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違規校園貸亂象,讓一些大學生深陷其中,為防控風險出台了哪些政策
那些讓大學生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違規校園貸即將被禁止了,小額貸款公司將不得向對校園內的大學生發放消費性網路貸款。由於網路時代的高速發達,信息的共享化讓很多未走出校門的大學生開始了提前消費的觀念。比如看上了某一樣奢侈品或者嚮往已久的3G產品,但是手上的生活費或者打工的錢並沒有那麼多,就可以提前支取一部分。網路上充斥著各種針對大學生消費貸款,而無抵押的操作,也讓很多大學生怦然心動。環境的形勢並不是很好,很多大學生在本科畢業之後都會選擇考研,而延長讀書的時間,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金錢成本,並沒有豐富打工的經驗的大學生為了自己的生計或者學業,必須要花一些超出預期的錢。
出台的這些政策只是為了將可估的傷害性降到最低,但也保不準有些年輕人依然急著想要去套取現金而鋌而走險。
② 手機分期算貸款嗎
手機分期就是貸款。
貸款渠道:
1、傳統貸款(也叫線下貸款,指通過銀行等,在實際生活中提交貸款申請)
2、網上貸款(也叫在線貸款,指在網上進行貸款提交申請)即P2P金融貸款。
P2P的建立就是為籌資者和投資者之間而生。與傳統的貸款相比,互聯網金融可以避免非法集資、壞賬、跑路等風險,且互聯網金融沒有固定的投資群體,可以有效的解決平台運營安全性,保障投資人的利益。
3、手機移動貸款(指通過手機貸APP提交貸款申請,隨時隨地、靈活便捷)
(2)大學生手機貸款新聞擴展閱讀: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只要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幫助手機店辦理手機分期貸款,不僅不用自己還貸款,還能拿到一筆200到500元的報酬」。從去年11月份開始,江蘇無錫不少大學生和打工者來到當地梅村附近的手機店,爭相辦理這種手機分期貸款。
「這是做手機分期的,真金白銀不拖不欠的,做完馬上給你錢,一個小時2600元。」這樣的宣傳吸引了大批無錫梅村附近的打工者和大學生。每一筆訂單成交之後,把買來的手機交給手機店,參與者就能拿到幾百元的傭金報酬,費用高低按照貸款買手機的總額而定。
一聽掙錢這么輕松,在附近企業打工的李振一口氣辦了7個手機分期,總金額5萬多元。李振介紹:「他說做分期很快,去了之後拍個照片,拿身份證、銀行卡當天就能拿到錢,大概一個多小時左右弄完,晚上8、9點他就把錢結給我了,一共做了7期,傭金結了3600元。」
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辦理「手機分期貸款」業務的隊伍中。
很多年輕人為了多拿些傭金,一下簽了數個手機分期貸款協議,記者了解到,不僅僅是手機分期,手機店板告訴他們,還可以辦理現金貸、借唄等貸款,為此很多人背上了少則萬元,多則幾十萬的貸款。但不少人這筆傭金在口袋裡還沒捂熱就接到貸款公司的催款通知,貸款公司稱,逾期不還將起訴。
很多人驚愕不已,他們拿著與手機店簽訂的貸款免還協議找到貸款公司,但貸款公司業務員說這份協議與他們無關,貸款需要簽訂協議的本人來償還,他們這才明白自己被騙了。一名受害人表示:「過了一個星期之後,群里說店老闆把手機刷單的錢卷跑了,我們又害怕又擔心。」
目前涉事的手機店已經大門緊閉。受害者反映,手機店老闆失聯後,他們趕緊聯系了相關網貸平台,這些網貸平台多達十餘個,一家網貸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在此次詐騙案件中網貸公司也屬於受害者,目前他們已經在登記受害者信息,對受害者的欠貸催款暫時停止,等待警方調查。
在無錫梅村派出所,樓內院內都聚集著不少前來報案的年輕人。負責偵辦此案的警官鮑文超介紹,犯罪分子通過中介發布兼職信息,誘使欺騙受害者簽訂手機分期貸款協議。此案性質為詐騙案件。警方已經立案偵查並已經將主要嫌疑人金某控制。
