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個人買房貸款後,可否申請個人所得稅減免
減免個人所得稅的條件是,出售唯一住房,在一年內又購買住房的,可以在再次購房時申請減免個人所得稅
詳細請咨詢當地房地產交易中心
B. 有房屋貸款的可以減少個稅嗎
當然是可以的。
根據最新的個稅抵扣規定,房屋貸款利息是可以抵減個人所得稅的應繳所得額的,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
C. 買房抵扣個稅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購房貸款利率抵個稅」是指住房按揭貸款利息支出可以作為稅前抵扣項。房貸抵個稅這個政策對於個人來說,工資越高,買的房子越貴,省的錢就越多。而那些買不起房的人,根本就沒機會享受到房貸利息抵扣個稅的優惠。
相比於購買普通住宅的購房者,這條「購房貸款利率抵個稅」政策對於購買高檔住宅且工資水平較高的人群減負效果更佳明顯。購房貸款利率抵個稅會刺激購房需求,從而推高房價。因為辦房貸還能抵扣個稅,將會刺激一大批原本購房慾望並不迫切的人出手購房,短期內或使得成交量再度暴漲,於是將會出現令已經買房的人感到開心、尚未買房的人感到難過的結果,最終導致房價上漲。此個稅是指你賣房子的時候所交的個人所得稅x20%。合理費用包括按揭貸款利息、裝修費(按比例)、評估費等,但必須發票齊全。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D. 房屋貸款利息可不可以抵減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額
房屋貸款利息是可以抵減個人所得稅的應繳所得額的,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
根據《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十四條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本辦法所稱首套住房貸款是指購買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的住房貸款。
(4)貸款買房如何減免個人所得稅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試行)》第三條納稅人享受符合規定的專項附加扣除的計算時間分別為:
(一)子女教育。學前教育階段,為子女年滿3周歲當月至小學入學前一月。學歷教育,為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入學的當月至全日制學歷教育結束的當月。
(二)繼續教育。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入學的當月至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結束的當月,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48個月。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為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
(三)大病醫療。為醫療保障信息系統記錄的醫葯費用實際支出的當年。
(四)住房貸款利息。為貸款合同約定開始還款的當月至貸款全部歸還或貸款合同終止的當月,扣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40個月。
(五)住房租金。為租賃合同(協議)約定的房屋租賃期開始的當月至租賃期結束的當月。提前終止合同(協議)的,以實際租賃期限為准。
(六)贍養老人。為被贍養人年滿60周歲的當月至贍養義務終止的年末。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學歷教育和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期間,包含因病或其他非主觀原因休學但學籍繼續保留的休學期間,以及施教機構按規定組織實施的寒暑假等假期。
E. 請問利用按揭貸款買房後,是不是可以免個人所得稅啊
呵呵,您問得不清楚我們也很難回答清楚,下面我簡單介紹下:
個稅是賣主應該在房屋交易時繳納給國家的,不同的房子國家對個稅有相應的減免,但是是房主需要繳納的。這是法定的,雖然現在默認是賣家那房款方式是凈得款其他不管圖個省事,但是個稅屬於房屋賣家的,就像其他做生意的什麼營業稅呀一樣的道理。
至於您如何買房都與個稅的繳納性質無關,但是,請注意,您可以合理避稅:第一滿五年的商品房出售免營業稅和個稅,第二未滿五年的商品房收取全額1%或差額20%的個稅。顯而易見,差額(前後房產交易的價格之差)的個稅或是全額的徵收都注重一點,就是房屋的過戶價格。如何您控制過戶價格呢,那就是盡量全款少貸款,以前20萬買的房子現在賣100萬,差額是80萬,您要是有錢就全款買下20萬過戶,就沒有差額了,也就合理避稅了。貸款少的話過戶的價格也就能做得低了,繳納的稅費也就少多了。
還有一點,就是以前以為自己換房的情況,一年內賣出房子後再買一套房子可以抵消契稅和個稅,但是現在政策已經取消了,所以您不用考慮這方面了。
最後,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給我留言,我平時閑的沒事就會給您回復的,如果有回答不正確的地方請指正。
F. 用公積金貸款買房,如何減免個人所得稅
減免個人所得稅的條件是,出售唯一住房,在一年內又購買住房的,可以在再次購房時申請減免個人所得稅
詳細請咨詢當地房地產交易中心
G. 請問:購房貸款每月還款部分是否可以減免個人所得稅
不可以。
個人所得稅是針對個人取得的收入徵收的,是單對收入而徵收,至於你取得的收入如何使用,是購買消費品、購買房產、還是還貸,都與取得收入的行為無關。
也就是說,只要你有個人收入發生,就要就該筆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與你其它方面的經濟負擔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