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抵押擔保 > 印度小額貸款的推行

印度小額貸款的推行

發布時間:2023-08-14 16:30:37

A. 小額貸款的起源

從國際流行觀點定義,小額信貸指向低收入群體和微型企業提供的額度較小的持續信貸服務,其基本特徵是額度較小、無擔保、無抵押、服務於貧困人口。小額信貸可由正規金融機構及專門的小額信貸機構或組織提供。小額信貸組織按照業務經營的特點,分兩類:商業性和福利性,也稱制度主義和福利主義。前者更強調小額信貸管理和目標設計中的機構可持續性,以印尼的人民銀行為代表;後者則更注重項目對改善貧困人口經濟和社會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鄉村銀行為代表。很多企業在小額貸款里脫穎而出例如紫清金融是一家集財富管理、信用風險評估與管理、信用數據整合服務、小額貸款行業投資、小微借款 咨詢服務與交易促成綜合性P2P領域的領航者之一,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普惠金融與財富管理服務。宜保通專注建築工程領域資金借貸,並提供中小微企業創業及經營資金融通,個人消費貸款的綜合網路服務。唯我貸為小微企業和民間資本打造最高速的融資平台,積極探索債權融資領域的最佳途徑,致力創建具有特色的高速、有效、合法的網路借貸平台。將出借人和借款人進行自主配對,為國內廣大個人和中小企業解決最急需的貸款和融資問題。解決貧困人口問題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所面臨的巨大困難,因為,由貧困所引發的種種社會問題,會導致整個國家的動盪,小額貸款通過改善低收人人群的經濟狀況,可以大幅度地增加社會整體上的有效需求,促進社會投資生產和國民經濟發展。小額擔保貸款最早起源於孟加拉國。上世紀70年代,穆罕穆德·尤努斯在孟加拉國創辦了孟加拉農業銀行格萊珉(Grameen,意為鄉村)試驗分行,格萊珉小額信貸模式開始逐步形成。尤努斯提出對資本主義進行改革,原始的資本主義提倡的是競爭和資本追逐利潤的本性,尤努斯提出改變原有的資本模式理論。因為,首先,任何人都有作為企業家的潛質,即使是一個非常窮的人,也同樣擁有作為企業家的基本潛質,所以作為企業家或者資本家,他們無權比窮人更優惠,例如稅收政策,土地政策等等。這樣對社會上的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公平的,由於馬太定律的存在,這會導致窮人更窮,富人更富,兩極差距逐漸拉大,從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其次,社會價值最大化應該取代現有的利潤最大化。應該建立社會價值的取向,使得企業不僅僅局限於貪婪地為股東獲利.在這種理論基礎上,尤努斯成立了格萊珉銀行,提倡貸款應成為一種人權,要建立一個普惠式的金融服務體系。由於資源天然地傾向資本,富人可以利滾利,而窮人沒有第一筆錢,就很難擺脫貧窮。格萊珉提供這第一筆錢,並且相信個人的創造力和潛力,而不需要窮人提供任何擔保。他構建體系,讓窮人結成五人小組進行貸款,利用一層層的信任——鄰里親朋的信任、格萊珉對窮人的信任——提高還貸率。1979年6月,在孟加拉中央銀行的指導下,每一家國有銀行都應提供三家分行啟動格萊珉銀行項目。1983年,孟加拉國議會通過了《1983年特別格萊珉銀行法令》,正式成立了格萊珉銀行。2006年10月,尤努斯因其成功創辦孟加拉鄉村銀行——格萊珉銀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格萊珉銀行」已成為孟加拉國最大的農村銀行,這家銀行有著650萬的借款者,為7萬多個村莊提供信貸服務。格萊珉銀行的償債率高達98%,足以讓任何商業銀行感到嫉妒。而且,每一位借貸者都擁有這家銀行一份不可轉讓的股份,占據這家銀行92%的股份(余額由政府持有),這實實在在是一家為窮人服務的銀行、是窮人自己的銀行。「尤努斯取得的成就真是卓越非凡。」尤努斯創辦的格萊珉銀行對傳統銀行規則進行了徹底的顛覆。在他的銀行里,你看不到電話、打字機或者地毯——尤努斯的員工們主動下到村裡地頭去拜訪借款者——他們之間也不簽署借款合同,大多借款人都目不識丁。格萊珉銀行向客戶們收取固定的單利利息,通常是每年20%,相對孟加拉商業貸款15%的復利,這個利率是比較低的。他們的客戶都是那些沒房沒產的窮人,那些還不致窮困潦倒的人則被排除在外。尤努斯發現,把錢借給那些在孟加拉社會里沒什麼賺錢機會的婦女們,通常會給家庭帶來更大的收益:這些婦女們對她們的貸款會更為小心謹慎。貸款申請人還得清楚的了解格萊珉銀行的運作方式,這樣他們才有資格借款。償款通常從借款的第二周開始,盡管看上去會有些壓迫性,但這也緩減了讓借款人承擔在年終償付一大筆錢的壓力。借款者要有6~8人構成「團結小組」,相互監督貸款的償還情況,如小組中有人逾期未能償款,則整個小組都要受到處罰。借款發放和償付每周通過一次「中心會議」公開進行。在孟加拉到處滋生著腐敗的各種機構中,格萊珉銀行以其公開透明的運作而感到自豪。格萊珉模式在50個國家得到了成功復制,如菲律賓的ASHI、Dungganon和CARD項目、印度的SHARE和ASA項目,尼泊爾的SBP項目等,這些項目實施後借款者的生活和收入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據說在我國雲南地區也曾有過格萊珉銀行的試驗。聯合國更把2005年命名為「國際小額信貸年」。