梅村處於城郊結合部,打工者和大學生眾多,據警方初步估計,這一案件涉及受害者達2000人左右,受騙金額數千萬元。在案件審理結束後,如果犯罪嫌疑人具備償還能力,會要求他對受害人進行償還。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記者了解到,這種手機分期貸款詐騙案件在南京、蘇州、泰州等地都有發生,無錫梅村這起案件的受害人數和案值都比較大。
江蘇君劭律師事務所蔡安明律師認為,嫌疑人金某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為目的,簽訂所謂貸款免還協議欺騙受害人,構成合同詐騙。
個人的身份證和銀行卡是屬於個人私密信息,應當保管好,不能交第三人持有,更不能交第三人使用。要慎簽任何合同,任何合同簽訂後都會產生拘束力,未來貸款公司可以主張向借款人主張還款。
現如今的詐騙手段形式多樣,不斷涌現出一些新的「套路」,甚至令不少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也深受其害。天上不會隨便掉餡餅,切不可貪圖一時的小便宜、心存僥幸,通過自己勤懇勞動換來的才更踏實。
③ 大學生借2萬校園貸滾成20多萬,家長借10萬還清。大學生瘋狂借錢都做什麼去了
大學生借2萬校園貸滾成20多萬,家長借10萬還清。大學生瘋狂借錢都做什麼去了?
作為大學生的我,對校園貸款有一定的看法:社會上的一些信貸公司為了謀取更多的利益,想盡一切辦法將信貸的小紙條粘貼在住家院,刷在市區的污水蓋上,還貼在校園內。對於社會上的人員來說,有一定的經濟收入和人生閱歷,不會輕易的去玩小額貸款,還有一部分人處於好奇之心,就開通了貸款的業務,借東牆補西牆,慢慢地欠下了巨額的貸款,憑借自己的經濟實力,無法歸還所挪用的貸款,進而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這些都是因為最初想的很簡單,經不起錢的誘惑,最終選擇跳樓或自殺完成了自己的一生,其實小額貸款並不是什麼壞事,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合理的利用對你也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④ 校園貸亂象為何總是存在
校園貸我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近幾年,校園貸亂象也愈發嚴重,哲學上說,「存在即合理」,校園貸亂象的出現也正是警示大學生不要被騙,也從側面反映了國家在這一塊的管控力度有所欠缺。
⑤ 網路貸款機構可以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嗎
網路貸款機構不可以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一,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9月6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規范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為了滿足學生金融消費的需要,鼓勵正規的商業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
二,校園貸的問題,前一段時間在社會上成為輿論的焦點,更是有一部分大學生因為各種原因陷入了校園貸的泥潭。現在的大學生都是經過十二年的學習沉澱才步入大學的校門,但他們為什麼還是會陷入校園貸的泥潭呢。這主要是因為很多所謂的網貸平台對學生進行虛假宣傳,在校學生對金融知識的了解還不是很豐富,他們利用學生之間的追新攀比心理,告訴學生這個貸款很方便,很實惠,誘導學生去借款。最終成了高利貸,利滾利,有的學生到了還不起的狀態,甚至被逼到自殺!
