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可以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辦理個人消費貸款的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嗎
不可以,為方便客戶與自己的客戶經理協商個人消費經營類貸款定價轉化相關事宜,個人消費貸款LPR轉換需要客戶本人前往原貸款所在行的個貸中心辦理。
② 建行的個人消費經營類貸款需要辦理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嗎
如客戶的個人消費經營類貸款同時符合以下幾個條件,則需要辦理LPR轉換。
(1)貸款屬於個人消費貸款、個人質押貸款、個人支農貸款、個人助業貸款等;
(2)在2020年1月1日前發放,或者已經簽訂借款合同還未發放;
(3)利率按基準利率上下浮確定;(4)浮動利率。
③ 關於存量浮動利率個人貸款的定價基準轉換為LPR的制度可以改成哪種
你可以搜索「LPR轉換」,網上有很多這方面的介紹,簡單說,就是原來根據央行基準利率浮動的,現在可以改成按LPR的市場報價浮動,不想改的按固定利率不變。
例如,你現在的利率是5.5%,轉換後,你的新利率是LPR4.8%+70(即0.7%),與你原來的保持一致;所有人都如此。
明年1月1日,如果LPR報價降為4.6%,那你的利率就變成了LPR4.6%+70,實際利率5.3%,降低了0.2%;如果報價仍然是4.8%,那你的實際利率還是5.5%沒變;如果報價是4.9%,實際利率就變為5.6%了,還升了0.1%。因此,把轉換LPR說成「降息政策」是一種誤解。
許多人願意轉換,應該是認為利率以後會逐步降低,跟著LPR,自己的利率可以不斷變低。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固定利率」,但選了之後就不能再轉換了。
④ 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固定利率轉換LPR)合算嗎!那一種比較有利
根據個人對於關於存量浮動利率的轉換原則的了解,以及國內LPR趨勢作為判斷預計,我建議個人貸款轉換成LPR浮動利率,不建議轉換成固定利率。
以上這4點原因就是我個人根據政策,根據未來的LPR趨勢進行給出的建議,我認為把個人存量貸款轉為LPR浮動利率才是最明智的,不建議按照原先基準固定利率來結算利息。
當然話又說回來,每個人的觀點和眼光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判斷和看法就不一樣,到底是該選擇LPR浮動利率還是固定利率更好?
這個問題誰都不敢為未來給肯定答案,相信未來自然會找到答案,畢竟人生都是賭出來的。但我個人也是轉為LPR浮動利率,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正確的選擇,現在分享出去僅供大家參考。
⑤ 個人消費貸款的定價都有哪些基本原則
個人消費貸款定價的基本原則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於不同品種的個人消費貸款採取不同的定價標准,但總體定價策略和定價方法是一致的,但據匯小貸了解,
一般來說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兼顧"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原則個人消費貸款定價既要覆蓋風險、補償各項成本和預期損失,又要讓銀行獲得必要的收益,所以,這個價格應該是一個兼顧三性的均衡價格,最終實現共贏。
2、以"貸款風險"作為定價核心個人消費貸款作為一種有別於傳統商品的特殊產品,其轉讓的只是資金的使用權,非所有權,因此,從貸款發放開始銀行就面臨遭受資金損失的各種風險,如利率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其中以信用風險最為重要,因此對借款人信用風險的度量是確定個人消費貸款定價的核心。
3、以"貸款成本"作為價格下限銀行在個人消費貸款方面的主要收入就是利差收入,因此個人消費貸款的利率定價是其獲取收益的唯一來源。商業銀行要獲取利差收入,首先就要彌補貸款成本支出,因此,個人消費貸款的定價應以此為下限,覆蓋貸款的費用支出、平均風險和資金成本,保證基本的成本收益均衡,實現銀行的經營效益。
4、以"風險差異"作為價格浮動依據個人消費貸款產品因用途、客戶群體、貸款方式、貸款期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風險。一方面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存在不同程度的違約風險,另一方面不同貸款品種也因產品特點的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差異。因此,這就需要這對不同種類的個人消費貸款產品和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所存在的風險差異確定不同的利率浮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