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貸公司和融資擔保公司能否上市融資
你把問題,問清楚一點。是要把
小額貸款公司
和
融資擔保公司
在交易所上市?還是他們公司能不能做上市
融資公司
的業務。
前者可以,後者不行,上市,不管哪種公司,反正不是犯罪公司都能上市。
後者,要看公司的
職能
和工商局批的工商執照,還有看
負責人
。但是,
小額貸款
基本
行業
范圍已經確定的,都是幾十萬-幾百萬的操作,不涉及什麼
資本
操作的。
當然,如果你有公司想要上市,我們
深圳
匯業
融資服務有限公司能幫到你的。
B. 禁止金融房地產企業在北交所上市,這是為什麼
禁止金融房地產企業在北交所上市,這是為什麼?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許多的家庭總收入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 ,人們的滿意程度也在不斷的提升 。我們可以看出 ,經濟的穩定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是非常的重要的 ,經濟的穩定可以促進居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進家庭的穩定以及社會的穩定 ,所以黨和國家一定會保障經濟的穩定發展。
一個企業想要發展的好,必須有一個創新的能力 ,讓員工培養一個創新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保證它的價值 ,讓他的價值為公司服務,為社會服務,這才是一個企業應該做的 。任何企業雖然是以盈利為目的,但是我們應該做到 經濟和社會責任相結合,這樣才能夠被大眾所接受的企業 。為了我國經濟的平穩發展 ,想要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一定要有創新發展的能力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幫助到大家 。
C.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真正原因
由於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經理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並且金融科技監管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導致螞蟻集團不符合上交所科創板相關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同時上交所發布了《關於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的決定》,所以螞蟻集團暫緩了A股上市。
D. 政策為什麼不允許金融類企業借殼上市
根據融資最新新規,金融資產不能通過借殼上市,為此中介機構在最初設計方案之時,絞盡腦汁地想辦法如何規避借殼上市。綠專資本特此整理了有關金融資產規避借殼上市的幾個案例,供大家借鑒。
據綠專資本了解,2016年版重組新規規定,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凈額、為購買資產發行的股份等5大指標之一發生變動100%以上即構成借殼,而且對控制權發生變更的年限也做出了限制,5年內發生變動都構成借殼,在這之外,還規定了一條萬金油的條款:主營業務發生根本變化也構成借殼
此外,在今年2月17日再融資新規也出台了,對重組配融產生很大的影響。
綠專資本表示,所有的金融企業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資產負債表的擴張,而上市是其開啟補充資本金大門的不二法則。無論是銀行巨無霸,還是中小型券商,抑或是期貨、信託等細分市場的主體,或者是金控平台,都朝著資本市場前仆後繼。除了IPO,通過重大資產重組而實現上市也是很多金融企業的選擇。
綠專資本稱銀行上市是清一色的IPO,共歷兩波上市潮,一次是2010年前,尤以2007年為甚,以四大行及股份制銀行為主;2016年迎來城商行的上市熱潮,江蘇銀行、上海銀行、杭州銀行、貴陽銀行、無錫銀行、常熟銀行、吳江銀行、張家港行和江陰銀行等均通過IPO登陸資本市場。
除此之外,綠專資本表示券商也大抵是兩波上市潮,除了IPO,2010年前的券商上市基本是借股改的東風,以吸收合並的方式重組上市公司,如長江證券、國元證券、海通證券、東北證券、國金證券、西南證券、廣發證券、國海證券;而近兩年來的「類借殼」案例,有些則需要經過巧妙地安排,如華創證券、江海證券、國盛證券、安信證券、華鑫證券。瑞達、南華等期貨企業也現身排隊行列。
但是,金融資產並不能借殼上市。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向收購人及其關聯人購買的資產屬於金融、創業投資等特定行業,由中國證監會另行規定。之後再無金融企業借殼的新規。
於是,謀求上市的金融企業尋求通過曲線方式來達成目的,在操作手法上一般通過與實際控制人的既有上市平台進行資產重組,從而規避借殼(表1、表2)。這些案例囊括了國企混改、地方金控平台戰略上市、信託企業重上市等。
案例
1.越秀金控:「百貨+地方金控平台」雙主業運行
越秀金控是第一個地方金控平台曲線上市的案例,同時也是廣州國企改革典範。本案交易亮點在於:
其一,「兩步走」的方案,先將廣州證券67%股權與其他金融資產打包裝入上市公司,實現多牌照金融資產的證券化,再收購廣州證券剩餘33%股權。
其二,選擇國資委旗下原有上市平台,既避免了上市公司控股權發生改變,維持雙主業經營從而保持了原有上市公司的主業,同時也規避了重大資產管理辦法的嚴苛要求。
其三,國內首個金控平台上市,給其他地方國企改革提供了示範效應。其中華菱鋼鐵於2017年2月獲得重組批文,交易後將形成「金融+節能發電」的雙主業模式,整合證券、信託、保險等金融企業.
