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和農信鄉助小額貸款怎麼樣
回顧2018年的時間節點,劉和都會意識到,2008年是不尋常的一年。
那一年,時任中國扶貧基金會小額信貸部主任的劉帶著他的團隊走進四川,開始了中國第一次以小額信貸模式參與災後重建的實踐。劉因以貸款而非捐款的形式幫助災後重建而受到質疑圓褲改和壓力。
幾乎與此同時,在外工作的李佳穎跑回綿竹老家重建地震中倒塌的房屋。她決定在家門口找份工作。「只要她活著,就應該和家人在一起。」成為劉團隊在綿竹招聘的第一個信貸員。在拿著現金走進鄰里無人看好的「爛攤子」農戶家中,完成當地第一筆抗災小額貸款時,李佳穎本人也質疑這筆錢「不靠譜」。
10年後的今天,中和農信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國扶貧基金會小額信貸部改制而來,成為專注農村市場的小額信貸服務機構。其股東不僅橘判包括官方背景的扶貧基金會,還包括螞蟻金服、TPG、IFC、紅杉資本、仁達普惠等眾多股東;惠特尼和天天尚。作為中國最具投資影響力的小額信貸機構,中和農信社已為21個省、313個縣的500多萬農村人口提供了小額信貸服務。
下去做個伴。
「信用是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的權利,就像獲得食物的權利一樣。」孟加拉鄉村銀行創始人尤努斯曾這樣說過。
事實上,由於缺乏抵押物、信用記錄和可信的盈利能力,大多數「窮人」很難有金融服務。這為中和農信社等小額信貸機構提供了市場空間。
劉這樣定義中和農信的目標客戶:「最好的20%已經被銀行等機構覆蓋。或低保戶中的老年人,是社會保障的對象。我們的目標是中低收入的農民。他們想做點什麼。他們缺錢,不能從銀行貸款。他們可以向我們借錢,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是有能力做一些事情的。」
到農村去,陪那些想做點事的農民,是每一個中和農信社信貸員最重要的事情。
吳燕芳,湖南平江縣三陽村的村民,曾經被困在一個黑窩點長達16年。2011年,奮鬥了半輩子的老吳跑回老家,發現父母沒了,房子沒了,連最普通的農民3354都做不了,因為土地沒了。
老吳有自己的打算,沒有田就給自己開荒;沒有農具,就得靠雙手。你需要借錢開荒。「有的錢會買種子肥料,有的錢會買電動三輪車。」
但是沒人借錢給他,他也找了信用社。「人們說這一點好處也沒有。我一無所有,沒有抵押,沒有擔保,甚至沒有一個家。而且我借的太少,人家也不想麻煩。」
中和農信社平江分社的信貸員鍾友平聽說了老吳的情況,幾次跑到他的菜地,看著老吳像在地里長大一樣不停地幹活。她說,我們給你貸款,沒那麼多限制。全靠信用。
吳還記得鍾友平把5000塊錢交給他時說的話。「這不是幫助,而是支持。你不必覺得虧欠我。你要靠自己,靠自己的信用。」
活了快60年,老吳聽到的都是沒有這個沒有那個。第一次有人跟他說:「你有什麼?」
如今,老吳種了十幾畝菜地,還清了貸款,買了新的手扶翻地機,存了兩萬多元。年近六旬的他開始有一種自豪感:村裡人越多活得越好。為什麼我不能?我不缺手腳,窮人就想不出更好的生活?這說不通。
伴隨中和農信的不僅僅是獲得貸款的客戶。中和農信社90%的信貸員來自農村。「如果我沒有加入中和農信社,我只能是一個外出打工的農村婦女。」把女兒培養成護理大學生的李佳穎,10年來服務了1500多位農民,月收入5000多元。「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滿足。」
地震十年後,綿竹市遵道鎮鵬華村舉行災後重建茶話會。李佳穎回憶說,「當我遇到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村民,把蓋房子和買種子的錢給他們時,我會說,別害怕,我們有手有腳,讓我們一起過上更好的生活。其實我們真的有更好的生活。」
願意做出改變。
拉美最大的小額信貸銀行墨西哥Compatu Bank的創始人之一MichaelChu曾經說過小額貸款公司作為「社會企業」的使命:比你服務過誰,你還沒有服務過誰更重要。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盡快接觸到那些還沒有接觸到的人群,因為每拖延一秒鍾就意味著一代人的損失。
