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互聯網貸款再迎新規,具體有哪些相關舉措
現在最新營規是花唄借唄還有其他的一些網貸,不準向大學生借款,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系列的相關措施,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
3、不得向在校大學生進行貸款業務,
這兩天剛剛提出了一個新的相關舉措,那就是花唄和借唄以及其他互聯網業務,不得向在校大學生提供貸款業務,因為近些年來在校大學生因為貸款導致自己捲入高利貸的案例,數不勝數,嚴重威脅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和諧關系,我覺得這個舉措是特別好的,畢竟大學生是沒有任何經濟能力的,而且又喜歡超前消費,
除了這些相關措施,互聯網貸款終將會迎來一個正規化合理化的生態環境,比如說我們不再會遇到一些高利貸或者在一些小平台上去借款,不再只提供身份證和手機號,有一些來路不明的貸款公司都會被嚴查,
這些相關舉措無疑都是在保護借貸人的權益保護,再加上近些年來,在互聯網貸款這個行業里邊亂象叢生,尤其是在校大學生貸款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情,大學生喜歡超前消費的性格,非常符合這些貸款公司的胃口,他們向大學生伸出了魔爪,甚至有的會用裸貸,這種行為來貸款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無論是沒有經濟能力的大學生還是社會上成年人,只要自己沒有能力去貸款,千萬不要去貸款,因為蛋塊的水太深了,盡管國家現在做了很多的相關舉措,但還是能碰就不要碰了,
㈡ 螞蟻小微小貸更名
螞蟻小微小貸更名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關於螞蟻小微小貸的更名,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名稱變更,而是代表了該公司在業務領域、戰略方向和監管環境等多個方面的重大調整。以下是對這一更名事件的詳細解讀。
首先,從更名的背景來看,螞蟻小微小貸是螞蟻金服旗下的一家專注於小額貸款的公司。然而,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監管政策的不斷變化,螞蟻金服決定對其小額貸款業務進行戰略調整,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因此,將螞蟻小微小貸更名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這一戰略調整的重要一步。
其次,從業務領域的角度來看,新的名稱“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更加准確地反映了該公司的業務定位。與之前的“小微小貸”相比,“消費金融”更加突出了該公司面向個人消費者的金融服務特點。這也意味著該公司將更加註重在個人消費信貸、分期購物等消費金融領域的業務拓展。
此外,從監管環境的角度來看,螞蟻金服此次更名也反映了其對監管政策的積極響應。近年來,中國政府對金融行業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對金融科技公司的監管也日益嚴格。通過更名並調整業務定位,螞蟻金服可以更好地符合監管要求,降低潛在的監管風險。
綜上所述,螞蟻小微小貸更名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該公司適應市場變化、調整戰略方向和響應監管政策的重要舉措。這一更名不僅反映了公司在業務領域和戰略方向上的重大調整,也體現了公司對監管環境的積極應對和未來發展的信心。
㈢ 如何看待五部委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
不得不說,現在某些專門搞互聯網消費貸款的公司簡直是良心壞透了。趁著大學生還沒有深入社會,便開始坑蒙拐騙,無所不用其極。不僅無限擴大他們對購物和狂歡的渴望,而且還搞出分期的形式,坑害他們提早走上「超前消費」的道路和「過度借貸」的深淵。
買東西完全不需要自己積攢的零花錢,只要身份證銀行卡綁定以後,摁個按鈕就可以完美解決。想花錢也不用精打細算的,喜歡什麼就買什麼。就算現在還不起,以後也能慢慢還!
這些公司除了能夠精準營銷,還可以把自己的業務落實到大學生的面前。尤其是在宿舍的大門上、廁所的牆壁上、教室的課桌上,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消費貸款的廣告。也正因為它們可以明白大學生經受不住金錢的誘惑,所以才會如此大張旗鼓的招搖過市。
不過,這些顯然還不是最可恨的!還沒有來得及給大學生留下喘息的時間,它們就又開始早早地埋好了陷阱......
既然有人已經對借貸有了防備和抗拒心理,那麼為什麼不去把它包裝一下,使其變成做生意?無論如何,沒錢的大學生都得需要投入成本才能賺錢。如果他們賺錢了,就可以用利潤輕松地歸還本金;如果他們失敗了,也必須要按照原先的協議進行補償。
除此之外,我們回顧一下近幾年的新聞,會更加地觸目驚心。
㈣ 企業應該採取哪些措施防範貸款風險
企業應該採取措施防範貸款風險
1、加強准入管理。在授信環節,做到科學核定總量、明確區分種類、嚴格遵循許可權;在用信環節,做到深入調查、詳細審查、充分審議、嚴格審批,提出行之有效的限制條件和管理措施;在審查環節,探索建立獨立審查制度、審查合議制度、審查咨詢制度以及審查監理制度。對正常貸款,以加強維護和深度開發為主,持續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和信用便利;對關注貸款,密切關注不利因素的變動趨勢,確保擔保的有效性和充足性,抓住客戶資產變現、對外融資、改制重組、經營改善等時機相機退出;對可疑貸款,果斷、依法強制清收。
2、加強預警監控。風險預警是防範信貸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良好的預警機制,可以前移風險關口,達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效果。要實現「多渠道」預警,創新信貸風險監測預警手段,綜合運用信貸管理系統、專業統計報表以及各類媒體獲取風險信息和數據,構建風險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形成「多角度觀察、多方面分析、多渠道傳遞」的工作局面。要實現「零距離」預警,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監測指標體系,提高監測的真實性、時效性、准確性。
3、加快信貸調整。市場經營條件下常盛不衰的企業不多,有前瞻性地加大信貸退出力度,才能有效防止信貸資產質量惡化。在客戶退出上,要切實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由事實風險退出向潛在風險退出轉變。前移風險關口,動態跟蹤各類貸款遷徙變化趨勢,提高對發展趨勢的預見性。二是由被動性退出向主動性退出轉變。統籌規劃,盡早打算,通過催收、核銷、審批控制等手段,主動壓縮規模小、效益低、前景差、風險高的企業貸款余額。三是由戰術性退出向戰略性退出轉變。信貸結構調整不能操之過急,必須掌控好節奏和力度,防止在退出中形成不良。
4、加強貸後管理。貸後管理就是要不斷發現營銷機會和客戶風險預警信號,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對策並付諸行動。要建立貸後管理考核體系,把客戶檢查過程、信息分析過程、預警預報過程、客戶退出過程等納入信貸工作整體考核范疇,針對每個管理環節和要素制定考核標准和依據,促使貸後管理人員經常、自覺、深入地實施貸後管理,讓概念化的管理具體化。要建立差別化的風險監控制度,在密切監測風險變化的同時,做好對邊緣貸款的動態跟蹤和監測,制訂完善的風險監控方案,及時化解潛在風險。
5、培育合規文化。要注重培育客戶經理良好的職業操守,做到始終不越思想道德這條「防護線」,始終不碰規章制度這條「警戒線」,始終不違犯法律這條「高壓線」。要注重建立與合規文化相適應的激勵約束機制,明確傳遞一種信息,即:獎勵那些善於發現風險、揭示風險、規避風險的員工,懲罰那些違反貸款規則、製造貸款風險、不顧貸款風險的員工,切實在內部形成一種「不以效益為由簡化貸款程序,不以發展為由變通規章制度,不以同業競爭為由放寬准入條件」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