E. 螞蟻金融為什麼沒有上市成功
2020年11月3日晚間,上交所突然公告,決定暫緩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上交所認為,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及董事長、總經理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且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該重大事項可能導致公司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決定暫緩螞蟻集團上市。
花唄、借唄是螞蟻金服的主要盈利來源。央行11月2日發布《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要求在單筆聯合貸款中,開展網路小貸業務的小貸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而目前目前螞蟻在聯合貸款中的出資比例遠低於30%。因此螞蟻金服需要重新估值。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F. p2p理財公司為什麼不能在國內上市
現在國內已經禁止p2p上市新三板新四版了,所以沒辦法哦
G. 貸款公司,從事證券投機的公司,都可以上市嗎
理論上可以,不過在A股估計通不過審查,在香港肯定可以
H. 螞蟻金服暫緩上市原因,深度解讀是什麼
螞蟻金服暫緩上市的原因是不符合國家最新的金融監管政策。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有關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的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包括提高對貸款的資本要求和加強對跨省貸款業務的管控。上海證券交易所暫緩螞蟻集團上市的決定中也提到,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的變化會對螞蟻集團產生重大影響,而螞蟻集團沒有向投資者披露這些信息。
在擔心貸款違約風險不斷上升以及經濟受到疫情影響後資產質量變化的背景下,北京已對銀行越來越多通過小額貸款公司或螞蟻金服之類的第三方技術平台發放貸款感到不安。監管機構已經對過度利用螞蟻金服技術平台發放消費貸款的銀行進行了嚴格審查,作為遏制金融行業風險行動的一部分。
(8)貸款公司為什麼不能上市擴展閱讀
與螞蟻金服業務相關新政策:
1、貸款業務不得跨省
螞蟻作為網路金融科技公司,借貸無國界,全世界的人都能在網上完成借貸。但此次管理辦法一出,無論是借方還是貸方,都不能跨省進行業務。地理范圍縮小,借貸業務受限。
2、自然人小額貸款不得超過30萬
貸款金額不能無限制是對網貸平台的限制,更是對貸款人的限制和保護。作為金融科技平台,螞蟻出技術判斷貸款人信用及還款能力,而對接的360家金融機構是真正負責出錢的。無限制額度的貸款對螞蟻沒有太多風險,但對於後端的銀行和金融機構是有風險的。
另外,監管機構無從判斷螞蟻的科技平台甄別貸款人的准確性,或者貸款人如果是惡意騙貸,通過良好信用獲得系統貸款,這種風險也是存在的。
3、5年內不得轉讓所持股權
螞蟻金服以及排著隊要上市的這些網路貸款公司都不能上市拿到錢就直接走了,該做的還得繼續做,該配合的要配合。
4、一次性實繳10億或50億注冊資金
對於要上市的網路貸款公司,必須得有實繳的真金白銀押在這里以免不靠譜的公司出現問題。
5、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
原本,類似螞蟻金服這樣的網路貸款平台不需要資金,只需要出技術和系統就可以做貸款業務,它的服務對象其實是金融機構和銀行。或者只需要以很低的比例出資比如1-2%就能與金融機構和銀行共享同樣比例的貸款利息。
比如,一個用戶向螞蟻借唄借款10萬,同樣的貸款利息3%的收益情況下,銀行要出10萬,螞蟻只需要很少的出資,甚至不出錢就能共享3%的收益。運營成本極低,這也是互聯網技術邊際成本的典型代表。
但此次管理辦法規定,螞蟻花唄要拿到這3%的收益,甚至不要收益,只是促成這筆貸款業務,也必須出3萬塊錢。凡是參與貸款業務的相關機構都要承擔風險,而不是螞蟻金服背後的金融機構和銀行來承擔。
6、小額貸款公司通過銀行借款、股東借款等非標准化融資形式,融入資金的余額不得超過其凈資產的1倍。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標准化債權類資產形式融入資金的余額不得超過其凈資產的4倍。
過去,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可以是自身資金的1倍以上,而現在,相當於你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最多不能多過1倍。
以往自有資金不夠了,還有一條路是將貸款作為債權,打包後做成標准化債權賣掉(資產證券化),一家原本只能貸10億的公司,通過這種方式轉圈,甚至能做到上千億的生意。這次管理辦法規定,這種模式下也最多隻能轉4圈,即最多能做40億,進一步限制了網路小貸公司的生意規模。
所以,螞蟻金服這樣的網路貸款公司可操作的資金空間被蓋上了天花板,這也規避了網路小貸無限放貸帶來的金融風險。
I. 為什麼資產負債率過低不允許公司上市
為什麼上市是很多公司業績變臉和下坡路開始,老闆的道德和管理水平非常關鍵。
用個不是十分准確的比喻,很多企業上市在金融的特點,就是相當於把未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賺的一次性的變成原始股東可以短期兌現了。
這種一夜暴富的特點,讓股東有上市造假和美化數據的沖動,這也是很多公司一上市就變臉的直接原因。
另一種原因,就是有股權的骨幹員工失去工作激情和動力,用金子做成翅膀的鳥兒因為太重飛不起來;因為工資收入和他的財富已經不成比例,干好乾壞對其人生財富沒有太多差別。
最後一種原因,就是對新員工沒有吸引力。沒有上市的公司,還可以講講夢想,給點期權。可是上市後,股票絕大多數公司都是難以再大幅上升的,期權就是廢紙,不得不給現金激勵,這會大為提升公司成本。這也就是有的公司一上市完成圈錢後,產品就沒有原來那麼性價比的原因,因為員工成本提升了。
而當前的資本市場卻淪為「上市公司、承銷商與風險投資機構」聯合屠殺投資者的殺戮場。上市初期,各方就聯合通過製造迷霧偽造出遠超企業真實價值的畸高估值,吸引投資者高位買入,未來幾年都深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