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對政府出台的農村扶貧貸款了解多少具體內容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現在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農村裡面的經濟狀況也是越來越好,政府對於農村扶貧貸款也是有著非常多的好政策的具體內容,其實也是非常的簡單,比如說精準扶貧貸款,精準扶貧貸款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代表,它是國家支持貧困戶發展的一種措施,其本質上依然是貸款,但是與其他的商業貸款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精準扶貧貸款是國家全額貼息的貸款,不需要我們承擔任何一點利息支出,利息是由國家進行補貼的,一般貸款年限為三年,更大的程度上方便了每個農村人的生活。
3、農村扶貧貸款對於人們的生活有怎樣的改變?
這項政策的出台對於農村裡的每一個有想法的人,也是有著非常好的推進作用,我們也相信經過這次政策的不斷實施,一定會讓我們的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的,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謹慎,時代發展的步伐才好。
② 精準扶貧的簡短事例有哪些
精準扶貧的簡短事例:
1、扶貧小額信貸
2014年底,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人民 銀行、銀監會和保監會印發《關於創新發展扶貧小額信貸的指導意見》,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量身定製一款信貸產品。這種扶貧小額信貸的特點是「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抵押免擔保、 基準利率放貸、扶貧資金貼息、縣級建立風險補 償金」,探索出有效解決貧困戶貸款難貸款貴等問題的新途徑。
到2016年底,全國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 2833億元,貧困戶獲貸率由2014年的2%提高到2016年底的26.7%。全國共有740萬貧困戶受益。以寧夏鹽池縣為例,2016年貸款總額5.4 億元,貧困戶獲貸率達86%,共支持8181戶貧困戶發展灘羊養殖、黃花菜種植等扶貧產業,戶均增收1.2萬元。
2、電商扶貧
隴南市是甘肅省乃至全國最為貧困的地區之 一。這里有豐富的特色優質農產品,但因交通不便、 信息閉塞,難以轉化為群眾收入。2015年初,隴南市經批准成為全國電商扶貧首個試點市。兩年來,該市加大行政推動力度,通過網店帶動、電商產業帶動、電商創業帶動、電商就業帶動和電商入股帶動,促進電商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
到2016年底,全市共發展網店超萬家,兩年網路 銷售農產品64億元,718萬人實現就業。其中,750個電商扶貧試點貧困村開辦網店980家,帶動15萬貧困人口增收。
3、光伏扶貧
2015年起,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在河北、安徽、山西等6省的30個縣開展光伏扶貧試點,共探索出光伏發電扶貧的四種類型。 2016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將村級光伏電站確定為光伏扶貧的主推方式。
村級光伏電站扶貧,是利用村集體的閑置土地,投資100-200萬元,建設100—300千瓦的小型電站,產權歸村集體所有。取得的發電收益由村集體討論使用,可用於設立村內公益崗位,為部分貧困戶提供就業;可用於村內小型公益事 業;也可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沒收入來源的貧困人口進行補助。
甘肅省渭源縣是2016年光伏扶貧項目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在去年5月投資240萬元建成了全縣第一個村級300千瓦光伏電站,並於當年6月16日並網發電。截至2016年12月底,該電站運行198天,發電收益為21.2萬元,當年已分配給村集體11萬元。
4、旅遊扶貧
河北省淶水縣擁有世界地質 公園、國家5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等豐富旅遊資源。幾年來,該縣發揮這一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許多群眾脫貧致富。但景區周邊仍有部分貧困人口,並沒有分享到旅遊發展帶來的好處。
為帶動這些群眾脫貧,2016年淶水縣採取了專門辦法。
一是精準分類。將野三坡景區33個貧困 村按區位分成三類:景區核心村1 個,景區周邊村18個,景區輻射 村14個。33個村的貧困人口分為三種類型:沒有勞動能力的(1328人)、具備勞動能力但缺乏 就業技能的(835人)、有就業技能且有意回鄉創業的。
二是精準施策。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 縣政府從旅遊扶貧資金中列支1000萬元,投入景 區建設。旅遊公司每年從收入中提取1000萬元 作為資產收益,對扶貧對象進行幫扶。
對具備勞 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各村成立旅遊合作社,政府 統籌使用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幫助每個村統一規劃建設扶貧農業觀光園、扶貧生態停車場、 扶貧經營一條街,安排貧困村民就近就業,每人 月收入2000元左右。對回鄉創業的貧困人口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其回鄉發展鄉村旅遊。目前已有 159名貧困人員回鄉創業,也帶動了其他貧困群 眾增收。
5、扶貧車間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地處黃河灘區,全縣有貧困村129個,村裡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剩 下大量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當地群眾一直有從事發製品、條柳編、紡線等手工業加工的傳統。 前幾年,有些廠家為降低生產成本,將一些對技 能要求不高的勞動密集型工序轉移到村裡,搭起 「小窩棚」招攬群眾務工。
2015年起,菏澤市因勢利導,對這種「小窩棚」進行改造提升,將其 建成「扶貧車間」。截至去年12月,全市共建成 「扶貧車間」 1803個,有383家企業入駐,直 接安置和帶動191341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使 57685名群眾脫貧,其中婦女49724人、殘疾人 519人、60歲以上老人8653人(含80歲以上 的69人)。
為什麼要精準扶貧
我國扶貧開發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但是,長期來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扶貧資金和項目指向不準的問題較為突出。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國農村貧困居民8249萬人(其中四川為602萬人),實際遠遠不止8000萬,這個數據是國家統計局根據全國7.40萬戶農村住戶調查樣本數據推算出來的。
這個數據對於研究貧困居民規模、分析貧困發展趨勢不是很科學,但在具體工作中卻存在「誰是貧困居民」「貧困原因是什麼」「怎麼針對性幫扶」「幫扶效果又怎樣」等不確定問題。
由於全省乃至全國都沒有建立統一的扶貧信息系統,因此對於具體貧困居民、貧困農戶的幫扶工作就存在許多盲點,真正的一些貧困農戶和貧困居民沒有得到幫扶。
精準扶貧的背面是粗放扶貧。長期來,由於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抽樣調查後的逐級往下分解,扶貧中的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如: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扶貧對象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推測估算),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貧年年貧」。
重點縣捨不得「脫貧摘帽」,數字弄虛作假,擠占浪費國家扶貧資源;人情扶貧、關系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幹部的群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
現行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項目粗放「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
以扶貧搬遷工程為例,居住在邊遠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等地的貧困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是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移民搬遷是較好的出路,但是,因為補助資金少,所以,享受扶貧資金補助搬出來的多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農戶,貧困的特別是最窮的農戶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貧、產業扶貧、勞務扶貧等項目,受益多的主要還是貧困社區中的中高收入農戶,只有較少比例貧困農戶從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對較少。
綜上所述,原有的扶貧體制機制必須修補和完善。換句話說,就是要解決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怎麼用、用得怎麼樣等問題。扶貧必須要有「精準度」,專項扶貧更要瞄準貧困居民,特別是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務必重點用在貧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確的方向上。
扶貧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萬不能拿扶貧的錢去搞高標準的新農村建設,做形象工程不能實現扶真貧。貧困區域的發展,主要應使用財政綜合扶貧資金和其他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