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換了新手機號碼後一直收到貸款公司的催款簡訊!怎麼辦
新辦理的手機號老是收到銀行催款簡訊,主要原因是原號主用這個手機號在銀行辦理貸款業務。如果你想改變這種情況,你可以這樣做:
1、聯系向手機號碼發送催款信息的銀行。切記不要聯系催款簡訊上的電話,而要撥打銀行的官方電話。比如建行打95533,然後要求客服說明情況,要求銀行更改原業主的聯系方式或通過其他渠道聯系原業主
2.退出這個電話號碼 你可以去營業廳注銷你的手機號碼,然後再辦理一個新號碼,這樣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但是,在處理新號碼時,最好向營業員說明情況,然後再找一個有信譽好的或新號碼
3.撥打12321投訴 12321是網路不良和垃圾信息報告中心的電話號碼。撥打此號碼投訴可以屏蔽手機中的垃圾簡訊和騷擾電話。
辦理新手機號碼需要注意:
1、將通訊錄的電話號碼存入手機或備份,以免丟失。
2. 通知經常聯系的朋友和客戶。
3、手機號碼不用後應及時注銷。有的朋友在換手機號的時候直接放棄舊的手機卡,認為只要不使用就會自動關閉退出。事實上,雖然會自動取消,但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系統會自動扣除每個月的月租,直至取消。手機連接到用戶的信用。請及時注銷以進行未來業務或銀行業務。
4、解綁未使用的手機號相關的賬號綁定。手機號綁定了很多東西,比如銀行卡、消費驗證、網路密碼驗證、微博等等。綁定和解綁手機號可以避免賬號被盜,及時掌握信息。更改手機號碼後,需要及時進行二次驗證,更改綁定。如果您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申請新號碼,您可以暫時將其替換為家人或朋友號碼作為過渡。
2. 老是收到貸款簡訊驗證碼怎麼解決分享一些網友的處理方法
現在很多貸款平台在借款過程中需要獲取驗證碼,可是有不少人並沒有貸款,可手機老是收到貸款驗證碼的簡訊,就比較敏感擔心會被貸款。那麼老是收到貸款簡訊驗證碼怎麼解決?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網友的處理方法,大家看看有沒有用。3. 新買的手機號總是收到銀行的催款信息怎麼辦
新買的手機號總收到銀行催款簡訊的主要原因在於原機主用此手機號在銀行辦理貸款業務,如果想改變這種情況,可以這樣操作:
1、聯系給手機號發催款信息的銀行,記得不要聯系催款簡訊上的電話,要打銀行的官方電話,比如建行就撥打95533,然後找客服說明下情況,要求銀行更改原機主的聯系方式或者通過其他渠道聯系原機主
2、注銷此手機號
可以去營業廳辦理手機號注銷,然後在購買一個新號,這樣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不過在辦理新號時最好跟營業員說明下情況,然後找一個信譽較好或者新的號碼
3、撥打12321進行投訴
12321是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中心電話,撥打此電話進行投訴,可以將手機中的垃圾簡訊和騷擾電話都屏蔽掉。
4. 總是收到銀行貸款信息怎麼辦
手機號如果總是收到貸款信息,建議客戶仔細查看一下內容,如果只是一些推薦辦理貸款產品的營銷簡訊,那客戶不想被打擾的話,直接將對方拉進黑名單就行了。如此等之後對方再發送信息過來,系統就會自動攔截。而如果內容是提示客戶有貸款未還,催客戶盡快還款的話,建議客戶去檢查一下名下貸款情況。若並未在發簡訊的機構借過款,那建議客戶主動聯系對方問清楚情況,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拓展資料】
貸款申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並且貸款到期日時申請人年滿18周歲,不超過65周歲的中國合法的公民,具有貸款行所在地的城鎮常住戶口或者是有效身份,申請人有穩定的收入,信用良好,有償還貸款的能力。中國《民法總則》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能夠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並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在明確了消費意向之後,簽署相關的消費合同,提供借款人的認可擔保,貸款銀行需要對其貸款條件進行審核。
貸款發放時間是根據當地銀行放款中心的資金情況以及審批進度決定的,個人信用貸款大約在7個工作日左右,抵押貸款大約在3到5個工作日左右,最長時間大約在15天左右。
銀行貸款,一般分為「抵押貸款」和「質押貸款」兩種。「抵押貸款」,是用房產、實物資產做銀行抵押的一種貸款,需要攜帶房產證明等到銀行申請。「質押貸款」,是用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做銀行質押的一種貸款,需要攜帶存款憑證等到銀行申請。可以看出,一般沒有質押物品。所以,建議做「抵押貸款」,並且最好找幾個擔保人,以便於迅速辦理。一般各大銀行都提供貸款服務的。
5. 手機號總是收到催款信息怎麼解決
如果自己的手機號總是收到催款信息,建議如下處理:
1.查詢徵信以及大數據,弄清楚名下是否有信用貸款逾期未還,如果有,需要趕緊想辦法還清,只要清償了欠款,之後應當就不會再收到催款信息了。
2.如果發現自己並未借過款,那等再次收到催款信息後可以聯系對方咨詢具體情況。若發現是有他人盜取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冒名貸款,那可以同貸款機構/平台說明貸款非本人所為,要求立即終止貸款關系,讓對方去找冒名貸款的人還錢。
3.小心有可能是不法分子在故意假借金融機構名義來騙取錢財,在沒弄清楚狀況之前千萬不要輕易交錢給對方。
4.聯系手機運營商,若查清是該手機號碼的上一任持有者利用該號碼借過很多貸款未還的話,既然自己不是借款人,對於貸款機構/平台發來的催款簡訊就無需理會,若不想再被打擾,可以直接拉黑處理;或者乾脆另外換一個新號碼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