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對象 > 房地產貸款集中對個人貸款影響嗎

房地產貸款集中對個人貸款影響嗎

發布時間:2021-12-21 23:22:39

『壹』 按揭貸款買房中,個人、銀行、房地產商三方面的關系

1、對銀行而言,個人與銀行是借貸關系發生的主體,開發商只是業務推薦的中介作用和業務流程中的擔保作用,借貸關系發生後,個人與開發商的糾紛不影響借貸關系;
2、對房地產商而言,個人與房地產商是合同主體關系,銀行只是幫助個人購房的第三方,個人與銀行發生借貸糾紛不影響購房合同的覆行;
3、對個人而言,產生了兩筆合同,《購房合同》與《貸款合同》,個人分別與銀行、與房地產商都是合同關系。

『貳』 11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監管要求,這對市場有什麼影響

我認為11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增長要求肯定會對市場造成不利影響,因為個人住房貸款一旦增多,更多的資金將會流向房地產,那麼房價還會持續上升,因為買房的人會更多,所以需求量一旦加大,房價勢必還會保持上漲階段,不過從目前國內的高壓態勢來看,國家已經對房地產進行了嚴格監管,而且對二手房進行了限貸,所以下半年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申請將會變得更。整體而言,對於市場的波動影響只是短暫的,從長期來看有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我認為在接下來的下半年中,國家對房地產的監管還會更加嚴格。因為高房價已經給年輕人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而且還帶來了很多負面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遲早得到解決,那麼將會影響以後幾十年的發展。一旦國家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那麼國家肯定要進行整治所以在上半年出台了很多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和方案,目的就是通過這些宏觀調控政策來穩住房地產,減少房地產帶來的負面問題,只有通過這種手段才能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叄』 房地產以公司個人名義假按揭購房騙取銀行貸款後,對個人除購房及貸款申請、信用度有影響外其他還有哪些

如果能夠證明是公司在以個人名義騙取貸款,對個人沒有影響。
但是,如果證明不了,不但對個人信用有重大影響,銀行追討欠款中會以該個人為主體進行訴訟,會凍結個人其他財產,判決後也會以該個人為對象申請強制執行,房屋拍賣不足部分會繼續向個人追討。

『肆』 居民無需過度擔心購房貸款受限

202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指在我國境內設立的中資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其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應滿足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不得高於其確定的相應上限。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倪鵬飛表示,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市場主體預期趨於穩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基礎仍有待夯實。同時,盡管我國房地產金融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明顯改觀,但銀行業房地產貸款敞口仍然較大,其資產質量易受房地產價格波動沖擊,是需要密切關注的潛在風險點,商業銀行對房地產信貸的偏好也仍較強,需要通過制度設計予以約束。
具體來看,《通知》明確對7家中資大型銀行、17家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縣域農合機構、村鎮銀行共5檔機構分類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從國際上看,房地產貸款佔比過高或在一定時期佔比上升過快,既不利於房地產市場自身發展,也會給金融體系造成風險。目前,我國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房地產貸款余額(含個人住房貸款)占各項貸款余額的比重在29%左右,但部分銀行機構佔比過高,遠超出平均水平。為了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特別是加大對製造業、科技創新、綠色金融、小微企業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不僅及時也非常必要,有利於優化信貸結構,有利於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有利於金融體系安全平穩運行。
備受關注的是,通知在設置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上限的同時,還單獨設置了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上限。為何要設置這一上限?這對個人住房貸款將有何影響?
設置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上限與近年來個人住房貸款增長較快相關。我國居民部門杠桿率近年來上升較快,主要集中在個人住房貸款。這提高了我國居民部門脆弱性,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更高質量消費潛力的充分釋放。
業內專家認為,專門設置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上限要求,是為了約束銀行房地產貸款佔全部貸款的比重,而非額度或絕對值,對個人住房貸款需求影響不大。大部分商業銀行尚未觸及上限,居民無需過度擔心買房申請貸款受到影響,存量住房貸款也不會因為該政策而被銀行提前收回。
「作為一項長效機制,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機制旨在防止房地產貸款在銀行體系全部貸款中的比重偏離合理水平,防範風險敞口過於集中,並不是禁止相關業務開展。」業內專家表示,制度設計也已充分評估銀行調整壓力,除採取分省分類施策、差別化過渡期等多種機制安排外,還將指導超出上限的銀行按年度合理分布業務調整數量,有序做好調整工作,避免出現「斷貸、抽貸」。總體來看,不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短期沖擊,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記者 陳果靜

