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宏觀經濟政策對信貸的影響
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對我國股市的影響,除開輿論導向和政府直接干預外,其主要、有效地途徑是從緊縮銀根入手的,也就是利用後壁政策來調控股市的,就此問題論述如下:
一、貨幣政策工具可分為以下三類:
(1)常規性貨幣政策工具,或稱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指中央銀行所採用的、對整個金融系統的貨幣信用擴張與緊縮產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響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備金制度,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被稱為中央銀行的「三大法寶」。主要是從總量上對貨幣供應時和信貸規模進行調控;
(2)選擇性的貨幣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針對某些特殊的信貸或某些特殊的經濟領域而採用的工具,以某些個別商業銀行的資產運用與負債經營活動或整個商業銀行資產運用也負債經營活動為對象,側重於對銀行業務活動質的方面進行控制,是常規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必要補充,常見的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證券市場信用控制、不動產信用控制、消費者信用控制。
(3)補充性貨幣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規性、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外,中央銀行有時還運用一些補充性貨幣政策工具,對信用進行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補充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銀行依法對商業銀行創造信用的業務進行直接干預而採取的各種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預、流動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種貸款;
②信用間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銀行憑借其在金融體制中的特殊地位,通過與金融機構之間的磋商、宣傳等,指導其信用活動,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導、道義勸告。
07年度下半年國內面臨物價上漲,通脹壓力加大的危機,其原因是:
1、供需失衡,比如食品行業 這是需求拉動型的通脹 ;
2、成本拉動,比如原油鐵礦等國際價格上升,國內這些行業的價格上漲;
3、國內投資過熱,大量流動性流向樓市股市,流動性過剩導致通脹壓力加大;
4、國際貿易失衡,巨額順差的長期存在,外匯占款嚴重,RMB投放過多;
5、RMB升值預期使得大量國際資本流入國內;
08年度國家採用的貨幣政策,在治理物價上漲主要表現在:
1、通過信貸結構調整 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大力發展農業 尤其是集約型農業 提高農產品產量 加強信貸支持三農的力度;
堅決執行節能減排 限制「兩高」行業的發展 鼓勵新能源新技術的發展 以減少對國外能源資源的依賴 發展綠色信貸;減少對房地產業的貸款,抑制樓市的漲幅過快,使其健康穩定發展,防止經濟泡沫;
2、控制信貸規模 加強額度管理 控制流動性。
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正在執行,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利息、發行央票等等,回收流動性優化信貸結構,多向中小企業、新興行業企業傾斜,以消化掉相對過剩的流動性;
3、通過稅收等財政手段以及匯率手段來改善國際貿易失衡局面,如降低出口退稅率,升值人民幣等,改變巨額順差的局面,減少外匯占款,改善流動性過剩局面;
08年度通過這些財政政策的調控,物價的膨脹得到較好的抑制,樓盤的價格也有大幅度回落,雖然調控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如股市大跌、中小企業貸款困難,導致國民經濟發展速度下降,但對應通貨膨脹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
以上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⑵ 影響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因素有哪些
(一)貸款定價的基本理論
貸款定價是商業銀行根據自身的資金成本、貸款費用、貸款風險和盈利目標,結合借貸市場資金供求狀況和客戶合作關系等因素,綜合確定貸款利率。古典利率理論、流動性偏好利率理論、可貸資金利率理論是西方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基本依據,其核心觀點是:在借貸市場上,貸款利率的高低是由資金供給方和需求方共同決定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點決定了均衡利率和均衡貸款量。19世紀90年代,J·E·Stingltz、A·Weiss關於信貸配給現象的解釋認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使銀行的預期收益曲線並不是單調曲線,當利率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以後,銀行的預期收益將下降,因為越是接受高利率的企業越有可能不償還貸款,使貸款壞賬損失超過貸款利息收益。這一理論揭示,貸款風險也是影響貸款利率的根本因素之一。
從宏觀角度分析,除借貸資金供求關系外,影響利率水平的還有以下因素:一是平均利潤率。利息產生於借貸資本向生產資本轉化的運動過程,是利潤的一部分,因此一國一定時期內的平均利潤率決定了利率水平的上限。二是預期通貨膨脹率。通貨膨脹會引起貨幣貶值,為了彌補借貸資金本息的價值損失,必須相應提高貸款利率。三是貨幣政策。當中央銀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時,利率會下降;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時,利率會上升。從另一個角度講,利率調整本身也是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是國際利率水平。國際利率水平及其變動趨勢對本國利率水平具有較強的「示範效應」,一般來說,國際利率下降會降低國內利率水平或抑制國內利率上升的程度,反之亦然。一國的經濟、金融開放程度越高,受國際利率水平影響就越大。五是歷史利率水平。利率具有較強的歷史繼承性,在調整利率時,歷史利率水平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從微觀角度分析,貸款利率(P)由資金成本(C1)、風險成本(C2)、交易成本(貸款費用C3)、機會成本(無風險利率C4)、銀行貸款的目標收益率(R1)、借款人擬投資項目的預期收益率(R2)等多因素決定,可以建立如下貸款定價與決策的基本模型:
(1)P≥C1+C2+C3
(2)P≥R1
(3)P≥C4
(4)P≤R2
貸款利率(P)在滿足上述四個不等式的條件下,根據貸款的供求狀況和借貸雙方的地位,最終通過談判決定。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滿足了以上條件,信用風險和經營費用才能得到充分的補償,預期的盈利目標才能得到保障。
(二)貸款定價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意義
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掌握並正確運用貸款定價方法、技巧和策略,合理地進行貸款定價,對提高商業銀行市場競爭力、盈利能力和資源配置效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第一,有利於商業銀行拓展信貸市場和實現經營效益最大化目標。科學、合理的貸款定價體系既應考慮銀行經營所承擔的風險、資金成本和資本的預期回報等,又要兼顧客戶的承受能力和貨幣市場資金供求及價格波動等因素,從而增強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靈活性和競爭力,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最終有利於商業銀行經營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第二,有利於商業銀行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商業銀行貸款價格的確定,對外是銀行與客戶商定借出資金價格的行為,對內是對資金運作風險和預期收益的控制性活動,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注重成本管理、市場研究、風險規避及客戶貢獻度測量等,促進商業銀行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經營管理水平。
