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9年個人所得稅條款
2018年8月31日《個人所得稅法》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最新修改頒布,由於近年來稅務法治以及稅收征管政策體系的完善化,社會各界普遍感受到征管形勢嚴峻,納稅人稅收成本壓力增大。為幫助更多收入多元化的自然人納稅人理解個稅計算方式,我們從針對顧問客戶的新法解讀課程中簡摘出本文內容,以最新個稅法和國家政策趨勢為依據,分享給大家。
通常情況下,單一工作和收入來源的納稅人,個人所得稅會由所在單位即支付工資的法律主體進行代扣代繳,納稅人在獲取收入時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已經由單位代理完成(這也是長期以來大家並不真正熟悉個稅的一個原因),這種情況下,納稅人個人通常只需重視稅基和稅率問題,這兩個稅收要素關乎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數額,直接決定了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通常情況之外,如果納稅人有多項工作或收入來源多於一項的,納稅人同時需要重視所有收入是否已經被納入征稅范圍並被扣繳,如果存在部分收入未被納入的,則需要進行主動申報。
如果涉及自我申報,或者納稅人需要理清自己個稅情況時,就需要知曉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式。
《個人所得稅法》根據不同的收入類型,確定了不同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目前新法律規定的收入類型有:(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
針對以上收入類型,分為三大類計算方式。
第一大類,對於收入類型為(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情形,按照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基本計算方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居民年度收入額-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其中,工資、薪金所得時:居民年度收入額=工資、薪金所得
其中,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居民年度收入額=所得額×(1-20%)
其中,稿酬所得時:居民年度收入額=所得額×(1-20%)×70%
居民年度收入額,年度是指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該四類收入類型收入合計,需要注意的是非居民個人的計算方式與以上有區別,本文未列舉。
費用,現行新標准為六萬元/年(5000元/月),即通常我們理解的扣除額數,也是這次法律修訂修改的內容。
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
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該類計算方式下總公式為: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按超額累進稅率結果
適用的稅率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36000元的 3
2 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5 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6 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過960000元的部分 45
舉例案例:
假設:
某編劇取得一筆稿酬所得,合同金額為700000元,且為一個公歷年度的全部收入
則:
其居民年度收入額=700000×(1-20%)×70%=392000元
另:
按照法律規定,扣除費用為60000元/年
假設專項扣除為30000元/年
假設專項附加扣除為60000元/年
假設其他扣除為0元/年
則:
其應納稅所得額=392000-60000-30000-60000-0=242000元
根據稅率表,適用第3級
該編劇年度
個人所得稅額=36000×3%+(144000-36000)×10%+(242000-144000)×20%=31480元
第二大類,對於收入類型為(五)經營所得的情形,按照分別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基本計算方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經營年度收入額-成本-費用-損失
該類計算方式下總公式為: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按超額累進稅率結果
適用的稅率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30000元的 5
2 超過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30
5 超過500000元的部分 35
第三大類:對於收入類型為(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的情形,按照分別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基本計算方式為:
收入為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
應納稅所得額=財產租賃收入額-800元
收入為財產租賃所得,四千元以上的:
應納稅所得額=財產租賃收入額×(1-20%)
收入為財產轉讓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財產轉讓收入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
收入為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額
該類計算方式下總公式為: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20%
以上是最新法律規定下,對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的一個簡要概括,由於計稅涉及要素界定復雜,加上本次修改的新法律尚未進入生效實施階段,計稅要素可能的潛在異議以及執行標准尚無法在稅務征管中得到統一解釋,因此,最終稅務成本輕重尚無法確定。由於稅務法律及征管體系愈加完善,建議遇到稅務問題難度比較大的,咨詢稅務機關或稅務師、律師等專業人士解決,以避免產生進一步的責任追究。
Ⅱ 個人所得稅app中2019年沒有輸入申報首套房貸的1000元怎麼辦
2019年的個稅匯算清繳還有開始,你可以在個稅APP選擇扣除年度2019年,將貸款信息填寫進去,待2020.3.1-2020.6.30之間去做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Ⅲ 現在個人所得稅抵扣貸款可以的嗎