截至2018年11月,中和農信累計貸款金額393億元,貸款金額243萬元,戶均貸款余額2.4萬元純鎮。這個額度對於城市白領來說可能只是一個月的工資,但對於沒有固定收入的農民來說,可能是他們運用金融工具,分配生產要素,主動掌控生活的起點。
山東茌平縣高希村黨支部書記高存愛這兩年發現,村裡的「老賴頭」高存敬「有點變了」。高存敬是村裡的貧困戶。因為這個「頭銜」,他不止一次跑到高存愛那裡,讓村裡幫他聯系農村商業銀行。「借給它35萬,讓我做成這件事。反正都是上面撥給貧困戶的!」
「貸款是要還的,不僅要還,還要還利息。貸款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而不是利息。」茌平縣中和農村信用社分社謝家倉反復給高存敬講這個淺顯的道理。
高存敬的兒子想開個農機修理部。父子倆借了一個多月的錢,還沒湊夠3000元。高存敬終於轉危為安,給謝家倉打了個電話:「我心裡終於明白,做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已經完了。」
拿到1萬元貸款時,高存敬父子的農機修理部開張了。第一個還款日,高存敬前一天晚上把錢存進卡里,謝家倉催著。
了他一次。
第二年,高存井還清了貸款,又貸了一筆,這次他們父子買了兩台二手農機,幫村民種地。再見到高存愛,他主動說:「現在我知道了,有了錢不亂花,攢到月頭還款。窮日子更要窮算計。過了年,我們還想干個二手車交易市場。」
看到高存井的變化,高存愛感慨的說:「這個小額信貸公司不一般!」
中和農信打通農村金融最後100米的過程,點點滴滴改變著鄉村人對「錢」「信用」「金融」的認知。2009年,中和農信開始為自己的客戶贈送保險,客戶如發生意外,保險公司代為償還貸款,盡量為客戶家庭減輕負擔。「對於我們大多數客戶而言,中和農信贈送的保險,是他們人生中第一份保險。在這樣一次次與金融產品的鏈接中,他們逐漸意識到運用這些工具來追求更好的生活,並不難。」劉冬文說。
跑起來 做引領者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研究解決那些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體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生逢其時,正在打響的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全局中,中國的小額信貸機構得到了更多實戰的空間,也逐漸成為這個行業的引領者。
2016年,小額信貸的「鼻祖」格萊珉將自己在中國唯一一家「直營店」——內蒙古商都縣格萊珉小貸公司交由中和農信接管,這意味著尤努斯教授將「窮人銀行」在中國繼續進行本土化「金融扶貧」的探索重任全權託付給了這位「後來者」。
49歲的張志和所在的村莊,離縣城還有50多公里的山路,在他的記憶中,他去過最遠的地方,是省城銀川。
「您看,這里是您的身份證號碼,一定要看準了才點確認。人臉識別的時候臉要乾乾凈凈的,頭發不能遮住眼。」小史一步步教,不到半小時,張志和由於此前還款記錄良好而獲得的1.2萬元授信到賬了,拿著收款簡訊,張志和還是犯嘀咕:「你們中和農信這幾年變化真大,又出保險,又能理財,現在還有了『二皮皮』。這東西好是好,可看不見摸不著,心裡總不踏實。」
小史笑著說:「我們推出手機貸款服務,就是要讓咱們村裡人都享受到和城裡人一樣的方便。以後您有需要的地方,我跟以前一樣,一個電話,上門服務。」
也許張志和永遠都不會明白,他在手機上的這幾步簡單操作,背後是數字圖像、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和人臉識別演算法等多種技術的綜合使用。普惠金融最前沿的觸角,就這樣以農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滲透進鄉村生活,這影響像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假以時日,無遠弗屆。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農村金融將會成為下一個藍海。中和農信有信心和各類金融機構競爭這個龐大的市場么?
