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行貸款印花稅
法律分析:行貸款印花稅按借款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五繳納。應計征印花稅的借款合同的范圍包括: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和借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單據作為合同使用的,也應按合同帖花。借款合同的計稅金額為借款金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四條 印花稅的稅目、稅率,依照本法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
第五條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如下:(一)應稅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合同所列的金額,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二)應稅產權轉移書據的計稅依據,為產權轉移書據所列的金額,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三)應稅營業賬簿的計稅依據,為賬簿記載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四)證券交易的計稅依據,為成交金額。
『貳』 貸款合同印花稅怎麼收
借款金額的萬分之五,租賃合同的稅率是千分之一
合同印花稅:1、0.1%稅率---適用於財產租賃合同、倉儲保管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等稅目。
2、0.05%稅率---適用於加工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貨物運輸合同、產權轉移書據稅目和營業賬簿稅目中的記載資金的賬簿(實收資本+資本公積)。
3、0.03%稅率---適用於購銷合同、建築按裝工程承包合同、技術合同稅目。
4、0.005%稅率---適用於借款合同稅目
『叄』 貸款合同印花稅誰交
雙方都要交這個貸款合同的 印花稅 ,也就是甲乙兩方都得交,那麼哪些貸款的合同不用交這個印花稅呢? 一、貸款合同印花稅誰交? 貸款的合同的計稅數額就是貸款數額,應納稅額就是貸款金額的百分之五,而不用繳納這個印花稅的貸款合同有大概的十種,為:向非金融的機構的貸款,和企業貸款,和個人借款,和金融機構的簽的一些借款的展期合同,還有和金融機構簽的一些委託的貸款合同,還有就是限額內的一些循環借款,還有和金融機構的一些貼現協議,還有信用證的押匯,一些保理合同,最後是一些小微企業的優惠等等。 二、不用繳納印花稅的貸款合同有: (1)、和非金融的機構的貸款合同 企業和非金融機構一起簽訂的貸款合同,按照我們的國稅發[1991]155號的第5條還有《金融許可證管理辦法》的第3條的第2款的說法,這些機構是完全不用拿到這個金融業務許可證的,因為它不是金融機構,所以這類借款的合同是完全不需要貼花的。 (2)、和企業還有個人之間的貸款合同 企業和企業或者和個人間的貸款,也包括了企業之間的統借統貸合同在內的合同,也是不用交印花稅的。 (3)、和金融機構簽的各種借款展期的合同 經協商只是延長了這個 借款合同 還有還款期限的簽訂的借款展期的合同而已,按照我們的國稅法的[1991]155號的第7條,所以是暫時不貼花的。 (4)、和金融機構所簽訂的各種 委託貸款 的合同 委託的單位和銀行所簽的各種委託貸款的合同,按照我們的國稅發[1991]155號的第6條還有第14條就是說在這個業務的 代理 中,他們代理的單位和所委託的單位之間所簽的各種委託他們去代理的合同,如果有明確代理的事項,還有責任和許可權,那麼也是不用交印花的。 (5)、和金融機構所簽訂的各種授信合同 企業和銀行所簽的這個授信額度的協議,按照「商業銀行授權、授信管理暫行辦法」的第10條的第4款,銀行對借款人是在一定時間內可以融資的規劃,還有借款的合同有區別的,也是不用貼花的。 (6)、限額內的循環借款 企業和銀行所簽的各種流動資金的周轉性的貸款合同,按照我們的國稅地字[1988]30號2條,借貸的兩方所簽的流動資金的周轉性的借款合同,是要根據合同規定的最高的借款限額的十萬分之五去貼花,限額內發生的就不用了。
『肆』 貸款合同印花稅稅率是什麼
一、正面回答
國家借款合同印花稅稅率是0.05‰,應納印花稅額=借款金額×0.05‰。計算出應納稅額,我們就可以去地稅或者指定銀行等地方購買相應金額的印花稅票,將其黏貼在借款合同上面,並將其劃線或做完稅標志,就完成了印花稅的繳納工作了。
二、詳情
所謂印花稅就是國家稅務部門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設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其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已經完稅的證明而得名。印花稅的征稅對象是在中國境內書立、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印花稅。具體有:立據人、立合同人、領受人、使用人、立賬簿人。其中借款合同正是在印花稅的納稅范圍內。
三、對不同的借款形式,主要採取下列計稅辦法:
1、凡是一項信貸業務既簽訂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開借據的,只就借款合同所載金額計稅貼花;凡是只填開借據並作為合同使用的,應以借據所載金額計稅,在借據上貼花。如果雙方在口頭上達成借貸協議,在借款時通過借據作憑證,應按每次借款金額計稅貼花。
