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想請問下父母用我的名字去貸款,銀行會把我的徵信詳情告訴他們嗎
不會,因為銀行沒有權利告知任何人,不可以辦理,理由信息與身份證不符合,只有你寫份委託書,讓您父母帶著委託書,和您的材料,還有帶上戶口本,以證明是父母與子女關系。如果您有不良記錄的話,肯定辦理不了
B. 緊問!!!父母用子女之名貸款是否合法
隨著樓市限購、限貸政策的實施,近年來,以成年子女的名義登記購房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不少購房者之前買了房,或是已不具備購房資格,或是再買房就要算「二套房」,首付比例增高,貸款利率也高。因此,以成年子女的名義來購房則可以有效地規避這些問題。
今年32歲的陳先生與妻子看中了城南某樓盤,120多平米的套三,單價8800元/平米。當陳先生提出以自己4歲兒子的名義購買時,卻遭遇到售樓小姐的拒絕,「如果單獨為未成年子女購房,只能全款,不能辦按揭。」不過,售樓小姐補充,陳先生可以將自己和孩子作為共同購買者一起寫進購房合同,這樣就可以向銀行申請貸款。陳先生與妻子已貸款購得一所住房,這樣一來,陳先生就只能按照「二套房」的標准向銀行申請貸款。面對這樣的結果,陳先生很是無奈,「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有這個規定,事情變得太麻煩了。」
由此看來,父母為未成年子女買房,則顯得不那麼順利。對此,四川致高律師事務所趙珂律師解釋說,由於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不能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沒有償還貸款的能力。如果買賣合同約定房屋的購買方是未成年人,則該房屋買賣不能申請銀行貸款,只能是一次性付清全部購房款方能交易。
此外,趙珂律師補充介紹,對於買房者來說,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能訂立房屋買賣合同,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訂立的房屋買賣合同才能生效。根據我國
的法律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指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完全行為能力人是指滿18周歲的公民,只要不屬於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且精神狀態正常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行為能力人。因此,如果父母想為子女購置房產,倘若子女這時還不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就不能只簽子女的名字。
華西都市報記者肖倩
相關新聞
「80後」買高端住宅
掀起樓市新現象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受到調控政策的影響,北京高端豪宅七成買家為「80後」的年輕人。盡管看房的一般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但是最後簽約的往往是一些「80後」的年輕人。進入3月份以來,一些城市的高端住宅市場買方客戶結構趨於年輕化,70%以上的買方客戶為「80後」,主流客戶群發生明顯變化。
據城西某樓盤銷售人員介紹,「由父母全部出資或者父母與子女各出一部分的情況在銷售中都屬於普遍現象,不過,近段時間以來,的確有許多家長為正在上大學的子女買房,其中不乏來自省內二級城市的客戶。」這名銷售人員還介紹說,這類客戶大多抱著「投資居住兩不誤」的心態。
據專業從事豪宅服務的麗茲行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從購房出資人來看,「80後」買房客戶出資人38%為父母出資,其中,5%客戶購房是出於資格限制以子女名義購買;40%為「80後」購房者自行出資;22%為父母資助一部分,子女自行出資一部分購買。
由於限購、限貸政策的影響,不少購房者已失去了買房資格,因此以成年子女的名義來購房,「這樣做,一來可以為孩子日後的生活提供財產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我們的購房需求。反正都是一家人,也不存在利益問題。」在城西某樓盤銷售中心,一位買家這樣告訴記者。 華西都市報記者肖倩
C. 我以父母的名義買單位的 用我的名字貸款可以嗎
不可以。只有房產所有人(即房產證上寫的名字)才可申請按揭、抵押貸款。
D. 父母借用自己的名字貸款 可是最後還不起了 還怎麼辦
慢慢還唄,你還想告你父母不成。如果有兄妹就讓你父母說明原因大家湊一湊,沒有就自己還。
E. 請問一下相關法律,父親以我的名義貸款,法律責任我要負多少。
如果你是同意用你的名義貸款的,法律責任全部由你負。如果是你父親冒用你的名義貸款,那就由你父親負。
F. 父母出首付用我的名字辦理貸款可以寫父母名字么
這個你需要到當地有關部門咨詢一下吧。
G. 父母要用我的名字貸款給弟弟買房子怎麼辦
認命吧,能怎麼辦。我比你慘,我是被我奶奶逼著給我堂弟貸款買房!發現像我奶奶這樣的都很長壽!
H. 父母貸款買房用我的名字
房產證上寫的是誰的名字?新的規定不是說,如果想一起分房產的話,就得給貸款那房相應的貸款補助的,否則是沒有資格分房產的。
I. 。。。父母用子女名字貸款問題。。。
你們可以先離婚,然後再以父母名義貸款買房,不僅都是第一套,而且避免了下次真離婚的時候相互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