劉冬文這樣描述企業的未來,「我們的客戶每年都在發生變化,但我們自己不變。我們鎖定的是農村中低收入小農戶的需求。小農戶如果成長起來了,那我們非常樂意看到有信用社、銀行等金融機構繼續為他服務。我們轉回頭來,繼續尋找和陪伴那些需要在脫離貧困的路上墊上一塊墊腳石的人,這是我們不變的使命。」
靠譜。
中和農信貸款
主要服務對象:中低收入群體
農村中等收入群體,他們人數眾多,人員龐雜,屬於農村社會的中堅力量。而「橄欖球」的底部則是低收入群體,這其中包含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們中80%喪失了勞動能力,是需要低保服務的。
中等收入群體和低收入群體的交界處比較模糊,很多低收入家庭剛剛通過自己的勞動改變了生活,步入中等收入群體的底端,但也許一次經營過程中資金周轉不利,整個現金流就斷了,一下子就回到了低收入群體。
中等收入群體底部和低收入群體的頂部,我們統稱為「中低收入群體」,是中和農信主要服務的對象。
放款速度比較快。相比於傳統金融機構,我們的放款速度比較快,一般符合條件的客戶提交申請後3-5天錢就能到賬,現在這個時間縮短到了1-2天。
2. 銀行鞏固脫貧成效
農行葉縣支行把鞏固和擴大貧困後評估工作作為重中之重。近期,該行抽調人員,增設窗仿衫敏口,加強監管,大力推進扶貧小額貸款實施,幫助貧困戶發展家庭經濟。截至11月30日,該行已投放827戶,戶數完成率在葉縣所有金融機構中排名第一。
為加快小額扶貧貸款進度,該行克服人員不足等困難,從支行抽調7名業務骨幹到客戶經理隊伍中。他們分三組深入常存鎮、葉儀鎮、聯村鎮,與貸款人對接,現場收集小額貸款信息,安排加班集中審批,梳理優化貸款發放流程。對前期已完成信息採集的仙台鎮、李霞鎮借款人,當地政府積極提供幫助,組織帶領客戶有序在農行辦理貸款發放手續,銀行抽調業務專家,增設貸款發放窗口,加快放款效率。
銀行班子成員帶頭,齊心協力,督促貸款落地進度。支行黨委書記、行長石亞玲深入常存、葉儀、聯村等鄉鎮貸款數據採集點,督促貸款數據採集,進行綜合協調指導;主備枝管行長牛堅守崗位,負責協調支行信貸系統和塌森生產系統的後勤保障和工作協調,加快採集信息的錄入,確保貸款流程的順利進行。
該行實行了貸款數據收集、整理、審核、審批、放款等環節的流程化操作,加快了貸款落地速度,為農行做好葉縣脫貧後的貸款投放評估工作做出了貢獻。
3. 金融支持普惠小微貸款增長不低於
NPC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吳曉靈在論巧岩壇上表示,今年,中央政府通過了一項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計劃。從群體來看,最難解決的是那些低收入群體,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偏遠落後地區的貧困群體和城市裡的農民工。用小額信貸模式放貸,讓低收入者積累信用,給他們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這是金融機構的責任和良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培林在論壇上表示,小額信貸是國際公認的扶貧濟困的金融方式。它在中國也經歷了20多年的嘗試、普及和創新。到2005年,中國貧困地區的小額信貸項目已經達到300多個。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小微金融和普惠金融一定會再創佳績。發展普惠金融,特別是發展小額信用貸款,可以為貧困人口和低收入群體提供發展機會,幫助解決7000多萬人的扶貧問題,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中國小額信貸協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杜曉山表示,小額貸款公慧談司已有十年歷史,商業銀行也在大力發展小額貸款業務。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如公益性小額貸款的法律地位和可持續發展問題,融資問題,小額貸款公司和銀行在經濟下行期的小額貸款業務,一些較大的風險和自身的管理問題。到目前為止,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設計、市場定位和風險管理的問題。我們仍然面臨各種挑戰和機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旬陽縣三秦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是2013-08-2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城關鎮黨家壩社區濱河東路111號。
旬陽前寬碰縣三秦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0928074542726Y,企業法人李榮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旬陽縣三秦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小額貸款發放。(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旬陽縣三秦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4. 如何站在一個農村信用社信貸人員寫一份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推薦材料,