B. 國際小額信貸年的模式

多元化的小額信貸發展模式
小額信貸發源於非正規金融組織。小額信貸項目發展與銀行有兩種方式的聯系:第一種類型是由於小額信貸項目的開展,從小規模的項目逐步成為獨立機構,進而發展成為正規的金融機構,例如孟加拉「格萊明鄉村銀行」和玻利維亞的「陽光銀行」。第二種類型為正規的國有銀行引入小額信貸項目,逐步服務於大量中低收入客戶,實現正規金融機構中設立專門的小額信貸部門,並按市場機制運作,可以盈利。如印尼人民銀行小額信貸部,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在東歐的試點;改革後的蒙古農業銀行等。目前,世界各國的小額信貸模式千差萬別,以各種方式存在,包括非政府組織、合作組織和正規金融機構等。
1.非政府組織模式:格萊明鄉村銀行模式是一種非政府組織從事小額信貸的例子。格萊明鄉村銀行創建於1974年,80年代在政府支持下轉化為一個獨立的銀行,但其實質上仍為非政府組織。到2003年末,格萊明已經擁有1195個營業所、1.2萬名員工,並覆蓋了312萬貧困農戶,存款余額2.27億美元,貸款余額2.74億美元,基本貸款年利率20%,貸款回收率99.06%,凈利潤1100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格萊明為擺脫依賴補貼的負面形象自1998年起不再接受政府和國際機構援助資金的注入,還針對客戶需求和同行競爭壓力,開始發放額度較大的中小型企業貸款。格萊明以小組為基礎的農戶組織,要求同一社區內社會經濟地位相近的貧困者在自願的基礎上組成貸款小組,相互幫助選擇項目,相互監督項目實施,相互承擔還貸責任;在小組基礎上建立中心,作為進行貸款交易和技術培訓的場所;無抵押的、短期的小額信貸,但要求農戶分期還款,定期參加中心活動。對於遵守銀行紀律、在項目成功基礎上按時還款的農戶,實行連續放款政策。經營機構本身實行商業化管理,特別是以工作量核定為中心的成本核算。
2.正規金融機構模式:印尼人民銀行小額信貸部(BRI—UD)和泰國(BAAC)是正規金融機構從事小額信貸的模式。印尼人民銀行小額信貸部下設地區人民銀行、基層銀行和獨立營業中心。獨立營業中心是基本經營單位,獨立核算,可以自主決定貸款規模、期限和抵押,執行貸款發放與回收。機構內部建立激勵機制。獨立營業中心實行獨立核算,每年經營利潤的10%在第二年分配給員工。實行商業貸款利率以覆蓋成本(年利率32%);如果借款者在6個月內都按時還款,銀行將每月返回本金的5%作為獎勵;儲蓄利率根據存款額確定,存款越多,利率越高。這種政策使BRI吸收了印尼農村約3300萬農戶手中的小額游資,儲蓄成為其主要的貸款本金來源。嚴格分離銀行的社會服務職能和盈利職能。銀行不承擔對農戶的培訓、教育等義務。BRI-UD高利率和鼓勵儲蓄的政策,使金融機構實現了財務上的可持續性。
