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間貸款公司留下了身份證復印件、社保卡和個人徵信報告及信用卡的照片是否會有危險
都是復印件? 沒問題。 如果他那這個到銀行貸款。 到下款的 時候需要本人去的。
Ⅱ 如果把,身份證照片戶口本照片徵信報告的照片給中介辦理貸款,中介能不能在不通過我本人的情況下辦理貸款
有可能的,很多小貸公司等貸款不規范,很榮用他人證件信息冒領貸款。
如果個人信息被冒用,一旦貸款還不是,你就要負責,除非你有證據證明別人冒用你的信息。
如果你不能證明,你就要替騙子還貸款,而且你的個人信息還會繼續泄露。
所以千萬不能輕易相信中介,萬不得以不要委託別人給你辦貸款。
Ⅲ 個人徵信給貸款公司對個人有影響嗎
在機構貸款是必須要徵信的,徵信對你影響就是你的信用情況、負債情況、以及查詢記錄
Ⅳ 徵信報告留在貸款公司,有什麼後果嗎
你說要是貸款公司或一些人拿著你的信息和徵信去貸款會咋樣。
Ⅳ 徵信報告貸款要給貸款公司嗎
如果是自己的徵信報告,當然需要提供給帶款工資了,貸款公司要根據你的帶款情況和你的徵信報告情況,才能給你發放貸款。
Ⅵ 徵信報告照片可以提前發給銀行貸款經理嗎
可以發,貸款經理看了你徵信就能知道你預期沒有,信用卡刷了多少,這樣就好下款
Ⅶ 我在中國人民銀行查了徵信留了號碼貸款公司可以看到嗎_baiduboxapp={"
不會,徵信中心只是提供查詢的。
Ⅷ 徵信報告和身份證照片給別人有事嗎
1 徵信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廣泛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對外提供個人信用報告都是有原因的,根源要歸因於徵信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廣泛。
首先,徵信系統是開展信貸業務的基礎條件之一,辦理信貸業務是徵信報告最主要的用途。銀行可以在客戶授權的前提下,直接登錄徵信系統查詢客戶的徵信報告,所以,在銀行申請貸款或信用卡,不需要客戶自己提供徵信報告。然而,如果在小貸公司、P2P網貸平台等放貸機構貸款,由於這些機構絕大多數都沒有接入央行徵信系統,一般都需要客戶提供自己的信用報告。(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方式)
其次,由於央行的徵信報告最為全面、客觀、具體,除辦理信貸業務外,個人徵信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廣泛。比如,日常生活中,租房時房東除了看房客身份證外,還可能要求房客提供本人徵信報告,看房客是否信用良好。二手房買賣時,房主要求看購房者徵信報告;招聘過程中,僱主讓求職者提供徵信報告,也是這個道理。商業實踐中,比較陌生的交易雙方建立合作關系之前,也需要了解對方信用狀況,信用對市場經濟主體來說更加重要。例如,某汽車銷售公司在發展二級分銷商時,對二級分銷商主要合夥人的個人信用報告有嚴格要求,有不良信用記錄的,不允許加盟。政府工作中,在幹部管理和人事工作、政府招標與采購、誠信文明經營戶或誠信納稅戶評選等過程中,個人徵信報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2 徵信報告對外提供需謹慎
需要對外提供的個人徵信報告,一般必須是在人民銀行徵信窗口查詢到的詳版徵信報告。詳版徵信報告什麼樣子,可以看《人民銀行詳細版個人信用報告是醬紫~~》。其中,包含了非常詳細的個人信息,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住宅電話、工作電話、學歷、學位、通訊地址、戶籍地址、婚姻狀況、配偶信息、職業信息、居住信息,還包括個人社保、公積金信息、電信繳費信息等等,當然,最主要的內容是貸款和信用卡的發放、使用、還款、狀態等信貸信息。
有這么多重要信息在裡面,對外提供時當然需要掂量掂量了。說了這么多,其實,對於題目中提出的問題,很難用一句話回答。在回答題目中提出的問題之前,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把徵信報告交給別人,到底會有哪些風險。仔細梳理一下,嚴重的後果主要是兩個,一是被冒名貸款,二是個人信息泄露,繼而引發電話騷擾甚至電信詐騙。
3 對外提供徵信報告會被冒名貸款嗎?