範文:從吉安縣到青原區農信社,說起收貸能手朱信華,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朱信華同志自80退伍選擇了信合事業以來,懷著對信合事業的熱愛與執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直默默的耕耘著,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他先後擔任過信用社會計、信貸員、信用社主任、基層黨支部書記等職,現任青原區聯社清收小組組長。不論在什麼工作崗位,他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積極配合上級領導的工作,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級領導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為信合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30多年的信用社工作中,他先後多次榮獲省、地、縣農村金融系統「先進工作者」及縣鄉優秀共產黨員和全省學習企業文化先進個人稱號,並曾為維護信用社利益勇斗歹徒而獲得過公安部門的嘉獎。他的事跡先後在《農村金融》、《井岡山報》、《吉安縣報》及行業內刊多次刊登報道。
朱信華同志是一個勤奮好學而講原則的人,他深知正人先正己的道理,要做好工作、開拓業務、帶領好員工,必須自己率先熟悉業務知識,提高黨性修養。他除自覺加強學習金融政策法規和業務知識外,還十分注重與同事交流,在任信用社主任和黨支部書記期間,一直堅持黨員學習制度和員工學習制度。把自己帶領的隊伍全力打造成一支學習型和講原則的隊伍。
青原區天玉信用社原本是一個信用環境差、效益差、信貸質量差,員工不願來,沒人願去負責的老大難信用社。2003年,朱信華從吉安縣剛調來青原不久,區聯社為改變天玉信用社人心渙散、員工情緒低落、信用環境差等現狀,委於其重任。朱信華同志到任伊始,憑著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首先抓好內部管理,他以一位長者的愛心、一個老黨員的熱心,經常與員工促膝淡心,並按「人盡其才」調整崗位,挖掘潛能,充分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人心渙散、員工工作情緒低落的局面很快得到了扭轉。
朱信華同志不愧是軍人出身,信用社的內部管理有如戰場上後方保障,後方得到穩定,他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清收不良貸款、改善信用環境、攬儲等業務中去。他帶領外勤人員披星戴月,走村竄戶,和農民、工商戶、企事業單位領導面對面、心交心的宣傳信用社是我們農民自己的銀行、是工商戶和企事業單位的理財人。一份耕耘自然會有一份收獲!天玉信用社在區聯社的正確領導和朱信華同志的帶領下,通過全社員工幾年的不懈努力。至2007年存款由原來的1000多萬元上升到8000萬元,不良貸款由原來的800多萬元下降到400多萬元。天玉信用社由原來一個虧損掛帳200多萬元的老大難、綜合考評倒數一名的信用社,在2007年全區綜合考評中名列第二名,河東黨支部被評為「先進黨支部」,朱信華同志也被青原區聯社評為2007年度「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朱信華同志發揮先鋒帶頭作用和努力工作是分不開的,既大大鼓了員工的士氣,也為天玉信用社的生存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天玉鎮地處青原區城鄉結合部,人員復雜,信用環境差。當時在農戶間又流傳著一個謠言:說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是國家撥下來的扶貧救濟款,借了不用還的。謠言給信用社的清收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朱信華同志到任摸清情況後,帶領信貸人員對欠款戶挨家挨戶做工作,宣傳農信社的信貸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對貸款戶說:在你們最困難的時候,需要資金發家致富時,是農信社幫你們解決了資金難題!你們所借的款都是其他老百姓存在信用社的血汗錢,並不是什麼扶貧救濟款!要是你們的血汗錢被人借去了不還,你們的心情會怎樣呢?你們要是不還貸款,其他農戶又靠什麼來發展生產、發家致富呢?正是這些朴實的話,讓那些等待觀望的借款戶消除了疑慮,主動去信用社歸還了借款。朱信華主任在清收工作中,對那些通情達理客戶總是耐心的做工作,而面對那些難纏戶、賴債戶,他敢於啃「硬骨頭」、拔「釘子」。該採取措施的採取措施、該依法清收的依法清收,態度明確、無所畏懼。如有一筆上任主任發放的3萬元的違規貸款,借款人是鄰鄉鎮的一個村支書記王某,朱主任依法起訴了他後,他找到朱主任說:款又不是在你手上發放的,你管那麼多事幹嘛!你弄的我不好過,你也不想有好日子過!我花上10萬塊錢就可以買下你的人頭。面對「釘子戶」的威脅,朱主任毫無懼色,正色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你買下了我的頭,我可能成為烈士,而你的妻兒會因為你的做法感到抬不起頭來,親朋友也會因為你的行為而感到羞辱!一番正氣凜然的話讓「釘子戶」灰溜溜的走了。朱主任敢於拔「釘子戶」的事很快在天玉傳開了,天玉的信用環境從此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共產黨員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這是共產黨人的真實寫照,哪裡需要哪裡就會有共產黨人的身影。2008年因工作需要,青原區聯社安排朱信華同志在聯社清收小組任組長,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里,朱信華同志帶領一名清收人員收回不良貸款32萬余元,利息4萬余元,協助基層社清本、恢復貸款時效236筆,金額150萬元。朱信華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基本是在基層工作,崗位平凡,但他堅信只要懷有一顆對信合事業熱愛、對黨忠誠之心,同樣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更能彰顯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共產黨員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