3.金融機構和非政府組織緊密聯系模式:印度國有開發銀行—印度農業和農村發展銀行(NABARD)是將非正規農戶互助組(SHG)與正規金融業務結合起來從事小額信貸的模式。該模式開始於1991年,NABARD通過其員工和合作夥伴(亦稱互助促進機構,指基層商業銀行/信用社/農戶合作組織/准政府機構)對由15-20名婦女組成的農戶互助組進行社會動員和建組培訓工作,農戶互助組內部先進行儲蓄和貸款活動(俗稱輪轉基金,類似國內的「會」),NABARD驗收後直接或通過基層商業銀行間接向農戶互助組發放貸款。NABARD對提供社會中介和金融中介服務的合作夥伴提供能力建設和員工培訓支持,並對基層商業銀行提供的小額貸款提供再貸款支持。在2002-2003財政年度,NABARD共向26萬新成立的農戶互助組提供約1.6億美元的新增貸款。截至2003年3月,NABARD已累計對國內1160萬貧困家庭提供貸款,覆蓋全國近20%的貧困家庭。
4.社區合作銀行模式和村銀行模式:社區合作銀行(又稱信用聯盟)是完全由社員管理、自助式的金融機構。它由特定的群體或機構組織管理。合作銀行是一個民主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金融合作社。由所有社員擁有並管理,每個社員有一票的投票權來選舉合作社的負責人。
村銀行是國際社區資助基金會(FINCA)開創的一種提供小額信貸的組織形式,它採用經濟民主化的方式運作,提供市場利率的貸款是其主要業務。村銀行與社區合作銀行的區別在於村銀行不是一人一票,可以一人多票。村銀行小組就是由10-50人組成的互助小組,小組成員每周或每兩周開一次會,小組會為自己提供三種基本服務:(1)提供小額自我就業貸款來開辦或擴大自己的生意;(2)提供一種儲蓄激勵和一種積累儲蓄的方法;(3)建立一個提供互助幫助並鼓勵自立的以社區為基礎的系統。村銀行小組的成員相互擔保彼此的貸款並在組織內部採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5.國家級小額信貸批發基金模式:孟加拉國批發式小額信貸機構PKSF獨具特色,是一個成功的自主性批發小額信貸機構,受到了國際小額信貸產業界的廣泛關注和推崇。為了集中管理國內外捐助機構和政府的扶貧資金,並推動小額信貸機構的持續發展,孟加拉政府於1990年設立了農村就業支持基金會(PKSF),該基金會注冊為非盈利性股份制公司,注冊資金1.7億美元,由國內外贈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組成,其董事會成員由7名獨立的社會知名人士組成,主席和其中2名成員由政府推薦,另外4名成員由15人組成的理事會推選(格萊明鄉村銀行總裁尤諾斯教授就是董事之一)。PKSF僅對符合其標準的合作機構提供能力建設和免於擔保的小額信貸批發業務。截至2003年底,PKSF已接納189家合作機構,通過他們為213萬貧困農戶提供了1.65億美元的小額貸款。PKSF通過現場調查,審計和提交會計報表對合作機構實行監督,並幫助其制定長期發展規劃。PKSF這一國家級小額信貸批發基金的設立,促進了小額信貸行業標准和最佳實踐的推廣,推動小額信貸機構的良性競爭和可持續發展,也大幅度減少了國際和國內用於小額信貸扶貧資金的設計成本。正是由於存在一個有效競爭的小額信貸市場,PKSF的合作機構才能不斷創新,提高效率,PKSF自身的持續發展也得到相應保證.

