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螺app登不上去怎麼辦
海螺商城以回收手機為幌子,進行消費詐騙與強制貸款。
據海螺商城用戶在21CN聚投訴上表示,平台誘導其出售舊手機,在點擊同意出售後,商城將1050元轉至銀行賬戶中,但拒不提供收貨地址,導致用戶無法郵寄手機。
而該用戶提出終止交易,將款退回,海螺商城工作人員指出須退回1400元,並且在14天履約期到期後,若用戶拒不履行,將進行催收。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投訴案聯名投訴量已累計47件。趣識財經就此情況試圖聯系海螺商城工作人員,但截至發稿前,其APP無法登陸,並顯示「伺服器忙,稍後再試」。
值得注意的是,趣識財經在蘋果手機APP store找到同名APP,其LOGO存在明顯區別,根據界面顯示,此「海螺商城」APP主要提供現金貸導流服務。
當問及與前述提供回收手機服務的海螺商城關系時,對方客服人員回應稱其提供「借友交流服務」,相關功能並非十分清楚。另還有部分海螺商城用戶投訴稱,「無法登陸,致使逾期」。
針對前述手機出售事項,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魏廣林律師表示,若用戶履行合同以商城提供明確收貨地址為前提,而商城拒絕提供,導致用戶無法繼續履行合同,商城不得以違約為由向用戶主張法律責任。
從用戶角度看,他認為,商城不提供收貨地址,導致雙方出售舊手機的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用戶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因合同不能履行的過錯不在於用戶,用戶也無需承擔違約責任。
另趣識財經了解到,與海螺商城形式略有不同的是,目前存在很多平台利用手機回租形式發放貸款。
實際上,今年6月,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稱「互金整治辦」)下發《關於提請對部分「現金貸」平台加強監管的函》,要求清理整頓手機回租違規放貸、強行搭售會員服務和商品變相抬高利率、惡意致借款人逾期、虛假購物再轉賣放貸等變相開展的「現金貸」業務。
據了解,互金整治辦在文中所點名的數家平台多為2018年3月成立,主打手機回收租賃服務,部分平台假借「手機抵押」名義,經營現金貸業務。
用戶實名認證並通過系統評估審核後,提交手機型號,平台將通過匹配大型二手手機市場價格,對手機作出估值,手機估值額度區間在1000元-8000元不等。
在放款過程中,平台依據手機所評估的額度進行打款,並簽訂相關協議,將手機所有權轉讓給平台方,用戶再向平台支付租金才能使用手機,而支付的租金則一般高於手機估價,這個差額即為借貸利息。
另外,手機回租平台還存在砍頭息,且借款利息通常超過國家法律規定上線。以前述海螺商城為例,根據計算,年化利率高達869%。
據樂回購借款用戶反映,今年8月底在樂回購平台借款1500元,實際到賬1050元,而在10月22日平台從銀行中扣除了3000元。
無獨有偶,有用戶在21CN聚投訴上反映,按照小豬優品顯示,iPhone 8回收價為3000元,但實際到賬只有2250元,另外750元則被定義為「違約金」。
「還沒開始就確定客戶違約,後來我要求寄手機給他們,他們工作人員多次申明他們只要錢,而且要我還的是3060元,而不是他們給我的2250元。」該用戶稱。
㈡ 手機貸款會被起訴嗎這些後果你想過嗎!
