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對象 > 2020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形勢

2020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形勢

發布時間:2022-06-17 21:38:48

Ⅰ 6大銀行個人房貸余額增加

據記者統計,截至2019年末,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家國有大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2.53萬億元,同比增速為13.36%。在2019年六大行新增貸款中,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近四成。業內人士表示,2020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客戶仍是銀行積極爭取的資源,但在「房住不炒」政策導向下,將重點支持居民首套住房貸款需求;預計全國房貸利率整體水平呈下降趨勢,但短期內下調空間有限。
個人房貸業務競爭激烈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六家國有大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達21.46萬億元。從貸款余額看,截至2019年末,建行和工行個人住房貸款均突破5萬億元大關,分別為5.31萬億元和5.17萬億元。從新增量看,2019年,工行、建行和農行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均逾5000億元。其中,工行增量最大,為5763.18億元。從增速看,2019年,六家國有大行個人住房貸款同比增速均超過兩位數,郵儲銀行增速最快,達19.9%。
各家銀行對於個人房貸客戶的「搶奪」可謂激烈。在個人貸款業務中,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分量舉足輕重。據統計,2019年,六家國有大行貸款和墊款合計新增6.39萬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佔比39.56%。
何以成為「香餑餑」
個人房貸業務為何受到銀行青睞?優秀的資產質量是關鍵因素,從2019年銀行年報可窺一斑。截至2019年末,建行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僅0.24%,與上年末持平。工行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個人貸款不良額、不良率連續三年「雙降」,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質量創近十年來最好水平。截至2019年末,農業銀行個人住房類不良貸款率為0.3%,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夏丹表示,2020年,房地產開發貸和個人住房按揭貸是銀行相對希望爭取的業務,但在監管政策要求下,增長通常會受到一定限制。目前「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貸款增長尤其是開發貸增長有限。近期不少省市出台政策,緩解開發企業流動性困難,比如在土地出讓和商品房預售環節放寬要求等,對開發企業的經營壓力起到直接紓困效果。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房地產相關貸款,尤其是個人住房貸款業務一直是銀行眼中的「香餑餑」。預計在今年企業端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銀行在個人房貸領域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貸款需求將逐步恢復
盡管2020年初受到疫情影響,但建行副行長紀志宏在該行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該行個人住房貸款增長平穩,主要得益於前期積累需求的釋放。「國家會繼續出台支持經濟穩定發展舉措。3月,我們已看到住房貸款申請量、客流量有了明顯恢復。」
夏丹表示,對於原本具備購房吸引力的城市,不論開發貸還是按揭貸需求,都隨著工地停工和樓盤停售受到一定阻礙,開發和購房需求沒有消失,那麼對貸款需求的影響多為時點的推遲。若疫情防控進展不出現反復,在復工陸續推進和線下售樓恢復之下,開發貸和按揭貸需求有望逐步恢復。
從全國平均水平看,房貸利率下調幅度基本與LPR水平保持一致。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李萬賦預計,未來全國房貸利率整體水平會呈現下降趨勢。考慮到疫情影響正在減弱,復工復產穩步推進,監管部門對短期內下調5年期LPR偏謹慎,即使房貸利率繼續下降,其短期下調空間也較為有限。

Ⅱ 樓市大事件!央行、銀保監會聯手發文,48萬億房貸市場迎巨變

關乎樓市的又一大事來了!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建立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這是繼前不久監管部門出台「三道紅線」房企融資新規後,房地產金融政策再出重磅新規。《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通知》規定,央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機構會同所在地銀保監會派出機構,可在充分論證的前提下,結合所在地經濟金融發展水平、轄區內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具體情況和系統性金融風險特點,以本通知第三檔、第四檔、第五檔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為基準,在增減2.5個百分點的范圍內,合理確定轄區內適用於相應檔次的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央行、銀保監會將對人民銀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機構、銀保監會派出機構確定轄區內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行為進行監督管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為配合資管新規的實施,資管新規過渡期內(至2021年底)回表的房地產貸款不納入統計范圍。同時,為支持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住房租賃有關貸款暫不納入房地產貸款佔比計算。

央行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央行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住房租賃金融業務有關意見,並建立相應統計制度,屆時對於符合定義的住房租賃有關貸款,將不納入集中度管理統計范圍。

新增房貸增速將受影響

實際上,今年以來,就有一些銀行進一步放緩了新增房企開發貸增速。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此前了解到,有銀行壓縮了房地產開發貸款的投放規模,還有銀行部分區域性分行因僅用半年時間就把全年的個人按揭貸款投放額度用完,使得後續該地區新的個人按揭貸款投放要靠存量移位再貸。

央行數據顯示,2020 年三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 48.83 萬億元, 同比增長 12.8%,比上季末低 0.3 個百分點,連續 26 個月回 落;前三季度增加 4.42 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 27.2%,比上年全年水平低 6.8 個百分點。

曾剛表示,從分檔設計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上限水平看,預計超出上限的銀行不會太多,總體看對存量房地產貸款來說,調整的壓力較小。但《通知》的主要影響是未來的新增房地產貸款增速會受限,例如,前幾年個人房貸增速顯著高於平均貸款增速,對於接近上限或已經超標的銀行來相關貸款的新增投放增速會放緩。

央行有關負責人也表示,2019年以來,央行、銀保監會已就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開展了廣泛調研,與金融機構進行了充分的溝通,相關指標設定充分考慮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實際情況,並採取了分類分檔、差別化過渡期、區域調節機制等多種機制安排。目前,大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符合管理要求,央行、銀保監會將要求其穩健開展房地產貸款相關業務,保持房地產貸款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基本穩定。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指標對存量房貸的調整壓力並不大,因為只要銀行保持現有房貸余額不變,隨著分母的貸款余額總規模不斷提升,該指標自然會下降。但對於接近上限的銀行來說,該指標就會影響其新增房貸投放規模,這意味著未來部分銀行的新增房貸增速和個貸增速不能超過平均貸款增速,否則相關佔比還會進一步提升。」曾剛稱。

銀行需制定過渡期業務調整方案

當前超出管理要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結合自身實際,制定過渡期業務調整方案;符合管理要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穩健開展房地產貸款相關業務,央行、銀保監會將密切監測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業務開展情況,對異常增長的,將督促採取措施及時予以校正。

具體來看,2020年1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個百分點以內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本通知實施之日起2年;超出2個百分點及以上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本通知實施之日起4年。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的業務調整過渡期分別設置。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穩妥有序整改過渡,充分考慮不同銀行的情況不同,《通知》提出,業務調整過渡期結束後因客觀原因未能滿足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由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申請,經央行、銀保監會或當地央行分支機構、銀保監會派出機構評估後認為合理的,可適當延長業務調整過渡期。

「對於超出管理要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要求其合理選擇業務調整方式、按年度合理分布業務調整規模,確保調整節奏相對平穩、調整工作穩妥有序推進。個別調降壓力較大的銀行,通過延長過渡期等方式差異化處理,確保政策平穩實施。」上述負責人稱。

北京市銀行業協會已出台個人住房貸款自律公約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獲悉,北京市銀行業協會已正式印發《北京市銀行業協會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自律公約》,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實施。公約從內控制度、風險管理、盡職調查、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合作機構監督、公平競爭、優質服務等七個方面對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提出自律要求,同時也對銀行開展的關於個人商業用房貸款業務的做出了自律要求。

針對公約出台的背景,北京市銀行業協會表示,目前北京地區會員銀行開展的個人住房貸款業務中主要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自北京市開展房地產市場調控以來,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監管部門出台了多項涉及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調控政策,但各家會員銀行對政策的理解不盡相同,造成部分銀行在政策執行尺度的掌握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二是,近年來北京地區房地產市場中,二手房交易的市場佔比逐年提升,房地產中介機構在二手房交易中成為關鍵環節,個別銀行為爭攬客戶而向中介「返點」、「返費」的現象死灰復燃。

