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知情下被網路貸款誰來負責
不知情下被網路貸款,用戶可以通過司法途徑來解決問題,如果確認不是用戶本人申請的貸款,貸款機構也經過了核實,那麼貸款的資金就不由用戶來還款,可以說這個責任將由貸款機構來承擔。畢竟貸款機構審核不力,出現了被貸款的情況。
而用戶無法提交有力證明,證明非本人申請貸款,哪怕是用戶被貸款,這個還款責任也需要由用戶來承擔。通常,身份證被他人用作貸款後,個人需要承擔的後果有:
1、貸款沒有出現糾紛
通常在身份證主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他人用自己的身份證去貸款,貸款到期後,銀行會找上門來,要求當事人償還貸款金額;
2、發生債務糾紛,吃官司
若是身份證主人發現自己並沒有貸款,而是「被貸款」的時候,就會出現債務糾紛,而銀行一旦起訴,會將身份證持有人作為被告,因此如發現個人「被貸款」時,應第一時間選擇報警;
3、承擔還款義務,然後追償
如逾期未及時還貸,銀行將直接起訴身份證主人,通常,由於缺乏有力的證據,身份證主人往往是敗訴。敗訴後,身份證主人必須先行承擔還債義務,若是未及時歸還,銀行還會追償債務。
4、將產生信用污點
如實際借款人未按時還款,所產生的信用污點將記錄身份證持有人名下。
你現在要做的是報警,必須能夠用證據證明不是你親自去辦理的貸款,否則你必須承擔還貸的法律責任。可以申清司法簽定你貸款時的簽名不是你所簽署的,調取辦貸時的銀行錄像,證明非你所為,另外如是在身份證丟失時發生的事情,應提供你掛失補辦身份證的公安派出所的辦理手續證明。總之你必須證明非你所為,責任由銀行方面審查不嚴所致,必要時訴訟法院。如是你朋友借你身份證所為,那你只能以詐騙起訴你的朋友以免除你的責任。
② 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別人網貸
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網路貸款的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條 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③ 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網路貸款該怎麼辦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現在很多人的生活也受著很大的威脅,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很多隱私也會在這種越來越公開透明的社會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泄露,給人帶來很大的不便,讓人們倍感煩惱,在這種復雜的情形下,就很容易出現被莫名其妙的網路貸款,明明自己沒有參與任何的貸款活動,卻被告知了已經進行了網路貸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如果遭遇這種事情,一定不可以著急,千萬要冷靜下來,尋求警方的幫助,及時報警核實才是最好的辦法,不可以自己盲目逞強,會容易進入到對方設置好的圈套裡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總而言之,遭遇這種關於網路貸款的詐騙時,一定要保持冷靜,不可以隨便的相信對方,第一時間去尋求警方的幫助,這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不能盲目相信任何人,以免進入到更大的騙局裡面,難以脫身。
④ 莫名其妙被貸款怎麼辦
莫名其妙被人貸款的可以直接報警。既然你沒有借錢,那麼就不用承擔還款的責任,如果是沒有辦理手續也沒有提供驗證之類的,那麼這個貸款本來就是不合規的,所以要立即報警。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被網路貸款的是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的。如果存在這種情形,很有可能本人的身份證被他人冒用,那犯罪嫌疑人就涉嫌盜用身份證件罪;若情節嚴重,由法院處拘役或者管制,即使不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也可對行為人進行治安處罰。
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人資金周轉不開就會選擇貸款,那麼有的貸款行為是不合法的。比如說貸款的用途,如果貸款的用途是用在了法律明令禁止的違法行為或者投資理財的話,那麼就是不正規的,而且貸款用途必須是用於裝修,留學,旅遊,購買大額耐用品,結婚等情況。高利貸也是一個不合法的貸款行為,因為高利貸如果年利率超過了36%以上,那麼法律又不會保護超出的部分利息,也就是說一旦遇到了高利貸就要積極協商,超出法律保護范疇的利息是不用歸還的。未成年貸款也是不合法的貸款行為,因為如果簽訂合同的時候,借款人還沒有成年,出借人與未成年簽訂的借款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最終的決定權在監護人身上。所以如果要借款的話,一定要是合法的貸款行為,否則法律是不保護的。
