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領導幹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包括哪些內容
在報告內容方面,我國要求領導幹部報告的事項內容有14項之多,報告表要由報告人親筆填寫。其中,涉及「家事」方面的有8項,主要包括本人的婚姻變化情況、配偶子女從業情況等;涉及「家產」方面的有6項,主要包括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的房產、投資等情況。
據了解,這些事項中還包括很多子項和需要勾選的項目,要報告的內容可謂細之又細。比如,房產信息要細化到具體地址和交易價格,在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的房產情況一項中,關於房產來源,就需要寫明是購買、繼承、接受贈與還是其他來源。在報告持有股票的情況時,還需要填寫股票名稱及代碼、持股份額以及填報前一交易日股票總市值。
② 副處級以上幹部申報問題
你把這事當真了?
財產申報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嚴密、周詳、十二分具體的規定
在各國財產申報都是一部重要的法律
而不是像這個,只是一個「辦公廳」下發的無數條通知中的一小條。
根本不準備讓它有可操作性。
③ 郵辦理了信用貸款影響處級幹部申報嗎
如果是正常消費刷卡。
理性消費刷卡。
應該不會影響。
如果是大額消費。
透支+套現。
出現逾期現象。
被上報個人徵信。
那就肯定會影響處級幹部申報了。
④ 2015領導幹部個人申報事項中包含理財嗎
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資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有價證券、股票(包括股權激勵)、期貨、基金、投資型保險以及其他金融理財產品的情況;其他金融理財產品。
到銀行、證券公司理財需開立相應理財賬戶。一般而言,通過銀行開通的理財賬戶可以辦理儲蓄類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類產品,大型銀行還可通過銀行系統購買。由於銀行網點分布較廣,通過銀行渠道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到銀行櫃台辦理。
(4)處級幹部個人申報事項還有貸款擴展閱讀:
投資熱點:
以P2P網貸模式為代表的創新理財方式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可,但與傳統金融理財服務相比,P2P的借款人主體是個人,以信用借款為主,面對社會籌集資金。而與之相對應的P2C,P2P網貸的升級和進化版。P2C依然是面向社會籌資,借款主體則是以企業借款為主。
以P2C模式的網貸平台愛投資為例,其借款人為具有穩定的現金流及還款來源的企業。相較個人而言,企業的信息比較容易核實,還款來源更穩定;同時,相對於P2P平台的信用貸款形式而言,愛投資開創的P2C模式則要求借款企業必須有擔保、有抵押,安全性相對更好。
愛投資的P2C借貸,在借款來源一端被嚴格限制為有著良好實體經營、能提供固定資產抵押的有借款需求的中小微企業。同時,依託愛投資搭建的線下多金融擔保體系,從結構上徹底解決了P2P模式中的固有矛盾,讓安全保障更實際且更有力度。
⑤ 領導幹部個人事項填報有多嚴
日前,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強化對領導幹部的監督,進一步做好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工作。《通知》要求,領導幹部要嚴格按照中共中央公廳、國務院公廳2010年印發的《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積極主動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保證填報內容真實准確。《通知》明確,領導幹部要嚴格遵守報告紀律。對無正當理由不按時報告、不如實報告或隱瞞不報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限期改正、責令作出檢查、誡勉談話、通報批評或者調離崗位、免職等處理;構成違紀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紀律處分。凡不如實填報或隱瞞不報的,一律不得提拔任用、不列入後備幹部名單。《通知》提出,今年起將開展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工作。據了解,抽查核實工作主要是對報告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核實,每年按一定比例開展隨機抽查。同時,根據工作需要對擬提拔的部分考察對象、擬列入後備幹部人選對象和其他需要核查的對象進行重點核查。「現在領導幹部願意報就報,不願意報就不報」現行的《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是2010年發布的,目的是通過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加強對黨員領導幹部管理和監督,促進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這項規定明確了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領導幹部的范圍、報告事項內容、不按規定報告的處理措施等內容,也提出「可以對有關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材料進行調查核實」。中央黨校教授辛鳴指出,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這幾年一直在做,但效果並不明顯,沒有達到預期目的。「現在領導幹部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時候,願意報就報,不願意報就不報,不僅內容打了折扣,還出現了虛假信息或缺斤短兩的信息。」抽查37名領導,11人漏報房產「目前全國縣處級以上幹部有幾十萬,這還不包括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幹部,廳局級幹部也有幾萬人,個人有關事項的報告無疑是龐大的數據,真偽的甄別不容易,也難免會有水分。」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利用職務便利為其親屬經營活動謀利,向海外轉移財產,「裸官」貪腐……近年來發生的一些貪污腐敗案件表明,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的監督與威懾作用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亟待完善。今年1月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明確提出,認真執行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並開展抽查核實工作。目前,廣東、上海等地已經啟動或實施了這項工作。在率先開展抽查核實的浙江省武義縣,當地紀委對14項報告內容進行核實。從抽查核實結果看,37名抽查對象中有11人進行了重新申報,補報內容全部為房產遺漏,其中有10人漏報房產共14處。同時發現,一些黨政正職領導幹部在自行申報有關房產問題上存在報告不實的情況。申報加核查可以發揮更大作用「從發現的問題看,要精確掌握領導幹部個人情況,必須要有核查機制。對於不實申報者要承擔法律責任,還應被問責。」相關專家程文浩說。中央編譯局研究員何增科表示,這是完善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的實質性舉措,抽查核實既有利於對虛假申報進行處理,提高懲治腐敗效率,也利於在早期發現問題,及時挽救一批幹部。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認為:「單純申報只能使這項制度發揮兩三成作用,如果申報加核查,則可以發揮50%至60%的作用,再加上公示,就能發揮更大作用。」竹立家提出,「抽檢應以省市縣三級為主幹核心,梯級選擇抽樣對象,重點是黨政一把手,其次是各級黨委的常委成員。」還有專家建議,應當把抽查結果向社會公開,讓監督的范圍更大更廣,形成的震懾更具威力。專家指出,領導幹部有關事項公開應由試點逐步走向制度化。「最理想的法是制定反腐敗法,這樣可以對整個反腐敗制度進行頂層設計,把零散於各種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整合,並增加現行法律里沒有規定的制度,包括領導幹部有關事項公開。」姜明安說。他同時指出,現階段可以通過制訂專項法律來規范領導幹部有關事項公開。
