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抵押擔保 > 貸款擔保應納稅所得額

貸款擔保應納稅所得額

發布時間:2021-08-14 13:25:25

㈠ 什麼是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就是用來計提所得稅的基數
對於個人所得稅來說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對於企業所得稅來說
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

一、應納稅所得額包括的范圍

(一)、生產經營所得

稅法第一條第一款、第二款所說的生產、經營所得,是指從事製造業、採掘業、交通運輸業、建築安裝業、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水利業、商業、金融業、服務業、勘探開發作業、以及其它行業的生產、經營所得。

(二)、其他所得

稅法第一條第一款、第二款所說的其他所得,是指利潤(股息)、利息、租金、轉讓財產收益、提供或者轉讓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權、著作權收益以及營業外收益等所得。

外商投資企業將受讓的土地使用權再轉讓所取得的收入,減除原受讓價款和開發費用後的差額,列為當年度損益,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外商投資企業轉讓股票或股權所取得的凈收益以及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轉讓所持有的中國境內企業股票所取得的凈收益應計入企業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上述股票交易所發生的記功損失,也可沖減企業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外商投資企業在籌辦期間對其會員入會時一次性收取的會員費、資格保證金或其他類似收費,在計算徵收企業所得稅時,可以從企業開始營業之日起分5年平均計入個期收入計算納稅。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購買國庫券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可免徵企業所得稅,但其轉讓國庫券所取得的利息收入應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製造業

①、 應納稅所得額=產品銷售利潤+其它業務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②、 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凈額—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稅金—(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③、 產品銷售凈額=產品銷售總額—(銷貨退回+銷貨折讓)

④、 產品銷售成本=本期產品成本+期初產品盤存—期末產品盤存

⑤、 本期產品成本=本期生產成本+期初半成品、在產品盤存—期末半成品、在產品盤存

⑥、 本期生產成本=本期生產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製造費用

(2)、商業

①、 應納稅所得額=銷貨利潤+其它業務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②、 銷貨利潤=銷貨凈額—銷貨成本—銷貨稅金—(銷貨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③、 銷貨凈額=銷貨總額—(銷貨退回+銷貨折讓)

④、 銷貨成本=期初商品盤存+[本期進貨—(進貨退回+進貨折讓)+進貨費用]—期末商品盤存

(3)、服務業

①、 應納稅所得額=業務收入凈額+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②、 業務收入凈額=業務收入總額—(業務收入稅金+業務支出+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4)、其它行業參照以上公式計算。
三、外商投資企業不能依照稅法有關規定取得合法購貨發票,無法確定其支付貨款的真實性和准確性,其購進貨物所支付的貨款,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也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

㈡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

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項目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即: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適用法定稅率企業的計算方法:

第一種方法:

本期累計應納稅額=本期累計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本期應納所得稅額=本期累計應納所得稅額-上期累計已繳所得稅額

第二種方法:

根據稅法規定,對採取按月預繳稅款的企業,在預繳時,經稅務機關批准,可按本期計劃利潤額計算或按上期應納稅所得額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計算本期應納所得稅額。

本期應納稅額=本期計劃利潤額×適用稅率

本期應納稅額=[本期產品銷售收入×(上期應納稅所得額/上期產品銷售收入)]×適用稅率

(2)貸款擔保應納稅所得額擴展閱讀:

一、所得稅匯算清繳的說明

由於企業所得稅是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的。因此,到年度終了後就要進行匯算清繳。按照《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應於年度終了後的四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納稅人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少繳的所得稅款,應在下一年度內繳納;納稅人在年終匯算清繳時,多預繳的稅款,應在下一年度內批繳。

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的中間開業、或者由於合並、分立、終止等原因,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納稅人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

納稅人在年度中間合並、分立、終止時,應當在停止生產、經營之日起6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當期所得稅匯算清繳。

二、計算原則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入,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㈢ 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有何區別

一、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的區別:

1、二者的含義不同

(1)1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按照稅法規定確定納稅人在一定期間所獲得的所有應稅收入減除在該納稅期間依法允許減除的各種支出後的余額,是計算企業所得稅稅額的計稅依據;

(2)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二者的計算方法不同

(1)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2)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3)貸款擔保應納稅所得額擴展閱讀:

一、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予扣除的項目:

1、資本性支出;是指納稅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的支出。

2、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是指不得直接扣除的納稅人購置或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費用。無形資產開發支出未形成資產的部分准予扣除。

3、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是指納稅人生產、經營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被有關部門處以的罰款以及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4、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是指納稅人違反稅收法規,被處以的滯納金、罰金,以及除前款所稱違法經營罰款之外的各項罰款。

