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今天有人打電話說讓我注銷什麼360貸款賬號但是我從沒有用過,電話是湖北隨州
像這種有可能就是詐騙電話。你最好不要理他,如果你一旦相信他說的話,按他的步驟去操作,他可能就會讓你再提供別的銀行卡賬號,還有呃手機驗證碼。如果你一旦按他的要求去做。那你銀行卡裡面的錢有可能會被他短時間內全部轉空。你沒有注冊過什麼360貸款,那你就可以直接忽略他不管。像現在的這些詐騙手段太多了你的個人信息,他知道你的身份證號後四位也是不足為奇的,因為現在的個人信息泛濫。你也不知道你在什麼地方留的個人信息被人家拿出去販賣掉了,而且是極低的價格賣給了別人。所以說你可以不用去管它。
② 有人打電話讓我注銷京東金融學生貸賬號,說是國家要求,請問真的么
坐標時間:2020年4月3日,此人說著一口不很標準的廣東普通話,電話和qq的歸屬地均為福建。流程:先來一個人給你打電話,報你名字,然後報身份證尾號,表明自己京東金融客服專員的身份,表明本次打電話是有錄音的,目的是注銷學生賬號,讓你加qq全程語音指導。
加上qq以後,會有人給你通話,若你質疑其身份,他會給你發送證件:手持身份證的照片和工作證。然後就是你的操作時間了,後邊的流程我沒進行下去,大致應該是說什麼清空額度,然後再咋轉賬啥的。
我就問了兩個問題:1.我自己注銷不行嗎?2.你讓我注銷一個我7年前的賬號,PS(此賬號說的有模有樣,注冊時間會給你精確到2013年11月幾日幾分,而後我查了查,京東金融該機構名稱最早注冊日期為2013年10月,而且清楚的知道當年我的手機號),注銷過程需要我用現在的手機號注冊登陸?然後按你們的操作去注銷,這個邏輯你自己捋一捋。然後他就會說,注銷全憑自願,你可以不注銷。需要我給你備注一下不。然後就氣急敗壞的掛掉了通話。
這里邊有個比較可怕的問題是:他知道你全名和身份證,還有新舊手機號,信息泄露渠道不知道。這才是最可怕的。
③ 你們有人打電話說我有校貸,需要注銷
這種情況建議你查詢一下自己的銀行徵信,看上面到底有沒有貸款?多半是詐騙性質的建議,不要相信
④ 京東金融給我打電話說讓我注銷校園貸,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由於現今社會人們的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對於金錢的渴望也有所增加,人們也下意識的提升了自己的信用觀念,這也給不法份子提供了漏洞,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來從事詐騙活動,使人們的財產方面受到損害。
比如有謊稱是京東金融的客服,稱我們在大學期間有使用校園貸,需要進行注銷,此外,在我們表示沒有進行過此類業務時,會進行各種誘導,接到此類電話,我們一定要加強警惕心理,對自己未處理過的事情,一定要保持鎮定,即使對方可以給出我們的有關信息。
⑤ 分期樂打電話來說我注冊了他們的賬號需要銷毀 可我根本沒注冊啊 這是什麼情況啊
這是電信詐騙,我陪他演了一場,說下整個流程:
1.先假扮分期樂的員工,說要幫你注銷我在大學時候注冊的分期樂賬號(這個最難防,我在大學真的在分期樂注冊過,而且他還報了我身份信息和注冊年份),會發他的員工照片和分期樂的公司注冊圖片,還說什麼全程錄音,要報銀監會什麼的。
2.誘使你下載一個app 叫中郵錢包,然後一步一步讓你填信息。
3.最後他讓你去借錢了,可能是正規的金融貸款,但是利率非常高,還讓你填12月的還貸,利息更高,會讓你填什麼教育,醫療什麼。
到要我填銀行卡的時候我就沒陪她演下去了(畢竟真的填了,可能出事)。總結下,整個流程那邊都挺真的,但是最可恨的還是我信息泄露了,這個分期樂肯定也有問題,不過只要提高警惕,還是可以看出破綻的(下載app這個破綻比較大)。謝謝!
⑥ 剛剛有屌人打電話讓我注銷京東金融學生貸賬號,說是國家要求,不注銷要上徵信網,不曉得是真嗎假
這是典型的電信詐騙,請及時聯系有關部門舉報。
注銷帳號也請直接登錄相關app自行操作,不要讓別人替你操作。
⑦ 有人打電話說我在大學注冊了學生貸,現在國家要求不允許有,叫我注銷,說有可能影響徵信
騙子。不要相信。一般電話指導叫人按要求操作的都是騙子。最簡單的辦法你就告訴他,稍等我打110咨詢一下。他掛電話絕對飛快。
⑧ 今天我接到一個蘇寧金融的電話說讓我注銷在學校辦的學生貸,否則影響我的徵信還要我先借錢再還回去
我昨天也接到了,我上來就說不辦貸款不借錢沒錢別找我,他就急眼了讓我自己注銷吧,我說我自己注銷不用你管
⑨ 有人打電話給我說我貸款了,可是我不知道啊
有可能是詐騙電話或者身份信息泄露被在平台辦理網貸了。
建議可以去查詢一下自己的徵信,如果是詐騙電話還好,但如果是被人冒名辦理了網貸就比較麻煩了。現在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很多,根據相關調查結果表明,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通常會被過度收集。因為消費者對保護個人信息不重視,包括有些電子商務平台在內的在線服務行業仍然是個人信息收集和濫用的重要災區,還有商家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保管不當等情況,造成往往我們的個人信息被泄露而不自知。
因此,該報告提醒消費者在有些平台不要授權收集你的個人信息,定期及時更改帳戶密碼,如不再使用的建議進行注銷處理。妥善保管身份信息,銀行賬戶和網上賬號,並且不要輕易授權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對於快遞,郵件標簽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包裝物,應當及時進行有效銷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