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校園貸平台有哪些app
校園貸嚴格來說可以分為五類
:(1)電商背景的電商平台——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平台提供的信貸服務,如螞蟻花唄借唄、備用金、京東校園白條等;(2)消費金融公司——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3)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因國家監管要求,包括名校貸在內的大多數正規網貸平台均已暫停校園貸業務;(4)線下私貸——民間放貸機構和放貸人這類主體,俗稱高利貸。高利貸通常會進行虛假宣傳、線下簽約、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費率,同時存在暴力催收等問題,受害者通常會遭受巨大財產損失甚至威脅自身安全;(5)銀行機構——銀行面向大學生提供的校園產品,如招商銀行的「大學生閃電貸」、中國建設銀行的「金蜜蜂校園快貸」、青島銀行的「學e貸」等。
② 校園網貸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將不具備還款能力的借款人納入營銷范圍,禁止向未滿18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服務,不得進行虛假欺詐宣傳和銷售,不得通過各種方式變相發放高利貸等進一步完善校園貸款的資質。
法律依據:《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
第五十六條 商業銀行不得委託有暴力催收等違法違規記錄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貸款清收。商業銀行應明確與第三方機構的權責,要求其不得對與貸款無關的第三人進行清收。商業銀行發現合作機構存在暴力催收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立即終止合作,並將違法違規線索及時移交相關部門。
第六十四條 商業銀行違反本辦法規定辦理互聯網貸款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或其行為嚴重危及商業銀行穩健運行、損害客戶合法權益的,應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嚴重違反本辦法的,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規定實施行政處罰。
③ 校園網貸有哪幾種類型
截止2020年9月,校園網貸有3種。
1、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台提供的信貸服務。
2、p2p貸款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投投貸、名校貸等
3、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ps:另外銀行面向大學生提供的校園產品,如招商銀行的「大學生閃電貸」、中國建設銀行的「金蜜蜂校園快貸」、青島銀行的「學e貸」等。
校園貸的市場主要分布在二、三線城市,當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的孩子考入大學,有些家庭無力負擔孩子在城市消費、學習甚至是創業上的資金需求,急速膨脹的消費慾望會促使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尋找貸款平台,甚至是民間高利貸。
(3)校園貸網上貸款擴展閱讀
網貸注意事項
2018年10月29日,首批網路借貸平台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信息被納入央行徵信系統,面臨失信懲戒,共涉及逾期金額近2億元。所謂惡意逃廢債,是指有還款能力,但不履行還款責任的行為。
網貸發展10餘年,惡意逃廢債一直是行業頑疾。尤其是近期以來,一些P2P網貸機構風險頻現,部分借款人借機惡意逃廢債、逾期不還款,加劇了P2P網貸行業風險。業內人士認為,將互聯網金融領域惡意逃避債務的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對失信行為實施懲戒的手段和措施,既有助於敦促借款人及時償還債務。
同時也有利於凈化互聯網金融環境。隨著整個網貸行業監管政策逐步落地實施,惡意逃廢債和平台惡意跑路事件將會大幅度降低,網貸行業將更加健康地發展。
④ 校園網貸的主要形式有
1、一種是通過互聯網平台向在校大學生推送貸款廣告,以免抵押、低利息為誘餌誘導學生貸款,並要求繳納貸款「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等費用,收到學生支付款項後即將其「拉黑」不再聯系。2、一種是串通「職業培訓機構」舉辦職業指導講座,誇大培訓效果,與學生簽訂聲稱能提高綜合技能的培訓合同,並與貸款公司勾結,誘導學生貸款支付學費,從中詐騙學生。3、還有一種更為極端的,要求學生提供照片、視頻、身份證和家屬電話號碼等作為貸款抵押和擔保,一旦學生無法如期還款,便以此威脅,勒索錢財。
⑤ 論述校園網貸的風險有哪些
主要表現在暴力催款。校園貸款會造成學生財產損失不法分子將目標對准高校,利用高校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較差,防範心理弱的劣勢,進行短期、小額的貸款活動,從表面上看這種借貸是「薄利多銷」,但實際上不法分子獲得的利率是銀行的20-30倍,肆意賺取學生的錢。
【拓展資料】一、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高校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提供,若學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時就有惡習,那麼父母提供的費用肯定不足以滿足其需求。因此,這部分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博、酗酒等不良惡習,嚴重的可能因無法還款而輟學。
二、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危及學生的人身安全擾亂校園秩序一些放貸人進行放貸時會要求提供一定價值的物品進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學生的學生證、身份證復印件,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學生不能按時還貸,放貸人可能會採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園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三、網貸的全稱為網路借貸,包括個體網路借貸(即P2P網路借貸)和網路小額貸款。個體網路借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的直接借貸。網路小額貸款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其控制的小額貸款公司,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的小額貸款。我們需要防範的是不良網貸平台,他們通過種種「利誘」:零門檻、無抵押、線上審核,最快三分鍾到賬,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四、不良網貸的危害
對於不良網貸對大學生造成的影響及危害,主要表現在暴力催款。很多校園網貸平台普遍存在不文明的催收手段,比如「關系催收」。學生借款時被要求填寫數名同學、朋友或親屬的真實聯系方式,如果不能按時還款,平台就會把其逾期信息告知該學生的關系圈,嚴重干擾和傷害借款學生。又比如「裸條」借貸,學生借款時被要求拍「裸條」(手持身份證拍裸照)作為借條,如果無法還款將被威脅公布裸照給家人朋友。這些不文明的催款手段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生活,還影響了人生觀和價值觀取向,有時候還會會造成不可挽回的錯誤。
五、大學生應該(1)加強防範意識,識別出網貸中的陷阱。
首先是費率不明問題。校園網路借貸平台出於搶占市場和競爭的需要,會隱瞞或模糊實際資費標准、逾期滯納金、違約金等。據調查顯示,約六成的平台費率不明確,逾期後每日費率最高與最低相差60倍之多,成了「高利貸」。其次是簡化流程。為了方便推廣以及擴大用戶數量,很多「校園網貸」平台對申請貸款的大學生的審核流程非常簡單。在填寫多項個人信息資料後,主要通過遠程視頻等途徑確認信息,有的甚至只需提供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辦理。