第三,有利於商業銀行降低利率風險對經營效益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許多銀行破產倒閉主要是受利率風險影響,經營大幅虧損。一些商業銀行缺少對利率風險的認識和管理,缺乏完善的金融產品定價體系,使資產負債業務潛在的利率風險顯性化。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率風險對商業銀行經營效益的影響日益顯著。建立科學、合理的貸款定價體系,有利於商業銀行提高規避利率風險的能力。
第四,有利於商業銀行實現資本約束下的可持續發展。銀行經濟資本管理的核心指標是經濟資本回報率,其計算式為:RAROC=(凈收益-預期損失)/經濟資本(非預期損失)。銀行要獲得合理的資本回報率,必須從貸款收益中提取足夠的呆賬准備以沖減預期損失,而且維持充足的資本以應付非預期損失。通過合理的信貸定價,把「風險補償」這一理念貫徹到整個信貸審批和管理過程,以確保貸款收益彌補呆賬准備的提取,同時建立穩定有效的資本補充機制,從而提升銀行的核心競爭力。
二、西方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主要模式
(一)成本加成貸款定價法(Cost-Plus Loan Pricing)
這是一種較為傳統的定價模式,認為任何貸款的利率都應包括以下四部分:銀行籌集可放貸資金的成本、銀行的非資金性經營成本、貸款的風險溢價和預期利潤水平。計算公式如下:
貸款利率=資金成本+非資金性經營成本+風險成本+目標利潤
採用這種定價方法的基本條件:一是商業銀行能夠精確地測算並分配其經營成本到每一項業務、每一個客戶,這要求商業銀行有一個精心設計的成本管理系統;二是商業銀行能充分估計出貸款的違約風險、期限風險及其他相關風險,以確定每一筆信貸業務的風險溢價,要求商業銀行擁有完善的貸款風險管理系統。
成本加成定價法的優點在於使商業銀行明確辦理貸款時的各項成本,有利於其確保目標利潤的實現,同時為商業銀行提供了控制貸款成本以提高競爭力的手段。其缺點在於僅從銀行自身角度出發給貸款定價,忽略了客戶需求、同業競爭、市場利率水平變化等因素,且沒有考慮不同客戶給銀行帶來的不同貢獻,可能因價格偏高而在信貸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二)價格先導定價方法(Price Leadership Loan Pricing)
這是國際銀行廣泛採用的一種定價模式。其具體操作程序是:首先選擇某種基準利率作為基價,然後針對客戶貸款風險程度的不同確定風險溢價(「加點數」或「乘數」),根據基準利率和風險溢價來確定該筆貸款的實際利率。計算公式如下:
貸款利率=基準利率+風險溢價點數
或,貸款利率=基準利率×風險溢價乘數
採用這種定價方法的基本條件:一是有可供商業銀行選擇的基準利率,一般認為是銀行對最值得信賴的客戶發放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時所給予的最低利率(也稱優惠利率)。隨著貨幣市場的發展,同業拆借利率(如LIOBR)、CD利率、商業票據利率、國庫券利率等成為基準利率的選擇對象。二是商業銀行要充分估算出貸款的違約風險,以確定在基準利率之上的加點數。
價格先導定價法的優點在於,一是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與成本加成法相比,省略了計算資金成本和非資金經營成本,只需選擇合適的基準利率,即可根據風險溢價確定貸款定價;二是以市場利率水平為基礎,結合貸款的風險程度來制定貸款價格,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其缺點在於,一是沒有考慮商業銀行貸款的實際成本,如果一家銀行的貸款成本超過了基準利率,則通過這種方法制定的貸款價格會使該銀行不能獲得目標利潤甚至虧損;二是沒有考慮銀行與客戶的全面關系和綜合貢獻,制定的價格對一些在銀行存款、結算量較大的客戶或需競爭的客戶而言沒有競爭力,為此西方商業銀行又推出了對價格先導定價的修正方法——低於基準利率定價模型(below-prime pricing),以便於銀行競爭優質客戶的貸款定價。
(三)客戶盈利分析模式(Customer Profitability Analysis Loan Pricing)
這種定價方法首先為客戶設定一個目標利潤,然後比較銀行為該客戶提供所有服務的總成本、總收入及銀行的目標利潤,以此來衡量定價水平。銀行為客戶付出的總成本包括:(1)存款賬戶的管理費用、貸款的管理費用;(2)貸款資金的利息成本;(3)貸款的違約成本。銀行從客戶獲得的總收入包括:(1)客戶存款的投資收入;(2)各種中間業務(服務費)收入;(3)貸款的利息收入。計算公式如下:
貸款利率=銀行的目標利潤率+(為該客戶提供的所有服務的總成本-為該客戶提供所有服務中除貸款利息以外的其他收入)÷貸款額
客戶盈利分析法的優點在於,一是它不是僅就一筆貸款本身來確定其價格,而是從銀行與客戶的全部往來關系中尋找最優貸款價格,體現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二是通過差別化定價,既可吸引和保留為銀行帶來較高利潤的優質客戶,又能識別對銀行貢獻較低的客戶,通過提高貸款價格來保證銀行的整體盈利水平。採用這種定價方法,需要准確測算為每個客戶提供服務的總成本和總收入,這對商業銀行的成本和收益核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西方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方法是建立在以下條件基礎之上的:一是高度成熟、發達的金融市場。具有統一的金融市場體系和完備的市場工具,廣泛的市場參與和充分競爭,自由的市場機制,發達的交易手段,完善的金融數據服務和先進的信息系統支持,形成了權威的市場基準利率(無風險利率),為銀行貸款定價提供了重要的參照系。二是彈性的、靈活的利率管理政策。中央銀行通過市場手段引導利率,利率市場化程度很高,商業銀行具有充分的貸款定價自主權。三是西方商業銀行經過長期發展和技術、經驗的積累,建立了比較成熟的成本核算、財務管理、風險計量方法和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統,具備了貸款定價的內部條件。
三、我國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內外部條件分析
從西方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實踐看,採用何種定價方法取決於銀行在貸款定價時的約束條件,包括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和商業銀行自身的資金、財務、風險等內部管理體制。
(一)外部環境分析
外部環境是指銀行貸款定價所面臨的宏觀經濟、金融環境,構成了銀行經營管理的約束條件,對貸款定價方法的選擇為基點和主線的成本歸集和分攤體系,科學、合理地將銀行營運成本分攤到機構、部門、產品和客戶,真實評價客戶綜合貢獻和產品盈利能力。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信息系統平台。整合現有信息資源,建設成本核算、風險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信息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為貸款定價提供科學、高效的系統平台。五是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建立以盈利性為核心的信貸業務考核體系,完善激勵機制,引導信貸營銷、管理人員重視貸款定價和客戶的綜合貢獻,以充分發揮貸款定價體系的功能。
(三)建立適合我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定價模型
根據不同貸款定價方法的適用性,結合對貸款定價的內外部條件分析,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應以成本加成法為基礎,結合客戶綜合貢獻和市場競爭因素的調整。基本公式為:
貸款價格=基本貸款利率+調整值
=(資金成本+經營成本+風險成本+預期收益)/[EAD×(1-營業稅率)]+(客戶綜合貢獻調整值+市場競爭調整值)
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資金成本。資金成本是指信貸部門從資金營運部門獲得可貸資金所需支付的成本,反映本行資金營運的平均收益率,也代表本行資金運用的機會成本。資金成本可根據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系統提供的對應期限產品的內部資金轉移價格確定。計算公式為:
資金成本=對應期限產品內部資金轉移價格×該筆貸款佔用資金日均余額
對於到期一次還款的,貸款佔用資金日均余額=貸款金額
對於分期還款方式的,貸款佔用資金日均余額=(∑每期還款前貸款余額×該期天數)÷貸款存續期天數
2.經營成本。經營成本是指銀行發放貸款和維持與貸款客戶的借貸關系所需要的非利息性成本,包括人員工資、設備成本及其他未被補償的相關費用。計算經營成本的基本方法是分貸款產品核算成本費用率,依賴於管理會計系統提供的數據支持。計算公式為:
經營成本=相應貸款產品的成本費用率×該筆貸款日均余額
對於到期一次還款的,貸款日均余額=貸款金額