在統一房貸政策尺度方面,《公約》規定:住房貸款記錄不區分本市、非本市;月供收入比不超過50%;對首付款資金來源進行實質性審核,不得使用「首付貸」等金融產品加杠桿、挪用其他個人類貸款資金或信用卡融資用於支付首付款;涉及一手房的個人住房貸款其所購房屋必須是主體結構已封頂的住房;必須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等。在涉及「返點」、「返費」問題方面,《公約》規定:銀行不得向房地產開發商、房地產中介機構(含關聯機構)及工作人員支付或變相支付財物從而獲取交易機會或競爭優勢,並明確規定:支付或變相支付傭金、介紹費或其他性質類似的費用;免費或低於成本價提供服務,或出租辦公場所、辦公設施和設備;替其支付、承擔應當由其自己承擔的支出或費用;以超出正常價格或不合理方式等使用其提供的服務;租用其辦公場所或渠道(含線上、線下)向購房客戶營銷本行業務等方式均在禁止范圍之內。

據了解,此次《公約》的出台得到了業內銀行的廣泛支持,目前北京地區開辦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43家銀行均已簽署公約承諾函。部分銀行表示,《公約》的出台有助於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競爭回歸到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方面上來,從而改變過去單純依靠「返點」、「返費」和放鬆政策執行尺度的市場競爭局面。

Ⅲ 監管升級額度告急,房貸利率上漲周期來了

在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連續11個月不變後,房貸利率上漲周期來了。

這在珠三角、長三角熱點城市表現得尤為明顯。近期,廣州地區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國有商業大行紛紛將首套房貸利率升至LPR基礎上浮65個基點,漲至5.3%,1個月前利率還是5.2%。惠州地區一家國有商業大行支行則將二套房貸利率漲至6.7%,接近7%。

「房貸利率暫無變化,但額度確實比較緊張,不排除後期會上調利率。」北京一家股份制銀行個貸工作人員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

這背後是涉房資金監管的持續升級。就在去年年底,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文,為銀行涉房貸款設置了兩道「紅線」,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最近,銀保監會、住建部、中國人民銀行還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針對經營貸的專項排查。

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統計,已發布2020年財報的21家上市銀行中,在個人按揭貸投放上,建設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青島銀行均已超過監管「紅線」。這意味著房貸收縮是必然的結果。

多家「超標」銀行負責人在業績會上表態,要壓降涉及房貸的增速。「對於建設銀行而言,房貸集中度新規的過渡期相對充裕,存量超標部分會逐年消化,有序降低房地產相關貸款在各項貸款中的佔比。」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呂家進表示。

部分銀行房貸已觸紅線

去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將銀行業金融機構分為5檔,其中,第一檔為中資大型銀行,包括6家國有商業銀行;第二檔為中資中型銀行,包括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等;第三檔為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包括地方城商行等。

三檔銀行對應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分別為:(第一檔)40%、32.5%;(第二檔)27.5%、20%;(第三檔)22.5%、17.5%。

從上市銀行2020年財報來看,形勢仍較為嚴峻。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2020年末,第一檔中的6家國有大行房地產貸款佔比均在紅線之下,但其中,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這一指標超過39%,逼近40%的紅線。

個人住房貸款佔比方面,建設銀行和郵儲銀行均超過32.5%的紅線,分別為34.73%、34%。工商銀行(30.8%)、農業銀行(30.8%)、中國銀行(31.15%)個人按揭貸佔比均超過30%,與監管上線32.5%相差不遠。

距離「紅線」較遠的是交通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僅28.07%,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僅22.12%。

在第二檔股份制銀行中,截至2020年末,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分別為33.12%和34.56%,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分別為25.35%和26.55%,均超過27.5%和20%的上限。中信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也超過20%,房地產貸款佔比(26.91%)逼近27.5%的上限。浦發銀行房地產貸款與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分別為26.37%、18.73%,亦雙雙逼近「紅線」。

民生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為24.76%,個人住房貸款佔比(13.37%)則低於上限較多。「2021年民生銀行將嚴格控制公司客戶的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和新增,把房地產貸款新增資源絕大部分配置在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領域,以進一步優化房地產貸款內部結構,保證新增房地產貸款的安全性。」民生銀行相關人士表示。

第三檔城商行中,截至2020年末,青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為405.88億元,占貸款總額19.63%;房地產業貸款為209.7億元,占貸款總額10.14%。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已超出17.5%的監管「紅線」。此外,鄭州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為15.11%,接近「紅線」。

按照規定,房貸佔比指標超出上限2個百分點以內的,銀行有2年調整期。超出2個百分點及以上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4年。「超標」銀行要在過渡期內完成調整。

多家上市銀行負責人均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將按照監管要求,加快相關涉房貸款調整力度,在貸款投向上嚴格把關。

「存量超標的部分我們會逐漸消化。」呂家進表示,對房地產開發貸繼續實施從嚴的名單制管理,專注於為一二線城市的優質客戶提供支持,開展項目合規審查,嚴格把關貸款的投向和項目用途。對於個人住房貸款,優先支持剛需群體,滿足人民群眾合理的一般住房需求和住房改善的需求。

招商銀行首席風險官朱江濤表示,招行將根據涉房貸款集中度監管要求加大調整力度。

興業銀行相關人士表示,今年將主動適應更加嚴格和精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按照監管部門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方案穩健投放房地產信貸業務。

即便是距「紅線」較遠的銀行,也在房貸投放上顯得更為謹慎。

交通銀行行長劉珺表示,從房地產上限管理的政策來看,對交行的影響相對較小,今年將嚴格按照房住不炒的政策導向,堅決落實監管部門房地產調控的政策,房地產貸款佔比將保持基本穩定。

信貸監管持續加碼

在嚴格的比例控制之下,市場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房貸利率變得水漲船高。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其監測的60個城市3月首套房貸平均利率為5.34%,二套房貸平均利率為5.62%,分別較2月提高2個和3個基點。其中,中山、東莞、珠海等珠三角城市,馬鞍山、嘉興等長三角城市及開封、洛陽等中原區域城市的首套房、二套房貸款利率均有所上升。成都、惠州等熱點城市利率水平較高,首套房貸款利率已達6%以上。

另一方面,涉房資金監管仍在升級。3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全國24家主要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強調「房住不炒」定位,「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接著,3月26日,銀保監會、住建部、中國人民銀行等三部委發文,聯合開展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專項排查,加強聯合懲戒,將企業和個人違規挪用經營用途貸款的相關行政處罰信息及時納入徵信系統,並於2021年5月31日前完成排查。

「國家近期對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進行嚴查,短期內可能會形成信貸審批更加謹慎的氛圍,銀行信貸投放規模可能會有所放緩。」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成思表示。

「今年上半年對個人住房貸款的投放較去年會有減少,但幅度不會太大。當前,監管和總行更為關注的是嚴防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這也是今年多家銀行的工作重點。」華北地區一位國有商業大行人士告訴記者。

該人士稱,如果監管對目前的經營貸、消費貸進行穿透,可能會監測出有部分流入樓市的貸款。如果把這部分算成房地產貸款,可能會對目前的數據造成影響。

這類貸款恐怕不是一個小數字,對樓市炒作的助推不容小覷。

據北京銀保監局消息,轄內銀行對2020年下半年以來發放的個人經營性貸款等業務合規性開展自查,自查發現涉嫌違規流入北京房地產市場的個人經營性貸款金額約3.4億元,約占經營貸自查業務總量的0.35%。

在銀行自查基礎上,北京銀保監局會同相關部門選取重點機構進一步開展了專項核查,發現涉嫌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信貸資金約3000萬元。

上海、廣東、深圳等地區也對經營貸流入房地產市場進行核查,核查金額巨大。據不完全統計,地方自查發現的涉嫌違規資金總額超過6億元。

近日,網友爆料的「102份炒房材料」將深圳「經營貸炒房」的遮羞布扯下,直指「代持人」通過招募「股東」、「合夥人」集資投資房產,或利用銀行經營貸、信用貸炒房。深圳究竟有多少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最終情況有待監管進一步調查。

「今年新增信貸投向上會『有保有壓』,『壓』主要指向房地產金融,城投平台的融資環境也會有所收緊,既可為重點支持領域騰挪更多的信貸資源,也是穩定房地產市場運行的基本要求。」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