(2)加強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勤儉意識。
作為一個大學生,要學會合理消費、理性消費、科學消費,要意識到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是錯誤的觀念。要學會制定消費計劃,合理安排生活支出。確實需要貸款時,要選擇正規渠道貸款,並與學校老師和家人耐心商量,他們永遠是你的第一道「防火牆」。平時要提高消費自控力,做到三思而後行,盡量不要沖動購物。養成每日記賬的**慣有助於提醒和約束自己。
(3)自覺了解金融信貸和網路安全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為了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各高校會會同金融機構、網貸監管機構、網路安全等部門一起,組織舉辦報告會、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普及金融信貸和網路安全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為了避免掉入網貸的陷阱中,我們要積極參加報告會、講座,練就一雙「火眼金睛」,避免不良借貸平台給我們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
⑥ 校園貸,網路貸逐漸成為焦點問題,大學生究竟應不應該貸款
就我個人而言,大學生最好不要進行貸款行為,會影響到自己的經濟信用。
校園貸是指互聯網平台通過某種方式向在校大學生提供貸款,收取高額利率、違約金以牟取暴利的行為。由於貸款到賬快、門檻低、無擔保,使得校園貸取代了信用卡、民間借貸,成為大學生借貸的主要方式。
大學生的生活費很難還上借款,就必然會產生額外的問題。
新聞常常報道大學生由於還不上網貸而走上自殺的道路,就是因為忽視了貸款後自己的還款能力導致逾期等情況出現。
大學生的主要身份是學生,還是要在於學習上集中自己的主要精力,如果想要購買一些自己喜歡的物品,一定要提前衡量自己的財力。
不透支消費,不浪費自己寶貴的金融信用,更不要進行無規劃的網貸等危險行為。
⑦ 校園網路貸款憑什麼便可以貸款或者辦理信用卡
國家現在已不允許金融機構發放校園貸,因為多種原因,校園貸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⑧ 校園貸是什麼
法律分析: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路貸款平檯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據調查,校園消費貸款平台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台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此外,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台難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導致缺乏自製力的學生過度消費。
校園貸款的危害
1.校園貸款具有高利貸性質。
2.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
3.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
4.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
校園貸的特徵
校園貸雖然有申請便利、手續簡單、放款迅速等優點,但也存在信息審核不嚴、高利率、高違約金等特點,學生在不斷膨脹的消費慾望和僥幸心理之下可能陷入「連環貸」的陷阱,亟待加強監管。校園消費貸款平台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台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此外,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台難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導致缺乏自製力的學生過度消費。隨著學生網貸的平台增多,僅靠降低貸款利率和提高貸款額度博眼球,只會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借款人掉入分期陷阱,抹黑自己的信譽,使平台盈利能力下降,造成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⑨ 校園貸是什麼
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路貸款平檯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據調查,校園消費貸款平台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台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此外,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台難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導致缺乏自製力的學生過度消費。
校園貸常見危害:具有高利貸性質,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
校園貸通常分為三種:
(1)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2)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名校貸等。因國家監管要求,包括名校貸在內的大多數正規網貸平台均已暫停校園貸業務;
(3)阿里、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台提供的信貸服務,如螞蟻花唄借唄、京東校園白條等;
⑩ 網路貸款機構可以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嗎
網路貸款機構不可以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一,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9月6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規范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為了滿足學生金融消費的需要,鼓勵正規的商業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
二,校園貸的問題,前一段時間在社會上成為輿論的焦點,更是有一部分大學生因為各種原因陷入了校園貸的泥潭。現在的大學生都是經過十二年的學習沉澱才步入大學的校門,但他們為什麼還是會陷入校園貸的泥潭呢。這主要是因為很多所謂的網貸平台對學生進行虛假宣傳,在校學生對金融知識的了解還不是很豐富,他們利用學生之間的追新攀比心理,告訴學生這個貸款很方便,很實惠,誘導學生去借款。最終成了高利貸,利滾利,有的學生到了還不起的狀態,甚至被逼到自殺!
社會上這樣的不良網貸機構不在少數,虛假宣傳,引誘學生,最後硬生生毀了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中新網9月6日消息,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當天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規范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三,為了滿足學生金融消費的需要,鼓勵正規的商業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據灣醬了解,不少銀行已經開辦了這項業務,像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同時,教育部還要求各高校要認真做好學生的教育,加強對學生金融知識的教育,加強不良校園貸的警示教育,引導學生不要上當受騙,拒絕網貸。近年來,「校園貸」吸引了許多大學生,但這種貸款模式是存在極大的風險,灣醬希望學生們可以理性消費,不要卷進「校園貸」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