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平台 > 大學生網上貸款被騙案例

大學生網上貸款被騙案例

發布時間:2022-09-02 19:04:15

㈠ 有哪些針對大學生的詐騙套路

針對大學生,出現了以下幾種不良校園貸的詐騙套路:
1、培訓貸:
(1)求職時遇到薪酬優厚的公司,簽訂就業協議時,還需交一筆高額的培訓費用;
(2)學生無力繳納,公司人員表示可先在公司或第三方貸款;
(3)學生辦理貸款後,公司承諾的高薪沒拿到,還因辦理「培訓貸」欠下貸款。
2、回租貸:
(1)學生把手機租賃給貸款平台,綁定指定的蘋果ID;
(2)平台評估手機價款,期間平台要求學生填寫身份證、銀行卡、緊急聯系人等信息;
(3)發放「砍頭款」,學生獲得的貸款中已扣除相應「服務費」、評估費;
(4)因手機仍由本人使用,平台以手機「回租」方式,與學生約定使用期限(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購價格(還款金額),如沒按時還款,就通過 讀取手機通訊錄、手機定位等威脅借款人。
3、裸條貸:
(1)借款人(多為女大學生)通過網路借款平台並設定高額利息;
(2)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證的裸體照作為擔保;
(3)當借款人不能如期還款時,貸款人以公開其裸照和與其父母聯系的手段逼迫還款。
4、美容貸:
(1)主要瞄準愛美卻缺錢的學生群體;
(2)當學生無力支付手術費時,咨詢師推薦信用貸款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以「不收任何手續費和利息」慫恿學生貸款;
(3)由於美容機構和金融平台存在合作關系,且貸款發放過程比較隨意,其間暗藏金融風險。
5、刷單貸:
(1)不法分子稱網貸平台職工「刷單沖業績」,支付小額傭金作為報酬;
(2)誘導學生用身份信息申請網路貸款,將放款轉賬至指定賬號;
(3)騙子償還前幾期月供取得信任後,繼續誘導學生貸款;
(4)最後,騙子拿放款的錢跑路,未還款項需學生自己償還。
6、傳銷貸:
不法分子藉助校園貸款平台招募大學生作為校園代理,要求學生上交會費、發展下線以及進行逐級提成,具備傳銷的特點。 來源:人民日報、教育部官網等。

㈡ 大學生網貸被騙的案例有哪些

㈢ 5名大學生如何被兩男子冒充網貸員工行騙

近日,媒體報道,兩男子冒充網貸員工行騙。被騙的這五人全部都是在校大學生,五人共被騙取12370元。被騙最多的陳某,他總共才貸了7600元,就被騙走了3700元。

劉某、席某主要的行騙對象主要是在校大學生。二人得出這樣的結論:學生貸款不多,容易批;人單純,容易騙。


法院判處劉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被告人席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十五日。

法院認為:二人非法佔有為目的,以冒充貸款平台公司代理人為他人操作貸款,並謊稱收取服務費和貸款押金的方式,騙取貸款學生馬某等人錢財據為己有,且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大學生,還是要多長些心眼呀。學習才是重點。不要貪圖便宜,會吃大虧。

㈣ 大學生被詐騙的例子

高校內詐騙案例的常見類型及例子
1、電話、簡訊詐騙。詐騙分子通過發簡訊說你的銀行卡有欠費,或者中獎,生病等信息,如有疑問請咨詢什麼什麼的電話。當你撥打對方留下的電話,你將一步一步被對方誘導或威脅進入圈套,直至你將自己各個銀行卡上的資金轉到他指定的所謂安全賬戶上為止。

2、傳銷。傳銷組織經常打著工作的名義,誘騙求職人員參加的各類傳銷組織。大學生作為互聯網的活躍群體。被傳銷組織利用互聯網平台信息審核不嚴等漏洞精準「設鉤」,在求職、交友、徵婚等平台發布虛假信息,大學生很容易落入陷阱。

3、校園貸和網路刷單被騙。「校園貸」實際就是翻版的「高利貸」,通過簡單的手續誘騙學生上當。不法分子經常向學生推銷「校園貸」業務。與官方政策允許的幫助貧困學生助學貸款完全是兩回事。

4、以「遇困」老鄉的身份詐騙。詐騙分子通過某種途徑獲知被害人籍貫在何處,以家鄉話套近乎,吹噓自己的社會關系,以後幫忙等為誘餌,騙取被害人信任,借出錢物,之後逃之夭夭。

5、以遇困的名校大學生的名義詐騙。詐騙分子往往謊稱自己是某名校的大學生,並出示假的學生證、身份證、介紹信等,在外搞社會調查被盜錢包或錢用光要求借用電話卡使用一下進行試探,步步深入,一旦覺得行騙對象可能上鉤即提出要求幫助、借錢返校。

