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止不良校園貸款作文1500字
2016年以來,從大學生因無力償還貸款而跳樓自殺,到「裸條」借貸,校園借貸,特別是校園網貸持續引發外界關注。校園貸是近兩年才發展起來的新興產物,專門針對大學生群體的網路貸款。如今多個平台深入到了各個大學的腹地。有媒體報道稱河南一大學生欠貸60萬跳樓自殺,南都也曾報道江蘇常州女大學生裸條借貸500元,周息30%,利滾利欠款5.5萬元。 大學生存在很鮮明的消費特徵:對手機、數碼電子產品渴望;品牌意識強,追求名牌;人情、旅遊、娛樂等需求旺盛;受環境及廣告影響易沖動消費;易於接受分期消費理念。過低的門檻審核,說明這些平台在對貸款人的風險評估上存在不嚴格,不負責的行為。一旦出現無力還錢的現象時,他們必然會採取一些「極端」的措施來「催還」。作為一名學生,很難對抗這些暴力行為和措施。
校園不良貸款的幾大套路 目前,校園借貸平台多如牛毛,但總的說來可以分為「兩大模式,三種玩家」。 兩種模式,即分期消費貸和小額現金貸。具體說來,前者和銀行信用卡類似,屬於提前透支消費。這些平台的盈利來源主要有兩類,其一是向借貸者收取利息,其二是與商家合作獲得分成。目前,很多智能手機廠商都引入了這些校園分期平台,搶奪學生用戶。後者則是抵押貸款,比如以「裸條」為抵押進行貸款,借貸者可以直接獲得現金,放貸者則收獲高額利息。 校園貸瘋狂亂象已經引發管理層高度注意,**和教育部為此專門制定了《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專家認為,校園貸監管勢在必行。「裸條」入侵校園 不久前,「裸貸」一詞突然躥紅,成為互聯網熱詞。一些女大學生手持身份證的裸照開始在互聯網上流傳,而她們其實是一些逾期無法償還貸款的網路借貸平台的借款人。和其他普通借貸方式不同,這些受害人不需要提供額外的擔保—除了前文提到的手持身份證的裸照之外。至於借貸金額,則可以達到500~50000元人民幣。 據媒體調查,放貸者通常是在一些校園QQ或微信群中發布借貸信息招攬生意,走《借貸寶》等平台發放貸款。在《借貸寶》平台中,借款人採用實名方式,而放貸者則屬於匿名。借貸交易時,借貸雙方甚至不用見面,而是通過網路視頻遠程完成認證。借貸者需要手持雙方事先擬好的借條,以及自己的身份證拍攝裸照和視頻—這便是傳說中的「裸條」。如超過一定期限未能還款,放貸者便會將借貸者的裸照公布。
2. 關於校園貸的案例,談談隱藏在網路中的危害
部分不良網路借貸平台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因此要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平台的監管和整治。業內人士表示,不良平台將被逐漸淘汰,今後整個行業的發展會更加規范化和專業化~
3. 校園網貸作文2000字
思路:首先說明校園網貸發展的現狀,然後說明校園網貸受歡迎的原因,最後論述學生和學校要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在一篇文章里,一定要注意條理,文章不能文不對題,雜亂無章,最好的辦法就是列提綱,腦子里有這么一個輪廓,再細細描繪。描繪過程中,要現實,不能寫什麼「公雞下蛋」之類的,否則會鬧笑話。
正文: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火熱,針對大學生的網路分期貸款平台近兩年悄然「走紅」,並迅速進襲高校校園。據了解,不少大學生都會選擇網路貸款,分期買手機和電腦等高科技產品。
由於網路購物的便利,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是從網購來的。由於生活費有限,大宗商品大家本來無力購買,但這兩年,隨著網路分期貸款平台的出現,部分大學生開始通過網貸的方式,提前消費,購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形形色色的網貸平台,無需擔保,只需動動手指,填寫資料,就可以分期消費、貸款,對囊中羞澀的大學生們而言,顯然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部分大學生愛攀比,這就造成非理性消費、還款能力追不上透支速度、以貸還貸等現象時有發生。我就有收到過一個網貸的平台發來的催款信息,借款人正是我帶的林某學生,該生把我的名字和電話作為聯系人登記進去,催款時把信息發到我的手機上。
面對「校園貸」,首先大學生要自律,並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金融知識,學會理性消費。當然高校也可以通過開設一些金融課程,使大學生盡量遠離高利貸產品特別是違約後懲罰力度特別大的網貸平台。
4. 作文校園網貸心得體會
要點:首先說明校園網貸發展的現狀,然後說明校園網貸受歡迎的原因,最後論述學生和學校要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正文: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火熱,針對大學生的網路分期貸款平台近兩年悄然「走紅」,並迅速進襲高校校園。據了解,不少大學生都會選擇網路貸款,分期買手機和電腦等高科技產品。
由於網路購物的便利,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是從網購來的。由於生活費有限,大宗商品大家本來無力購買,但這兩年,隨著網路分期貸款平台的出現,部分大學生開始通過網貸的方式,提前消費,購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形形色色的網貸平台,無需擔保,只需動動手指,填寫資料,就可以分期消費、貸款,對囊中羞澀的大學生們而言,顯然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部分大學生愛攀比,這就造成非理性消費、還款能力追不上透支速度、以貸還貸等現象時有發生。我就有收到過一個網貸的平台發來的催款信息,借款人正是我帶的林某學生,該生把我的名字和電話作為聯系人登記進去,催款時把信息發到我的手機上。
面對「校園貸」,首先大學生要自律,並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金融知識,學會理性消費。當然高校也可以通過開設一些金融課程,使大學生盡量遠離高利貸產品特別是違約後懲罰力度特別大的網貸平台。
5. 關於校園網貸,你身邊有什麼例子是值得分享的
現在的校園網貸可以說變成了大學生的一種負擔,很多學生不考慮後果,把貸款成本轉嫁到父母身上,感覺這種現象與當今獨生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也有關系,作為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的消費觀念。
6. 杭州市蕭山高教園區高校校園貸案例
杭州市,杭州市蕭山高教園區高校校園貸案例還是非常顯著的,我們一定要看到校園貸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