C. 印度的格萊珉銀行的經營模式是什麼

顛覆傳統的銀行業——格萊珉銀行模式
格萊珉模式顛覆了幾百年銀行業的法典:借貸給無抵押擔保的窮人,同時,能夠贏利,可持續發展。過去三十年中,格萊珉銀行用事實說明了他們的能力和正確性,那麼他們究竟用了怎樣的方法呢?
首先,尤努斯教授研究了傳統的銀行業務模式,發現其中有一些很大的問題,比如:傳統的銀行與信貸公司通常要求全額還款;在貸款到期時拿出一大筆現金,通常會使貸款人心理上很難受,他們就盡可能地拖延還款,於是,在拖延的過程中,貸款數額越滾越大。最終,他們決定根本不還這筆錢了。如此長期而全額償還的貸款,也使得借貸雙方對早期出現的一些問題不予理會;他們不是在問題出現時解決它們,而是希望隨著貸款到期,那些問題會自行消失。鑒於此,尤努斯教授在建立格萊珉銀行的還款模式時,與傳統銀行背道而馳:創立了每周還款模式,每周借貸人只需償還非常小數額的貸款,在日積月累中,就會不知不覺完成還款。這種還款模式現在看來比較平常,但在三十年前的孟加拉,這的確是一個創舉。筆者認為,也正是由於這種還款模式的制定,才保證了格萊珉銀行的高還貸率。
其次,在格萊珉銀行的發展過程中,為了保證赤貧人群的還貸信心,尤努斯教授和他的同事們還創制了一整套發放和收回貸款的機制:他們要求每個申請人都加入一個由相同經濟與社會背景、具有相似目的的人組成的小組,而格萊珉銀行則建立起一些激勵機制,鼓勵那些貸款者在各自的營生中互相幫助取得成功。「小組成員的身份不僅建立起相互的支持和保護,還舒緩了單個成員不穩定的行為方式,使每一個貸款人在這一過程中更為可靠。來自平等夥伴之間的微妙而更直接的壓力,使每一個組員時時與貸款項目的大目標保持一致;小組內與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也激勵著每一個成員都要有所作為。將初始監管的任務移交給小組,不僅減少了銀行的工作,還增強了每個貸款人的自立能力。由於每一組員的貸款請求都要由小組批准,小組就為每一筆貸款擔負起了道義上的責任。當小組的任何成員遇到麻煩時,小組其他成員通常都會來幫助。」舉例來說,一個人想要得到貸款,就必須整個小組先行通過,然後才能申請;如果小組中有一名組員的貸款不能按時地償還,那麼其他組員也就不能再次得到貸款。所以,小組中的每一個人都要在保證自己合理利用並努力償還貸款的同時,幫助和鼓勵或監督其他組員合理利用貸款並不斷努力償還,這樣他們才有共同的機會和希望。
事實上,要組建一個這樣的小組對普通孟加拉人,尤其是孟加拉婦女來說並不容易。他們必須自己找夥伴,做工作,並且只有全員通過格萊美銀行的面試後,才能得到貸款。一個小組要得到格萊珉銀行的認同或認證,可能花幾天時間,也可能要花上幾個月時間。為了得到認同,這個貸款小組的所有五個成員都必須到銀行去,至少要接受七天有關格萊珉銀行政策的培訓,並要通過由一名高級銀行主管主持的口試,表明他們理解了這些政策。而且,每個組員必須單獨接受考試。對此,尤努斯教授認為:「由小組與考試造成的壓力,有助於確保只有那些真正有需要,而且對此十分嚴肅的人,才能夠真的成為格萊珉的成員。那些日子還過得去的人們,通常會覺得那些麻煩不值得。即便認為值得去做,他們也通不過我們的測試,還是會被迫離開小組的。在我們的小額貸款規劃中,我們只需要有勇氣、有抱負的先行者。他們才是能夠成功的人。」
第三,格萊珉銀行不僅提供小額貸款,而且也鼓勵小額存款,這些存款可以在窮人們遇到困難或是尋找其他創收項目時應急。格萊珉銀行要求貸款者將所貸款項的5%存入小組基金,這是小組成員們的共同存款,只要滿足兩個條件(1、其他組員對其申請的數額與用途表示贊同;2、那筆貸款不能超過小組基金總額的一半),任何小組成員都可以從這筆小組基金中得到一筆無息貸款。「在每年數以千計的案例中,小組基金為組員提供的貸款使人們免於季節性的營養不良,得以付醫葯費、學費,為受到自然災害影響的營生重新提供資本,使人們能夠節儉而體面地安葬親人。」
孟加拉國「鄉村銀行」模式,創造了資金回收率100%的奇跡。是國際上公認的、最成功的信貸扶貧模式之一。它以其扶貧面廣、扶貧效果顯著,且銀行自身按市場機制運作,持續發展,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目前全球有59國家正在復制,而且,既有發達國家,又有發展中國家:
非洲(22):布吉納法索、中非共和國、查德、埃及、衣索比亞、迦納、肯亞、賴索托、馬里、馬拉維、茅利塔尼亞、摩洛哥、奈及利亞、獅子山、索馬里、南非、蘇丹、坦尚尼亞、多哥、烏干達、桑給巴爾、辛巴威 亞洲(16):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斐濟、印度尼西亞、吉爾吉斯坦、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黎巴嫩、馬來西亞、斯里蘭卡、越南、印度 澳洲(1):巴布亞紐幾內亞 美洲(15):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多米尼加、厄瓜多、薩爾瓦多、瓜地馬拉、蓋亞那、牙買加、墨西哥、秘魯、美國 歐洲(5):阿爾巴尼亞、法國、荷蘭、挪威、波蘭. 摘自: http://ke..com/view/1263492.htm 網路:格萊珉銀行有更詳細的相關內容。