6、以談戀愛的名義進行詐騙。詐騙分子所選擇的對象多為女學生,他們稱自己是某學校的學生,同女學生接近,吹噓自己來自某沿海發達城市,家境優越,取得女生好感後,即提出以其交朋友、幫助購物,進而稱急用不斷提出借錢,有的詐騙分子不僅騙財而且騙色,嚴重傷害到女生的身心健康。

7、以代購低價物品為借口詐騙。詐騙分子尋找機會與人接近,謊稱「有關系」,「有路子」可以買到價格較低的手機、電腦等物,使受害人將錢交給他代購,騙取他人財物。

8、利用介紹勤工助學詐騙。這是這年來針對較多學生的、常見的詐騙方式。詐騙分子往往在鄰近學校周邊地區。設立職業中介場所(有的是個體職介所與所謂的用人單位聯合詐騙學生中介費、押金等),將求職的學生介紹到騙子自行設立的所謂「用人單位」勤工助學,「用人單位」假意錄用,要求學生交納一定的「建檔費」、「工作卡工本費」、「保證金」、「押金」等,「就業單位」多分配給較多繁重的推銷市場、調查任務,之後以工作不達要求為由拒付工資或以「保證金」抵消處罰等,「用人單位」臨時租用幾間房為「公司」,一旦敗露,即作鳥獸散。

9、借口幫助落實工作單位詐騙。詐騙分子利用學生畢業分配落實工作單位難,吹噓自己有關系,可以幫助落實工作單位,騙取學生及家屬的介紹費、幫忙費。

㈤ 濟南多名大學生疑被套路網貸,為什麼大學生容易被騙

我們經常會聽到大學生被騙的消息,而且有的時候金額還是很大的,這對於大學生來說無疑就是晴天霹靂了,畢竟自己還沒有掙錢能力,其實很多的時候大家也知道是騙子,但是到了自己的身上的時候,我們依然是覺得沒事,等到自己反應過來的時候,那真的是才知道自己被騙了。而騙子也最容易騙大學生,因為這類人群的消費水平是很高的,而且不諳世事,這也就造成了自己很容易被騙。

一:大學生沒有收入。

到了大學的時候,大家的生活是非常的豐富多彩的,畢竟外面的世界充滿了誘惑,這也就決定了大家的消費很高,但是自己想買的東西很多,卻沒有收入的時候,又怎麼辦呢,自己都這么大了,肯定是不好意思再向家裡面要錢的,所以說想要生活稍微好點,就要自己想辦法的賺錢,有的人可能去找一些副業,但是有的人希望自己來錢快的時候,就很容易被別人騙了,因為聽到他們說的時候是非常的心動的。

只能說作為一名大學生,大家要學會理智一點,不要去和別人攀比,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情,千萬不要為了自己的虛榮心而毀了自身的前程,要不然的話那才是真的以後後悔一輩子了。大學是最美好的時候,大家要好好的珍惜。

㈥ 女大學生兼職賺錢 莫名「被貸款」4萬多

家住商丘市梁園區的張靜(化名)向記者反映稱,去年7月她經朋友介紹,到商丘一家保險公司兼職做電話銷售員,卻被該公司一名部門經理欺騙,用個人信息進行了網貸和手機分期套現。據了解,和她有同樣遭遇「被貸款」的,還有70多名大學生。現在,騙他們的部門經理消失不見,學生們的貸款則需要自己償還,好多學生已無力償還。「幾乎每天都能接到恐嚇電話和簡訊,稱再不還款就去我家潑油漆、打人之類的。」張靜說,她整日為償還4萬多元的「被貸款」發愁。反映|70多名大學生「被貸款」「總共騙了有70多名大學生,而且有不少家庭條件不好的農村學生。我自己被貸款的數額就有4萬多元,現在已經償還了兩千多元。」張靜說。張靜告訴記者,她是商丘師范學院的大二學生,去年7月,她經同學介紹去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華保險公司)應聘電話銷售員的兼職。面試通過後,部門經理歐文(經核實為假名,真名為陸彪)說,公司有個針對大學生的補助項目,她可以參與。由於身邊的同學都參與了,她也沒多想,就參與了。隨後,陸彪讓該公司主管鞏夢鐸帶著她和同學去了鞏夢鐸的住處,鞏夢鐸用電腦操作,她們在一旁配合。「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是貸款,都以為那個網頁是公司關於大學生福利的。」隨後,陸彪多次以公司的名義向大學生們推薦手機分期套現和網貸,並向大家保證,貸款全部由公司償還,讓大家不要擔心,還讓學生們簽訂了一份由公司償還的合同書。「陸彪承諾,我們貸款越多,升遷機會就越大。就這樣,70多名大學生先後都貸款了。」張靜說,貸款的錢打到學生本人的賬戶後,陸彪又要求學生們把錢轉到其賬戶,還對學生們承諾將再轉給公司,貸款將由公司償還。剛開始,大家都以為是公司在償還貸款,實際上是陸彪本人在償還。回應|公安部門已立案進行網上追逃至2016年12月21日,陸彪和鞏夢鐸一同在公司消失,70多名大學生陸續接到催還貸款的電話和信息時,才知道被騙了。被騙的學生後來一同去國華保險公司討要說法。「公司負責人告訴我們陸彪不是其員工,沒有工號,也沒有身份證復印件,可我們有充分的證據能證明,陸彪就是該公司的部門經理。我這里有陸彪、鞏夢鐸二人與公司領導的合影,還有他們在公司群的聊天記錄等,他們怎麼可能不是公司的人?」張靜說,做手機分期貸款的同學,大都有數筆貸款,每月要償還的金額都有幾千元,「剛開始我還了幾期,可後來自己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實在無力償還,現在每天都會接到恐嚇電話,每天都生活在膽戰心驚中。」針對該事,記者聯系了國華保險公司。該公司一黃姓負責人稱,此事公安部門已經立案,公司也將事情上報,其他的暫時不便多說。商丘市公安局前進分局一民警稱,接到報案後,他們成立了專案組,現已將涉案的兩名嫌疑人進行網上追逃,同時與國華保險公司進行協商處理有關事宜。

