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小額信貸年的發展
小額信貸是信貸機構向低收入階層和弱勢群體(主要是低收入客戶和個體經營者)提供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服務方式,也是扶貧的重要手段。小額信貸在上世紀70年代發端於孟加拉國,是滿足窮人信貸需求的一種信貸方式,貸款對象僅限於窮人,額度很小,無需抵押。自創立以來,小額信貸受到了窮人的熱烈歡迎,迅速推廣到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發展中國家,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扶貧方式。小額信貸發展演化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從70年代的農戶小額貸款發展到80年代微型企業的小額貸款,進一步發展到90年代追求商業可持續發展和貸款覆蓋率為目標的小額貸款,目前,多元化模式的小額信貸正逐步融入金融體系。
小額信貸的迅速發展反映了對過去金融扶貧方式存在問題的反思。以往,貧困人口被視為不具信用,同時考慮到較高的操作成本及貸款風險,商業銀行一般不願意對低收入階層提供貸款服務。為彌補這種對貧困人口金融服務的空缺,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及國際發展機構協助建立了專門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並通過其發放大量低息的農業、扶貧貸款。由於指導思想、政策和項目執行機構存在問題,加上對吸收存款沒有予以應有的重視,這類金融機構的扶貧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小額信貸的產生改變了原來由政府發給貧困戶補貼信貸的模式,引入市場機制,由金融機構按市場運作。和傳統的政府貼息貸款項目相比,小額信貸已顯示出巨大的優勢:第一,高還款率。成功小額信貸項目的平均還款率在90%以上;第二,高入戶率。小額貸款能保證100%的貸款最終達到農戶手中;第三,貸款對象是弱勢群體,是對現有金融服務體系的補充和完善;第四,市場化運作;第五,重視針對貧困婦女的服務。
小額信貸作為一種有效的扶貧手段已在世界上愈來愈多的國家實踐。數以千計的小額信貸項目力圖把金融服務推進到那些以往得不到此類服務的貧民階層中去。在世界各地實行的小額信貸模式有多種,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孟加拉的格萊明鄉村銀行(GRAMEEN BANK),印尼的人民銀行小額信貸部(BRI-UD),及玻利維亞的陽光銀行(BANCOSOL)。從事小額信貸業務的機構包括正式的金融機構、非政府組織、社區組織、以及政府機構和國際組織。從發展金融市場來看,低收入階層、微型企業為擴展金融服務提供了很大的潛在市場。如果能找到比較好的降低經營成本,減少金融風險的方法,小額信貸機構就可以把金融服務推廣到窮人中的一部分,並能維持其本身的正常經營及利潤。從微型企業的發展來看,小額信貸可以為企業發展提供一部分初始資金,並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長期的金融服務。從扶貧來看,存款服務可以幫助窮人增加儲蓄,從而克服資金不足及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當窮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後,貸款服務則可以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從而最終擺脫貧困。
❷ 在中國做房地產抵押貸款的外資銀行有哪些
先說說你在哪裡吧···
花旗,渣打,興業,南洋·····很多都做,評估高,流水要求高·····
❸ 清朝時外國幫中國修鐵路同現在中國幫朝鮮非洲修鐵路區別
1、清朝時候,修鐵路都有優惠待遇的,也就是大約鐵路周圍幾公里乃至幾十公里之內都是鐵路的領土,其中的礦產、地皮、行 政、司 法等等都是鐵路公司所有,也就是說,洋人修一條鐵路,就是一個國中之國!
而今天的鐵路,顯然不存在這樣的條款
2、過去的修鐵路都要貸款,而貸款利率是很高的,百分之十幾的利息,而且有折扣,例如貸款1000萬,只給950萬等;而且歸還貸款要以英鎊黃金結算!
現在則沒有這樣的事了,有些還不起的還可以減免貸款
3、修鐵路時候,貸款是需要抵押物的,而清政府只能是用各省的商業稅來抵押,也有用鹽稅抵押的,這樣洋人就再一次控制了國內的貿易,到了後期,全國的市場經濟,都被洋貨沖垮了!
而現在各國都可以用關稅進行調節,日本西瓜一百多一個,就是關稅高導致的!
4、過去鐵路,管理人員都是洋人,連技工都沒有一個中國人,現在中國人誰願意去非洲啊,都手把手教會了非洲人,然後回國,唯恐非洲人們學不會!
而非洲人,把鐵路運行的越來越差,例如坦贊鐵路。最後還的我們去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