對於分期還款方式的,貸款日均余額=(∑每期還款前貸款余額×該期天數)÷貸款存續期天數
3.風險成本。在內部評級法投入使用後,可根據對應信用等級客戶的違約率(PD值)和對應貸款產品、貸款方式的違約損失率(LGD值)和風險敞口(EAD)計算預期損失(風險成本)。計算公式為:
預期損失(EL)=違約率(PD)×違約損失率(LGD)×風險敞口(EAD)
目前國內領先銀行已基本完成內部評級法初級法的開發,進入實施階段,各風險因素可按如下方法取值:根據內部評級系統中客戶信用等級與違約概率的映射關系取得PD值;違約損失率(LGD)按照監管當局給定的標准,根據交易的性質(包括是否有抵押品及其類型)確定違約損失率的大小。風險敞口(EAD)根據監管當局制定的標准測算,表內項目的EAD為名義貸款額,表外項目EAD為賬面金額乘以信用轉換因子,信用轉換因子分別為0、20%、50%、75%、100%。
4.預期收益。預期收益是指銀行經營管理貸款所應取得的目標利潤,可根據既定的最低資本回報率和經濟資本來確定,計算公式如下:
預期收益=最低資本回報率×經濟資本
其中,最低資本回報率通常由銀行的董事會決定。
在建立經濟資本計量模型之前,可採用系數法測算,即
經濟資本=EAD×對應產品的經濟資本分配系數
分品種經濟資本分配系數是在對相同風險屬性的資產進行分類的基礎上,主要依據各類資產的風險狀況、回報水平和全行資產組合管理策略等因素綜合設定。
5.客戶綜合貢獻調整值。客戶綜合貢獻調整值是在考慮客戶對銀行歷史綜合貢獻的基礎上對貸款定價的一種修正,在計算客戶對銀行的存款、貸款、中間業務等貢獻的基礎上確定。
(1)來自客戶的總收入=存款賬戶收入+實際貸款收入+中間業務收入
(2)客戶總支出=存款利息支出+經營成本支出+風險成本支出
(3)客戶歷史綜合貢獻=客戶的總收入-客戶的總支出
根據客戶綜合貢獻確定相應的利率調整值。
6.市場競爭調整值。市場競爭調整值是在對市場利率和同業報價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以保證貸款定價具有競爭力。銀行應通過市場調查及時了解當前的市場價格水平和同業競爭者的定價情況。在進行貸款定價決策時,需要在市場競爭因素與盈利目標兩者之間尋找較為理想的平衡點
⑶ 對工商銀行怎麼進行宏觀經濟和產業經濟分析
從長期來看,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歸根結底是由其基本面所決定的。影響投資價值的因素既包括公司凈資產、盈利水平等內部因素,也包括宏觀經濟、行業發展、市場情況等各種外部因素。在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時,應該從宏觀經濟、行業狀況和公司情況三個方面著手,才能對上市公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一、宏觀經濟分析宏觀經濟運行分析證券市場歷來被看作「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宏觀經濟的走向決定了證券市場的長期趨勢。只有把握好宏觀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才能較為准確的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判斷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宏觀經濟狀況良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表現會比較優良,股價也相應有上漲的動力。為了把握國內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投資者有必要對一些重要的宏觀經濟運行變數給予關注。A.國內生產總值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國(或地區)經濟總體狀況的綜合反映,是衡量宏觀經濟發展狀況的主要指標。通常而言,持續、穩定、快速的GDP增長表明經濟總體發展良好,上市公司也有的機會獲得優良的經營業績;如果GDP增長緩慢甚至負增長,宏觀經濟處於低迷狀態,大多數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也難以有好的表現。我國經濟穩定快速增長,2006年GDP同比增長10.7%;07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率達到了11.1%。近一兩年來,上市公司業績的快速增長正是處於宏觀經濟持續向好、工業企業效益整體提升大背景下的增長,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為上市公司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B.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指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持續普遍上漲。通常,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被用作衡量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溫和的、穩定的通貨膨脹對上市公司的股價影響較小;如果通貨膨脹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圍內持續,且經濟處於景氣階段,產量和就業都持續增長,那麼股價也將持續上升;嚴重的通貨膨脹則很危險,經濟將被嚴重扭曲,貨幣加速貶值,企業經營將受到嚴重打擊。除了經濟影響,通貨膨脹還可能影響投資者的心理和預期,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CPI也往往作為政府動用貨幣政策工具的重要觀測指標,今年以來我國CPI高位運行,因此在每月CPI數據公布前後,市場也普遍預期政府將會採取加息等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引發了股市波動。C.利率利率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利率是資金借貸成本的反映,利率變動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投資水平和消費水平,間接地也影響到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利率上升,公司的借貸成本增加,對經營業績通常會有負面影響。第二,在評估上市公司價值時,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是採用利率作為折現因子對其未來現金流進行折現,利率發生變動,未來現金流的現值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利率上升,未來現金流現值下降,股票價格也會發生下跌。D.匯率通常,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進出口產品的價格。當本幣貶值時,出口商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上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就會降低,有利於促進本國商品和服務的出口,因此本幣貶值時出口導向型的公司經營趨勢向好;進口商品以本幣表示的價格將會上升,本國進口趨於減少,成本對匯率敏感的企業將會受到負面影響。當本幣升值,出口商品和服務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上升,國際競爭力相應降低,一國的出口會受到負面影響;進口商品相對便宜,較多採用進口原材料進行生產的企業成本降低,盈利水平提升。目前,人民幣正處於漸進的升值進程中,出口導向型公司特別是議價能力弱的公司盈利前景趨於黯淡,亟待產業升級,提高利潤率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需要進口原材料或者部分生產部件的企業,因其生產成本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受益;國內的投資品行業能夠享受升值收益也會受到資金的追捧。人民幣小幅升值,房地產、金融、航空等行業將直接受益,而對紡織服裝、家電、化工等傳統出口導向型行業而言則帶來負面影響。宏觀經濟政策分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用以調控經濟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會影響到經濟增長的速度和企業經濟效益,進而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A.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和轉移支付制度等。其種類包括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具體而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擴大減免稅范圍。這將會直接增加微觀經濟主體的收入,促進消費和投資需求,從而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改善公司的經營業績,進而推動股價的上漲。