很多人在貸完款之後還不上,那麼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因為現在大部分的貸款平台都連接了央行的徵信系統,一旦在規定時間內沒有還上貸款的話,那麼就會被上報給銀行的徵信系統,影響到自己的徵信信息,以後這樣貸款就非常的困難了,因為沒有人願意把錢借給不講信用的人。而且逾期了還會有罰息產生,罰息的多少還會隨著逾期的時間越長而增加,所以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把錢還上,否則就越還越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⑤ 本人不知情被網路貸款怎麼辦
本人不知情被網路貸款最好的辦法就是報警處理,然後搜集證據。通常情況下本人不知情被網路貸款發生的幾率非常低,因為在辦理借款時需要提供個人有效身份證,還會進行人臉識別,最為關鍵的是,提交的銀行卡和手機號必須是借款人的,這些要做到一致非常困難,除非身邊熟悉的人。
網路貸款都是放款到借款人的銀行卡內,如果不知情的網路貸款並沒有發放到自己的名下的銀行卡內,這時完全不用管。如果發放到自己的卡內,在借款人不還款的情況下,需要本人及時的還款。
為了避免個人信息被盜用貸款,用戶在平時要保存好自己的信息,不要出現泄露。在個人丟失銀行卡後要及時的注銷或者掛失,尤其錢包和手機同時丟失時,這時個人信息被冒用的幾率非常高。
現在網上可以借款的平台非常多,很多人也通過這些平台借款,不過在借款後很多人出現了不能按時歸還的情況,給個人帶來不小的影響,因為逾期後會產生罰息且會被平台上傳至徵信中心,徵信不良後不能再次借款。
⑥ 名下突然出現不知名的貸款怎麼回事
很多網友都說處於現在這個社會,你的隱私信息將不再隱私,可能會被別人販賣了,比如說用你的身份證進行貸款,那你的名下就會出現你不知道的貸款。那除了這種情況,名下出現不知名貸款還有什麼原因呢?遇到這種情況究竟該怎麼解決呢?
當你察覺自己名下有不知名貸款的時候,一定需要報警,提供自己的身份證信息,另外提供被貸款的證明,如果沒有損失的話,可能不會立案。另外你還可以進行投訴,如果這個貸款的機構是正規的公司,你就可以直接打電話到公司進行投訴,會有專門的客服處理這種事情。最後你可以直接聯系銀行,要求銀行把這個已經成功貸款的銀行卡號取消掉,並且修復已經造成的不良信用,如果銀行不同意可以投訴到總行,但是一定要准備充足的證據。
⑦ 不知情下被網路貸款誰來負責
法律分析:您描述的情況屬於被冒名而背負貸款,被冒名者作為貸款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根本未做出貸款的意思表示,貸款人因受到欺詐而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因此貸款合同是屬於可撤銷的。此時您需要及時聯系向您催款的公司,詢問貸款辦理人的相關信息,盡可能的保留證據,找到確切的冒名頂替者,隨後才可以利用司法武器來向其提出損害賠償,當然,貸款的實際還款義務當然也是由頂替者來承擔。
法律依據: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⑧ 被貸款公司電話騷擾怎麼辦
用戶被貸款公司電話騷擾,可以直接使用第三方軟體屏蔽貸款公司的電話或者簡訊。如果使用屏蔽軟體效果不明顯,用戶還可以選擇更換手機號。由於騷擾電話一般是由網路撥號軟體撥打,所以這個號碼會比較多變,用戶只要設置攔截陌生號碼,是可以屏蔽絕大部分騷擾電話的。
被貸款公司電話騷擾解決辦法加黑名單,現在手機上都自帶安全軟體。設置呼死應急防護功能,打運營商電話,還有設置簡訊炸彈防護功能。但這種情況較少,一般遇到呼死都是因為一些非法借貸,仇人報復等。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原因還是背後的公民信息的泄露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被解決,要想不受騷擾好像在當下的社會挺難的,只能是少在公共場合留下個人的信息。過網貸就沒有辦法了,是自己把信息透露。收到貸款簡訊可以下載安全屏蔽,用網路電話變化號碼打,直接設置陌生電話攔截即可。用戶平常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機號碼,不要隨意注冊、隨意獲取手機驗證碼,這樣可以避免不法軟體獲取用戶的手機號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條 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
被貸款公司電話騷擾怎麼投訴
被貸款公司電話騷擾投訴的方法:
1、微信投訴,可以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12315工商部門的公眾微信號上進行投訴;
2、官網投訴,通過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銀保監會、聚投訴的官網進行投訴;
3、線下投訴,直接前往當地的公司部門紀檢監察室進行投訴,選擇周一至周五工作時間段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