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個人信用制度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1、有關個人信用制度建設的法規規章。
國家出台的與個人信用制度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如《個人信用徵信和評級管理辦法》、《個人信用信息查詢公布管理辦法》等法規或規范性文件,使個人信用制度建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統一規范的個人信用信息資料庫。
有關部門按照統一格式和標准建立資料庫,成立獨立的第三方徵信服務機構,設立覆蓋全國城鎮居民的個人信用信息數據總庫。
3、個人信用信息徵信系統與個人信用評分系統。
個人信用信息徵信系統由下列兩個子系統構成:
個人信用信息登記系統。個人信用信息分為個人身份數據、個人金融信用數據和個人社會信用數據等。個人身份數據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號、戶籍所在地住址、居所、學歷、婚姻狀況、家庭成員狀況等。個人金融信用數據主要包括:在各商業銀行的個人貸款及償還記錄,個人信用卡透支記錄,在商業銀行發生的擔保等其他信用行為記錄。個人社會信用數據主要包括:工作單位、職業變動情況、履行勞動合同情況、參加社會保險情況、個人納稅情況、個人消費償付情況等記錄。特別記錄主要包括:影響個人信用狀況的涉及勞動爭議仲裁、民事、刑事訴訟、行政處罰以及偷漏稅、逃廢債、騙保等不良記錄。個人信用信息登記系統即有關部門按照統一的技術規范、各司其職的原則登記本部門掌握的個人信用信息。個人信用信息查詢系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網路,建立自助查詢系統和檔案查詢系統。
個人信用評分系統。個人信用評分系統是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同時借鑒國內外個人信用評分慣例和評價標准,制訂客觀、公正、科學、適用的個人信用評價指標體系。
4、個人信用激勵與懲戒制度
個人信用激勵與懲戒制度是指有關執法機關加大查處力度,對誠實守信人員進行褒揚獎勵,增加其信貸融資額度,對嚴重失信或者屢次失信者建立失信個人名單庫,在一定范圍內進行曝光處理;同時,執行限制其進行高消費的有關政策規定的激勵約束制度
② 個人信用貸款風險點
(一)構架完善和科學的個人信用評級體系
根據貸款機構自身的業務特點和發展戰略,構建自己的個人信用評價體系。
可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基本情況的評分,這個評分主要是個人的工作經歷、工作單位以及家庭狀況等;第二部分則是業務狀況的評分,也就是在存在信用記錄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每一筆業務對應的相應的信用積分;第三部分是有關特殊業務獎懲的積分,例如,在使用信用卡進行透支消費之後,如果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將透支金額全部還回的,可得進行額外的信用分數的獎勵,如果有惡意透支拒不還款的行為,可以進行信用分數的扣分,有情節較為惡劣的人,可以將其加入黑名單;
第四部分是綜合上述三部分進行個人信用評價的整體匯總。
(二)貸款環節嚴格把關
貸款安全是與借款用途的真實與否和前景密切相關的。借款人在借款之前,需要保證借款用合法、前景要足夠客觀、預期的收益良好、並且個人借款的貨款使用方向要不能夠違背國家的法律法規,放貸的前提是明確貸款的用途是和合法和真實的。此外,放貸機構還需要深入分析貸款的投資方向和用途,對市場風險進行全面的衡量。
只有健全、完善內部的信用貸款的管理機制,並且加強對於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的培養,構建科學的個人信用等級評價體系,才可以讓放貸機構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才可以更好的規避因為個人信貸業務所產生的風險。
③ 個人貸款調查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個人貸款調查主要包括:
1.借款人基本情況;
2.借款人收入情況;
3.借款用途;
4.借款人還款來源、還款能力及還款方式;
5.保證人擔保意願、擔保能力或抵(質)押物價值及變現能力。
貸款調查應以實地調查為主、間接調查為輔,採取現場核實、電話查問以及信息咨詢等途徑和方法。貸款人在不損害借款人合法權益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將貸款調查中的部分特定事項審慎委託第三方代為辦理,但不得將貸款調查的全部事項委託第三方完成。
④ 個人信用報告包括哪些內容
報告包含:
一是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證件類型及號碼、通訊地址、聯系方式、婚姻狀況、居住信息、職業信息等;
二是信用交易信息,包括信用卡信息、貸款信息、其他信用信息;
三是其他信息,包括查詢記錄等。
