資模式
通過點對點的融資的方式能夠同時使得多個貸款的融資的需求得到滿足,它的特點就是通過降低交易的成本和風險控制的方式,網路的快速傳播,涉及范圍廣泛,用戶可以提高小微型企業的積累和貸款人的信息透明度和對稱,小型和微型企業融資可以通過這種模式獨自選擇貸款利率,減少交易成本。
融資模式的過程主要包括:首先,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平台,小微企業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適合的融資的企業進行合作,雙方進行合作的協商,可以達成一個最初的合作的意向。其次,通過互聯網平台進行身份驗證,通過對合作雙方的資質和信用進行審查和驗證,保證了合作雙方的合作的風險的控制,和合作的正常進行。最後,貸款方和借款對信用風險預防和控制進行量化。
2.基於大數據的小額貸款融資模式
對於大數據的微型的信貸的融資的方式來說,主要是指電力供應商成立的小額貸款的公司,能夠滿足電子商務的領域和小微型的企業對於籌集資金的需要。對於這樣的一種融資的方式在阿里巴巴的小額貸款的公司的服務中中表現顯著。新型的融資模式的特點是:融資的門檻很低,靈活貸款、特別的方便和快捷。小微型企業申請貸款的整個過程中,能夠實現一個系統化的過程。
小額貸款融資模式基於大數據的過程:首先,在對小微型企業貸款償還能力進行研究小微型企業。小額貸款公司能夠引入網路的數據的模型和在線的視頻的信貸的調查,能夠對電子商務的經營的小微型的企業的三方的大數據的真實性進行驗證,進而對小微型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以及他們償還貸款的能力進行評估。其次,對小型和微型企業的貸款監控情況進行研究。小額貸款公司通過電子商務平台監控小微型企業的貸款業務活動的現金流和其他金融的條件下,小微企業能夠在網路數據的轉換過程中進而進行信用的評估,最後能夠達到控制貸款的風險的目的。
3.大眾籌資融資模式
小型和微型企業通過互聯網融資的新型的方式向社會籌集資金用於自身的擴大再生產,是一種公共融資的新方式。這兩種的類型的具體的方式,即小微型企業提高公眾持股模式和一個新項目來提高公共模式,這是一個過程的特點。公眾提高股權融資模式,小微型企業融資平台,提高公眾股權融資信息發布,這是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本質。除了傳統的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可以通過網路金融對小微型企業融資方式的進行創新。小微型企業融資的市場推廣平台對產品創新或預售平台的都產生很大的影響。
4.電子金融機構-門戶融資模式
小型和微型企業的融資的模式主要是通過互聯網的金融的門戶的服務的平台,能夠使用搜索功能和評價的功能,來進行各種金融機構和信貸產品的對比,然後可以通過金融機構來提供各種服務,包括融資服務和技術支持的服務以及其它的服務等。首先,對於小型和微型企業來說,傳統的金融融資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通過互聯網金融門戶平台可以滿足小微型企業的不同的需要。其次,提供電力信貸融資對其產品以及確定金融機構的信貸產品提供門戶平台的對比。最後,小微型的企業通過與互聯網金融的合作能夠實現電子銀行系統金融機構能夠進行快速的瀏覽。
五、結論
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的主要的結論:首先,互聯網金融的融資的方式是一種普遍的、創新的、快捷有效的、有針對性的小型和微型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了小微型企業融資的簡單、便捷、高效、迅速。其次,對於小微企業來說,通過傳統的融資的方式很難滿足企業自身的需要,對於企業來說,內部的需求與供給之間的供需匹配產生很大的作用的。對於以後的研究方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進行剖析:在互聯網的融資方面支持企業資金困難的方面的現狀來進行探討,並提供案例參考國內研究的以往的經驗,有針對性的進行探討和研究。定量研究互聯網金融和小微型企業融資合作夥伴關系進行進一步分析和研究比較。
猜你喜歡:
1. 金融畢業論文免費範文
2. 有關金融的畢業論文免費範文
3. 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4. 有關金融的畢業論文範文
『拾』 急求一篇關於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的英文文獻,要有中文翻譯!!!急急急急急啊!!!