———擴大財政支出,加大財政赤字。這將會直接擴大對商品和勞務的總需求,刺激企業增加投資,提高產出水平,改善經營業績;同時還可以增加居民收入,使其投資和消費能力增強,進一步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此時上市公司的股價也趨於上漲。———減少國債發行(或回購部分短期國債)。國債發行規模縮減,使市場供給量減少,將導致的資金轉向股票,推動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增加財政補貼。財政補貼往往使財政支出擴大,擴大社會總需求、刺激供給增加,從而改善企業經營業績,推動股價上揚。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有利於擴大社會的總需求,將刺激經濟發展,而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則在於調控經濟過熱,對上市公司及其股價的影響與擴張性財政政策所產生的效果相反。B.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是政府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所制定的關於貨幣供應和貨幣流通組織管理的基本方針和基本准則。其調控作用主要表現在:通過調控貨幣供應總量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通過調控利率和貨幣總量控制通貨膨脹;調節國民收入中消費與儲蓄的比例;引導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並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貨幣政策的工具可以分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和選擇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間接信用指導等)。如果市場物價上漲、需求過度、經濟過度繁榮,被認為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中央銀行就會採取緊縮貨幣的政策以減小需求。反之,央行將採用寬松的貨幣政策手段以增加需求。———法定存款准備金政策。央行通過調整商業銀行上繳的存款准備金率,改變貨幣乘數,控制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最終影響市場的貨幣供應量。如果央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將使貨幣供應量減少,市場利率上升,投資和消費需求減少,對公司經營產生負面影響,公司股價將趨於下跌。———再貼現政策。再貼現政策指央行對商業銀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據向央行融資所作的政策規定,一般包括再貼現率的確定和再貼現的資格條件。當經濟過熱時,中央銀行傾向於提高再貼現率或對再貼現資格加以嚴格審查,導致商業銀行資金成本增加,市場貼現利率上升,社會信用收縮,市場貨幣供應量相應減少,證券市場上市公司的股價走勢趨於下跌。———公開市場業務政策。當政府傾向於實施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時,央行將會大量購進有價證券,使貨幣供應量增加,推動利率下調,資金成本降低,從而刺激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和消費需求,使得生產擴張,公司利潤增加,進而推動證券市場公司股價上漲。近年來,我國一直堅持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維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防止出現「大起大落」。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當前要繼續堅持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要穩中適度從緊。流動性過剩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穩中適度從緊」貨幣政策的提出在於要努力緩解流動性過剩矛盾。二、行業分析由於所處行業不同,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會存在較大的差異。進行行業分析,我們需要關注的是:行業本身所處發展階段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影響行業發展的各種因素及其對行業影響的力度;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行業的投資價值及投資風險。行業與經濟周期宏觀經濟的運行呈現周期性特點,一個經濟周期包括繁榮、衰退、蕭條、復甦四個階段。由於不同行業對於經濟周期的敏感性不同,其業績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差異。根據行業與經濟周期變動關系,可將行業分為增長型行業、周期型行業和防守型行業。增長型行業的運動狀態與經濟活動總水平的周期及其振幅無關,主要依靠技術的進步、新產品推出及更優質的服務實現增長,如高科技行業;周期型行業的運動狀態直接與經濟周期相關,如鋼鐵業、耐用品及高檔消費品行業;防守型行業的產品需求相對穩定,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小,如食品業和公用事業。行業生命周期通常,行業的生命周期分為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一般而言,處於幼稚期的公司比較適合投機者和創業投資者;處於成長期的行業,其增長具有明確性,投資者分享行業成長、獲取較高投資回報的可能性比較高。根據行業與宏觀經濟周期的關系以及行業自身生命周期的特點,投資者應該選擇那些對於經濟周期敏感度不高的增長型行業和在生命周期中處於成長期和成熟期的行業。此外,一個行業的興衰還會受到技術進步、產業政策、產業組織創新、社會習慣的改變和經濟全球化等因素的影響。行業內部的競爭結構也決定了競爭的激烈程度,根據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所提出的波特五力模型,行業內現有的競爭、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買方討價還價的能力和供應方討價還價的能力這五種基本競爭力量決定了行業競爭的激烈度以及收益率水平。三、公司分析對於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把握,具體還是要落實到公司自身的經營狀況與發展前景。投資者需要了解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所佔市場份額、財務狀況、未來成長性等方面以做出自己的投資決策。公司基本面分析A.公司行業地位分析在行業中的綜合排序以及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決定了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行業中的優勢企業由於處於領導地位,對產品價格有很強的影響力,從而擁有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B.公司經濟區位分析經濟區位內的自然和基礎條件包括礦業資源、水資源、能源、交通等等,如果上市公司所從事的行業與當地的自然和基礎條件相符合,更利於促進其發展。區位內政府的產業政策對於上市公司的發展也至關重要,當地政府根據經濟發展戰略規劃,會對區位內優先發展和扶植的產業給予相應的財政、信貸及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措施,相關產業內的上市公司得到政策支持的力度較其他產業大,有利於公司進一步的發展。C.公司產品分析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公司盈利的來源。產品競爭能力、市場份額、品牌戰略等的不同,通常對其盈利能力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一般而言,公司的產品在成本、技術、質量方面具有相對優勢,更有可能獲取高於行業平均盈利水平的超額利潤;產品市場佔有率越高,公司的實力越強,其盈利水平也越穩定;品牌已成為產品質量、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綜合體現,擁有品牌優勢的公司產品往往能獲取相應的品牌溢價,盈利能力也高於那些品牌優勢不突出的產品。分析預測公司主要產品的市場前景和盈利水平趨勢,也能夠幫助投資者更好的預測公司未來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D.公司經營戰略與管理層公司的經營戰略是對公司經營范圍、成長方向、速度以及競爭對策等的長期規劃,直接關系著公司未來的發展和成長。管理層的素質與能力對於公司的發展也起著關鍵性作用,卓越的管理者能夠帶領公司不斷進取發展。投資者要尋找的優秀公司,必然擁有可長期持續的競爭優勢,具有良好的長期發展前景。這也正是最著名的投資家巴菲特所確定的選股原則。