社會上這樣的不良網貸機構不在少數,虛假宣傳,引誘學生,最後硬生生毀了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中新網9月6日消息,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當天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規范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三,為了滿足學生金融消費的需要,鼓勵正規的商業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據灣醬了解,不少銀行已經開辦了這項業務,像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同時,教育部還要求各高校要認真做好學生的教育,加強對學生金融知識的教育,加強不良校園貸的警示教育,引導學生不要上當受騙,拒絕網貸。近年來,「校園貸」吸引了許多大學生,但這種貸款模式是存在極大的風險,灣醬希望學生們可以理性消費,不要卷進「校園貸」當中。
⑥ 19歲大學生花唄可以使用嗎
如果系統沒有關閉的話,你可以使用的。如果你能負擔得起的話,還是使用吧,不能負擔得起的話,就別別用了。畢竟提前支付和消費是不好的。
⑦ 大學生因身陷網貸發自殺信息後死亡,如何評價該事件
李興元最後一條朋友圈是1月30日凌晨3:16,「活著真的很累,就讓我這么安安靜靜地死了吧,對不起我的家人,我撐不下去了,累了。」並配了一張碳在燃燒的圖。他是河北建築工程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21歲。當天,他被發現在學校附近一家賓館內死亡。家人提到,李興元曾通過網路貸款。「最初借了五六千,還不起,後來越借越多,各種債務利滾利成了五萬多。」家人轉述李興元的話,並提到目前仍不斷接到催債電話。
這類新聞幾乎每天都會占據新聞一角,從去年至今,因為校園貸爆出來的事件就有各種因為裸貸、高利貸自殺身亡的孩子,讓人唏噓不已。在大量新聞事件的背後,不禁讓人深思,到底是什麼害了這些花一樣的學子們?
從這些深陷網貸的學生最初借貸的動機,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借錢的原因都是超高消費,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消費,比如購買蘋果手機高檔數碼產品,購買奢侈鞋包化妝品等。為什麼上了大學就要購買這些呢?可以說全是攀比心和虛榮心作祟。
最後一句話,珍愛生命,遠離網貸。
⑧ 網上借錢不還會有什麼後果
法律分析:對於逾期費用,不同網貸平台的名稱不同,收費標准也不同。不管是叫逾期罰息、逾期管理還是其它五花八門的名字,收費標准都非常高。大學生在校園貸平台借款幾千元逾期幾個月沒還滾到上萬元的新聞,屢見不鮮。因此,有能力按時還款的,千萬不要逾期。平台一般先會向債務人發簡訊、打電話等正常催收,如果拖得太久,有理由懷疑故意不還的,可能會遭遇到平台採取其他的方式催收了。現在網貸平台都建立了黑名單制度,黑名單各平台之間已開始互通。在一家平台借款逾期不還,在其他平台再借就十分困難。除此之外,網貸平台會將黑名單通過自身微信、微博等網路渠道,甚至火車站、飛機場大屏幕公示出去。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這些「老賴」借錢不還!當然,除了惡意欠款的人,一般借款人不會走到這一步。目前,大部分網貸平台還沒有接入人行的徵信系統,但接入人行徵信已經成為一個必然趨勢。以後網貸平台借貸逾期不還,將會和銀行貸款、信用卡逾期一樣被記錄到人行的徵信系統中,產生信用污點。如果說之前的後果,僅僅是顏面掃地的話,那麼徵信產生污點後將會影響到實際生活,想買房沒辦法貸款,想買車沒辦法按揭等等。欠債遲遲不還的,會被平台告上法院,經判決後還是不還的,會被法院強制執行,如果判決後,有能力還而故意不還的,涉嫌拒不執行判決罪,將面臨牢獄之災。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條 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逾期利息。
⑨ 花唄借唄等不得向大學生放款,你覺得該禁止大學生貸款嗎
現在的一些大學生,他們在校園生活當中都進行攀比購買的物品價格,甚至在使用手機上都會攀比,誰用的手機比較好,選擇購買哪一款手機,他們長時間在一起攀比,就會造成一些學生大手筆的消費。而對於學生來說,他們大多的消費都是來自於家庭當中給的支出,當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時,他們大多都會選擇用花唄借唄,或者是通過信用卡進行貸款,他們長時間的拆東牆補西牆的行為,經常會讓一些大學生非常的困擾,這都是由於他們提前消費的觀念所造成的。
學校當中由於接觸到的人群有所不同,他們大多都會因為學生之間的攀比,讓學生之間形成了提前消費的觀念,認為自己暫時沒有錢的時候都可以利用花唄,借唄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因為在消費的同時還要考慮還貸款,如果逾期沒有還款上就會對自己的徵信造成影響,如果在走出社會以後想要找工作,那麼對自己找工作也都十分的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