關於中國小微企業信貸發展文獻綜述
一.引言 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統計,目前我國小 微企業數量已佔到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涵蓋了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它們對GDP的貢獻率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率超過50%,並提供了80%的城鎮就業崗位,儼然成為國民經濟的重中之重。 然而,資金緊缺、融資困難卻一直制約著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一方面小微企業受自身規模小、固定資產少、會計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困擾,不能給銀行提供充足的抵押品和銀行需要的相關材料;另一方面,管理不規范、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信用不足也是制約小微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的最大障礙。 以此為背景,筆者嘗試對該領域內主要貢獻者的觀點及建議進行歸納,並梳理其理論邏輯,力求理解小微企業,進而提出對於信貸的建議。具體講,從小微企業產生、發展和變遷的全過程看,它的特殊性究竟是什麼?我們如何將其引導到一種理想的未來狀態?大致從哪幾方面著手?具體的應對措施及建議是什麼?本文期望能為人們進一步尋求上述問題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視角。 本文對文獻的綜述基本上按照論述對象的順序轉變安排進程。圍繞企業,銀行及政府三方面論述小微企業面臨的現狀及困境,對於整體的局勢以及趨勢有一個立體的了解並來提出部分建議。盡管文獻的視角各不相同,但都是基於改善中國小微企業面臨的困境,夯實發展基礎的初衷。
二.小微企業面臨的信貸困境及原因 融資渠道狹窄,融資困難。小微企業由於在投資規模、技術含量、競爭實力等方面處於弱勢地位,獲得和利用政策信息的渠道不通、能力不強,在融資方面難以享受與大中型企業的同等待遇[1]。目前小微企業融資渠道主要有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以及民間借貸等四種途徑。即使國家出台相關優惠政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但基於融資成本、審批流程的考慮,小微企業或更傾向於通過親友借貸來解決融資需求,然而,資金規模卻相當有限。根據田耘在經濟研究導刊中發表的文章指出,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的3.8 萬家小微工業企業經營狀況顯示,僅有 15.5%的小微企業能夠獲得銀行貸款,年資金缺口近300億,近80%的小微企業面臨資金緊張[2]。盡管微小企業融資呈現出「渠道多元化、來源社會化、行為市場化」的趨勢,但總體規模偏小,資金偏緊,條件偏嚴。小微企業為了避免資金鏈斷裂,不得不轉向民間借貸。雖然民間貸款形式較多,但貸款利息高,條件苛刻,小微企業因為資金缺乏舉步維艱,其中不少企業處於倒閉、停產、半停產狀態,老闆頻頻「跑路」、人心浮躁。
三.小微企業會計代理風險管理 作為一種有效的會計解決方案和新型的社會性會計服務項目,會計代理被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所青睞。然而,根據陳軍所述,在會計代理過程中,各個相關主體都想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化,於是就產生了各主體間的利益博弈關系[3];同時,會計代理制度不完善、委託人與會計代理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會計代理機構進入門檻低、從業人員業務水平不高等原因的存在,使得會計代理給相關主體帶來了多方面的風險:給小微企業帶來財務管理風險和經營管理風險,給會計代理機構帶來信譽風險,給相關客戶帶來經濟利益風險,給國家帶來稅收征繳風險。那麼如何加強小微企業會計代理風險管理,
四.基於銀行視角的小微企業信貸 我國目前小微企業貸款的開展並不理想,除了極少數銀行由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成功走上規模效益道路之外,大部分銀行都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我國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貸款真正實現盈利的不多,而把微貸業務作為自己核心業務的金融機構更是少之又少,那麼如何真正使小微企業從銀行等信貸機構獲得資本,創造盈利呢? 目前,充分利用供應鏈和小微企業的特點開發而成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成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和商業銀行增加新盈利渠道的雙贏選擇。楊海平,馮敏等認為,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如何進行風險管理,從而有效控制和防範風險,是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5]。而在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中,信用風險是最為重要的問題,而且隨著信用交易規模的擴大,信用風險越來越大。目前,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時間不長,根據彭凱,向宇的研究可以推得,商業銀行對於此類業務信用風險的管理和控制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更沒有完善的專門適用於供應鏈金融產品的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評價體系[6]。因此,建立一套適用於基於供應鏈金融的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基於供應鏈金融的小微企業信用風險評價是商業銀行為了從總體上分析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不僅分析小微企業過去的信用和財務狀況,同時分析小微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和財務狀況,以及小微企業所處供應鏈系統環境中的利益相關者對其信用風險的影響,以便掌握更多的資料,對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作出更加合理、公正的評價,以保證銀行信貸的安全性,並有針對性的對小微企業信貸過程中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7] 。 建立一套適合供應鏈金融下的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評價體系,對小微企業來講,有利於小微企業合理分析和評價自身的綜合實力,通過不斷改善經營管理,提高自身的資信級別,便於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照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信用狀況給予資金支持;對銀行機構來講,可以為商業銀行確定貸款風險程度和信貸資產風險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據,提高小微企業違約成本,從而降低信貸風險[8];同時為監管部門的監管提供參考依據。 筆者認為,銀行等信貸機構在以人為本的業務發展理念基礎上,應該盡量將一些環節規范化、制度化、標准化,特別是一些大型銀行,可以憑借自己的技術優勢,嘗試建立和完善銀行自身的信用評分模型和數據信息庫,進行小微企業貸款的發放,這也是將來的趨勢。 五.政府在解決小微企業信貸難題中的作用 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就業問題解決、城鎮化推進、區域差距縮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面臨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困境。尤其是最近我國部分民營經濟發達地區出現民間借貸利率飆升、民間借貸糾紛增加、小微企業融資困境惡化等問題,引發了各方關注。政府在其中該起什麼作用,這是一個亟待回答的問題。從世界各國小微企業信貸的實踐來看,大量的政府幹預並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甚至出現了「好心辦壞事」的結果,那麼政府應該怎麼介入,補貼怎麼花,這是關鍵。
現筆者總結了以下幾個建議:
(一)信貸基礎設施的完善
1. 信息環境的完善。一方面,對於關系型借貸而言,目前較為成功的小微企業信貸主要是依賴於社會資本。社會資本的形成以及社會資本在軟信息生產上具有明顯的規模收益遞增效應,這意味著政府的介入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缺乏真實可信的財務報表是小微企業信息不透明的主要表現[9]。