Ⅳ 11家A股銀行房貸集中度「越紅線」 多地按揭貸款額度收緊

房地產貸款新規的落地在個人按揭貸款市場掀起陣陣波瀾。
日前,每經記者走訪滬深兩地,發現多家銀行個人按揭貸款額度收緊。
「個人首套房目前沒有貸款額度,現在放不了款,起碼要到6月份才能放款。」
「我們這邊現在額度相當少,如果客戶決定現在做,我們不確定什麼時候能放款,給到的回復只能是無限期。」
「3月(放款)可能是最快的了,今年的形勢特別嚴峻,總體上央行會壓降房貸的額度。」
有銀行工作人員提及,房貸新規落地後,其所在銀行在房貸額度上劃得非常緊,現在放款很慢。
那麼新規之下,哪些銀行房地產貸款超標?有多少房地產貸款恐將「擠出」市場?新規是否會對普通購房者貸款買房產生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了37家上市銀行截至去年6月末的個人住房貸款(按揭貸款)、房地產貸款在貸款總額中的佔比,發現其中有11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或者房地產貸款佔比越過「紅線」。
多少銀行「超標」?近三成!
9家房地產貸款佔比超標,8家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標
近年來,「房住不炒」已成為房地產調控的主基調。而到了2020年的最後一天,人民銀行聯手銀保監會放出大招,出台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限制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
在《通知》中,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根據不同銀行的資產規模及機構類型,分成5檔對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進行管理。
具體來看,第一檔也就是中資大型銀行,包括工、農、中、建、交、郵儲銀行6家國有大行和國家開發銀行,這7家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為4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為32.5%。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房地產貸款包含了銀行公司貸款中的房地產行業貸款和個人貸款中的個人住房貸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A股上市銀行半年報後發現,截至2020年6月末,37家銀行中有11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或者房地產貸款佔比越過「紅線」,比例達到29.73%。具體來看,9家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超標」,8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標」,6家銀行兩項貸款佔比均「超標」。

在第一檔的中資大型銀行中,6家國有大行的房地產貸款余額占總貸款比重均未越過紅線,但是有兩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比略微超出了新規所劃定的指標,分別是建設銀行和郵儲銀行,這兩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集中度分別為34.03%和33.64%,分別超過32.5%的紅線1.53個百分點和1.14個百分點。
在第二檔的中型中資銀行中,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這兩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兩項指標在2020年6月末均雙雙超標,其中,招商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和房地產貸款的佔比分別為24.74%和33.24%,分別超出了監管上限4.74個和5.74個百分點。
而興業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和房地產貸款佔比則分別為25.73%和33.73%,超出了5.73個和6.23個百分點。另外,浦發銀行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也略微超過了紅線0.43個百分點。
在第三檔的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中,鄭州銀行、青島銀行等四家城市商業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雙雙「超標」。
值得注意的,監管部門對於集中度紅線指標還是給予了一定的彈性空間,《通知》規定,人民銀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機構會同所在地銀保監會派出機構,可在充分論證的前提下,結合具體情況,在第三檔、第四檔、第五檔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基準上增減2.5個百分點。
杭州銀行所在的第三檔銀行機構所對應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紅線」分別為22.5%和17.5%,若監管以增減2.5個百分點范圍內確定上限(即房地產貸款佔比20%~25%,個人住房貸款佔比15%~20%),那麼從半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杭州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指標在紅線范圍內,存在未超標可能。
未來多少房地產貸款資金將被擠出?
靜態測算恐近萬億
《通知》給銀行業金融機構留出了業務調整的過渡期,規定了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出管理要求,超出2個百分點以內的,業務調整過渡期通知實施之日起2年,也就是到2022年12月31日,超出2個百分點及以上的,業務調整過渡期為自實施之日起4年,也就是到2024年年末。
不考慮監管對第三、四、五檔銀行的貸款集中度適當增減2.5個百分點的要求,如果我們以2020年6月末的數據來看,便可以靜態測算新規之下,上市銀行房地產貸款超標的總量,這也可以粗略估算在監管對業務調整的要求之下,未來銀行將壓降的貸款資金。
據統計,37家上市銀行有11家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或個人住房貸款是超標的,經過計算,這11家銀行的貸款超標總量達到了9519億元。

交通銀行金研中心首席房地產分析師夏丹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盡管這些銀行存在縮減房地產貸款規模的壓力,但由於政策「不急轉彎」,給予了2~4年的過渡期,並且還可以據實適度延長,總體來說調整壓力並不算大。粗略估算年均需要壓降的存量總規模大概是房地產貸款2000億、個人住房貸款3000億,影響並不算大。
她進一步指出,具體來看,超過紅線的銀行中,大型銀行超出幅度很小,只有部分中型銀行和城商行超出點數較多,可能採取的措施有:一是「替代」,適當增配風險收益率與房地產貸款類似的信貸產品,適當加大信用卡等個貸產品發放力度;
二是「分子做減法」,進行逾期和不良房地產貸款的催收和壓降,以資產證券化的方式加大存量貸款流轉;
三是「分母做加法」,支持實體經濟,擴大其他領域的貸款。
近8000億個人住房貸款需壓降
調查:已有多家銀行收緊按揭貸款額度
據記者統計,37家上市銀行中有8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過了監管所劃紅線。

從總的壓降規模來看,記者通過靜態測算得知,未來銀行為調整業務合規,恐將會壓降7903億元左右的個人住房貸款。
銀行將減少近8000億的個人住房貸款資金,這讓一些按揭貸款購房者擔心是否會對個人申請住房貸款產生影響?未來申請住房貸款會不會更難了呢?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認為《通知》對普通購房者影響比較有限。他向記者表示,目前按揭貸款是銀行較為優質的資產,購房者也可以轉向其他房地產貸款集中度較低的銀行申請貸款。
夏丹對記者表示,銀行對還款中無異常的個人住房貸款不會去壓降,居民正常的新申請住房貸款需求也不會受到顯著影響,剛需特別是首套剛需仍是政策大力支持的方向。
不過,貸款個人的資質審核和貸款獲批流程可能更加嚴格,放款時間有拉長的可能。尤其是政策出台於歲末年初,往往是銀行信貸額度「回血」、大力投放新增以及上年末積壓貸款的節點,短期內新增個人房貸季節性激增的特徵可能有所平滑。此外,局部隨著信貸資源供給減少,貸款價格也可能有所提高。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了上海、深圳兩地個人住房貸款情況,發現多家銀行額度收緊,甚者在上海地區有股份行表示放款時間無限期。
招商銀行上海地區一支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房貸新規出來以後,其所在的銀行在房貸額度上劃得非常緊,現在放款很慢,沒辦法確保時效。「我們這邊現在額度相當少,如果客戶決定現在做,我們不確定什麼時候能放款,給到的回復只能是無限期。」招行深圳一分支機構工作人員也對記者表示,客戶如果現在辦理,預計在3月份放款。
類似地,興業銀行上海某支行信貸人員表示:「個人首套房目前沒有貸款額度,現在放不了款,起碼要到6月份才能放款。如果是二套房可能會快一點,但是現在額度也很緊張,什麼時候放款我們也不好說。」
記者從浦發銀行上海一支行了解到,該行每個月對房貸會控額,目前從受理到放款整個過程需要一個多月。「這是最起碼的時間了,跟以前差不多,我們還好一些,本來就一直在控(額度),現在有些銀行(放款)要三、四個月。」
額度之後是價格。據羊城晚報報道,有房地產中介業務人士表示,已收到工行、建行的調價通知,稱首套房按揭貸款利率升至「LPR+55個基點」;二套房按揭貸款利率升至「LPR+75個基點」。這一調價信息也從廣州的工農中建四大行相關工作人員處得到印證。
哪些超標銀行信貸結構調整有壓力?
鄭州銀行新增貸款70%依賴地產
對於超標的11家銀行,雖然本次監管給予了2~4年過渡期調整,但從部分銀行2020年上半年新增貸款結構來看,未來仍面臨調整壓力。
從2020年上半年新增貸款結構來看,11家銀行中仍有9家新增房地產貸款或個人住房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的比重超過央行規定的佔比上限。具體來看,招商銀行、鄭州銀行等五家銀行新增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與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均高於上限;青島銀行、興業銀行、青島農商行這三家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超標」;廈門銀行僅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超標。