以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公司股票為例,他所看重的是軟飲料產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長期穩定並能夠持續增長的業務、產品的高盈利能力以及領導公司的天才經理人。1988年至2004年十七年間,可口可樂公司股票為巴菲特帶來541%的投資收益率。公司財務分析公司財務分析是公司分析中最為重要的一環,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其一段時間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縮影,是投資者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和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的重要依據。上市公司公布的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反映的是公司在某一特定時點(通常為季末或年末)的財務狀況,反映了該時點公司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三者之間的情況;利潤表反映的是公司在一定時期的生產經營成果,反映了公司利潤的各個組成部分;現金流量表則反映公司一定時期內現金的流入流出情況,表明公司獲取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能力。我們通常採用財務比率分析,用公司財務報表列示的項目之間的關系揭示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A.償債能力分析———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反映的是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公司流動資產越多,流動負債越少,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一般認為,流動比率應該大於2;但絕對數值並不能解釋所有的問題,在運用這項指標的時候,,應該將公司的流動比率與行業平均水平、本公司近年來的流動比率進行比較。———速動比率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速動比率與流動比率一樣,同樣反映的公司短期償債能力;不同的是在計算時,將存貨從流動資產中進行了扣除,因為在流動資產中存貨的變現能力最差。一般認為,速動利率應該大於1;同流動比率的運用一樣,需要將其與行業平均水平、本公司歷史水平進行比較,以分析變動趨勢。———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資產負債率反映的是公司長期償債能力,表示在公司總資產中借貸資金所佔的比例。資產負債率較低,說明公司長期償債能力較高,財務風險相對較低。不過,資產負債率過低也會使公司不能充分利用財務杠桿,影響到盈利能力。一般認為資產負債率在50%較為合理,但這也並非定式,不同行業的公司資產負債率通常也不太一樣。———利息保障倍數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利息保障倍數反映的是每一元利息所能得到的公司盈利保障的倍數,也是用於判斷公司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利息保障倍數越高,公司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強。一般認為,利息保障倍數應該大於2,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同行業平均水平、公司歷史水平的比較。B.營運能力分析———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其中:平均存貨=(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存貨在流動資產中所佔比重比較大,其流動性對公司的流動比率有很大的影響。存貨周轉率用於衡量存貨的變現能力強弱。一般而言,存貨周轉率越大,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變現能力越強。不同行業的存貨周轉率會有不同的表現,在運用此指標時也應該同行業平均水平、公司歷史水平進行比較。———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應收賬款其中:平均應收賬款=(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的是年度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用以衡量公司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一般而言,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公司應收賬款的收回越快。———總資產周轉率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資產總額其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資產周轉率反映公司資產總額的周轉速度,周轉越快,公司銷售能力越強。公司如果採用薄利多銷的策略,資產周轉率會比較高;如果公司主要依靠單位產品的邊際利潤來創造收益,資產周轉率相對就較低。C.盈利能力分析———主營業務毛利率主營業務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主營業務毛利率表示每一元的主營業務收入扣除主營業務成本後所帶來的利潤額。可以通過與行業平均毛利率的比較,一定程度揭示公司的成本控制及定價策略。———主營業務凈利率主營業務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主營業務凈利率表示每一元主營業務收入所帶來的凈利潤,反映了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收益水平。一般而言,凈利率越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資產收益率(ROA)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其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資產收益率反映公司資產的綜合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表明公司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利用資產獲利的能力越強。———凈資產收益率(ROE)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年末凈資產*100%凈資產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投資報酬率,是在考慮了負債經營因素後的資本回報率。通過財務分析,不僅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的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還有助於發現上市公司經營中存在的問題或者識別虛假會計信息。在藍田股份案例分析中,劉姝威教授就運用財務分析方法揭露了藍田股份提供虛假會計報表的真相:2000年藍田股份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是0.77和0.35,說明藍田股份短期可轉換成現金的流動資產不足以償還到期流動負債,扣除存貨後僅能償還35%的到期流動負債;其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低於同業平均值大約5倍和11倍,短期償債能力最低。且從1997年至2000年藍田股份的固定資產周轉率和流動比率逐年下降,到2000年二者均小於1,其償還短期債務能力越來越弱。再結合公司銷售收入、現金流量、資產結構的分析(在此不一一贅述),劉姝威教授得出藍田股份的償債能力越來越惡化,扣除各項成本和費用後,公司沒有凈收入來源;不能創造足夠的現金流量以維持正常經營活動和保證按時償還銀行貸款的本金和利息。公司估值方法進行公司估值的邏輯在於「價值決定價格」。上市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相對估值方法(如市盈率估值法、市凈率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等);另一類是絕對估值方法(如股利折現模型估值、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估值等)。A.相對估值方法相對估值法簡單易懂,也是最為投資者廣泛使用的估值方法。