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表外科目有一欄抵押品價值是指什麼
銀行表外科目有一欄抵押品價值是指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評估價值。
抵押品的價值只不過是衡量風險保障程度而已,只是最終確定貸款額的因素之一。 額度確定一般考慮以下幾點,取其中最小額。 1、申請人的申請額,2、政策法律法規限制的最大額,3、該行對該類信貸業務規模或者信貸政策限制最大額,4、銀行自行估算出的借款人所需的最大借款額,5、借款人最低還款能力,6、擔保所能夠覆蓋的,或者說所能提供的最大保障額,7、銀行保持與客戶關系所需的最小額。 所以,要想取得最大額度的貸款,提高4、5、6、7是關鍵,4、5需要您展示出最強的資金實力和最大的經營規模狀態,6需要您提供最強有力的、最具有穩定現金價值的擔保,7需要您給銀行畫一張有足夠吸引力的「餅」以得到銀行足夠的重視。
㈡ 請問什麼是表外科目什麼是表內科目具體指什麼勒
表外科目核算是指不列入資產負債表內和損益表內的的會計科目,表內科目就是列入進去的。
表外科目限於在金融部門使用,是特殊行業用的會計科目,一般很少企業能使用到。表外科目核算是指不列入資產負債表內和損益表內的,只用來核算和反映或有負債 、財產登記、重要憑證、有價單證等輔助事項。根據國際慣例和我國新頒布的《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可以考慮將當前的表外核算分為表外科目、備忘科目兩套核算體系。表外科目專門核算和反映商業銀行或有事項,備忘科目專門負責財產登記、重要憑證、有價單證的控制等輔助事項。表指的是「資產負債表」。表外科目是一些不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科目。表外科目是指業務已發生但不涉及資金實際收付的重要事項。主要有:
1、重要空白憑證
2、未發行有價證券
3、抵押有價物品
4、逾期貸款應收未收利息
5、已核銷貸款呆賬
6、低值易耗品等
對這些事項均要採取單式借貸記賬法記賬,就是每一筆業務發生只用一個會計科目進行單方面登記的方法,當業務發生,增加時記入借方,減少時記入貸方,余額在借方,表示期末結存數額,表外科目應設立登記簿記載。商業銀行除會計報表格式與會計科目設置和一般企業存在明顯不同外, 為了准確地反映其業務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可能導致商業銀行在未來某個時期發生損失或收益的不確定的會計事項和其他不影響會計報表相關科目的業務,表外業務,加強對其的管理和控制,還專門設置了相關的會計科目 表外科目,對此類會計事項進行核算並加以披露。
表外業務從風險分類的角度可分為三類:
1、無風險的表外業務,主要包括結算、代理業務 代理收付、代理保險、 代理發行股票債券、代理發行、兌付、承銷政府債券等 ;
2、或有風險的表外業務,主要包括貿易融通業務 信用證、票據貼現、 銀行承兌匯票等 、金融保證業務 擔保等 、衍生產品業務 各種互換交易、期貨、遠期交易、期權交易等。
3、或有收益的表外業務,主要包括應收未收利息等。
㈢ 會計如何作發放貸款抵押物表外科目入帳
表外科目採用收付記帳方式,收到抵押物直接借方計抵押物(個數或者金額). 退還抵押物記貸方就行了.
㈣ 商業銀行「表外科目」的「表」指的是什麼
表指的是「資產負債表」。表外科目是一些不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科目。 表外科目是指業務已發生但不涉及資金實際收付的重要事項。主要有: 1、重要空白憑證 2、未發行有價證券 3、抵押有價物品 4、逾期貸款應收未收利息 5、已核銷貸款呆賬 6、低值易耗品等 對這些事項均要採取單式借貸記賬法記賬,就是每一筆業務發生只用一個會計科目進行單方面登記的方法,當業務發生,增加時記入借方,減少時記入貸方,余額在借方,表示期末結存數額,表外科目應設立登記簿記載。
求採納
㈤ 會計中的表內科目,表外科目是什麼意思
表內科目銀行會計報表科目的簡稱。凡涉及銀行資金實際增減變化的業務和財務活動,並列入資產負債表內,參加試算平衡的會計科目,均屬表內科目。
表外科目是指銀行會計報表以外的科目的簡稱。用來核算業務已經發生但尚未引起資金增減變化,或不涉及資金增減變化但已發生權責的業務事項的會計科目,即為表外科目。如銀行受理委託收款結算,在款項未收妥前,
尚未涉及銀行資金增減變化;銀行代客戶保管有價值物品,不涉及銀行資金的增減變化等。因此類業務銀行已承擔了責任,故需在資金平衡表外設置專用科目進行核算。
(5)抵押貸款涉及的表外科目擴展閱讀:
表內科目計算公式為:
應付職工薪酬=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表外科目的計算方法:
遞延所得稅資產=銷售額×徵收率
由於個人所得稅在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時,一般只能開具普通發票,取得的銷售收入均為含稅銷售額。所以在計算應納稅額時,必須將含稅銷售額換算為不含稅的銷售額後才能計算應納稅額。
提前退休的個人所得稅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採用銷售額和應納稅額合並定價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計算銷售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表外科目
網路-表內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