『伍』 專家認為:居民無需過度擔心購房貸款受限

202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指在我國境內設立的中資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其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應滿足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不得高於其確定的相應上限。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倪鵬飛表示,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市場主體預期趨於穩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基礎仍有待夯實。同時,盡管我國房地產金融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明顯改觀,但銀行業房地產貸款敞口仍然較大,其資產質量易受房地產價格波動沖擊,是需要密切關注的潛在風險點,商業銀行對房地產信貸的偏好也仍較強,需要通過制度設計予以約束。
具體來看,《通知》明確對7家中資大型銀行、17家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縣域農合機構、村鎮銀行共5檔機構分類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從國際上看,房地產貸款佔比過高或在一定時期佔比上升過快,既不利於房地產市場自身發展,也會給金融體系造成風險。目前,我國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房地產貸款余額(含個人住房貸款)占各項貸款余額的比重在29%左右,但部分銀行機構佔比過高,遠超出平均水平。為了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特別是加大對製造業、科技創新、綠色金融、小微企業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不僅及時也非常必要,有利於優化信貸結構,有利於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有利於金融體系安全平穩運行。
備受關注的是,通知在設置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上限的同時,還單獨設置了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上限。為何要設置這一上限?這對個人住房貸款將有何影響?
設置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上限與近年來個人住房貸款增長較快相關。我國居民部門杠桿率近年來上升較快,主要集中在個人住房貸款。這提高了我國居民部門脆弱性,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更高質量消費潛力的充分釋放。
業內專家認為,專門設置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上限要求,是為了約束銀行房地產貸款佔全部貸款的比重,而非額度或絕對值,對個人住房貸款需求影響不大。大部分商業銀行尚未觸及上限,居民無需過度擔心買房申請貸款受到影響,存量住房貸款也不會因為該政策而被銀行提前收回。
「作為一項長效機制,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機制旨在防止房地產貸款在銀行體系全部貸款中的比重偏離合理水平,防範風險敞口過於集中,並不是禁止相關業務開展。」業內專家表示,制度設計也已充分評估銀行調整壓力,除採取分省分類施策、差別化過渡期等多種機制安排外,還將指導超出上限的銀行按年度合理分布業務調整數量,有序做好調整工作,避免出現「斷貸、抽貸」。總體來看,不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短期沖擊,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陸』 為何推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12月31日對外宣布,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綜合考慮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機構類型等因素,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兩個上限,對超過上限的機構設置過渡期,並建立區域差別化調節機制。為何要出台這一舉措?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有利於市場主體形成穩定的政策預期,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取得明顯成效,房地產貸款增速穩步回落。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2.8%,增速連續26個月回落。
盡管如此,在兩部門看來,仍需要進一步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抵禦房地產市場波動的能力,防範金融體系對房地產貸款過度集中帶來的潛在系統性金融風險,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穩健性。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此舉符合「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避免信貸資金過度流入房地產市場,進一步支持製造業、科技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小微、「三農」等薄弱環節融資。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如何約束銀行?
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上限分為五檔:中資大型銀行分別是40%和32.5%,中資中型銀行分別是27.5%和20%,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分別是22.5%和17.5%,縣域農合機構分別是17.5%和12.5%,村鎮銀行分別是12.5%和7.5%。
一直以來,個人住房貸款頗受銀行青睞,且佔比穩定。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3.59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增速與上季末持平。從上市銀行披露的半年報來看,2020年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仍是上市銀行個人貸款的主要投放方向。
兩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大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符合管理要求。
對於超出管理要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兩部門要求其合理選擇業務調整方式、按年度合理分布業務調整規模,確保調整節奏相對平穩、調整工作穩妥有序推進。個別調降壓力較大的銀行,通過延長過渡期等方式差異化處理,確保政策平穩實施。
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明確上限後,會對購房者貸款帶來怎樣的影響?
「應該不是所有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都會受影響,有些銀行距離上限還有一定空間。」一位國有大行人士告訴記者。
曾剛認為,2021年銀行信貸結構將進一步優化,不同類型銀行將根據自身距上限空間,調整個人住房貸款的額度,購房者可根據具體銀行情況進行選擇。
不過,為支持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兩部門明確表示,住房租賃有關貸款暫不納入房地產貸款佔比計算。
記者了解到,目前人民銀行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住房租賃金融業務有關意見,並建立相應統計制度,屆時對於符合定義的住房租賃有關貸款,將不納入集中度管理統計范圍。
兩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密切監測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業務開展情況,對異常增長的,將督促採取措施及時予以校正。