D. 國際小額信貸年的發展


小額信貸是信貸機構向低收入階層和弱勢群體(主要是低收入客戶和個體經營者)提供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服務方式,也是扶貧的重要手段。小額信貸在上世紀70年代發端於孟加拉國,是滿足窮人信貸需求的一種信貸方式,貸款對象僅限於窮人,額度很小,無需抵押。自創立以來,小額信貸受到了窮人的熱烈歡迎,迅速推廣到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發展中國家,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扶貧方式。小額信貸發展演化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從70年代的農戶小額貸款發展到80年代微型企業的小額貸款,進一步發展到90年代追求商業可持續發展和貸款覆蓋率為目標的小額貸款,目前,多元化模式的小額信貸正逐步融入金融體系。
小額信貸的迅速發展反映了對過去金融扶貧方式存在問題的反思。以往,貧困人口被視為不具信用,同時考慮到較高的操作成本及貸款風險,商業銀行一般不願意對低收入階層提供貸款服務。為彌補這種對貧困人口金融服務的空缺,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及國際發展機構協助建立了專門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並通過其發放大量低息的農業、扶貧貸款。由於指導思想、政策和項目執行機構存在問題,加上對吸收存款沒有予以應有的重視,這類金融機構的扶貧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小額信貸的產生改變了原來由政府發給貧困戶補貼信貸的模式,引入市場機制,由金融機構按市場運作。和傳統的政府貼息貸款項目相比,小額信貸已顯示出巨大的優勢:第一,高還款率。成功小額信貸項目的平均還款率在90%以上;第二,高入戶率。小額貸款能保證100%的貸款最終達到農戶手中;第三,貸款對象是弱勢群體,是對現有金融服務體系的補充和完善;第四,市場化運作;第五,重視針對貧困婦女的服務。
小額信貸作為一種有效的扶貧手段已在世界上愈來愈多的國家實踐。數以千計的小額信貸項目力圖把金融服務推進到那些以往得不到此類服務的貧民階層中去。在世界各地實行的小額信貸模式有多種,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孟加拉的格萊明鄉村銀行(GRAMEEN BANK),印尼的人民銀行小額信貸部(BRI-UD),及玻利維亞的陽光銀行(BANCOSOL)。從事小額信貸業務的機構包括正式的金融機構、非政府組織、社區組織、以及政府機構和國際組織。從發展金融市場來看,低收入階層、微型企業為擴展金融服務提供了很大的潛在市場。如果能找到比較好的降低經營成本,減少金融風險的方法,小額信貸機構就可以把金融服務推廣到窮人中的一部分,並能維持其本身的正常經營及利潤。從微型企業的發展來看,小額信貸可以為企業發展提供一部分初始資金,並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長期的金融服務。從扶貧來看,存款服務可以幫助窮人增加儲蓄,從而克服資金不足及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當窮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後,貸款服務則可以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從而最終擺脫貧困。