⑥ 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中其他短期理財產品要報告嗎
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中其他短期理財產品也是需要報告的。
根據《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第四條領導幹部應當報告下列收入、房產、投資等事項:
(一)本人的工資及各類獎金、津貼、補貼;
(二)本人從事講學、寫作、咨詢、審稿、書畫等勞務所得;
(三)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的房產情況;
(四)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資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有價證券、股票(包括股權激勵)、期貨、基金、投資型保險以及其他金融理財產品的情況;
(五)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資非上市公司、企業的情況;
(六)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注冊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合夥企業的情況。
(6)處級幹部個人申報事項還有貸款擴展閱讀:
《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第八條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由相應的組織(人事)部門負責受理:
(一)中央管理的領導幹部向中共中央組織部報告,報告材料由該領導幹部所在單位主要負責人審簽後,交所在黨委(黨組)的組織(人事)部門轉交。
(二)屬於本單位管理的領導幹部,向本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報告;不屬於本單位管理的領導幹部,向上一級黨委(黨組)的組織(人事)部門報告,報告材料由該領導幹部所在單位主要負責人審簽後,交所在黨委/黨組的組織人事部門轉交。
領導幹部因發生職務變動而導致受理機構發生變化的,原受理機構應當及時將該領導幹部的報告材料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轉交新的受理機構。
⑦ 領導幹部填報個人事項要注意哪些問題
日前,組織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強化對領導幹部的監督,進一步做好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工作。《通知》要求,領導幹部要嚴格按照公廳、國務院公廳2010年印發的《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積極主動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保證填報內容真實准確。《通知》明確,領導幹部要嚴格遵守報告紀律。對無正當理由不按時報告、不如實報告或隱瞞不報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限期改正、責令作出檢查、誡勉談話、通報批評或者調離崗位、免職等處理;構成違紀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紀律處分。凡不如實填報或隱瞞不報的,一律不得提拔任用、不列入後備幹部名單。《通知》提出,今年起將開展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工作。據了解,抽查核實工作主要是對報告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核實,每年按一定比例開展隨機抽查。同時,根據工作需要對擬提拔的部分考察對象、擬列入後備幹部人選對象和其他需要核查的對象進行重點核查。逗現在領導幹部願意報就報,不願意報就不報地現行的《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是2010年發布的,目的是通過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加強對黨員領導幹部管理和監督,促進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這項規定明確了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領導幹部的范圍、報告事項內容、不按規定報告的處理措施等內容,也提出逗可以對有關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材料進行調查核實地。中央黨校教授辛鳴指出,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這幾年一直在做,但效果並不明顯,沒有達到預期目的。逗現在領導幹部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時候,願意報就報,不願意報就不報,不僅內容打了折扣,還出現了虛假信息或缺斤短兩的信息。地抽查37名領導,11人漏報房產逗目前全國縣處級以上幹部有幾十萬,這還不包括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幹部,廳局級幹部也有幾萬人,個人有關事項的報告無疑是龐大的數據,真偽的甄別不容易,也難免會有水分。地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利用職務便利為其親屬經營活動謀利,向海外轉移財產,逗裸官地貪腐……近年來發生的一些貪污腐敗案件表明,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的監督與威懾作用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亟待完善。今年1月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明確提出,認真執行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並開展抽查核實工作。目前,廣東、上海等地已經啟動或實施了這項工作。在率先開展抽查核實的浙江省武義縣,當地紀委對14項報告內容進行核實。從抽查核實結果看,37名抽查對象中有11人進行了重新申報,補報內容全部為房產遺漏,其中有10人漏報房產共14處。同時發現,一些黨政正職領導幹部在自行申報有關房產問題上存在報告不實的情況。申報加核查可以發揮更大作用逗從發現的問題看,要精確掌握領導幹部個人情況,必須要有核查機制。對於不實申報者要承擔法律責任,還應被問責。地相關專家程文浩說。中央編譯局研究員何增科表示,這是完善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的實質性舉措,抽查核實既有利於對虛假申報進行處理,提高懲治腐敗效率,也利於在早期發現問題,及時挽救一批幹部。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認為:逗單純申報只能使這項制度發揮兩三成作用,如果申報加核查,則可以發揮50%至60%的作用,再加上公示,就能發揮更大作用。地竹立家提出,逗抽檢應以省市縣三級為主幹核心,梯級選擇抽樣對象,重點是黨政一把手,其次是各級黨委的常委成員。地還有專家建議,應當把抽查結果向社會公開,讓監督的范圍更大更廣,形成的震懾更具威力。專家指出,領導幹部有關事項公開應由試點逐步走向制度化。逗最理想的法是制定反腐敗法,這樣可以對整個反腐敗制度進行頂層設計,把零散於各種法律法規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整合,並增加現行法律里沒有規定的制度,包括領導幹部有關事項公開。地姜明安說。他同時指出,現階段可以通過制訂專項法律來規范領導幹部有關事項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