總體來看,11家「超標」銀行中,有3家2020年上半年新增房地產貸款在各項新增貸款總額中的佔比超50%,有5家佔比介於30%~50%之間。
國有大行中,建行和郵儲銀行兩項貸款佔比均未超標。
股份行中,浦發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上半年涉房貸款分別佔新增貸款總額的49.31%、37.76%、33.18%,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分別為36.72%、25.54%、18.07%。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房貸投放受限對招商銀行的經營客觀上有一定影響,因為按揭貸款目前是商業銀行的優質業務品種,雖然收益率不高,但不良率很低、資本消耗又非常少(按50%折算風險資產)。不過,招商銀行零售產品線豐富,消費貸及個人經營性貸款可能接替按揭貸款,成為未來幾年新增零售貸款的主力。
中小銀行中,值得關注的是,鄭州銀行、青島農商行、杭州銀行上半年涉房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的一半以上。具體看來,鄭州銀行佔比最高為71.9%、青島農商行為52.96%、杭州銀行51.88%。
分析上述三家銀行上半年新增貸款結構發現,鄭州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高達49.22%,也意味著該行上半年新增貸款一半來源於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青島農商行、杭州銀行則房地產行業貸款佔比相對較高。
此外,青島銀行、廈門銀行上半年涉房貸款分別佔新增貸款總額的25.29%、9.32%,而個人住房貸款分別佔11.72%、20.38%。
未超標銀行能否高枕無憂?
江蘇銀行新增貸款超半數為房地產貸款
那麼,余額佔比未超標的銀行未來是否可以高枕無憂?每經記者注意到,靜態來看,截至2020年6月末,有26家上市銀行未超監管規定上限。若單從2020年上半年新增貸款結構看,有10家銀行「超標」。

例如,股份行中,平安銀行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的38.77%,華夏銀行這一佔比為30.75%,兩家銀行均超出監管規定27.5%的上限。而中信銀行新增個人住房貸款佔新增貸款的25.4%,超監管規定的20%。
此外,7家中小銀行新增貸款也存在「超標」現象。如,渝農商行、長沙銀行、張家港行上半年新增個人住房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分別為19.22%、17.56%、14.27%,對應上限分別為17.5%、17.5%、12.5%。貴陽銀行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的36.37%,超監管規定的22.5%。
而江蘇銀行、蘇州銀行、江陰銀行兩項貸款均「超標」。值得注意的是,江蘇銀行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貸款佔比在26家未超標銀行中最高,個人住房貸款、房地產貸款分別佔新增貸款的29.36%、56.97%,遠高於監管規定的20%和27.5%上限。
需要關注的是,單從上半年新增貸款結構來看,也有部分銀行將接近「超標」的邊緣。例如,中行上半年新增房地產貸款在新增貸款中的佔比為36.86%,接近監管規定的40%。東吳證券研報指出,預計國有大行在調整過程中,會繼續將信貸資源向小微貸款傾斜,藉此同時滿足房貸管控政策及鼓勵小微信貸投放的導向。
其次,股份行中浙商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這一佔比分別為26.93%、26.82%、26.42%,接近監管規定27.5%。
與此同時,未超標銀行中也不乏房地產貸款在新增貸款中佔比較小的。比如,無錫銀行、南京銀行、常熟銀行、蘇農銀行,上半年房地產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的比例在10%~15%之間。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這一佔比在10%以下。
國盛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對無調整壓力的機構來說,整體將保持現有水平,未來房地產貸款增長空間有限。《通知》規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符合管理要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穩健開展房地產貸款相關業務,保持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基本穩定。體現了監管合理控制房地產貸款規模的意圖。
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有何變化?
增速持續回落
分析了37家上市銀行貸款結構數據後,再來看看全國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規模又有何變化。央行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近一年時間我國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
具體來看,2019年末至2020年三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分別為44.41萬億元,46.16萬億元,47.40萬億元,48.83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4.8%,13.9%,13.1%,12.8%。
此外,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占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分別為29%、28.81%、28.69%、28.83%。
再看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增量數據,2020年一季度增加1.75萬億元,上半年增加2.99萬億元,前三季度增加4.42萬億元,分別占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的24.6%、24.7%、27.2%。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前三季度新增房地產貸款均低於去年同期。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增加1.82萬億元,上半年增加 3.21萬億元,前三季度4.59萬億元。
以單個季度增量來看,2019年四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每季度增加的人民幣房地產貸款分別為1.12萬億元、1.75萬億元、1.24萬億元、1.43萬億元,占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的35.22%、24.65%、24.85%、34.29%。
此外,2020前三季度,金融機構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速出現放緩趨勢。央行報告顯示,2019年末至2020年三季度,金融機構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為11.22萬億元,11.89萬億元,11.97萬億元,12.16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0.1%,9.6%,8.5%,8.2%。同期,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30.07萬億元,31.15萬億元,32.36萬億元,33.59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6.7%,15.9%,15.7%,15.7%。

Ⅳ 「房住不炒」進一步明確 房貸利率今年難降

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顯示,5年期以上LPR為4.65%,連續9個月未動。與此同時,根據貝殼研究院最新房貸報告顯示,開年多地房貸利率在底部微升。
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春節前市場資金面趨緊,房貸放款周期加速拉長;另一方面,在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之下,央行引導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合理增長,預計未來房貸利率總體觸底。考慮到局部市場過熱,不排除採用差別化房貸利率工具進行調節,房貸利率難有下降空間。
「房住不炒」信號進一步明確
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LPR為1年期LPR3.85%,5年期以上LPR4.65%。這也意味著,自2020年5月起,LPR連續9個月保持穩定。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表示,MLF利率持續未變,表明當下的利率水平是與經濟運行基本相適宜,貨幣政策沒有繼續寬松的必要,在經濟企穩回溫的預期之下,逆周期調節政策有序退出。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也表示,在今年上半年國內經濟修復延續與外部不確定性猶存相交織、國內物價水平有望整體保持溫和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將持續處於「觀察期」,MLF利率調整的可能性很小,LPR報價基礎有望保持穩定。
在LPR保持穩定的同時,「房住不炒」信號也進一步明確。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購並舉,因城施策,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金融支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住建部方面也表示,將完善政策協同機制,建立住房與土地、金融聯動機制,加強住宅用地管理,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體系。
「在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之下,央行引導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合理增長,購房信貸環境寬松觸底。」許小樂說。
銀行房貸投放略有「收緊」之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銀行房貸投放也略顯「收緊」之勢。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房地產金融監管新政,明確劃定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佔比」兩道紅線。「新規至今已實施半月有餘,在信貸『開門紅』的影響下,年初銀行個人房貸投放暫未受到較大影響,個人住房按揭額度較為充足。」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李萬賦表示,但長期來看,銀行今年的房貸投放總規模有收緊預期,或將加大區域性房貸額度差異化調整,壓降利率較低利潤空間較小的城市房貸額度。
一位大行房貸業務相關人士也對記者表示,目前該行並未針對這一新規出台具體的舉措,但是整體房貸額度已經有所收緊。
光大證券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2020年以來,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一直「供需兩旺」。未來,銀行房地產廣義貸款的增量空間將下降,從而帶動存量增速也下降。未來,銀行房地產廣義貸款增速將向銀行整體貸款的平均增速收斂。尤其一些中小銀行出於經濟回報、風險考核和資本節約的原因對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積極性較高。在新政影響下,預計中小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增量增速將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規背景下,房貸放款周期已有明顯延長。貝殼研究院1月房貸報告顯示,重點監測的36個城市房貸平均放款周期已自去年9月開始經歷「五連升」達到53天,較上月再度延長5天,回到去年4月水平。
具體來看,36城中超8成平均房貸放款周期環比拉長。廊坊、哈爾濱、寧波、南通等城市,環比延長10天以上。珠三角方面,雖然局部城市放款周期在年初有所緩和,但惠州、東莞、佛山、中山等放款周期高達2個月以上。
房貸利率現觸底跡象
研究數據顯示,在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之下,房貸利率也現觸底跡象。「如果5年期LPR不調整,房貸利率的主要下行階段已經基本結束。」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沈昕表示。
貝殼研究院報告也顯示,2021年1月,貝殼研究院監測的36個城市的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5.23%,二套房貸利率為5.52%,環比均微增1個基點,且從2020年12月開始已經連續兩個月上升。
具體來看,1月36城房貸利率環比普遍平穩,房貸利率提升的城市主要是珠三角部分城市,例如,東莞從去年底的首套房貸利率5.25%上調至5.45%,二套房貸利率則從5.45%上調至5.65%;中山方面首套房貸利率從去年底的5.05%上調至5.15%,二套房貸從此前的5.25%上調至5.35%。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報告顯示,在房貸上漲的城市中,除中山外,杭州和哈爾濱漲幅較大,均上漲4個基點。而二線城市房貸利率下降的數量有所增加,且環比降幅差異縮小,都在1-5個基點之間。「2021年開年房貸利率走勢與2019年、2020年類似,且不同於2017、2018年的房貸大幅增長的走勢情況,側面反映了全國房貸利率大幅變動的時代已經過去,房地產市場進入平穩期。」李萬賦表示。
沈昕還表示,從2020年四季度來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不再持續下行,住戶部門加杠桿明顯得到控制。她指出,2020年前三季度,首套房貸平均利率持續小幅下降,利率持續下行會對刺激居民貸款購房產生一定作用,住戶部門貸款余額同比增速自3月創下階段性低點以來,連續半年震盪上行。但2020年四季度,住戶部門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小幅下行,說明下半年房地產融資政策收緊後,以住房按揭貸款為主的住戶部門貸款增長已經得到了較好的控制。
許小樂表示,預計房貸利率總體觸底。考慮到局部市場過熱,不排除採用差別化房貸利率工具進行調節的可能。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對房地產貸款的比例控制將影響到房貸額度,房地產貸款投放邊際收緊可能會推高涉房利率。但整體看,房地產貸款對銀行來說仍然屬於相對優質資產,尤其按揭貸款等不僅安全性高,風險權重也相對較低,對銀行來說仍然是重要的業務爭奪點。整體看,規模控制會影響房地產信貸投放,涉房利率或將小幅上行,但預計幅度不會太大。