上篇文章中說到,只有徵信賬號和密碼,別人也很難查到個人徵信報告,因為還需要手機驗證碼等其他驗證操作。與此類似,冒名貸款的可能性也非常小,除非銀行內部人員違規操作(這是拿自己的飯碗開玩笑)。因為在傳統的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必須實行嚴格的面簽制度,甚至要求保留簽字時的照片或視頻。此外,審核個人徵信報告雖然是風控管理的重要一環,但是徵信信息僅起到參考作用,並沒有法律證明效力,徵信報告里的具體信息,信貸人員會根據原始材料或實地調查來核實。因此,僅僅徵信報告,被別人掌握,別人也不可能冒名貸款。
除了冒名貸款之外,還有被冒領信用卡的風險。前些年,有信用卡中介,僅憑客戶個人徵信報告和身份證復印件就可以申請信用卡,並能在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激活信用卡套現。但是,隨著手機實名制的實施和普及,即使再找中介辦信用卡,也必須用本人實名制的手機接收銀行信息,而且銀行信用卡審核時,客戶實名認證的手機號,必須正常使用6個月以上(各行標准不一),而且,信用卡激活必須本人到櫃台操作。因此,即使個人信用報告和身份證復印件同時被他人獲取,被他人用來申請、激活信用卡套現的可能性也很低。
對於正規金融機構,在申請貸款時,提交個人信用報告是必須的,貸款機構也有義務保護個人信息,一般不會隨意泄露個人信用報告,僅作為貸款申請資料保留,一般不會有風險。但是,如果找貸款中介或信用卡中介,風險就非常大了,高昂的手續費自不必說,更大問題是,很多中介都喜歡販賣客戶資料。所以,無論貸款或申請信用卡,一定要走正規渠道,就算申請不成功,也不至於有其他損失。
4 對外提供徵信報告會導致信息泄露嗎?
毫無疑問,徵信報告里記錄大量的個人信息,只要提交給他人,就必然存在信息泄露的風險。一般而言,只要信息沒有被惡意泄露,也不會產生大的風險。
信息惡意泄露的情形主要是:個人信用信息被有目的地交易。現實生活中,一些小型貸款公司或者營銷公司,會有償收集潛在客戶信息,收集到客戶信息後,會頻繁進行電話營銷、簡訊營銷、發郵件,甚至上門推銷,信息主體本人不勝其煩。最壞的情況是,個人信用報告被詐騙人員掌握,詐騙人員會根據個人信用報告里記載的重要信息,精心設計騙局對信息主體實施詐騙。
5 如何防範徵信信息泄露風險?
1. 盡量不要提供原件。沒有硬性要求的情況下,不要提供個人信用報告原件。原件包括紙質版原件和電子版原件,紙質版原件為本人在人民銀行徵信窗口櫃台查得的,一般是詳細版,電子版原件是本人在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網站查得的,一般是簡易版。如果只是了解信息的話,紙質版給他人看完後,一定要及時收回;電子版的話,可以只發截圖。
2. 做風險標注。在紙質版徵信報告,個人重要信息處,手寫「此徵信報告僅供**用途,他用無效或再復印無效」。 對於他人不需要看的信息,可以塗抹掉。
3. 核實對方是否可靠。這點是最要的,確保對方是可以信賴的人,才可以把徵信報告交給對方。這條也說明,一定要到正規機構貸款。提交個人信用報告要有明確且合理的用途,僅提供給利益相關方或者相關部門正式工作人員,不要提供給其他無關人員。而且,在提交時,一定要提醒對方保密,至少獲得對方口頭承諾。
6 結論
在有合理用途的情況下,可以提交個人信用報告給他人,以證明自身信用狀況。在提交個人信用報告時,要謹慎,採取必要手段保護個人信用信息,盡量避免提供徵信報告原件,做好風險標注,僅供他人了解情況時,要記得及時收回徵信報告。另外,要確定對方是可靠的人,並提醒對方做好保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