納稅人逾期歸還銀行貸款,銀行按規定加收的罰息,不屬於行政性罰款,允許在稅前扣除。

5、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有賠償的部分:是指納稅人參加財產保險後,因遭受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而由保險公司給予的賠償。

6、超過國家規定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的捐贈,以及非公益、救濟性的捐贈:納稅人用於公益、救濟性捐贈,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3%(金融保險企業1.5%)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納稅人的非公益、救濟性捐贈不得扣除。

7、各種贊助支出:是指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

8、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是指與納稅人取得收入無關的各項支出,如擔保支出、回扣支出、風險投資准備金支出等。

㈣ 企業發生的擔保費支出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嗎

可以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七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有關的支出,是指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的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第三十三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外,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合理的支出。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發生的擔保費支出,屬於符合生產經營活動常規,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可以稅前扣除。

(4)貸款擔保應納稅所得額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八條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十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二)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稅收滯納金;

(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六)贊助支出;

(七)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㈤ 應納稅所得額怎麼算

1、直接法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2、間接法

在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加或減按照稅法規定調整的項目金額後,即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稅收調整項目金額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企業的財務會計處理和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予以調整的金額;二是企業按稅法規定準予扣除的稅收金額。

(5)貸款擔保應納稅所得額擴展閱讀

1、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4、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5、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㈥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問題

本題考的是福利費的扣除限額。
工資總額219萬,其中有食堂人員工資19萬,食堂人員工資應該計入職工福利,所以計提福利費的工資基數是219-19=200萬
因此,允許稅前扣除的職工福利費限額為200*14%=28萬元
給出的數字中,食堂 人員的工資計為職工福利費,為員工統一定製的工作服計入職工福利費。而食堂折舊因屬於固定資產折舊,可直接稅前列支,不需要計入福利費
所以當期計入職工福利費總額=19萬+20萬=39萬
允許扣除28萬,已經列支39萬,所以需要調增39-28=11萬元,選D

㈦ 應納稅所得額是什麼意思

應納稅所得額指的是應當計入個人所得稅計算的金額,是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7)貸款擔保應納稅所得額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繳納稅款。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

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申報納稅。納稅人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的,應當在注銷中國戶籍前辦理稅款清算。

㈧ 擔保支出不得所得稅前扣除嗎

擔保費入賬應當計入財務費用,因為這筆錢是為了籌資而付出的,就性質而言,應當計入財務費用。會計分錄具體為: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註:注意的是,這部分雖然可以計入財務費用,但是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這筆費用不能在稅前扣除。