在相對估值方法中,常用的指標有市盈率(PE)、市凈率(PB)、EV/EBITDA倍數等,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市盈率=每股價格/每股收益市凈率=每股價格/每股凈資產EV/EBITDA=企業價值/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其中:企業價值為公司股票總市值與有息債務價值之和減去現金及短期投資)運用相對估值方法所得出的倍數,用於比較不同行業之間、行業內部公司之間的相對估值水平;不同行業公司的指標值並不能做直接比較,其差異可能會很大。相對估值法反映的是,公司股票目前的價格是處於相對較高還是相對較低的水平。通過行業內不同公司的比較,可以找出在市場上相對低估的公司。但這也並不絕對,如市場賦予公司較高的市盈率說明市場對公司的增長前景較為看好,願意給予行業內的優勢公司一定的溢價。因此採用相對估值指標對公司價值進行分析時,需要結合宏觀經濟、行業發展與公司基本面的情況,具體公司具體分析。與絕對估值法相比,相對估值法的優點在於比較簡單,易於被普通投資者掌握,同時也揭示了市場對於公司價值的評價。但是,在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時,市盈率、市凈率的變動幅度也比較大,有可能對公司的價值評估產生誤導。B.絕對估值方法股利折現模型和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採用了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的股利或者未來的自由現金流,然後將其折現得到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股利折現模型最一般的形式如下:其中,V代表股票的內在價值,D1代表第一年末可獲得的股利,D2代表第二年末可獲得的股利,以此類推……,k代表資本回報率/貼現率。如果將Dt定義為代表自由現金流,股利折現模型就變成了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自由現金流是指公司稅後經營現金流扣除當年追加的投資金額後所剩餘的資金。與相對估值法相比,絕對估值法的優點在於能夠較為精確的揭示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但是如何正確的選擇參數則比較困難。未來股利、現金流的預測偏差、貼現率的選擇偏差,都有可能影響到估值的精確性。新情況帶來的新問題自2006年以來,上市公司的業績出現快速增長,證券市場也隨之走強。上市公司業績高增長的原因,主要是上市公司分享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在產業升級、消費升級、出口增長的拉動下,企業效益、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一些非可持續性因素也對上市公司業績產生了推動作用,如新會計准則的實施導致上市公司會計核算方式發生變化,造成會計利潤的波動,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對其業績產生正面影響;投資收益的大幅增加助推上市公司業績高增長。A.新會計准則的影響在新會計准則的影響方面,對於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的劃分核算最為證券市場所關注。以上市公司持有的法人股為例,在股權分置改革前主要以賬面價值(歷史成本法)計量,限售期結束後獲准上市流通的法人股將以公允價值———二級市場價格計量。目前相關股份的二級市場價格普遍高於其賬面價值,會計准則的調整將使持有法人股股權的上市公司所有者權益大幅增加,且在未來出售相關股份時還將給公司帶來當期收益的大幅增加。按照新會計准則,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可以採用成本模式或公允價值模式兩種模式中的一種,一旦確定不得隨意更改。從原有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的,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調整留存收益;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不計提折舊或攤銷,以資產負債表日其公允價值調整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若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擁有較多投資性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業績將的受到房地產市場價格的波動影響。新會計准則的採用並不會從本質上改變一個公司的價值,在市盈率、市凈率等相對估值法盛行的情況下,由於會計准則的調整可能會帶來公司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等指標的波動,從而影響我們對其價值的判斷,但是這種會計處理上的變化並不會影響公司的現金流,若採用絕對估值法評估,則公司的價值並不會發生改變。B.投資收益的影響目前,在利潤表各構成部分中,部分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大幅增加,也直接推動了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增幅超越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幅。投資收益的增長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體經濟的投資收益上升———經濟持續增長背景下的企業效益提升給上市公司帶來實體經濟投資的收益不斷增加;第二,股權投資的虛擬資產增值———資本市場行情火爆,上市公司投資股票、基金的投資收益大幅提高以及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帶來的投資收益大增;第三,會計核算的計量增長———如實施新會計准則後,允許上市公司對原持有的法人股在禁售期後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根據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劃分,在當期或出售時將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損益。投資者在進行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分析時,需要結合宏觀、行業和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市場估值水平等各類信息,同時區別影響上市公司股價的主要因素與次要因素、可持續因素和不可持續因素,對上市公司作出客觀、理性的價值評估。
⑷ 人民銀行調整貸款利率對經濟的影響
央行在3月17日宣布,現階段作為基準利率參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各上調27基點,其他短期利率相應上調。央行的政策變化符合市場預期。針對經濟目前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一直認為,貨幣政策有必要直面通脹風險、流動性風險、資產價格泡沫積累的風險和推進利率市場化的迫切性。
首先,利率的調整直面通脹風險。去年12月由於糧價的上漲,CPI增長2.8%。1月份增長2.2%,2月份數據顯示CPI增長2.7%。加上煤電價格調整的壓力和潛在油價上漲的壓力,通脹顯然存在上漲壓力,而且有繼續上漲的可能。為了保持經濟「低通脹」運行的穩定環境,利率提升有利於提前調整通脹上升的預期,防範通脹水平的繼續攀升。
其次,直面流動性風險。近年來,全球過剩流動性的輸入和外貿順差,使流動性過剩的問題一直困擾中國經濟的正常運行,造成了包括過度投資、銀行新增貸款快速增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受到牽制,等等問題在內的許多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利率的調整,有助於配合存款准備金的調整和央行票據的發行,進一步收迴流動性的同時,改善流動性過剩推動投資反彈帶來經濟不穩定運行和減少銀行新增壞賬積累的風險。
第三,直面以資產價格泡沫積累為特徵的風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上發生的經濟危機呈現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引發危機的特徵。日本和東南亞的經濟危機都明顯以資產價格泡沫破滅為導火線。中國正處於資產價格泡沫形成的國際大環境的包圍之中,資產價格泡沫風險積累的特徵已經非常顯著,我們不能迴避這一全球化趨勢推動的全球金融體系的新的風險。
在當前這樣的國際國內的金融特點和趨勢下,我們不應該低估利率對資產價格泡沫的防範作用。事實上,傳統的針對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調整利率是通過基準利率的調整發出信號,讓所有市場的參與主體根據信號調整信貸和投資,進而達到調整通貨膨脹。在這個過程中,利率通過成本功能首先影響資金價格,進而影響投資收益,最後通過調整整體投資規模影響宏觀經濟的通脹水平。事實上,貨幣政策以通脹為目標,調整資金價格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資金價格的變化,改變投資的成本,改變投資行為,改變投資規模,在穩定宏觀經濟形勢的同時,也進行了合理的市場化的資源配置。一般來說資產價格泡沫的形成,資金成本低是重要因素之一。當通脹的風險變得比較不顯著,而資產價格泡沫的風險不斷凸顯,利率作為資金成本,調整資金價格這一環節的功能可能突顯出來。貨幣政策以通脹為目標是為了防止經濟的大起大落,防止經濟周期變化帶來的經濟風險。當資產價格泡沫成為經濟大起大落的主要危機因素時,利率對遏制資產價格泡沫的作用可能被強化。