E. 小額信貸管理系統的發展

在國際上出現於20世紀60—70年代,最初目的是消除貧困和發展農業生產。資金的發放主要是通過國家的金融機構或合作組織,資金主要用於農業生產和技術的改造,貸款的發放對象主要是男性,貸款發放一般是低息、無息、資金來源是政府的補貼及各種公基金。
目前,世界各國都有小額信貸的實踐,但由於各國的國情不同,小額信貸的運作方式及發展路徑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各國提供小額信貸的機構也具有多樣性,包括國有機構、國有政策性或發展銀行、商業銀行、非政府組織、信用合作社以及非正規的社區團體。國際上幾種有影響的小額信貸模式有:孟加拉的鄉村銀行、泰國的農業和農村合作社銀行、印度尼西亞的人民銀行的小額信貸體系等。
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小額信貸開始在中國農村進行試點。最初,中國的小額信貸項目是效仿孟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 Bank,簡稱GB)模式。在隨後政府推廣的小額貸款扶貧項目也是一種借鑒GB模式的項目。這些項目主要有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利用國外資金進行小范圍試驗,大多數是依靠補貼維持下去的。這些依靠補貼的非政府組織的項目很難有效、迅速的推廣他們的經驗。這些項目都沒能在中國達到一定量的積累。一定程度的覆蓋率以及小額信貸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20世紀90年代後期,在較大范圍內推廣小額信貸扶貧轉向為以政府和指定銀行操作,使用國內扶貧資金為主。

F. 小心小額貸款里的大陷阱

遠離小貸免遭坑害,拒絕誘惑珍惜生命

如今形形色色的小額信用貸款遍地開花、令人眼花繚亂,隨便租間街邊房就可無證開張並名目張膽地掛牌經營小額信貸業務、隱藏在寫字樓里的無證小貸公司更是不計其數,走在大街小巷、樓道間,房門口處處貼滿小額信貸小廣告和散發小額信貸廣告的人;

網路貸、校園貸更是以誘人的詞藻吸引著人們的眼球,甚至正在工作、開會、開車時也無端地被小貸人員打進騷擾電話。這種在印度復制過程中發生了蛻變、並帶來非常惡劣 社會 後果的小額信貸,早就被印度和孟加拉國明令禁止,反而在我國卻大行其道,且已經給我們帶來了同樣的 社會 惡果。

在媒體爆出了很多起大學生和企業主因小貸公司逼債而亡的消息後,又驚聞陝西咸陽培華學院一大學生、陝西商洛縣一農民、重慶郵電大學移動學院一學生謝波、綿陽某大學一學生均是因小貸公司逼債死亡,再一查網上資料更是令人吃驚:印度一個邦在短短九個月內就有近1.5萬人因小貸公司逼債而身亡,有的甚至還是集體死亡,這不得不讓人發出質問:這時下流行的各種形式的小額信用貸款,真的像宣傳的那麼好?一個好的金融產品為何會產生如此惡劣的 社會 後果?難道非得要像印度安得拉邦一樣出現集體死亡的惡性事件才能夠引起全 社會 的高度重視?

國人歷來把欠債看成是一件丟人的事.所以從不願讓人知道自己貸了小貸公司的款,哪怕小貸公司如何地採取非法手段催逼,絕大多數的人都選擇忍耐和沉默,如果被逼迫到最後的心理防線崩潰,往往選擇自殺。所以,除媒體曝光的以外,一定還有很多不被外界所知的惡性事件正在暗地裡發生著。為了避免人們再繼續地被小貸公司坑害,現將其華麗面紗揭開,暴露小貸的真面目。

第一、復利計息且利息高:小貸公司的利息高出銀行好多倍,而且是復利利息。

第二、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借款人本就承擔著高額的資金利息,可由於等額本息的復利計息方式使借款人除了第一個月全額使用本金外,隨著還款時間越長,借款人使用的本金卻越來越少,但借款人所承擔的資金利息卻沒有絲毫的減少,也就是說借款人從第二個月開始,所承擔的本金利息隨著時間的延長卻在打著滾的往上漲,只不過絕大多數的借款人沒有意識到而已。