Ⅵ 全國多地個人住房貸款漲價、政策收緊

近段時間,廣州、深圳等地多家銀行上調個人房貸利率,同時出現房貸額度緊張、放款周期拉長等情況。房貸利率上調意味著什麼?未來房貸是否會繼續「漲價」?個人房貸申請是否會變難?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多地房貸利率迎來上調

記者了解到,5月份,廣州工、農、中、建四家銀行房貸利率迎來又一次上調,目前首套房貸款利率最低5.4%,二套房貸款利率最低5.6%,較1月份分別上調了35個基點。

「今年以來,廣州工、農、中、建四家銀行房貸利率已經三次上調,股份制銀行也不定期進行利率上調跟進。」廣州市黃埔區某中介機構負責人介紹。

在深圳,自建行深圳市分行5月初上調房貸利率後,多家銀行也相繼跟進。記者了解到,目前工、農、中、建、交五大行的深圳分行均已調整房貸利率,首套房貸款利率上調15個基點至5.1%,二套房貸款利率上調35個基點至5.6%。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對全國42個重點城市房貸利率的監測數據顯示,4月20日至5月18日,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33%,環比上漲2個基點;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61%,環比上漲2個基點。

熱點地區房貸為何紛紛「漲價」?專家表示,房貸利率上調是部分熱點城市房地產調控趨緊的體現。近期在部分房價漲幅明顯的地區,包括房貸政策在內的樓市調控政策普遍收緊。

實施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加大對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打擊力度……今年以來,房地產金融監管趨嚴,銀行對住房按揭貸款的投放態度趨於謹慎。

「因城施策,適度上調房貸利率,有助於抑制房地產市場單邊上漲趨勢,也有助於防範金融風險。」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由於前期銀行普遍追逐熱點城市的房貸份額,導致這些地區房貸利率較低,此次適當上調是回歸正常利率水平。「比如,深圳銀行業集體上調房貸利率後,利率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房貸政策收緊,購房者怎麼看?

住房信貸政策既關系國家宏觀調控,又與普通百姓息息相關。

對購房者來說,貸款利率上調意味著買房成本的增加。以深圳為例,按照貸款300萬元、年限30年、通過等額本息的方式還款,房貸利率上調後,首次購房家庭的總利息增加約10萬元,每月還款增加200多元。

不過,相比貸款利率的提高,不少購房者更擔心的是貸款額度的緊張、放貸門檻的提高。

房貸「漲價」的同時,部分地區銀行房貸額度進一步收緊,放款周期也在拉長。廣州的多家銀行房貸業務經理以及中介機構均表示,目前二手房貸款的放款周期長達四個月的不在少數,三個月放款已經是「樂觀估計」。

相比廣州、深圳,上海的房貸利率保持穩定,但放款周期也在拉長。剛剛在上海買房的一位女士告訴記者,即便是開發商合作的銀行,審批和放款速度都很慢。其中一家股份制銀行表示,5月份的貸款額度已經用完,6月份才能拿到額度。

貸款審核也更加嚴格。打算購房的廣州王女士,本來想借家裡兄妹的錢用作首付款,發現已經被銀行「拒之門外」。「目前只有父母、配偶和子女的錢可以用作首付款,而且需要給出清晰的來源。其他親朋好友的錢,都不可以作為首付款。」王女士說。

專家表示,利率提高、額度緊張、放款變慢對剛需群體產生的影響難以避免。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從樓市調控角度看,房貸政策收緊有助於促進樓市平穩健康發展,促進房價回歸合理水平,從長遠看有利於購房者。

房貸「漲價」是否會繼續?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3月末,我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5%,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4個百分點。

專家表示,嚴監管背景下,房地產信貸面臨進一步收緊的壓力。

「下一步在房價上漲較快的熱點城市,或房貸利率相對較低的地區,房貸利率小幅上漲可能會成為趨勢。」董希淼表示。

李宇嘉表示,熱點城市房貸利率反彈周期已開始,主要影響因素有房價上漲情況、銀行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情況以及信貸資源的分配調整。

2021年開始,國家實施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部分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較高,超過集中度要求。專家表示,雖然相關銀行房貸體量大,騰挪空間較大,整改時間寬裕,但也會採取措施適當控制房貸的增長。

從國家政策導向看,今年的信貸資源將突出對高端製造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的支持。

房貸政策與百姓息息相關,既要有助於防範風險、抑制泡沫,也應支持居民合理的購房融資需求。事實上,監管部門一直要求銀行實施差異化的住房信貸政策。此次房貸利率上調中,二套房貸款利率調整幅度大於首套房貸款利率調整幅度,也體現出這一政策導向。

董希淼表示,商業銀行應在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執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過程中,堅持「有保有壓」,保持個人住房貸款業務適度發展,盡可能不「誤傷」剛性住房需求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特別是對首套房貸需求,應留足額度,並給予相對優惠的利率政策。

Ⅶ 10 月全國個人住房貸款環比多增超千億,這些數字說明了什麼

這次公布的數據意義非同小可,因為這是央行首次將個人住房貸款數據單月發布。以往個人住房貸款數據都是出現在每季度公布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中。

同時,10月份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也大幅增長,11月初的貸款投放力度也進一步加大。

投放速度大幅增長,這意味著什麼?透露出怎樣的信號?

首次單獨發布個人住房貸款單月數據

業內專業人士分析,今年推出了對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的調控措施,對居民房貸和全部房地產貸款有了紅線要求。因此從5月開始,房地產各項貸款開始持續回落,影響了整個房地產經濟的發展。

這點其實不難發現,今年中旬以來,全國多個城市都傳出了二手房停貸的消息,不少銀行都表示對二手房房貸提出了限制。這也對樓市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不少買房人都擔心買了房而無法貸款,從而推遲了買房計劃。

針對與個人貸款發放問題,央行表示這是由於少數城市房價上漲過快,因此通過限制貸款投放來抑制房價上漲。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張波表示,「通過總量層面對於房地產行業進行全面的融資精準化監管,在有效穩定房地產市場的同時,可以更好保障房貸資金合規性和高效性。」

央行也表示,在這些地區房價恢復平穩後,貸款也將回歸正常。

而從最新發布的數據來看,10月貸款余額的增速確實有所增長,這是否意味著,信貸政策已經開始放鬆?

