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父母銀行貸款,銀行要求子女簽字,這樣給子女很大的壓力
我們都知道,其實現在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在生活上所進行的一些交易,實際上手都是通過貸款的方式,比如說買車,還買房,這些大型的商品,它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而且很多人在一次性內是難以父親這個價格的,因此就會採用貸款方式,但是有些人就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就是為什麼父母銀行貸款,銀行要求子女簽字呢?這樣會不會給子女造成很大的壓力呢?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在我個人看來,其實我覺得這名並沒有什麼壓力,而且不需要承擔責任,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也應該要更多的去關注這方面的問題,貸款消費實際上是一種超前消費,而且她也解決了我們生活中的很多難題,但是我們一定要慎重的選擇貸款的方式,而且他並不是適用於每一個人,條件是我們一定要擁有一個穩定的工資,而且要對自己未來的收入才有一個積極樂觀的狀態。
『貳』 緊問!!!父母用子女之名貸款是否合法
隨著樓市限購、限貸政策的實施,近年來,以成年子女的名義登記購房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不少購房者之前買了房,或是已不具備購房資格,或是再買房就要算「二套房」,首付比例增高,貸款利率也高。因此,以成年子女的名義來購房則可以有效地規避這些問題。
今年32歲的陳先生與妻子看中了城南某樓盤,120多平米的套三,單價8800元/平米。當陳先生提出以自己4歲兒子的名義購買時,卻遭遇到售樓小姐的拒絕,「如果單獨為未成年子女購房,只能全款,不能辦按揭。」不過,售樓小姐補充,陳先生可以將自己和孩子作為共同購買者一起寫進購房合同,這樣就可以向銀行申請貸款。陳先生與妻子已貸款購得一所住房,這樣一來,陳先生就只能按照「二套房」的標准向銀行申請貸款。面對這樣的結果,陳先生很是無奈,「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有這個規定,事情變得太麻煩了。」
由此看來,父母為未成年子女買房,則顯得不那麼順利。對此,四川致高律師事務所趙珂律師解釋說,由於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不能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沒有償還貸款的能力。如果買賣合同約定房屋的購買方是未成年人,則該房屋買賣不能申請銀行貸款,只能是一次性付清全部購房款方能交易。
此外,趙珂律師補充介紹,對於買房者來說,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能訂立房屋買賣合同,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訂立的房屋買賣合同才能生效。根據我國
的法律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是指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完全行為能力人是指滿18周歲的公民,只要不屬於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且精神狀態正常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行為能力人。因此,如果父母想為子女購置房產,倘若子女這時還不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就不能只簽子女的名字。
華西都市報記者肖倩
相關新聞
「80後」買高端住宅
掀起樓市新現象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受到調控政策的影響,北京高端豪宅七成買家為「80後」的年輕人。盡管看房的一般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但是最後簽約的往往是一些「80後」的年輕人。進入3月份以來,一些城市的高端住宅市場買方客戶結構趨於年輕化,70%以上的買方客戶為「80後」,主流客戶群發生明顯變化。