『柒』 銀行停止對房子的貸款,這將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二、從購房者的角度來看

現在的購房者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剛需,一種是第二套房,也稱之為改善房。剛需房也是無房戶,這個在政策上是沒有什麼限制的,包括購房貸款,並沒有一刀切給堵死,這也和房子是用來住的政策相吻合。

那這個政策主要限制的是第二套房的購房貸款,如果沒有這個貸款的話,那就需要全額付款,這一下子拿出一大把錢來,將會大大減少購房的人數,房地產業的去化將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房子的供需關系將會發生進一步的變化。從經濟學上來看的話,供給不變,星球減少的話,價格是必然下降的。

所以,只要銀行停止對房子的貸款,房價的下降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捌』 即將實施貸款集中度管理,開發商該如何面對

據央行網站消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近日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通知》明確了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機構覆蓋范圍、管理要求及調整機制。綜合考慮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機構類型等因素,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兩個上限,對超過上限的機構設置過渡期,並建立區域差別化調節機制。

那麼,如何才能確保這項制度的順利實施呢?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確保銀行的數據真實可靠。出台新規的目的不是當擺設,而是除風險。因此,對銀行提供的數據,必須做到真實可靠,不能有任何水分。否則,就會留下隱患、出現問題。對此,管理層要組織檢查和抽查,一旦發現問題,嚴厲追責;二是要杜絕其他方面的漏洞,特別是互聯網金融機構、小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行為,需要規范,防止這些機構向開發商、居民等提供非法貸款、非法資金支持,導致管控失靈,風險難以有效化解。如果做好了,房地產貸款的集中度管理效率就能大大提升,從而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平穩、有序、健康發展。

『玖』 房地產銀行貸款「紅線」,對市場影響幾何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為各大銀行發放房地產貸款規模及佔比設置「兩道紅線」,分別設置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兩個上限,對於不符合要求的銀行,監管機構給設置了過渡期,並建立區域差別化調節機制。



那麼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會對房地產市場造成什麼影響呢?



01、政策出台背景



房地產貸款佔比連年升高至28.8%



長期以來,房地產行業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捆綁」。近年來監管部門三令五申對房地產貸款進行控制,雖然增速有所回落,但總量仍然不小,佔比依然較高。2011年以來,房地產貸款余額占人民幣貸款余額連年升高,房地產貸款余額佔比升高至28.8%。而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業貸款的39%,此外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行業仍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僅5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過上限,按照目前比例,房貸不會受到影響。第一檔銀行,建設銀行和郵儲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佔比略微超過了32.5%的紅線,業務調整過渡期均為2年。第二檔中有2家銀行「超標」,分別是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第三檔中僅成都銀行一家觸碰到上限。



供給端收緊,中長期來看,房企資金壓力加大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對銀行房地產余額佔比提出上限要求,將從供給側抑制銀行的放貸沖動,有助於降低銀行房地產風險敞口、提高金融體系韌性和穩健性。從中長期來看,本次新規在房地產行業資金供給端進行了收緊,房地產在融資上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房企融資渠道、融資能力或是未來其能否快速發展的關鍵。但從目前設定的管理比例要求來看,基本符合2020年的情況,因此對未來市場相關貸款投放額度的影響相對有限。