2、借貸雙方簽訂的流動資金周轉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簽訂,規定最高限額,借款人在規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額內隨借隨還。這種借款次數頻繁,如果每次借款都要貼花,勢必加重雙方負擔。因此,對這類合同只就其規定的最高額在簽訂時貼花一次,在限額內隨還不簽訂新合同的,不再另貼印花。
3、有些借款方以財產作抵押,從借款方取得一定數量的抵押貸款,這種借貸方式屬資金信貸業務,這類合同應按借款合同貼花,其後如果借款方因無力償還借款而將抵押財產轉移給貸款方時,還應就雙方書立的產權書據,按"產權轉移書據"的有關規定計稅貼花。
4、銀行及其他金融組織經營的融資租賃業務,是一種以融物方式達到融資目的的業務,實際上是分期償還的固定資金借款。因此,對融資租賃合同,亦應按合同所載租金總額,暫按借款合同計稅貼花。
四、相關法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銀行及其它金融組織和借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五貼花。非金融機構和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不屬於印花稅的征稅范疇,不徵收印花稅。
『伍』 貸款合同印花稅哪一方交要交多少
根據相關規定,貸款合同要按借款金額大小貼花,並且進行繳稅。雖然金額可能不會很大,但是不少朋友有疑問,貸款合同印花稅由哪一方來交呢?具體交多少怎麼算的?『陸』 企業間借款合同印花稅怎麼交
按借款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五貼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的相關規定,區分借貸主體進行徵收繳納。銀行及其它金融組織和借款人(不包括銀行同業拆借)所簽訂的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五貼花。
一、合同印花稅要怎麼算
1.印花稅的數額,應當按照印花稅暫行條例及條例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進行計算
2.不同類別的合同印花稅稅率不同,常見合同的稅率如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交印花稅
3.加工承攬合同按承攬收入的萬分之五交印花稅,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五交印花稅等。
二、印花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實行比例稅率的憑證,印花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稅憑證計稅金額×比例稅率
2.實行定額稅率的憑證,印花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稅憑證件數×定額稅率
3.營業賬簿中記載資金的賬簿,印花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實收資本+資本公積)×0.05%
4.其他賬簿按件貼花,每件5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
第二條 下列憑證為應納稅憑證:(一)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二)產權轉移書據;(三)營業賬簿;(四)權利、許可證照;(五)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第三條 納稅人根據應納稅憑證的性質,分別按比例稅率或者按件定額計算應納稅額。具體稅率、稅額的確定,依照本條例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應納稅額不足1角的,免納印花稅。 應納稅額在1角以上的,其稅額尾數不滿5分的不計,滿5分的按1角計算繳納。
第四條 下列憑證免納印花稅:(一)已繳納印花稅的憑證的副本或者抄本;(二)財產所有人將財產贈給政府、社會福利單位、學校所立的書據;(三)經財政部批准免稅的其他憑證。
『柒』 借款合同印花稅是怎麼交的
按借款金額0.05‰貼花(繳納印花稅) ,在次月申報地稅綜合申報表時一並申報納稅。印花稅只對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憑證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征稅規定,印花稅的征稅對象採取的是正列舉的方式,只對列舉出來的憑證征稅,未列舉的一律不征稅。
法律依據:《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二條規定 下列憑證為應納稅憑證:
(一)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二)產權轉移書據;
(三)營業帳簿;
(四)權利、許可證照;
(五)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捌』 貸款合同印花稅怎麼算
貸款合同印花稅的計算:按合同約定的貸款金額萬分之零點五貼花。銀行同業拆借所訂立的貸款合同無需繳納印花稅。貸款合同由當事人簽訂並各執一份的,應當由各方就所執的一份各自全額貼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三條
納稅人根據應納稅憑證的性質,分別按比例稅率或者按件定額計算應納稅額。
具體稅率、稅額的確定,依照本條例所附《印花稅稅目稅率表》執行。
應納稅額不足一角的,免納印花稅。
應納稅額在一角以上的,其稅額尾數不滿五分的不計,滿五分的按一角計算繳納。
第八條
同一憑證,由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簽訂並各執一份的,應當由各方就所執的一份各自全額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