稅務、審計等部門可以考慮根據不同行業的特徵設計小微企業的會計標准,設定簡化的、標准化的會計科目和流程[10]。
2. 法律環境的完善。我國在民間借貸方面的立法也幾乎是一篇空白。首先要從法律上對合法與不合法的民間借貸加以界定,特別是重新界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和正常的民間融資等概念的界限,從而為民間借貸提供合法化的平台,推動民間借貸的陽光化。其次,通過法律的方式明確主要合法民間借貸的定義、借貸主體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契約條款形式、交易方式等。第三,盡快從市場准入(包括注冊資本金額度、從業資格認證)、產權結構、經營業務種類、規模與區域范圍、監管、退出等方面對各類合法民間借貸中介加以規范。
(二)產業組織政策
政府的金融行業產業組織政策會深刻影響銀行信貸技術選擇、激勵機制安排,從而影響小微企業的信貸可得性。首先,就規模而言,應該重視地方性小銀行的發展,因為這些銀行更容易形成適應於微型企業信貸需求特徵的信貸技術創新和內部組織結構[11],在這一方面比傳統大型銀行具有比較優勢,因此其市場定位不同於傳統大型銀行。所以,「由大銀行服務大企業、小銀行服務小企業」的理念基本上形成了共識,通過多層次的金融規模結構來滿足不同規模層次企業融資需求的觀念深入人心。但是,具體到政策層面,這種理念在實現的過程中並不通暢。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產權結構有關。汪興隆也在文中駁「大中型商業銀行天然不適合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這一觀點,並進行了詳盡的論述[12]。
因此,筆者認為,應該鼓勵一些在小微企業信貸方面經營能力突出的優秀社區銀行以銀行集團公司的模式實現跨地區經營,促進成功的小微企業信貸經營理念、技術與組織結構的推廣,這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更好得為小微企業的信貸服務。其次,在促進小微企業信貸的組織政策上,最核心的是要促進競爭。放寬小微金融機構的市場准入門檻,組建足夠多的小微金融機構,促進小微企業信貸市場的競爭是產業組織政策的關鍵。人為抑制規模擴張、地域擴張來迫使銀行對小微企業進行借貸的政策並不一定有效,促進充分競爭,才能真正解決小微企業信貸難的問題。
(三)放鬆小微金融機構的規制
1.要放寬小微金融機構的准入條件[13]。大量發展地方性的小微金融機構,是形成充分競爭的地方小微企業信貸市場的前提,是民間借貸規范化的主要途徑,也是解決小微企業信貸難的關鍵措施。
2.要適當放鬆對小微金融機構的監管,可適當放寬「只貸不存」類金融機構在信息披露、會計准則、風險控制乃至資本充足等方面的監管標准,降低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成本。
3.在緊縮的宏觀調控中要避免誤傷小微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通過結構性的政策放鬆對小微企業的信貸。
4.要放鬆利率管制[14]。微型企業信貸的單位成本以及風險偏高,人為壓低利
率導致貸款收益無法彌補其成本,直接制約了微型企業信貸的供給。鑒於微型企業較高的資本回報率,覆蓋成本和風險的市場化利率設定機制是商業化小微企業信貸的前提條件。同時,需要引入彈性利率制度安排,利率隨借款人的風險、次數而調整,有助於降低銀行經營風險和形成對小微企業的動態激勵。 六.總結 在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下,中國多數小微企業經營狀況不好,收益微薄,困難重重。小微企業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本文結合文獻,分析了當前中國小微企業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各方面問題及原因,並提出了部分建議,希望其通過不斷改善經營管理,提高自身的資信級別,便於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照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信用狀況給予資金支持;對銀行機構來講,可以為商業銀行確定貸款風險程度和信貸資產風險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據,提高小微企業違約成本,從而降低信貸風險;同時為監管部門的監管提供參考依據。支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對於中國經濟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英語:
A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China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credit
I. Introction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t present, the number of China's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have been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99% of the total number of enterprises, covering all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GDP rate of more than 60%,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ax rate is more than 50%, and provide 80% of urban jobs, has become a national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economy.However, the shortage of funds, financing difficulties has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grow. On the one hand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by itssmall scale, less fixed assets, the accounting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other problems, not to the bank to provide relevant materials need adequate collateral and bank; on the other hand, nonstandard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information opaque, insufficient credit also is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obtain loans from banks to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aking this as the background, the autho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opinion and suggestion to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the field, and analyzing its theoretical logic, and strive to understand the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credit.In particular, the whol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evolution from micro enterprises, look, what is theparticularity of it? How can we be directed to an ideal future state? To roughly from what aspects? What is the counter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pecific? To provide some usefu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further hope for people seeking answers to the above