據城西某樓盤銷售人員介紹,「由父母全部出資或者父母與子女各出一部分的情況在銷售中都屬於普遍現象,不過,近段時間以來,的確有許多家長為正在上大學的子女買房,其中不乏來自省內二級城市的客戶。」這名銷售人員還介紹說,這類客戶大多抱著「投資居住兩不誤」的心態。
據專業從事豪宅服務的麗茲行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從購房出資人來看,「80後」買房客戶出資人38%為父母出資,其中,5%客戶購房是出於資格限制以子女名義購買;40%為「80後」購房者自行出資;22%為父母資助一部分,子女自行出資一部分購買。
由於限購、限貸政策的影響,不少購房者已失去了買房資格,因此以成年子女的名義來購房,「這樣做,一來可以為孩子日後的生活提供財產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解決我們的購房需求。反正都是一家人,也不存在利益問題。」在城西某樓盤銷售中心,一位買家這樣告訴記者。 華西都市報記者肖倩
『叄』 父母讓子女貸款,但是子女的徵信不好會放款嗎
根據貸款的規定,你這樣的情況雖然銀行貸款很難,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你可以到當地信用社具體咨詢,你只要沒有逾期,徵信就沒有問題
『肆』 該不該用自己名義給父母貸款
用自己的名義給父母貸款,會面臨很多風險,影響個人生活,不建議用這種辦法。
隨著社會對信用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地方需要用到人們的信用,尤其是貸款的時候,更是會考察貸款人的資質。當自己的父母需要貸款,但是又沒有貸款資質,想要兒女幫忙貸款的時候,作為子女要想清楚風險,然後再做決定。
子女在父母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盡心盡力幫助父母,但是不應該透支自己,否則自己受到影響,反而會連累父母。因此子女幫助父母,盡量不要用貸款的方式,可以用其他方式幫助他們。
子女不應該用自己的名義給父母貸款,否則會影響自己的信用,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伍』 父母買房,子女能幫助貸款嗎
能,只房子將來有你妻子的名字就行,如果將來沒有你妻子的名字就不行,而且所要買的房子必須與你妻子的公積金是同一城市才行的,公積金一個人最高可以申請40W,
計法:個人公積金貸款額度=(公積金賬戶中當前的余額+當前月繳存款*1.5*當前到法定退休年齡的總月數)*2
補充:是在同一個城市吧!一個人最高可貸40萬,具體參照上面計法;請問你的公積金貸款還清未?未還清的話,就算是你老婆買都肯定就是算第二套房了!
『陸』 如果是父母買房,子女可以幫忙還貸款嗎
一、購房貸款只能是產權人參與借貸,當父母的還款能力達不到銀行標准時,可以提供滿足條件的子女做為擔保人或共同借款人,子女不能單獨作為借款人。
二、如果是父母已經購買的房產,子女想用房產作抵押貸款,父母同意的情況下,一起到銀行去簽定貸款合同,由子女作為借款人,父母作為抵押人共同參與,是可以辦理這樣的貸款的。
『柒』 子女買房,父母可以用自己的公積金幫子女貸款嗎
父母可以用自己的公積金幫子女貸款。
根據最新公積金使用規定,子女買房可以提取父母住房公積金,未婚子女與父母共同生活的購買普通自住住房,父母可以提取本人公積金賬戶余額。子女貸款購房,父母參與共同還款的,可按公積金還貸提取方式提取,既可以提取首付,又可以每年提取公積金還貸本息。
(7)父母讓兒女幫忙貸款擴展閱讀:
貸款額度要符合四個「不高於」:
1.不高於按照借款人、配偶和共同借款人各自住房公積金賬戶儲存余額的倍數,即住房公積金余額的40倍、補充公積金余額的20倍確定的貸款限額;
2.不高於按照房屋總價款的比例確定的貸款限額;
3.不高於按照還款能力確定的貸款限額;
4.不高於最高貸款額度。至於最高貸款額度,購買首套住房或改善型第二套普通住房,2人以上參與貸款的,繳納住房公積金可貸金額為100萬元;繳納補充住房公積金可貸金額為20萬元,總計為120萬元。
『捌』 子女貸款無力償還,父母有義務幫其償還么
如果子女貸款無力償還。作為父母,肯定要幫其償還。因為住房貸款。也牽扯到還款人也牽扯到還款人的父母。
『玖』 父母貸款無法償還,未告知子女,周轉為由讓子女貸款幫忙償還,可以起訴嗎,構成犯罪嗎。
個人財產不可侵犯,作為父母也不行,既不用父債子償,也不用子債父償。債務轉讓需要被轉讓人同意和債權人同意,才可以轉讓債權,否則債權債務關系不發生轉移。可以不予理會,並不構成犯罪,只是普通的民間借貸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