總體來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只是防禦性制度安排,新規對不同類別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分檔管理,並且給目前不達標的機構充分的整改空間和時間,有助於保持市場平穩有序發展,總體上對市場影響有限。長期來看,房企供給端資金收緊,有助於引導房地產企業從高周轉、高杠桿模式轉向長期經營模式。



研究員:蔡艷平

『拾』 房貸新規元旦落地 我的貸款申請還能批嗎

2020年的最後一天,央行、銀保監會一起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為各類銀行機構的房地產貸款佔比劃定了「紅線」。其中,大型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40%,個人房貸上限32.5%。《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那麼,房貸新規落地對業界和消費者的影響究竟會如何呢?

專家:商業銀行對房地產信貸偏好仍較強 需予以約束

央行、銀保監會為何會選擇在此時點放「大招」?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倪鵬飛表示,盡管我國房地產金融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明顯改觀,但銀行業房地產貸款敞口仍然較大,其資產質量易受房地產價格波動沖擊,是需要密切關注的潛在風險點,商業銀行對房地產信貸的偏好也仍較強,需要通過制度設計予以約束。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也表示,從國際上看,房地產貸款佔比過高,或在一定時期佔比上升過快,既不利於房地產市場自身發展,也會給金融體系造成風險。目前,我國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房地產貸款余額(含個人住房貸款)占各項貸款余額的比重在29%左右,但部分銀行機構佔比過高、遠超出平均水平。

此番《通知》分別設定了關於「房地產貸款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佔比」的兩個上限。

所謂「房地產貸款佔比」,指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含境外分行)房地產貸款余額占該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

根據華泰金融梳理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大部分銀行並未觸及上限。特別是第一檔次大銀行,離房地產貸款40%的上限還比較遠,交通銀行更是只有26%。如果只看個人按揭部分,那也只有建行和郵儲稍微超過。

業內專家認為,大家不需要過分擔憂。專門設置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上限要求,是為了約束銀行房地產貸款佔全部貸款的比重,而非額度或絕對值,對個人住房貸款需求影響不大。大部分商業銀行尚未觸及上限,居民無需過度擔心買房申請貸款受到影響,存量住房貸款也不會因為該政策而被銀行提前收回。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表示,對於個人購房者來說,基本上問題不大,只需要按照政策的流程辦理貸款即可。另外也需要注意的是貸款的集中度。其實核查合規的貸款中,一些屬於消費貸款方面的貸款也需要管控,防範部分銀行違規通過消費貸來變相發放房貸。

揚州一家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員則表示,《通知》的實施,對中小銀行來說,房地產貸款、個人住房貸款的利率、資格等方面的管理將更加嚴格,對購房者來說,通過在「小銀行」申請房貸,來打政策「擦邊球」的情形,也將更難實現。(文/游蘇杭)

閱讀全文

與房地產貸款集中對個人貸款影響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父母公司擔保貸款 瀏覽:762
房屋二次抵押貸款比例 瀏覽:92
成都二套房首付公積金貸款嗎 瀏覽:186
農村信用社貸款到期沒還銀行會怎麼處理 瀏覽:994
規范發展個人消費貸款 瀏覽:292
2021年一年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 瀏覽:4
按揭貸款銀行卡流水賬單怎麼打 瀏覽:820
小額信用貸款所需資料 瀏覽:27
工行貸款擔保公司 瀏覽:12
多少錢算是小額貸款 瀏覽:848
貸款用的工資卡流水 瀏覽:947
建行的個人貸款利率 瀏覽:717
網上什麼平台貸款靠譜 瀏覽:784
貸款執行利率增加收息額 瀏覽:95
網上的平安貸款安全嗎 瀏覽:229
出國留學可以無息貸款嗎 瀏覽:138
抵押貸款單簽雙簽是什麼意思 瀏覽:694
我以公司名義貸款 瀏覽:906
國家小額貸款管理辦法試行 瀏覽:49
手機app貸款靠譜不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