第三、高額的罰金:利息本就是高額的復利計息,高額的罰金比利息還要高,如果把利息與罰金合並一算,這披著華麗外衣的所謂小額信用貸款比高利貸還要高利貸。難怪有人承受不了被逼得自殺。一、小額貸款公司既然是作為公司,就與其他的公司一樣只有經營商品的資格,只不過一個經營的金融產品、一個經營的是實物商品而已,因此,小額貸款公司沒有罰款的權力,所以小額貸款公司對其客戶(借款人)的一切罰款都是沒有法律依據,是非法的。二、小額貸款公司向借款人(客戶)推出的小貸產品,其利潤來源就是利息,而高出銀行貸款數倍的高利息,就已經包含了這個小貸產品的風險成本,如逾期風險和延期還款風險,因此,小貸公司格外收取客戶的高額罰金是沒有根據的,也是不應該的。

第四、砍頭息:一切先對客戶(借款人)的借款砍頭後再將剩餘部分放給客戶(借款人)卻仍然讓借款人(客戶)承擔全部總額的本金和利息的做法都是非法的。這種做法是非法的高利貸公司所為,客戶(借款人)有權拒絕支付。

第五、非法的軟硬暴力催收:客戶(借款人)有權保留對其追究法律責任和精神賠償的權力。

有的小貸公司,為了達到目的,僱傭 社會 閑散人員對客戶(借款人)進行暴力催收,並對其進行人生傷害和侮辱,限制其本人或者家人的人生自由,並實行暴力威脅和傷害,客戶(借款人)及其家人應當及時報案。有小貸公司為了達到催收目的,故意將客戶信息泄露,並且截取客戶通訊信息,騷擾其他非相關人員,甚至發送侮辱性和威脅信息,客戶(借款人)和被騷擾者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六、泄露和買賣客戶資料和客戶信息:有的小貸公司和小貸工作人員,將客戶信息在行業內共享,幫助客戶(借款人)進行連環貸,增加客戶(借款人)的還款壓力和負擔,達到個人掙錢目的。更加可恨的是一些小貸公司的工作人員之間直接將客戶信息資料明碼標價進行買賣。

第七、連環貸:由於小貸公司將客戶信息買賣和共享,一旦在一家小貸公司貸款後就會有很多的小貸公司給客戶打電話,無論他們說得多麼天花亂墜,都不要輕易相信,如果被拖入連環貸後,就被牢牢地套在了小貸這條船上,陷入不斷地往復貸款之中,想下船都難,這正是小貸公司和小貸公司工作人員想要達到的目的,最後非得逼得你傾家盪產,家破人亡不可。總之,當今 社會 誘惑太多。但要記住一條:「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如果天上掉餡餅,地上坑定有個大陷阱正等著人們」。特別是一些披著華麗外衣、裹著糖衣的炮彈的小額信貸,真的是令人防不勝防,稍不留意就會上當受騙,被其拖入陷阱而不能自拔。在校學生在經濟上還沒有完全獨立,一定要增強防範意識,加強個人修養,記住傳統文化中老祖宗給我們「成有節儉敗由奢」的教導;不要盲目相信:「今天花明天的錢」的西方消費觀念,要量力而行,「有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一旦不小心沾染上小額信貸無法還款,應當本著雙方協商解決,解決不成可以告訴學校和老師,實在不行還可以通過法律渠道來解決,千萬不要走極端。

閱讀全文

與印度小額貸款的推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額貸款買資料 瀏覽:152
貸款審核期間可以分期賣手機嗎 瀏覽:700
深圳住房貸款擔保公司 瀏覽:805
小額貸款害死了多少人 瀏覽:1
網上貸款用復印件能貸出來嗎 瀏覽:107
網上的小額貸款會去家裡要債嗎債嗎 瀏覽:952
把公寓抵押出去能貸款多少 瀏覽:478
貸款銀行要流水幾個月 瀏覽:524
工作調動公積金貸款還款怎麼辦 瀏覽:191
2020年一個月的小額貸款 瀏覽:36
河北省農村信用卡被限制是因為有貸款嗎 瀏覽:829
向農行貸款要提供進貨單怎麼弄 瀏覽:553
蘇州公積金貸款需要拉銀行流水 瀏覽:45
用網上買的四件套貸款 瀏覽:870
汽車抵押小額貸款都有哪些 瀏覽:783
拿流水貸款買房嗎 瀏覽:938
大學生助學無息貸款額度 瀏覽:557
農村產權房能否貸款 瀏覽:677
農行貸款4萬一年利息多少 瀏覽:564
前妻可為孩子貸款擔保嗎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