引用自:網頁鏈接

㈨ 與經營有關的擔保費如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調整

計算方法
直接法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2]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1]
間接法
在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加或減按照稅法規定調整的項目金額後,即為應納稅所得額。[2]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2]
稅收調整項目金額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企業的財務會計處理和稅收規定不一致的應予以調整的金額;二是企業按稅法規定準予扣除的稅收金額。[3]
應納稅所得額的確認:
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指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項目金額後的余額。
納稅人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應納稅所得額的正確計算,同成本、費用核算關系密切,直接影響到國家財政收入和企業的稅收負擔。納稅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計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與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計算的會計所得額(會計利潤)往往不一致。當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有關稅收法規不一致時,應當依照國家稅收法規的規定計算繳納所得稅。
一、收入總額的確定
納稅人的收入總額包括生產經營收入、財產轉讓收入、利息收收入、租賃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股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一)生產經營收入:是指納稅人從事主營業務活動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商品(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服務收入、營運收入、工程價款結算收入、工業性作業收入以及其他業務收入。
(二)財產轉讓收入:是指納稅人有償轉讓各類財產取得的收入,包括轉讓固定資產、有價證券、股權以及其他財產而取得的收入。
(三)利息收入:是指納稅人購買各種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利息、外單位欠款付給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四)租賃收入:是指納稅人出租固定資產、包裝物以及其他財產而取得的租金收入。
(五)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納稅人提供或者轉讓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而取得的收入。
(六)股息收入:是指納稅人對外投資入股分得的股利、紅利收入。
(七)其他收入:是指上述各項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收入、罰款收入、因債權人緣故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物資及現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費附加返還款、包裝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二、准予扣除項目的內容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從收入中扣除的項目,是指與納稅人取得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
(一)成本,即生產、經營成本,是指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費用和各項間接費用。
(二)費用,即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三)稅金,即納稅人按規定繳納的消費稅、營業稅、城鄉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等。
(四)損失,即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營業外支出,已發生的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三、不予扣除的項目: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項目不得從收入總額中扣除:
(一)資本性支出;是指納稅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的支出。
(二)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是指不得直接扣除的納稅人購置或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費用。無形資產開發支出未形成資產的部分准予扣除。
(三)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是指納稅人生產、經營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被有關部門處以的罰款以及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四)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是指納稅人違反稅收法規,被處以的滯納金、罰金,以及除前款所稱違法經營罰款之外的各項罰款。
納稅人逾期歸還銀行貸款,銀行按規定加收的罰息,不屬於行政性罰款,允許在稅前扣除。
(五)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有賠償的部分:是指納稅人參加財產保險後,因遭受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而由保險公司給予的賠償。
(六)超過國家規定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的捐贈,以及非公益、救濟性的捐贈:納稅人用於公益、救濟性捐贈,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3%(金融保險企業1.5%)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納稅人的非公益、救濟性捐贈不得扣除。
(七)各種贊助支出:是指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是指與納稅人取得收入無關的各項支出,如擔保支出、回扣支出、風險投資准備金支出等。
四、工資、薪金支出扣除標准
工資、薪金支出是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與其有僱傭關系的員工的所有現金或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資金、津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地區補貼、物價補貼和誤餐補貼均應作為工資薪金支出。
納稅人實際發放工資、薪金在計稅工資標准以內的,可據實扣除;超過標準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五、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的支出
納稅人的職工工會經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分別按計稅工資總額的2%、14%、1.5%計算扣除。企業實際發放的工資總額高於其計稅工資標準的,應按計稅工資標准分別計算扣除;企業實際發放的工資總額低於其計稅工資標準的,應按實際發放的工資總額分別計算扣除。
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
下列固定資產應當提取折舊:
(一)房屋、建築物;
(二)在用的機器設備、運輸車輛、器具、工具;
(三)季節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機器設備;
(四)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五)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六)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提折舊:
(一)土地;
(二)房屋、建築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以及封存的固定資產;
(三)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四)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五)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資產;
(六)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七)破產、關停企業的固定資產;
(八)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
(九)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
(十)財政部規定的其他不得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七、提取固定資產折舊的依據和方法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依據為固定資產原值。
(一)納稅人的固定資產,應當從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提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從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提折舊。
(二)納稅人可扣除的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原則上採用直線折舊法。在計算折舊前,應當估計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中減除;殘值比例在原價的5%以內,由企業自行確定;由於情況特殊,需調整殘值比例的,應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年限,按財政部制定的分行業財務制度的規定執行。
八、業務招待費的扣除標准
納稅人發生的與其經營業務直接相關的業務招待費,在下列規定比例范圍內,可據實扣除。
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在1500萬元及其以下的,不超過銷售收入凈額的千分之五;全年銷售(營業)收入凈額超過1500萬元的,不超過該部分的千分之三。
納稅人申報扣除的業務招待費,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證明資料的,應提供證明真實性的足夠的有效憑證或資料。不能提供的,不得在稅前扣除。
九、廣告費的扣除標准
(一)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費支出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2%的,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年度結轉。
(二)自2001年1月1日起,制葯、食品(包括保健品、飲料)、日化、家電、通信、軟體開發、集成電路、房地產開發、體育文化和傢具建材商城等行業,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費支出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8%,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後年度結轉。
(三)從事軟體開發、集成電路製造及其他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互聯網站,從事高新技術創業投資的風險投資企業,自登記成立之日起5個納稅年度內,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廣告支出可據實扣除。
(四)糧食類白酒廣告費不得在稅前扣除。
納稅人因行業特點等特殊原因確實需要提高廣告費扣除比例的,須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
十、業務宣傳費的扣除標准
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業務宣傳費(包括未通過媒體的廣告性支出),在不超過銷售(營業)收入千分之五范圍內,可據實扣除。
十一、職工養老基金、待業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以及特殊工種職工法定人身安全保險費的扣除標准
(一)職工養老基金,是指納稅人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一定比例,為本企業職工上交的退休養老的資金,目前按企業標准工資的20%計提上交部分可以稅前扣除;
(二)待業保險基金,是指納稅人為了解決辭退職工臨時救濟的需要,專門上交勞動部門的資金,目前按企業標准工資的1%計提上交部分可以稅前扣除;
(三)基本醫療保險金,是指納稅人為本企業職工參加醫療保險按規定上交有關部門的資金,目前按企業標准工資的9%計提上交部分可以稅前扣除;
(四)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指企業未按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按當地政府規定上交的殘疾人保障基金,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五)納稅人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險費,也允許按實扣除。主要是指從事高空、井下、海底等特殊工作,為職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險金,一般由勞動和保險部門規定上交數額。
納稅人為其投資者或雇員個人向商業保險機構投保的人壽保險或財產保險,以及在基本保險以外為雇員投保的補充保險,不得扣除。
十二、技術開發費用扣除的標准
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可按實扣除,對年開發費用增長幅度在10%(含)以上的企業,其當年實際發生的費用按規定可以據實列支外,經省轄市國稅局審核批准,可再按實際發生額的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
十三、壞帳准備金和呆帳准備金的扣除標准
(一)壞賬准備金:是指納稅人按年末應收帳款余額的一定比例提取准備金,用於核銷其應收帳款的壞帳損失。
納稅人發生的壞帳損失,原則上應按實際發生額據實扣除。報經稅務機關批准,也可提取壞帳准備金。提取壞帳准備金的企業發生的壞帳損失,應沖減壞帳准備金;實際發生的壞帳損失,超過已提取的壞帳准備的部分,可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已核銷的壞帳收回時,應相應增加當期的應納稅所得。
經批准可以提取壞帳准備金的納稅人,除另有規定者外,壞帳准備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過年末應收帳款余額的千分之五。計提壞帳准備的年末應收帳款是納稅人因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等原因,應向購貨客戶或接受勞務的客戶收取的款項,包括代墊的運雜費。年末應收帳款包括應收票據的金額。
納稅人發生非購銷活動的應收債權以及關聯方之間的任何往來帳款,不得提取壞帳准備金。關聯方之間往來帳款也不得確認為壞帳。
(二)呆帳准備金,只限於金融保險企業。納稅人可按年末放款余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用於核銷其應收帳款的呆帳損失。
納稅人按規定提取的呆帳准備金,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扣除。提取呆帳准備金的具體標准,一般企業呆帳准備金按年末放款余額的1%實行差額提取;農村信用社呆帳准備金按年末放款余額的1.5%提取。
十四、各種價內外基金的扣除
企業收取和交納的各種價內外基金(資金、附加、收費),屬於國務院或財政部批准收取,並按規定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內或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不徵收企業所得稅,並允許企業在計算交納企業所得稅時稅前扣除。
十五、國債利息收入的扣除
國債是指國家為籌措政府資金,按照規定的方式和程序向個人、團體或外國所借的債務,包括:經財政部發行的用於平衡財政預算的國庫券、特種國債、保值公債等。不包括國家計委發行的國家重點建設債券和人民銀行批准發行的金融債券等。
為鼓勵納稅人積極購買國債,支援國家建設,稅法規定,納稅人因購買國債所得的利息收入,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不徵收所得稅。
十六、減免或返還的流轉稅的稅務處理
對企業減免或返還的流轉稅(含即征即退、先征後退),除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有指定用途的以外,都應並入企業利潤,照章徵收企業所得稅。對直接減免和即征即退的,應並入企業當年利潤徵收企業所得稅;對先征稅後返還和先征後退的,應並入企業實際收到退稅或返還稅款年度的企業利潤徵收企業所得稅。
十七、企業自產自用產品價格的確定問題
企業將自己生產的產品用於在建工程、管理部門、非生產性機構、捐贈、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獎勵等方面,應視同對外銷售處理。其產品的銷售價格,應參照同期同類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沒有參照價格的,應按成本加合理利潤的方法組成計稅價格。
十八、應計未計扣除項目以後年度不得補提問題:
企業在納稅年度內應計未計扣除項目,包括各類應計未計費用、應提未提折舊等,在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時仍未補計、補提的,以後年度不得補計補提。
十九、虧損彌補的規定
納稅人發生年度虧損的,可以用下一納稅年度所得彌補;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是延續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虧損額不是企業帳面反映的虧損額,而是經稅務機關按稅法規定核實、調整後的金額。[1]
2計算原則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入,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㈩ 應納稅所得額