question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ocu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ofthe object basically change the arrangement process.Around the three aspects of enterprises, banks and government discusses the status quo and difficultie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or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trendshave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and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lthough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each are not identical, but are improving China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ace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e original intention,firm th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Two. Facing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creditpredicament and cause the narrow channels of financing,financing difficultie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e to a weak position in the scale of investment, technology,competition and so on, access to and use of policy information channel is obstructed, ability is not strong,financing difficult to enjoy equal treatment with [1] in large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At present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inancing channels mainly has four ways banks,small loan companies, Guarantee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lending. Even if the state issued the relevant preferential policies to support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inancing,but the financing cost, the approval process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or more inclined to friends and relatives lending to solve the financing demand, however, the size of funds is verylimited. According to Tian Yun in the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in the published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sampling survey of 3.8 thousands of small micro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atu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only 15.5% able to obtain bank loans, financing gap of nearly 30000000000 year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near 80% face financial strain [2]. Although the financing of small enterprises showing a "channel diversification, socialization, marketization of sourcebehavior" trend, but the overall scale is small, the fund is tight, strict condition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in order to avoid the fund chain break, had to turn to private lending. Although the form of more folk loans, but loanshigh interest, harsh condition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because of lack of funds difficult, many enterprises are closed down, stop proction, semi shutdown state, the boss frequently "Run away", impetuous.
Three.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ccounting agency risk management as an effective accounting solutions and newsocial accounting services, accounting agents are more and more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avor. However,according to Chen Jun said, in the process of accounting,the related subject all want to make their own interests to maximize, and thus the game among the interests of subjects between [3]; at the same time, between accountingagency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principal and theaccounting agency information asymmetry, accountingagency enters a doorsill low, staff service level not higherreasons, the accounting agency risks in many aspectsrelated to the subject: bring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risk and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to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brings credit risk to accounting agency, bring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customer risk, brought to the country tax collection risk. So how to strengthen the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ccounting agency risk management,
Four. The credit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banks based on China's current development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loans are not ideal, apart from a few banks e to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