查詢的話需要本人攜帶身份證件前往當地的央行網點查詢。
當然,也可以在微信上查詢到個人信用記錄,只需要打開微信找到:早知數據。點擊查詢,輸入信息即可查詢到自己的徵信數據,該數據源自全國2000多家網貸平台和銀聯中心,用戶可以查詢到自身的大數據與信用情況。
⑤ 個人信用風險調查分析主要內容哪些
因此,在信貸決策過程中,信貸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主觀判斷以及某些要考慮的關鍵要素權重均為最重要的決定因素。
在專家制度法下,絕大多數銀行都將重點集中在借款人的「5c」上,即品德與聲望(character)、資格與能力(capacity)、資金實力(capital or cash) 、擔保(collateral)、經營條件或商業周期(condition)。也有些銀行將信用分析的內容歸納為「5w」或「5p」。 「5w」系指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 、還款期限(when)、擔保物(what)、如何還款(how);「5p」系指個人因素( personal)、目的因素( purpose) 、償還因素( payment)、保障因素(protection)、前景因素(perspective)。這種方法的缺陷是主觀性太強,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性信用分析工具。
特徵分析法
特徵分析模型是目前在國外信用管理模型中應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新的信用分析工具,本質上它也屬於傳統的信用分析和評價方法。該模型的主要用途就是對客戶的資信狀況做出綜合性的評價,並以定量化的方式,對客戶的授信做出評定。它是從客戶的種種特徵中選擇出對信用分析意義最大、直接與客戶信用狀況相聯系的若干因素,將其編為幾組,分別對這些因素評分並綜合分析,最後得到一個較為全面的分析結果。目前,特徵分析方法主要由信用調查機構和企業內部信用管理部門使用。
⑥ 信用風險是指什麼它分為那兩類
你好,信用風險是指債務人或交易對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或信用質量發生變化,影響金融產品價值,從而給債權人或金融產品持有人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信用風險的特點包括風險的潛在性、風險的長期性、風險的破壞性和控制的艱巨性。
信用風險主要分為:
(1)按授信方的不同,信用風險可被分為國家風險、行業風險、個體風險。
(2)按信用風險產生的原因,信用風險可被分為道德性信用風險和非道德性信用風險。
(3)按源信用風險可控程度,信用風險可被分為可控風險和非可控信用風險。
⑦ 個人徵信都是包含哪些內容
個人信用報告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個人信用報告是個人的「信用檔案」,全面、客觀記錄個人的信用活動,如償還貸款本息、信用卡透支額的情況等。主要包括以下信息:
1、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個人的姓名、證件號碼、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這些信息告訴商業銀行「您是誰」。友情提示: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請不要隨意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因為身份證 件號碼是信用報告的重要標識信息。同時,在辦理銀行業務時,准確如實地填寫個人基本信息,發生變動及時與銀行聯系進行信息更新,這既幫助預防身份欺詐、冒用,又幫助商業銀行准確核實身份。
2、除了以上信息外,個人信用報告還將記載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信息、社會保障信息、是否按時繳納電話、水、電、燃氣費等公共事業費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決、欠稅等公共信息。
3、個人的信用卡信息:辦理了哪幾家銀行的信用卡,信用卡的透支額度以及還款的記錄等
4、個人開立銀行結算賬戶的信息:個人的姓名、證件號碼、開戶銀行代碼、開戶日期等,不包括個人結算賬戶的存取款、轉賬支付和余額信息。
5、個人在銀行的貸款信息:何時在哪家銀行貸了多少款,還了多少款,還有多少款沒還,以及每月還款情況等。
6、個人的信用報告被查詢的記錄:計算機會自動記載「何時、何人、出於什麼原因」查看了您的信用報告。隨著資料庫建設的逐步推進。
拓展資料:
個人信用紀律是什麼?
個人信用記錄是根據居民的家庭收入與資產、已發生的借貸與償還、信用透支、發生不良信用時所受處罰與訴訟情況;
對個人的信用等級進行評估並隨時記錄、存檔,以便於個人信用的供給方決定是否對其提供信用或者提供多少信用的記錄。
【法律依據】
《商業銀行法》第七條,商業銀行開展信貸業務,應當嚴格審查借款人的資信,實行擔保,保障按期收回貸款。
商業銀行依法向借款人收回到期貸款的本金和利息,受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