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互聯網的發展,通過手機貸款已經成為大家的主要方式,畢竟誰也不想帶各種資料跑銀行排隊,時間就是金錢,怎麼借錢快就怎麼做!不過手機貸款行業的巨大利潤也吸引了不少違規經營的機構,攪亂了這個市場,同時也有很多逾期不還的徵信貸款用戶,他們很擔心申請手機貸款會被起訴,那麼真的會被立案嗎?㈢ 租手機貸款靠譜嗎
不靠譜,這種方式有稱作回租貸,「租貨」是為了逃避機構監管,而一些網上的網路貸款平台已經改變了被稱為租賃的「現金貨物」業務,而租賃實際上是借來的。 「手機轉租」是指用戶將手機「抵押」到平台進行借款短期小額信貸。該平台對手機進行價格評估並進行合作使用者同意借款期限及償還金額。平台的實際接收收回的利息是指回購價格高於回收價格的部分評估費、服務費。當然,手機不需要真正的快遞員。給平台的目的就是避開人們的眼睛和耳朵,繞過監督。所以這種貸款也是具有一定風險的,所以它根本不靠譜,不建議大家使用這種方法去進行貸款。
拓展資料
手機「回租貸」主要運作模式是:
第一步,用戶(學生)將手機「賣」給平台,但是手機所有權和使用權實際未發生轉移;
第二步,平台「評估手機價款,此期間平台要求學生填寫身份證信息、銀行卡信息、緊急聯系人等借貸數據;
第三步,平台放款,學生實際獲得相應借款中會扣除一部分所謂的「服務費」或「評估費」;
第四步,手機「回租」,因實際未轉讓手機所有權,平台以手機「回租」方式,與學生約定租用期限(即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購價格(即還款金額)。
在這個期間,平台需要要求學生提供手機賬戶信息,這樣就以便於遠程掌握手機儲存信息。然後平台通過這種類似模式變相向大學生發放高利息「現金貨」,最終可能會使學生陷入「套路貨州高利貨」陷阱,已有學生已經為此上當受騙。「回租貸」平台評估手機後,給出申請人可以借款的額度和需要支付的服務費,但雙方簽署的並非借款合同,而是租賃合同。借款後,申請人還款以支付租賃費「回租」手機的名義,付出高額費用。這樣做,一方面避免了借款合同中年利率的限制,另一方面,通過要求申請人改換D賬號和密碼、讀取通訊錄等做法,並且掌控了申請人的隱私信息。
㈣ 新新回租貸款靠譜嗎
不靠譜。
據了解,手機回租貸款指的是用戶將手機「抵押」給平台(非法律意義上的抵押)。通過電子合同的簽訂,暫時把手機的所有權和處分權移交給平台,手機不用郵寄給平台,此時平台會估測出手機的價款並支付給用戶相應金額。
有數據顯示,「回租貸」相關平台已逾100個,注冊客戶數百萬人,大多數目標客戶鎖定為大學生。利率畸高,一般年化利率在300%以上,個別甚至超過1000%。在分析人士看來,此類手機回租模式,實際上是打著手機回租幌子的現金貸業務,不僅暗藏合規風險,用戶隱私安全也難以保障。
㈤ 手機「回租貸」真的安全嗎
據了解,手機回租貸款指的是用戶將手機「抵押」給平台(非法律意義上的抵押)。通過電子合同的簽訂,暫時把手機的所有權和處分權移交給平台,手機不用郵寄給平台,此時平台會估測出手機的價款並支付給用戶相應金額。
有數據顯示,「回租貸」相關平台已逾100個,注冊客戶數百萬人,大多數目標客戶鎖定為大學生。利率畸高,一般年化利率在300%以上,個別甚至超過1000%。在分析人士看來,此類手機回租模式,實際上是打著手機回租幌子的現金貸業務,不僅暗藏合規風險,用戶隱私安全也難以保障。
㈥ 被回租花貸款公司的工作人員敲詐怎麼辦
這種貸款公司基本都是騙子。
你根本就拿不到錢,。
就是為了騙你錢而已!
可以嘗試報警解決。
㈦ 惡意催收怎麼投訴
惡意催收可以投訴到銀保監會等監管部門,也可以在黑貓平台等專業接管投訴的平台去投訴,相關投訴內容會轉發至欠款機構,總對總進行回復。
明明與網貸借款並無關聯,為什麼「熟人」會收到催收通知呢?
借款人向網貸平台借款,與平台形成借款合同關系。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因借款人未能按時還款產生的糾紛,應當由網貸平台和借款人協商解決,而不應該牽涉到與之無關的第三方。若無關的「熟人」頻繁收到催收簡訊或電話,可保留有關證據,如催收簡訊截圖、催收電話錄音,必要時向中國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台投訴舉報。
除金融從業機構外,外包催收公司也應被納入行業自律的范圍之中。行業應通過責令整改、警示約談、公開通報批評、強制培訓教育等自律管理措施約束違規催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