央行這次利率調整,實際上是在資產價格泡沫開始積累和形成的風險孕育初期,從資金價格的角度,給予了必要的政策管理和警示,對於防範泡沫積累、破滅帶來的經濟危機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
人們也比較關心利率的調整會鼓勵更多的資本流入,特別是熱錢的流入,進一步影響資產價格的不理性膨脹。事實上,自從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以來,為防止投機性資本乘虛而入,利率的調整一直非常慎重,刻意保持與美元之間3%的利差,以增加資本流入的機會成本。但是在當前被強化的人民幣穩步升值的確定的預期下,像當年日元不斷升值一樣,產生了資本流入無匯率風險的環境,促使資本無後顧之憂地流入。而5%甚至更高的升值水平,與美元與人民幣之間3%的利差相比,超過利差形成的機會成本,事實上已經起不到阻止資本流入的作用。特別是大規模資本流入推高的資產價格。2006年,中國股票市場上升了150%,資本流入的利得大大超過3%的利差。當年日元被迫升值的時候,日本政府保持低利率政策的失誤也正是對低利率帶來低資本收益能夠阻止資本流入存在不切實際的效應影響,完全忽略了資產價格泡沫帶來的短期巨大利益對貪婪的逐利資本的流入的吸引,錯失了調整的時機,給泡沫經濟危機留下了形成的空間和機會。
第四,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我們的利率制度安排層面的市場化程度是非常高的,除了存款利率上限和貸款利率下限,其他利率水平基本都可以由金融機構自行調節。所謂需要推進的利率市場化進程,是銀行自身根據基準利率調節的能力。央行動用利率工具,有利於引導銀行的利率調整的主動性,加大銀行對利率的敏感性,推進利率市場化在操作層面的進展。銀行業的全面開放,也使央行在貨幣政策的工具使用上更強調市場化。
至於貸款基準利率提升與存款利率同樣的幅度,從提高資金成本的角度是有道理的。但是,按照利率體系的安排,貸款利率的上限是完全放開的。換句話說,貸款上限的調整,可以讓銀行自行調整,這是培養銀行自主利率定價能力的最關鍵的地方。央行把貸款利率一並上調,代替銀行定價,除了保護銀行的利差收入,其實不利於銀行盈利模式的改變,不利於推進利率的市場化。不過至少對銀行的利差收入不會造成影響。銀行走向利率市場化需要一個過程,希望下次利率調整的時候,能夠把貸款利率的調整留給銀行決定。
因為是今年第一次利率調整,而且僅僅27個基點的變化。我們認為,這次利率調整對於各方麵包括證券市場,還是信號的作用大於實質性的影響。但這次的信號傳遞了遠比過去復雜的信息。而且要達到利率政策的目標,絕不是一次小幅調整就能夠完成的。市場要全面關注市場各方面的風險變化,不排除央行審時度勢,再調利率的可能性。
⑸ 銀行與宏觀經濟周期的關系
銀行與宏觀經濟周期的關系是宏觀經濟調控。
⑹ 經濟周期對銀行信貸業務的影響
1、經濟周期波動影響信貸經營戰略目標
銀行是經營風險的特殊企業,其運營的高杠桿特點要求在信貸經營中必須保持審慎、穩健的經營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目標。在宏觀經濟景氣周期時,流動性充足,信貸資金需求旺盛,銀行對經營形勢預期往往過於樂觀,對風險估計不足,可能制定出較為激進的經營目標,信貸投放過度擴張,部分信貸資金流入低水平、高耗能、重復建設等高風險項目。
2、經濟周期波動影響信貸資源配置
經濟周期波動影響信貸資源配置主要體現在影響信貸投放總量,影響信貸行業結構、客戶結構和產品結構上。對信貸投放總量的影響表現為:在經濟高漲期,企業業績大幅提升,違約概率降低,同時擔保物價值持續上升,可擔保信貸總量隨之增加,還款來源的明確與擔保資產的足值均可能促使銀行加大信貸投放總量。
3、經濟周期波動影響信貸經營結果
經濟周期對信:貸經營結果的影響主要從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兩方面進行衡量。資產質量方面,銀行在經濟高漲時期新增的貸款,周期性行業和中小企業貸款佔比偏高、期限較長。
(6)銀行個人貸款定價對經濟周期和宏觀擴展閱讀:
1、保持信貸業務可持續穩健發展是信貸經營的根本目標。商業銀行在經濟周期波動中可能表現出的過於樂觀或過於悲觀,往往會使信貸總量過度擴張或過度收縮,信貸資產質量大起大落,嚴重阻礙了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甚至會危及銀行的生存,因此,商業銀行必須把可持續穩健發展作為信貸經營的根本目標。
2、信貸資源合理配置是完成目標的主要手段。無論經濟繁榮或衰退,機遇和風險總是並存的,銀行應前瞻性地預測宏觀經濟走勢,適度逆周期地調整信貸政策和信貸授權,提前有針對性地進行行業結構、客戶結構、產品結構調整,優化信貸資源配置,為經濟周期波動中信貸業務保持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⑺ 中國銀行業如何應對宏觀環境變化
今年以來,中國銀行業面臨著國內外宏觀環境變化帶來的種種挑戰,全球性的糧食危機、石油危機和美國的次貸危機等三大危機給中國都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對此,中國銀行業該如何認識並應對以避免金融危機呢? 注意新材料新能源產業 趙錫軍:中國的商業銀行目前主要面臨三方面的挑戰: 一、全球經濟發展越來越不平衡,全球金融市場動盪越來越激烈。這種不平衡和資產價格、資源價格的波動,會對中國商業銀行帶來比較大的挑戰。 二、宏觀調控給商業銀行經營帶來的挑戰。我國目前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給經濟各方面帶來很大的變化和影響。其本意是使過熱的經濟能夠慢下來、冷靜一點,同時把價格的上升速度降下來一點。可結果是經濟增速有所回落,但價格還是維持在比較高的位置上。為了控制價格上升,國家可能更多採取其他的政策,包括越來越強化的財政和稅收政策,類似控制信貸的行政性措施,會對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帶來影響,作為商業銀行的客戶,這些企業就會有不同的發展空間,會給商業銀行方方面面帶來壓力。 三、經濟發展模式的變化對商業銀行帶來的挑戰。很多正在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企業在動盪不平衡的國際環境、金融市場和宏觀調控的壓力之下,要在管理、結構、技術、產品、市場等方面做到一個升級換代。這些企業都是商業銀行的客戶,它們在發生結構變化調整的情況下,會帶給商業銀行更多風險。 另外,很多商業銀行把房地產開發貸款、按揭貸款作為主要投資方向,這需要改變,商業銀行要在企業發展模式變化的過程中,不斷尋找新的核心客戶,我覺得這其中可能有經營新材料、新能源的,這些產業將來可能會有更好的前景,商業銀行應該注意。 經濟回落預防不良貸款 巴曙松:在1997年到2003年這一次周期性的回落裡面,香港的房地產市場最高回落65%到70%,但是香港銀行業沒有出現大量不良資產,經受了經濟回落周期的檢驗,其金融體系值得學習。具體來說: 一、法律環境和金融基礎設施方面。在一個完善的法制環境裡面,對合約的尊重、對法制游戲規則的尊重,是整個市場的基石。由於我國個人收入徵信系統不完善,結果有些商業銀行發放了貸款,出現了騙貸。有一些法律、法規本意是好的,但客觀上對債權人不利,起到了縱容賴賬和不尊重合約的效果。 二、銀行在個人收入的確認上要下更大的功夫。個人收入評估之後,銀行要請獨立的房子評估師對所需要貸款的房子進行價值評估。接下來,隨時對個人貸款評級、審核。從整個組合上看,房地產開發貸款和按揭貸款,在銀行貸款比例上要有嚴格的控制。這個前期環節一定要落實好,因為在回落期,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導致成為不良資產。 三、從房地產行業、房地產企業本身來看。銀行面對這么一個分散的、低資金實力的高風險行業,面對這樣一群貸款開發對象,房地產行業調整無疑會給商業銀行帶來較大的風險。 四、監管政策要靈活調整,應該加大壓力測試。特別是中小銀行,過去幾年資產擴張非常快,敞口和貸款迅速增長,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一個行業。這樣,一個行業出現問題,很容易出現大面積的不良貸款。由於經濟調整的效果反映到銀行可能是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所以目前經濟回落對銀行的壓力才剛剛體現。 鼓勵銀行提高研究投入 魏加寧:商業銀行的研究能力,我認為應當成為其核心競爭力之一。首先,銀行對於宏觀經濟、對於產業發展、對於企業競爭力的研究水平比較高的話,就可以指導銀行避免企業因產業不景氣而倒閉的風險,從而確保銀行貸款的安全性和銀行運營的安全性。 國外但凡好的銀行都把優秀人才配備在銀行的調查部或者研究所,每年投入大量資金,讓這些研究人員到世界各地,把握有關國家的宏觀經濟走勢,把握相關產業的經濟狀況,把握客戶企業的經濟狀況。
⑻ 房貸利率七連降!還會降降降嗎
第三方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房貸利率持續下調,已連續下降7個月。
房貸利率為何七連降?預計三四季度還會繼續下降嗎?圍繞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學者。
為何七連降?