信貸政策是否開始放鬆?

其實,在前不久,廣州、佛山等多個城市開始下調房貸利率的消息出現後,就有不少人猜測房貸政策是否已經開始放鬆。不過當時,業內人士表示,個別銀行貸款提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交易下降讓銀行有空間化解此前積壓的房貸,放款有所提速。但這種個別現象並不意味著個人房貸將全面松動。

那此次公布的10月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的數據,是否能表明房貸開始放鬆了呢?其實不然,由於貸款余額顯示的是存量,並不能代表新增房貸的數據,所以也不能就認為是多放了1000億的貸款。

對此,專業人士表示,央行此次公開數據,主要在近期房地產融資收緊、市場悲觀的背景下,傳遞正面信號,用有力數據維穩,提醒購房人房地產市場的信用情況正有所改善,提升大家的購房意願。

總體來看,對於房地產未來的調控目標將以「穩」為主。在十月中旬召開的央行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表示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加快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在實現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同時,也降低了整體金融風險水平。

Ⅷ 房貸新規與信貸變局:普惠成硬指標,房企債務置換有新花樣

對銀行來說,2021年開門紅籌備從2020年10月就已開始,而個人住房貸款和房企貸款在傳統銀行業務中屬重點優質業務,1月本該開閘沖刺階段,突遭收緊,必然對整個開門紅格局造成影響。
房企融資「三條紅線」後,房地產貸款新規又給銀行設置了兩條紅線。
2020年12月31日,A股收市後,央行聯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將銀行分為五檔,並設立區別性的「兩條紅線」指標,第一條紅線是房地產貸款佔比,指一家銀行全部房地產類貸款(包括個人住房貸款、企業房貸)占其全部貸款的比重。第二條紅線是個人住房貸款佔比,指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佔一家銀行全部貸款比重。這意味著,無論個人按揭貸款還是房企貸款全面受限。
根據國盛證券研報,從2020年中報披露數據統計來看,共有13家銀行不同程度「踩線」。時點恰逢2021年信貸開門紅季,沖還是不沖?怎麼沖?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摸底,房地產貸款新規對一線從業人來說頗為突然,雖然銀行內部政策調整仍未完成,且新規給了2-4年過渡期,但影響已經顯現,2021年的信貸開門紅,註定不同尋常。
「踩線」行壓力不小
據國盛證券研報指出,上述13家「踩線」上市銀行,壓降壓力較大主要是中小銀行。
央行、銀保監會在上述管理制度中將銀行分為5個檔次,其中,第一檔為中資大型銀行;第二檔為中資中型銀行;第三檔為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第四檔為縣域農合機構;第五檔為村鎮銀行。
據國盛證券統計,第一檔銀行中,工行、建行、中行、郵儲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分別為33.71%、36.73%、39.19%、33.64%,超出上限32.5%;建行、中行房地產貸款合計佔比分別為41.72%和50.01%,超出上限40%。第二檔銀行中,招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合計佔比分別為25.49%、20.83%、26.93%,超出上限20%;招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分別為34.25%、28.06%、28.73%、35.30%,超出上限27.5%;第三檔銀行中,杭州銀行、成都銀行、鄭州銀行、青島銀行、青農銀行均出現不同程度「踩線」。
按照該統計,大行中,中行壓降房地產貸款規模壓力較大,股份行中,招行和興業壓力不小。
某大行西南地區對公信貸業務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大行總體來說對房企貸款早有壓縮,審批一直很嚴格,新規對大行或是利好。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新規主要針對增量,該區域分行新增不多,壓力不大。此外,新規對股份行有了控制,競爭不會像過去那樣無序。該地此前做開發貸較猛的銀行有招行、浙商和本地一家城商行,此外中信、光大也進入較深。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相較大行,股份行普遍審批更快,對不少房企吸引力較大。對本身增量不多、控額較緊的大行來說,新規對後續業務的開展一定程度上是利好,但對踩線的大行來說,控規模的壓力也不小。
華北某大行信貸業務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現在對公對私規模都受影響,該區域分行沒有踩線是因已四年基本沒有發展房企業務,其所在二級分行今年新項目只有四個,現在集中審批後,額度幾乎用盡。而三四線城市地方地產商受「三條紅線」管控影響較大,對房貸沖擊也較大。
招行華南某分行信貸業務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現在確實收緊了房地產貸款,其中對公收縮更緊,但消化存量壓力不算太大。同業來看,他指出中信近幾年在房地產貸款業務發力較猛,按揭和對公都增速較快,從消化「訂單」角度看,壓力更大。
踩剎車的開門紅
對銀行來說,2021年開門紅籌備從2020年10月就已開始,而個人住房貸款和房企貸款在傳統銀行業務中屬重點優質業務,1月本該開閘沖刺階段,突遭收緊,必然對整個開門紅格局造成影響。
多位銀行信貸業務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對新規的新政尚未具體落地,貸款審批前置條件依然延續以往,但在控規模,直接表現為,開門紅涉房貸款不沖了,轉變最明顯的是按揭。
華南某房地產中介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其負責的幾個樓盤有100多個客戶,2020年12月按揭貸款已審批通過等待放款。本以為進入2021年,額度會寬松許多,沒想到幾家房貸大行的支行長都表示額度非常緊張,現在很多開發商排隊找銀行要額度,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某「踩線」股份行二級分行零售信貸業務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房地產貸款新規頒布得很突然,令他們措手不及。1月正是沖刺開門紅的關鍵時期,這20多天過得卻是極其忐忑。
該人士表示,政策出台後,行內此前對於「沖不沖」按揭尚無明確政策,作為一線業務人士,只能沖一下、停一下,不敢不做,也不敢做太多,直至一周前,全行按揭業務全面進入暫停放款階段。
提到開門紅,該人士更是無奈,新規對其所在部門沖擊巨大,零售貸款主要包含按揭、消費貸和信用貸款,但零售貸款結構具有不同的區域特徵,其所在分行區域房貸一直是大頭,消費貸現在基本全面線上化,信用貸款受制於該地實業基礎較差,小微企業主信用貸款佔比一直不高,「新規之後,我們的開門紅基本『血崩』,已經考慮轉崗了。」
對房地產開發貸等對公業務板塊來說,新規的心理沖擊比個貸小很多,嚴控規模早非一朝一夕。但此次新規因明確規定了房地產貸款業務佔比,直接受控的就是增量。
一位西南大行對公信貸業務人士表示,對開門紅來說,銀行比拼的並非誰動作快,而是誰的儲備多,這些為了沖刺開門紅而早早儲備的項目,在控規模的趨勢下如今成了負擔。別說再沖新項目,儲備項目如何消化都可能是問題。
另一位華北大行對公信貸業務人士表示,短時間內,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領域將受到極大限制,監管更希望銀行資金進入實體領域和小微企業,三條紅線+兩條紅線會導致大量中小開發商無法從銀行獲得融資,對於當地房企來說,他們回款周期在1年左右,這樣會使高負債的房企和近年拿地迅猛的高杠桿房企以及三四線城市中小型房企將變得非常艱難。
「如果銀行停貸抽貸,導致房企資金鏈出現問題,也並非各方樂見的結果,所以今年的開門紅,房地產貸款主要是『吃老本』,對於頭部企業的需求,分行層面還是在限額內盡量滿足。」他進一步表示。
超萬億房企債務將到期
房企融資進一步受阻、現金流趨緊已註定。根據貝殼研究院近日發布的報告稱,2021年房企到期債務規模(不含2021年將發行的超短期債券)預計將超過1.2萬億元,同比增長36%,並歷史性地突破萬億大關。「三條紅線」+房地產貸款新規疊加償債壓力,將使房企迎來現金流最緊張的時段。
已露端倪的是,房企通過債務置換緩解債務壓力自救。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部分地方政府和銀行在嘗試救助房企,甚至採取更為升級的「置換」手段。
前述華北某大行信貸業務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房企續貸現在已收緊,審批放款均放緩。但上周開始,其所在省已有幾個城市的地方政府和房企合作,試圖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向銀行貸款,置換房企到期債務,以緩解房企現金流緊張狀況。
具體來看,明面上看,地方政府沒有出面主導,銀行與項目方洽談時,對方也不會提政府背書,但銀行是看著政府背景才對接。比如目前正在推進的一個項目,是由當地城投公司和當地頭部房企交叉控股共同成立的項目公司,投資某醫院搬遷項目。該項目總投資數十億級,該分行審批額度佔比超2/3,銀行會嚴格按照項目進度分批撥款,但項目公司拿到貸款後,有空間操作進行再投資,主要用途就是置換房企的非銀債務。
「因為監管部門對於銀行債務審查會非常嚴格,但對非銀短期債,還有一定的操作空間。通常城投公司在項目公司成立之前,已經籌措到項目資金,通過成立項目公司並拿到項目貸款,就有了『置換』舊債的資金,並將債務從房企轉移到了城投公司。房企通過這種方式置換短期債務,目的就是不碰三條紅線,維持現有份額。」該人士進一步表示。
而銀行和政府平台之所以默許這種操作,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幫助房企活下去。「房企拿到置換的資金並非盲目擴張或繼續亂投資,只為活下去。在多個地市,這樣的試點解決方案正在鋪開。對銀行和地方政府平台來說,這樣的方式或許存在風險,但還款來源是新項目,地產公司在新的醫療城和輕軌周邊都囤積了地塊,新項目一方面可以『置換』舊債,另一方面也將有望帶動周邊地產升值,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進而改善房企現金流。」該人士直言,該方法對於現階段緩解房企燃眉之急確有「療效」。
普惠指標成「紅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中發現,從2021開門紅政策指標看,普惠貸款已成考核重中之重,2021年大概率仍將高速增長。
上市銀行2020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六大國有行上半年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4.26萬億,約占整個銀行業的31%,相比上年同期提升4個百分點,已成為服務小微企業的主力軍。
某大行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房地產新規後,開門紅指標有所調整,普惠成為紅線指標,完不成普惠,其他業務都要按比例打折,即即使別的指標均已完成,只要普惠沒完成,得分都要打七折,所以基層業務人員都優先完成普惠指標。
某貸款中介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21年1月普惠貸款開門紅政策較2020年更為優惠,抵押貸款最低利率從之前的3.95%下調至3.85%,但門檻方面沒有進一步變化。在該人士看來,在當前的LPR利率下,3.85%的利率對於銀行來說幾乎是底價,近期辦理普惠貸款的客戶很多,預測一季度普惠貸款各行增量不少。
前述大行人士表示,省政府為鼓勵普惠貸款,尤其是純信用普惠貸款和科創企業密集出台了很多優惠政策。如當地省政府推行了科技貸,由科技廳提供70%的擔保,農戶貸,農業局聯合工會提供部分擔保。但對大行來說,對企業資質的審核依然嚴格,這些客戶獲得審批的前提是入選科技型企業產品庫,符合政策的小微企業將獲得更多優惠。
「但對很多基層業務人員來說,雖然政策優惠很多,行內額度充裕,但小微企業受制於當地經濟情況,尤其民營經濟不算發達的區域,符合政策的優質小微企業有限。完成指標、獲得更多增量有難度。」該人士表示。

