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校貸被國家制止了嗎
是的。
校園貸款是近年來興起的一股惡性循環。一些高利貸者把爪子伸向校園。他們名聲不好,手段卑劣。一旦學生借到校園貸款而無法償還高額利息,就會受到放貸者的騷擾、恐嚇、威脅、侮辱甚至拳打腳踢。結果,一些借讀生無法完成學業,甚至被迫自殺。
近日,公安部等部門下發《關於規范民間借貸行為的通知》,規定要嚴厲打擊學校違規向學生放貸行為!這對非法放貸者來說是個打擊。也是為了保護在校學生的權益。這也讓學生家長放心了!
2. 任何網貸機構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了嗎
9月6日。,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規范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為了滿足學生金融消費的需要,鼓勵正規的商業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
趙建軍表示,為了滿足學生金融消費的需要,鼓勵正規的商業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據他了解,不少銀行已經開辦了這項業務,像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同時,教育部還要求各高校要認真做好學生的教育,加強對學生金融知識的教育,加強不良校園貸的警示教育,引導學生不要上當受騙。
3. 四部門對2023年內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予以免除嗎
關於做好2023年國家助學貸款免息還本延期還款工作的通知
財科[2022]1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教育廳(局、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教育局,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銀保監管局,中央部門所屬高等院校,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
為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緩解就業壓力,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經國務院同意,現就2023年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和延期還本事宜通知如下:
一是對2023年及以前年度畢業的貸款學生,免除2023年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參照國家助學貸款貼息政策,免除的利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承擔。
二。2023年及以前年度畢業的貸款學生應於2023年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本金,經貸款學生自主申請後,可延期一年償還。延期貸款不罰息、不復利,風險分類暫不下調。
三、國家助學貸畝辯搭款承辦銀行應根據調整後的貸款安排提交信貸信息,提交的信息應進行調整。學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未能及時還款的,貸款承辦銀行將認定相關逾期貸款不得作為逾期記錄提交,已提交的予以調整。
本通知未盡事宜,按現行相關政策執行。
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業和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2023年5月26日
財政部網站截圖
4. 國家給大學生還網貸
國家給大學生還網貸:國家出重拳整頓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亂象:有關部門聯合對外發布通知,禁止小貸公司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不得針對大學生群體精準營銷;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大學生放貸,要實質性審核識別真實貸款用途等。
小額貸款公司要加強貸款客戶身份的實質性核驗,不得將大學生設定為互聯網消費貸款的目標客戶群體,不得針對大學生群體精準營銷,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
放貸機構外包合作機構要加強獲客篩選,不得採用虛假、引人誤解或者誘導性宣傳等不正當方式誘導大學生超前消費、過度借貸,不得針對大學生群體精準營銷,不得向放貸機構推送引流大學生。
未經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或地方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不得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格限制同一借款人貸款余額和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總業務規模,加強產品營銷管理,嚴格大學生資質審核。
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合作機構不得針對大學生群體線上精準營銷,在校園內開展的線下營銷宣傳活動需事先向營銷地監管部門報備,並就開展營銷活動的具體地點、日期、時間和活動內容提前告知相關教育機構並取得該教育機構的同意,營銷活動不得使用欺騙性、引人誤解或誘導性宣傳等不當方式,誘導大學生申請消費貸款。
要嚴格貸前資質審核,實質性審核識別大學生身份和真實貸款用途,綜合評估大學生徵信、收入、稅務等信息,全面了解信用狀況,嚴格落實大學生第二還款來源,通過電話等合理方式確認第二還款來源身份的真實性,獲取具備還款能力的第二還款來源(父母、監護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示同意其貸款行為並願意代為還款的書面擔保材料。
要加強貸後管理,確保借貸資金流向符合貸款合同規定;妥善處理逾期貸款,規范催收管理,嚴禁任何干擾大學生正常學習生活的暴力催收行為。
要加強大學生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保障信息安全的規章制度,採取有效技術措施妥善管理大學生基本信息,不得向第三方機構發送借款學生信息,不得非法泄露、曝光、買賣借款學生信息。
各地公安機關要嚴厲打擊針對大學生群體以套路貸、高利貸等方式實施的犯罪活動,加大對非法拘禁、綁架、暴力催收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依法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活動。
此外,《通知》還對高校加大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和幫扶力度以及網信部門強化網路輿情監測,合理引導輿情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5. 取消扣減學生貸款利息
題主是否想詢問「取消扣減學生貸款利息是真的」?真的。根據查詢瀟湘晨報官方坦神百家號記者查詢省教育廳網站得知,高校畢業學子2022年內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將予以免拆虧除,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緩解就業壓力。國家助學金用於資助納入全國招生計劃內的家庭經濟困難全日制本專科生(含預科、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學生,不含退役士兵學生),平均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3300元,具體標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000—4500元范圍內自主確定,分為2—3檔。資助面約為普通旅信神高校全日制本科在校生總數的20%、專科在校生總數的22%。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學生全部享受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3300元。
6. 有人打電話說我在大學注冊了學生貸,現在國家要求不允許有,叫我注銷,說有可能影響徵信
騙子。不要相信。一般電話指導叫人按要求操作的都是騙子。最簡單的辦法你就告訴他,稍等我打110咨詢一下。他掛電話絕對飛快。
7. 國家要取消網貸嗎
沒有取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二十二條 借貸雙方通過網路貸款平台形成借貸關系,網路貸款平台的提供者僅提供媒介服務,當事人請求其承擔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網路貸款平台的提供者通過網頁、廣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證據證明其為借貸提供擔保,出借人請求網路貸款平台的提供者承擔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7)國家要取消學生的小額貸款么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相關法條:
第二十五條 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出借人主張支付借期內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自然人之間借貸對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除自然人之間借貸的外,借貸雙方對借貸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民間借貸合同的內容,並根據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
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8. 如何看待五部委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
不得不說,現在某些專門搞互聯網消費貸款的公司簡直是良心壞透了。趁著大學生還沒有深入社會,便開始坑蒙拐騙,無所不用其極。不僅無限擴大他們對購物和狂歡的渴望,而且還搞出分期的形式,坑害他們提早走上「超前消費」的道路和「過度借貸」的深淵。
買東西完全不需要自己積攢的零花錢,只要身份證銀行卡綁定以後,摁個按鈕就可以完美解決。想花錢也不用精打細算的,喜歡什麼就買什麼。就算現在還不起,以後也能慢慢還!
這些公司除了能夠精準營銷,還可以把自己的業務落實到大學生的面前。尤其是在宿舍的大門上、廁所的牆壁上、教室的課桌上,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消費貸款的廣告。也正因為它們可以明白大學生經受不住金錢的誘惑,所以才會如此大張旗鼓的招搖過市。
不過,這些顯然還不是最可恨的!還沒有來得及給大學生留下喘息的時間,它們就又開始早早地埋好了陷阱......
既然有人已經對借貸有了防備和抗拒心理,那麼為什麼不去把它包裝一下,使其變成做生意?無論如何,沒錢的大學生都得需要投入成本才能賺錢。如果他們賺錢了,就可以用利潤輕松地歸還本金;如果他們失敗了,也必須要按照原先的協議進行補償。
除此之外,我們回顧一下近幾年的新聞,會更加地觸目驚心。
9. 國家對在校大學生貸款的規定
國家賠償是1995年實施《國家賠償法》之後,由國家對行使公權力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後果承擔賠償責任的活動。而國家賠償金則是以貨幣形式支付賠償金額的一種賠償方式,也是國家賠償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