經濟周期和宏觀調控政策環境變化
「造成今年以來房貸利率下降的首要原因是,經濟周期和宏觀調控政策環境的變化。」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綜合經濟研究部副主任、清華大學ACCEPT研究員馮煦明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事實上,除了房貸利率之外,其他各類主要貸款產品的平均利率也都呈現下降態勢。以代表性較強的LPR利率為例,去年4季度到今年二季度之間總體上就是下降的。今年7月份,1年和5年期的LPR利率分別為3.85%和4.65%比年初分別下降了0.3和0.15個百分點。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同樣表示,今年以來,為應對經濟下行和疫情沖擊,央行採取多種貨幣政策加大流動性投放,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銀行間資金較為充裕。同時,央行在注入流動性的同時,通過降准以及下調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等操作利率,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推動作為房貸定價基準的LPR持續下行。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相比於其他類型長期貸款利率而言,房貸利率降幅更為明顯,例如截至7月份,5年期LPR利率比年初降低了0.15個百分點,而平均期限更長的房貸利率則降低了0.28個百分點。
為何出現該現象?對此,馮煦明表示,這是因為在經濟下行周期下,加之疫情的影響,企業面臨的投資回報率降低、投資風險增大,因而對信貸融資的需求有所減弱,導致金融機構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資產荒」問題;而對於銀行而言,房貸資產相比一般企業信用貸款,具有風險更低、穩定性更強的優勢,通常被認為是更優質的資產。「因而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銀行也的確有激勵增加房貸供給。事實上,在房貸利率下降的同時,房貸的審批流程、辦理速度都在明顯加快。」
在實際調研中記者也發現,多家銀行都表示,在資料齊全的情況下,個人房貸基本一周內可批貸。
此外,董希淼表示,今年3月以來,根據央行部署,銀行啟動存量浮動利率房貸定價基準轉換工作,多數客戶轉換成以LPR為定價基準,在LPR下行之後,存量房貸利率也有所下行。
還會不會降?
大面積下行態勢或難再現
七連降已是既定事實,另一個引人關注的問題是:還會不會降?
對此,多位業內專家的觀點都是,預計下半年房貸利率會基本保持平穩,不再延續今年上半年持續下降的趨勢。
「預計今年三四季度,房貸利率還將會有小幅下降,但幅度相比上半年會大大縮小。」董希淼表示,為支持實體經濟,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以及央行最新發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都要求,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預計三四季度,市場流動性將繼續保持合理充裕,LPR仍將會繼續下降,以LPR作為定價基準的房貸,也會順勢下行。
「二季度我國經濟已開始V型復甦,在今年秋冬季節不再爆發嚴重疫情的情況下,預計三四季度經濟將會拾階而上,持續回暖。在這種情況,盡管貨幣政策仍然會保持更加靈活適度和結構性寬松,但寬松力度在邊際上會有所減弱。」馮煦明表示,更重要的是,房地產信貸的過快增長可能會對其他實體企業融資形成「擠出效應」,這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是需要極力避免的。正因如此,7月份政治局會議特別強調,貨幣政策要「精準導向」,要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製造業、中小微企業。
換言之,從信貸投放看,下半年信貸投放的重點是製造業和中小微企業,房貸大幅度增長的可能性也不大。
與此同時,董希淼表示,9月份將基本完成存量房貸定價基準轉換,存量房貸利率中樞整體下移。但是,下半年的貨幣政策不會進一步放鬆,而是更加強調適度,與房貸利率關系密切的5年期以上LPR下行的空間並不大。
下一步怎麼走?
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在業內人士看來,短期內,在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大幅高於名義經濟增速的情況下,部分城市房地產調控會繼續收緊,防止資金不合理的、過多流入房地產市場,過度推高房價。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李萬賦表示,進入2020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受疫情的影響已經逐漸減小,甚至出現過熱的苗頭,發布樓市調控收緊政策的城市逐漸增多。僅僅7月份,就有杭州、東莞、寧波、深圳等6個城市出台嚴控政策。「雖然從表象來看,這些嚴控措施多是起因於房價上漲過快,但住房信貸措施也是房地產調控的重要一環,而且5年期LPR報價已連續三個月未變,其中應該也考慮到避免刺激房地產市場的因素。」
此外,董希淼表示,在中央反復強調「房住不炒」以及不以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等情境下,部分房地產熱點城市,對部分房地產政策進行調整。在這些熱點城市,如果房貸增長過快、利率下行明顯,預計央行將通過窗口指導、市場利率自律機制等進行約束。
在董希淼看來,較為優惠的房貸利率,應主要集中在首套房貸,旨在降低剛需購房者負擔。從中長期看,「房住不炒」仍將是房地產調控的主題。「下一步,央行和銀行應根據購房區域、主體的不同,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量價並舉,長短結合,既調控總量又調整價格,既滿足剛性需求又抑制投資投機,既著眼當下又引導預期,因城施策,進一步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不斷降低房貸利率
能減輕居民住房壓力嗎?
有觀點認為,可以通過不斷降低房貸利率來減輕居民住房壓力。這種觀點是否正確呢?對此,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綜合經濟研究部副主任、清華大學ACCEPT研究員馮煦明表示,單獨看起來(經濟學上所說的「局部均衡」)是似乎有道理,但實際上站不住腳,如果放在國民經濟發展全局之中則會造成極大的扭曲,弊大於利。
馮煦明進一步指出,減輕居民住房壓力,關鍵要從建立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這一根本矛盾入手,這也是壯大和活躍經濟「內循環」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目前,我國正在形成以如下「三支柱」主要手段的房地產長效機制:
一是優化住宅建設用地的空間供給結構。根據人口流入流出趨勢,調整城鄉之間、不同城市之間的住宅用地供給格局,避免供需機構性失衡。
二是增加各種類型的政策性住房供給,以及在一二線城市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切實提高租房居住的穩定性、便利性、可靠性和宜居度。
三是「一城一策」式的房地產市場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短周期調控。
也就是說,在利率市場化的總體背景下,房貸利率不宜成為房地產調控的主要手段,其政策功能將不斷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