Ⅸ 央行重磅發聲!涉及房貸、降准等問題 注意這幾點

4月14日,人民銀行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一季度信貸社融數據,並回應房地產金融、人民幣匯率、貨幣政策等熱點問題。

央行表示,數據顯示,一季度,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總量穩定增長;一季度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8.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636億元。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降低實體企業的經營成本;3月,新發放的企業貸款利率為4.37%,比上年12月低8個基點。

當前,國內疫情發生頻次有所增多,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但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下一步,人民銀行將適時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更好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詳解一季度產業貸款投放結構特點

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的結構數據被更多披露。4月14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今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8.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了6636億元,這是統計上的高點。

其中,3月末,全部產業本外幣中長期貸款余額71.69萬億元,同比增長11.9%,比同期全部本外幣貸款的增速高0.9個百分點。一季度,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新增3.59萬億元,同比少增4215億元。

阮健弘表示, 從產業貸款投放的結構上看,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持續高增長。3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29.5%。其中,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長31.9%。

二是工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速較高。3月末,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長20.7%,明顯快於全部產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速。

三是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的增長有所回落。3月末,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增長13.2%,比上月末低0.5個百分點。

四是出口相關行業中長期貸款增速較快。3月末,出口相關行業中長期貸款增速31.8%,比上月末回升了0.6個百分點。

阮健弘表示,預計未來信貸投放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支持經濟復甦。人民銀行將繼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力度,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

此外,針對市場關心的長三角地區是否受近期疫情影響出現信貸投放收縮的問題,4月14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今年一季度,長三角地區貸款增速高於全國。3月份,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人民幣貸款分別新增1247億元、3245億元、3957億元、1315億元,同比分別多增222億元、514億元、1212億元、391億元。

阮健弘表示,3月末,人民幣貸款的增速是11.4%,增量比年初新增了8.34萬億元,同比多增6636億元。其中,長三角地區的貸款增速高於全國。按可比口徑統計,3月末,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速分別為11.5%、14.9%、15.8%和13.7%。上海貸款增速比全國高0.1個百分點,江蘇、浙江和安徽分別比全國高3.5、4.4和2.3個百分點。

新設兩項專項再貸款 規模總計2400億

按照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人民銀行將創設科技創新和普惠養老兩項專項再貸款。4月14日,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對兩項新專項再貸款進行了介紹。

關於科技創新再貸款,孫國峰表示,人民銀行將通過科技創新專項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該工具支持企業的范圍包括「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科技企業。支持范圍按照科技部和工信部現有標准認定,金融機構自主選擇范圍內的企業開展融資服務。該工具適用的銀行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郵儲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總額度為2000億元,利率為1.75%。

在操作方式上,科技創新專項再貸款採取「先貸後借」的直達機制,金融機構向企業發放貸款後,人民銀行按期對符合要求的,貸款期限在6個月及以上科技企業貸款本金的60%提供資金支持。

關於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央行將通過該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向普惠型養老機構提供優惠貸款,降低養老機構融資成本,面向普通人群增加普惠養老服務供給。該工具推出初期先選取浙江、江蘇、河南、河北、江西等5個省份開展試點,試點額度為400億元,利率為1.75%。試點金融機構為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7家全國性大型銀行。

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對符合標準的普惠性養老機構項目發放優惠利率貸款,貸款利率與同期限、同檔次LPR大致持平。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也採取「先貸後借」的直達機制,按季發放。人民銀行對符合條件的貸款,按貸款本金等額提供專項再貸款資金支持。

銀行要靈活調整住房按揭等還款安排

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受疫情近期多發、部分居民收入下降、房地產建築營銷活動受阻等因素影響,商品住宅銷售額出現了下滑,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額也有小幅回落。但我國個人住房貸款的資產質量整體較好,不良率長期維持在0.3%左右的較低水平。

對於個人住房貸款的信用風險情況,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我國個人住房貸款的資產質量整體較好,不良率長期維持在0.3%左右的較低水平。也就是說,每1000筆個人住房貸款大約只有3筆暫時處於不能正常還款的狀態。從歷史上看,我國個人住房貸款質量與就業、收入關系非常密切,反而受房價波動影響比較小,這與有些國家的情況有較大差異。

數據顯示,我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8萬億元,公積金貸款余額約7萬億元,兩項合計超過46萬億元,對應大約1億筆貸款。

鄒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響,存在推遲償還月供、重新安排還款計劃的需求,銀行從貸後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對於此類特殊情形,也需要有針對性的安排。因此,2020年1月,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其中明確對於受疫情影響的四類人群,金融機構要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對因疫情影響未能及時還款的可不作逾期記錄報送。