㈦ 濟南多名大學生疑被套路網貸,網路貸款存在什麼風險

網路貸款是一件具有非常高風險事情,濟南的幾名大學生因為自己社會經驗不足,在入職時候被騙進行網路貸款,導致了非常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自己的經濟能力之下合理消費

我們在大學生因為沒有收入來源,這時候我們要根據自己父母給的零花錢,合理進行消費支出,否則利用網路貸款的形式獲得金錢,很容易導致利滾利的現象。利息越來越多,自己難以支付高額的還款費用。我們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每一筆支出,不要進行網路借貸。實在自己想要購買某些東西,但是又無法支付的情況,我們可以和自己的父母溝通,或者向自己的親戚彭玉

大學生入職時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我們大學生在找工作時候也是要提高警惕,一些正常的公司來說是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的,一旦出現要繳納費用的公司,基本上都是詐騙。

㈧ 常見的大學生貸款騙局有哪些

1.替他人作擔保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樣一則新聞,是講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大學生,被公司老總忽悠,替公司擔保背下9千萬巨債的事情。

剛邁出大學校門的大學生,若找到一份工作都是充滿熱情的,再加上長期生活在校園中非常單純,對貸款的事情更是一無所知,這種情況下是很容易被不良老闆忽悠的。

2.陷入高利貸陷阱

今年有一則新聞也引起了社會的關註:河南的一名大學生因負債幾十萬跳樓自殺,而這幾十萬元欠款的來源,竟然是許多互聯網校園貸款平台。

現在很多互聯網貸款平台將目標鎖定到在校大學生身上,他們拋出的誘惑條件就是「低門檻」,但懵懂無知的大學生們只看到了表面的優勢,卻忽略了背後的高額費用。

3.身份證信息泄露「被貸款」

兼職是不少大學生的另一收入來源,而一些不法分子從中看到商機,聲稱可以提供兼職,從而騙取大學生的身份證信息,讓大學生們身背負債。

從這些事件中,大學生們也不得不反思,同時也要注意這幾點:

1.保護好個人身份證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盜用;

2.若有貸款需求,在貸前應對貸款的基本常識作了解;

3.不要輕易答應擔保這事,畢竟背後的責任可能是你承擔不了的。

㈨ 校園貸的騙局有哪些

學生因向校園貸借款而背負上巨額的欠款的新聞屢屢被爆出,學生們甚至因還不上欠款輟學自殺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路貸款平檯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

分為三種:一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二是P2P貸款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投投貸、名校貸等;三是阿里、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台提供的信貸服務。

目前部分學生存在不理性消費與攀比的常見現象,分期付款購買電子產品等一些產品,只想到好的一面,從而忽略了超前消費暗藏的危險,學校需要引起重視,加強力度宣傳教育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

閱讀全文

與大學生網上貸款被騙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澳洲貸款做擔保 瀏覽:970
平安銀行土地抵押貸款利率 瀏覽:842
沒工作在哪能貸款買車 瀏覽:328
房子未過戶有協議能貸款嗎 瀏覽:698
用別人的手機號怎麼貸款 瀏覽:41
哪個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容易 瀏覽:58
假離婚再做房子抵押貸款 瀏覽:335
1月5號興業銀行貸款利率多少錢 瀏覽:813
工作證銀行貸款 瀏覽:668
不能成為父親貸款擔保人 瀏覽:933
手機號貸款需要人臉識別嗎 瀏覽:724
微眾銀行租住消費貸款結清 瀏覽:721
南京銀行貸款利率pb 瀏覽:963
商銀行消費以貸款 瀏覽:916
大家銀行每月還貸款轉賬嗎 瀏覽:591
第二套房貸款攻略 瀏覽:380
消費類貸款怎麼取出 瀏覽:614
有錢花屬於消費貸款嗎 瀏覽:61
替別人還銀行抵押貸款風險 瀏覽:835
手機貸款被騙不還有什麼後果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