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不小心陷入網路貸款套路貸款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貸款人在網上貸款陷入套路貸的,當事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救助的,套路貸是屬於新型的詐騙行為,公安機關具有管轄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貳』 我被網路詐騙了騙子用我的身份證網路貸款了怎麼辦
可以報警的,讓警方介入調查,幫忙追回被詐騙的錢財,若是別人拿著你的身份信息去貸款了,這種情況應該及時的與放款方聯系,表明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盜用,讓放款方終止貸款合同,讓對方趕緊還款。
不管是在網上貸款還是在銀行貸款,若是貸款人的身份信息與貸款人不一致,放款方一定是有責任的。去銀行辦理一般的櫃面業務都必須要攜帶身份證原件,何況是辦理貸款,就更不用說了,是一定需要提供,身份證原件的。而在網上貸款,大都是需要進行面簽或者是人臉識別的。
相關法律法規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叄』 被網貸詐騙了,應該怎麼辦
1、報警。需要說明的是,各地的報警電話都是110,不會是其他的號碼。報警後,雖說挽回損失的希望不大,但還有萬一的機會。
2、以後別再上這種當。要牢記這句古語:「吃一塹,長一智。」也不要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了。特別是像網路刷單,網路兼職之類的騙局。
3、把自己的經歷說出來,警示他人。讓善良的無辜之人不再上當受騙。
4、需要強調的是,不要相信網路黑客什麼的會給你找回錢財,全部都是先收你費,然後把你拉黑的。相信黑客能找加被騙錢財的,往往是另一個騙局的開始。
補充:
1、網路交易的虛擬性,導致無法認證借貸雙方的資信狀況,容易產生欺詐和欠款不還的違約糾紛。
2、網路平台發布的大量放貸人信息中,有不少是以「貸款公司」、「融資公司」等名義對外發放貸款。而事實上,必須是經國家批準的金融機構方可從事信貸融資等金融服務,擅自從事金融活動者往往會因為「非法集資」、「非法吸引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管理秩序而被追究法律責任。
3、如果貸款經由網路平台代為發放,那麼在網路平台疏於自律,或內部控製程序失效,或被人利用等情況下,則可能出現捏造借款信息而非法集資的情形。
『肆』 網貸被套路了怎麼處理
立即報警及時止損,最好的辦法
『伍』 被套路貸了怎麼處理最好
第一,要第一時間留存套路貸相關證據。
首先,從法律上看,「套路貸」在本質上屬於違法犯罪行為,借款本金和利息不受法律保護。所以假如真的被套路了,也不必慌張,第一時間要做的事情就是留下簡訊、APP截圖、銀行卡流水等信息證據。
第二,要第一時間報警,講清楚事件來龍去脈。
如今,為了遏制套路貸的蔓延,公安部門已經聯合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打擊套路貸團伙,所以,大家不必糾結報案了會不會被立案,應該第一時間聯系公安局,提供保留的證據,並做好筆錄,等待公安機關調查,打擊套路貸團伙。
第三,要第一時間去人民銀行申請徵信異議。
眾所周知,如今大部分網貸已經接入了央行徵信系統,所以被套路貸之後還要及時到人民銀行的營業廳拉徵信報告,並申請徵信異議,將被套路貸的來龍去脈講清楚,是可以消除徵信不良記錄的。
拓展資料
面對「套路貸」陷阱,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量入為出,理性借貸;不要不計後果,盲目借貸。
二要選擇有貸款資質的正規金融機構貸款,不要輕信沒有資質的非正規公司發布的「無利息、無擔保、無抵押」的虛假宣傳廣告。
三是要及時向警方報案,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不要因為害怕,被不法分子恐嚇、威脅 ,在「套路貸」的陷阱中越陷越深,遭受財產損失和不法侵害。
『陸』 我被平台貸款誘導了怎麼辦
法律分析:如果被誘導貸款超出了正常的利息標准,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 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稱「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
『柒』 遇到套路網貸應該怎麼處理
網上借款陷入了套路貸怎麼辦
貸款人在網上貸款陷入套路貸的,當事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救助的,套路貸是屬於新型的詐騙行為,公安機關具有管轄權。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套路貸的危害
「套路貸」活動隱蔽性強、獲利快、收益高且易於復制傳播,危害極大。
一是侵害借款人的合法權益。許多借款人一開始貸款金額很小,但在犯罪嫌疑人的「套路」和威逼利誘之下,很快就背負上巨額債務,有的借款人為此傾家盪產,只能賣房還債,甚至被逼自殺。
二是擾亂正常金融秩序。「套路貸」團伙普遍不具有金融資質,以民間借貸為幌子從事非法放貸活動,表面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與借款人簽訂的是年利率24%的借條合同,而實際還款中往往是按照超過24%收取利息,遠遠超過法律規定標准。
三是衍生出多種刑事犯罪。出借人為催收債務,一般採取辱罵、恐嚇、威脅等軟暴力手段,有時還伴有暴力型犯罪行為,涉嫌非法拘禁、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多種違法犯罪。
四是影響社會穩定。一些「套路貸」藉助網路平台,從線下向線上蔓延,由傳統的接觸式犯罪轉變為新型非接觸式犯罪,侵害的群體人數更多、范圍更廣,社會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