「從大型銀行當時的實踐來看,在疫情初期,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一度由0.29%上升到了0.37%;延期還款政策實施後,貸款質量總體保持穩定;隨著後來疫情緩解,居民收入恢復,貸款償還很快恢復正常,到2020年末,不良率已經回到了0.29%的原有水平。」鄒瀾稱。

今年以來,國內疫情多發,各界對延期還款的關注升溫。鄒瀾表示,人民銀行將持續關注疫情形勢,指導銀行重點做好幾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對於正常還款有困難的客戶,要區分是還款能力,還是還款意願的原因;要區分是受疫情影響的短期還款能力,還是中長期還款能力,將延期還款政策落到實處。

二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適當簡化業務流程,聚焦重點客戶群,因地制宜採取更大力度、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三是針對零售業務鏈條長、客群多樣化的特點,要加大各層級業務培訓,完善客戶服務體系,落實徵信權益保護,暢通投訴維權渠道。

此外,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部分已售住宅項目緩建停工、延期交房,人民銀行也將會同相關部門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指導銀行綜合項目實際、借款人意願等,依法依規妥善協商處理,切實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

多城銀行自主下調房貸利率

鄒瀾介紹,我國房地產市場區域特徵非常明顯,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的確定遵循因城施策的原則,採用了「全國-城市-銀行」三層定價機制。

具體來說,全國層面,首套房貸利率不得低於相應期限LPR,二套房的房貸利率不得低於相應期限LPR加60個基點,這是全國都要遵守下限政策。人民銀行各省分支機構則指導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在全國政策下限的基礎上,確定轄內每個城市的貸款利率加點下限,實踐中多數城市直接採用了全國下限標准。銀行則根據自身經營和客戶信用風險狀況,在各城市利率政策下限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每筆按揭貸款利率的具體加點數值。

因此,鄒瀾強調,近期房貸利率下調主要發生在銀行層面。3月,由於市場需求減弱,全國已經有100多個城市的銀行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經營情況,自主下調了個人房貸利率,平均下調幅度在20個到60個基點。部分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也配合地方政府的調控要求,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在全國政策范圍內,下調了本城市首付比例下限和利率下限,這是地方政府、銀行根據市場形勢和自身經營策略做出的差別化市場調整,適應了房地產市場區域差異的特徵。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因城施策配合地方政府履行好屬地責任,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穩妥有序推動企業申設金控公司

自《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實施以來,近日,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金控公司設立許可已獲批,目前還有三家已受理企業。央行宏觀審慎局局長李斌表示,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的重要目的是全面持續掌握整體經營狀況,防範金融風險,推動穩健可持續發展,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人民銀行正按程序開展審批工作,並穩妥有序推動其他具備設立情形的企業申設金融控股公司。

李斌 強調,人民銀行始終堅持監管初衷,在開展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過程中重點考量以下因素:

一是非金融企業應實質控制兩類及以上金融機構,且所控金融機構的類型和資產規模符合規定情形。

二是擬設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東資質要合規,大股東核心主業突出,資本實力比較雄厚,經營規范、投資資金真實合法。

三是擬設金融控股公司股權結構應當簡單、清晰、可穿透,能穿透識別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

四是組織架構健全,風險管理等制度有效,確保金融控股公司設立以後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健全的風險隔離機制、充足的資本水平等。

李斌表示,人民銀行將持續推動具備設立情形的企業以申設金融控股公司為契機,摸清家底,推動金融與實業有效隔離,完善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實現對金融板塊股權的集中管理。

「這有利於提升後續金融控股公司整體監管的有效性,促進金融控股公司依法合規經營,防範形成跨機構、跨市場、跨業態的風險傳染,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助力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李斌稱。

對增量高風險金融機構建立硬約束的早期糾正和限期整改機制

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表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高風險金融機構316家,數量連續六個季度下降,較峰值壓降過半,金融風險處置進入了常態化階段。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做好宏觀和微觀跨周期管理,爭取走在金融風險曲線前面。

2021年四季度,人民銀行完成了對439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央行評級。從整體上看,大部分機構評級結果在安全邊界內(1-7級),資產佔比約99%,全國高風險金融機構(8-D級)316家,數量較峰值已減少333家,現有316家高風險機構總資產僅占銀行業總資產的1%。24家全國大型銀行評級一直優良,資產佔比70%左右,發揮了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作用。

孫天琦表示,市場經濟是有周期的,金融會隨著經濟周期起伏,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個別高風險機構。因此,既不要在經濟上行期盲目樂觀,也不要在經濟下行期過度悲觀。

在金融風險化解舉措方面,孫天琦透露,央行針對增量高風險金融機構建立具有硬約束的早期糾正和限期整改機制,將央行監管評級和早期糾正機制有序銜接,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對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各類非法金融活動要早認定早處置,認定要准、下手要穩、下手要快、下手要堅決。對評級良好的金融機構,探索建立科學的監測預警體系,對異常指標早發現、早預警,避免潛在風險演變為實質風險。

「2021年,金融穩定部門共發現有潛在風險苗頭問題、個別指標出現異常的銀行共274家,通過及時採取措施,推動了189家有序化解了風險隱患。其中,50%左右的機構在一個季度內就可以完成糾正。」孫天琦稱。

對於存量高風險機構的風險化解,孫天琦表示,要安好既有政策和工作安排,嚴格壓實金融機構及其股東的主體責任,壓實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壓實地方政府屬地風險處置責任和維穩第一責任,推動落實建立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同志負責的財政金融風險處置機制。

孫天琦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不斷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完善有效制衡的金融機構公司治理體系;推動建立中小金融機構多渠道、市場化資本補充機制;引導中小金融機構找準定位,服務當地、服務小微和「三農」,服務城鄉居民;地方政府要加強信用環境建設,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此外,針對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孫天琦表示,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定位於由中央掌握的應對重大金融風險的後備資金,與存款保險基金和相關行業保障基金雙層運行、協同配合。在常規金融風險處置中,主要由存款保險基金和相關行業保障基金依法依職責投入,不涉及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的使用;在重大金融風險處置中,金融機構、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地方政府、存款保險基金和相關行業保障基金等各方,依法依職責充分投入相應資源後仍有缺口的,經批准後,按程序使用金融穩定保障基金進行重大金融風險處置。

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隨著美元指數不斷走強突破100,人民幣匯率能否保持穩定備受市場關注。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雙向浮動,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水平與上年末大致持平,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總的看,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

孫國峰表示,人民銀行、外匯局在幫助外貿企業應對匯率波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企業利用遠期、期權等外匯避險產品管理外匯風險的規模同比增長59%,高於同期銀行結售匯增速36個百分點,企業套保比例同比上升4.6個百分點至21.7%。

展望未來,孫國峰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持以我為主,主要根據國內經濟形勢把握好穩健貨幣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功能,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把握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同時密切監測國際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穩妥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沖擊。

閱讀全文

與2020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形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積金貸款時的余額不足 瀏覽:138
小額貸款3月還 瀏覽:116
廣州貸款哪家工作 瀏覽:202
有用微信流水貸款的嗎 瀏覽:117
我沒手機只有身份證怎麼貸款 瀏覽:590
中國貸款6千元銀行手機號碼 瀏覽:82
小車銀行貸款過戶 瀏覽:584
同期貸款利率與匯票票面利率 瀏覽:904
擔保貸款公司工作總結 瀏覽:252
滑縣農村信用社貸款還不上 瀏覽:345
以購買手機貸款的軟體 瀏覽:539
貸款100萬的月流水 瀏覽:549
衡陽異地公積金貸款要擔保人嗎 瀏覽:417
公司貸款實際控制人需承擔什麼責任 瀏覽:347
農行可以合同貸款不 瀏覽:309
離異的人能不能做貸款擔保人 瀏覽:6
汽車抵押貸款辦了不要 瀏覽:782
杭州房子抵押貸款銀行 瀏覽:797
菏澤市公積金貸款需要擔保人嗎 瀏覽:749
公積金貸款具體利率 瀏覽: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