根據國家政策,目前按揭貸款還不能直接抵個稅,但是如果嚴格按查賬徵收,個人按揭貸款的利息是可以從出售房屋的收益中抵減的,也就是變相抵個人所得稅。
房貸利息抵個稅,是指從每個月的工資中扣除房貸利息後,再繳納個稅,這樣納稅金額的基數就變小了,繳納的個稅也就相應的少了。
關於按揭貸款的標准解釋如下:
「按揭」一詞源自英語「Mortgage」,其含義即為「抵押貸款」,又為「商品房抵押貸款」,它是指抵押人(借款人)將其合法擁有的物業作為抵押物抵押給抵押權人(貸款人),保證抵押權人為第一受益人並保證履行商品房按揭(抵押)貸款合同項下的全部義務,從而從抵押權人處取得一定數量和期限的貸款。
按揭可以分為現樓按揭貸款和樓花按揭貸款。現樓按揭是指借款人借款購買現樓,而以購得現樓作抵押。樓花按揭是金融機構對購買樓花(尚未完工前整棟、分層或分單元先預售的樓房)的置業者提供的以借款人依據購房合同具有權利為抵押的按揭貸款。
Ⅳ 2019年個人所得稅,我也不知道後催牛,貸款買房子的要求不,如果不夠要求也上報了會不會影響信用嗎
主要看借款合同上是否享受了首套房貸利率,現在是認貸不認房,如果不夠要求上報了,也不會影響信用,只是查到後要補交稅款,還有滯納金和罰款。
Ⅳ 2019新個稅房貸款專項扣除
你理解錯了呢!2019年實施的個稅專項扣除,是扣除工資內的繳稅基數,比如扣除住房貸款每月1000元,贍養父母的2000元,你的稅費繳費基數就減少了3000元!交的稅費少了,你的工資就會比以前表多了!
Ⅵ 2019年的新個稅抵扣項目,首套房是貸款買的商住兩用,可以抵扣個稅嗎第一次貸款,而且是第一次買房。
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以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上限為20年。
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選定扣除方式後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這里的「首套住房貸款」是指購買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的住房貸款,如果納稅人此前未享受過住房貸款利息扣除,那麼按照首套住房貸款利率貸款購買的第二套住房,也是滿足條件的。
採用組合貸款方式購買的,只要公積金中心或者商業銀行其中之一,是按照首套房屋貸款利率發放的貸款,就滿足扣除條件。
題主如果不清楚當時貸款買房,銀行給的是否是首套房貸款利率,可以向銀行確認一下。
Ⅶ 2019新個人所得稅怎麼扣,5500公資,有房貸,有網貸
如果你有首套房房貸,可以申請購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如果你的父母滿了60歲,並且你是獨生子女,則可申請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2000元(如果是非獨生子女則只能扣除1000元),這樣的話,你不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
國發〔2018〕41號《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
第十四條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第二十二條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
(一)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二)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所稱被贍養人是指年滿60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Ⅷ 最新個人所得稅中關於房屋貸款部分
首先得看下新個稅中關於住房貸款這部分的減免是怎麼規定的 1、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六大專項附加個稅抵扣,其中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配偶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2、如果夫妻雙方,一方住在首套住房,並有貸款。同時另一方,在另一個城市為了工作租房居住。則夫妻雙方只能選擇一方進行扣除。(8)個人所得稅2019授權貸款擴展閱讀:參考《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二章到第七章內容: 1、第五章住房貸款利息 1)第十四條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本辦法所稱首套住房貸款是指購買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的住房貸款。 2)第十五條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夫妻雙方婚前分別購買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其貸款利息支出,婚後可以選擇其中一套購買的住房,由購買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雙方對各自購買的住房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3)第十六條納稅人應當留存住房貸款合同、貸款還款支出憑證備查。所以如果是需要進行專項扣除,是需要填寫的
Ⅸ 2019年個稅,房屋貸款,扣除比例,是否婚前各自首套貸款,且婚後分別扣除50%,如何選擇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五章住房貸款利息
第十四條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本辦法所稱首套住房貸款是指購買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的住房貸款。
第十五條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夫妻雙方婚前分別購買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其貸款利息支出,婚後可以選擇其中一套購買的住房,由購買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雙方對各自購買的住房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第十六條納稅人應當留存住房貸款合同、貸款還款支出憑證備查。
應答時間:2020-12-2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Ⅹ 2019年申報個稅中什麼樣的房產貸款可以申報扣稅
只要你是首套房貸款,不管是商業貸款還是公積金貸款都可以申報抵扣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