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貸款平台會用私人電話催款嗎
會。
可能會存在用私人手機打電話的情況。當用戶的逾期情況較為嚴重時,平台會將催收轉交給第三方合作催收機構,這時候,催收機構會通過網路撥號軟體,來隨機生成電話號碼對用戶進行催收。隨機生成的電話號碼,可能是私人號碼,也有可能是區號開頭的號碼。
㈡ 換了新手機號碼後一直收到貸款公司的催款簡訊!怎麼辦
新辦理的手機號老是收到銀行催款簡訊,主要原因是原號主用這個手機號在銀行辦理貸款業務。如果你想改變這種情況,你可以這樣做:
1、聯系向手機號碼發送催款信息的銀行。切記不要聯系催款簡訊上的電話,而要撥打銀行的官方電話。比如建行打95533,然後要求客服說明情況,要求銀行更改原業主的聯系方式或通過其他渠道聯系原業主
2.退出這個電話號碼 你可以去營業廳注銷你的手機號碼,然後再辦理一個新號碼,這樣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但是,在處理新號碼時,最好向營業員說明情況,然後再找一個有信譽好的或新號碼
3.撥打12321投訴 12321是網路不良和垃圾信息報告中心的電話號碼。撥打此號碼投訴可以屏蔽手機中的垃圾簡訊和騷擾電話。
辦理新手機號碼需要注意:
1、將通訊錄的電話號碼存入手機或備份,以免丟失。
2. 通知經常聯系的朋友和客戶。
3、手機號碼不用後應及時注銷。有的朋友在換手機號的時候直接放棄舊的手機卡,認為只要不使用就會自動關閉退出。事實上,雖然會自動取消,但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系統會自動扣除每個月的月租,直至取消。手機連接到用戶的信用。請及時注銷以進行未來業務或銀行業務。
4、解綁未使用的手機號相關的賬號綁定。手機號綁定了很多東西,比如銀行卡、消費驗證、網路密碼驗證、微博等等。綁定和解綁手機號可以避免賬號被盜,及時掌握信息。更改手機號碼後,需要及時進行二次驗證,更改綁定。如果您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申請新號碼,您可以暫時將其替換為家人或朋友號碼作為過渡。
㈢ 為什麼我欠銀行貸款總是是手機號碼催收正常嗎
你欠銀行貸款總是手機號碼催收款也是正常的,你的貨款臨到期之前,銀行工作人員總得有人提醒催收的,所以手機號碼是很正常的!
㈣ 08983669開頭的是催收嗎
08983166開頭的都是海南海口的催收電話,因為首先0898是海南的區號,3166可以得出是海口的。就是來自海口的一些狀物公司或者一些貸款公司的催帳催收電話,個人建議,如果與你沒關系的話,可以直接拉黑,不用管他的。
0898是海南三亞、海口、省直轄縣的區號,來電顯示以0898開頭的電話號碼一般是從海南三亞、海口、省直轄縣這些地方拔打過來的,如果是0898開頭+8位數字的形式,則很有可能是來自固定電話,但也不能100%肯定,還有可能是電信運營商特服號、網路電話、傳真號碼甚至可以設定自身顯示號碼的設備。
說明:如果您的手機號碼或固定電話是在海南三亞、海口、省直轄縣辦理開通的,則來電顯示有可能不會顯示前面的區號0898,而只顯示後面的本地電話號碼。提示,您在本站查詢本地固定電話號碼時,如果沒有輸入區號,系統會自動提示您所在地的電話區號。
㈤ 銀行催收電話什麼開頭
銀行的催收電話,一般都是以所在的省會城市電話號碼為開頭的。銀行催款如果是外包的話,也可能用移動、電信、聯通、網路電話等方式催款 如果是銀行內部催款,一般是固話、客服電話、業務員。
010是最常見的催收號碼,絕大多數銀行、貸款公司、網貸平台都是使用這個開頭的,比如拍拍、你我貸、閃銀、玖富等都使用這個催收號碼。
拓展資料:銀行聯系親屬催收違法嗎?
催款電話騷擾家人是違法的,可以收集相關證據,向公安機關報警。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多次發送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開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他人,企圖對他人進行刑事偵查或者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威脅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傳播他人隱私的。
如何正確地接起催收電話?
1. 收藏者打電話時,不要輕聲對他說,也不要在今天、明天或何時接聽。這次徵收是為了回收資金。因此沒必要對他說好話。
2. 接電話時一定要告訴對方把錄音通化在錄音里,因為在法律層面上,只有你告訴對方錄音正在進行中,當他再次惡意催費時,才能獲得法律上的利益。工作號碼和授權銀行,對方沒有告訴你,你完全可以忽略,直接掛斷。
3. 若收藏有惡意收藏威脅您,請與您的緊急聯系人、家人聯系,爆信等。這樣的話,你就很清楚地告訴他,如果通訊錄爆炸了,家裡一毛錢都不還,好好保管證據,即使有一天你上了法庭,你也可以索賠。
4. 打電話或發簡訊與村委會、單位領導聯絡等。把你的情況告訴他們違反了法律規定,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和名譽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