實際上你做的已經是納稅調增了。
因為,利潤總額5000萬,200萬以作為營業外支出(或者其他費用)預計。
所以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5000萬+納稅調增額200萬=5200萬計算的

閱讀全文

與貸款擔保應納稅所得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錢花貸款年利率利息怎麼算 瀏覽:477
農村農田確權證可以貸款嗎 瀏覽:90
常熟信用貸款公司電話 瀏覽:591
建行貸款擔保費的收取標准 瀏覽:36
有工作才有公積金貸款買房 瀏覽:504
貸款為什麼要看工資流水 瀏覽:256
銀行貸款買房沒有流水 瀏覽:298
農行中小微企業貸款在手機上怎麼辦 瀏覽:576
裝修貸款流水不足6個月 瀏覽:93
黃浦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瀏覽:381
網上借的小額貸款不還 瀏覽:709
幾大銀行小額貸款利率 瀏覽:854
貸款余額能說明什麼意思 瀏覽:653
汽車還完貸款多久可以過戶 瀏覽:523
替別人擔保貸款10萬 瀏覽:337
上海公積金交多少可以貸款 瀏覽:685
山西省買房貸款利率是多少 瀏覽:774
開發銀行貸款基準利率 瀏覽:597
開發商為什麼不辦理抵押貸款 瀏覽:969
咸寧住房公積金貸款二套房首付比例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