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湖南旭天科技有限公司信任貸款靠譜嗎
不靠譜
1、無抵押貸款騙子往往打著「大公司」「全國業務」的旗號,甚至假借一些銀行、知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平台等的名義,來迷惑貸款者,取得信任。有些貸款騙子以公司為名義,但卻沒有辦公地址,甚至無法提供營業執照及身份證。遇到這種情況,可尋求工商部門驗明真偽。
2.對於那些越是聲稱門檻低、放款速度快,且利息極為合理的,越需要多加留心及防範。此外,貸款騙子往往只留有手機號、QQ等信息,一般情況下不會留下座機及地址,如果留下,也可以根據查詢,驗證其真實性。
3,往往要求借款人預先轉賬支付保證金、手續費、首月利息等名頭的款項,等到借款人打款後再與之聯系,對方則早已「開溜」,無法再取得聯系。這類「貸款」行為通常在轉賬之前沒有簽訂任何合法、正規的合同,僅僅憑借網路上隻字片語的聊天,便要求借款人先支付一定費用。安全防範意識一定要有,如果遇到騙子,第一時間應該報警維權。
正規的貸款公司特徵:
1、貸款產品
正規公司的貸款產品,對於貸款對象、額度、利率、用途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如果某小貸公司旗下的貸款產品,是無論誰都可以申請,貸款利率浮動比例過大(相對於銀行利率過低或過高),或者貸款流程、用途約定不明的,就需要小心了,因為很有可能是騙|子。
2、注意貸款條件
眾所周知,小貸公司的申請門檻要比銀行低得多,但也並不是僅憑一張身份證就能貸款的。而且對於低息、甚至是不用還的貸款廣告,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心反被騙了錢財。
3、是否有前期費用
正規的貸款公司,在放款前一般不會收取保證金、手續費等費用,只有成功放款時才會收取相關的服務費。如果小貸公司剛受理貸款申請,就要求收取服務費,那麼多半就是騙|子了,一定要多加小心。堅持不放款不付費的原則,以免上當受騙。
4、小貸公司的基本情況
借款人在申請貸款前,最好先去小貸公司辦公地址,實地考察一下。重點看公司是否有營業執照、是否有固定的營業場所、客服熱線等。這些無疑是正規公司的前提條件。這些信息如果不能去現場考察,可以通過工商網站查詢公司的相關信息,尤其是注冊資金、營業范圍等內容。此外如果小貸公司聯系方式只是一個手機號碼或者QQ號,這種十之八九都是騙子。
5、業務區域
一般來說,正規的小額貸款公司業務區域是有一定限制的,通常只能處理當地的業務。而非正規的小貸公司,則宣稱可辦理全國業務。雖然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地域限制逐漸被打破,但對於宣稱可受理全國業務的小貸公司,一定要多加註意。
6、信貸經理是否專業
正規的貸款公司,對其信貸顧問有著嚴格的要求,尤其是不準信貸經理為客戶提供包裝資料的服務。因此如果你選擇的小貸公司,信貸經理告訴你資質較差需要包裝材料,但需要支付一定的包裝費用,對於這種一定要三思而行。因為這樣不僅會無形中提高融資成本,作為借款人或許還將承擔「貸款詐|騙罪」的風險。
摘要
不靠譜。1,無抵押貸款騙子往往打著「大公司」「全國業務」的旗號。2.對於那些越是聲稱門檻低、放款速度快,且利息極為合理的,越需要多加留心及防範。3,往往要求借款人預先轉賬支付保證金、手續費、首月利息等名頭的款項,等到借款人打款後再與之聯系。
Ⅱ 又一家百億級別網貸平台倒下!借款余額達63億,承諾最高19%收益
中國基金報
又一家百億級別網貸平台轟然倒下!
5月13日,上海警方發布通報,對華夏信財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信財」)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開展查處。
這也意味著,從去年開始出現兌付危機的華夏信財,這下是徹底「涼」了。
百億級別P2P涉嫌非吸被查
5月13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近期警方根據投資人報案,對華夏信財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開展查處,並對「華夏信財」法定代表人李某、財務總監王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通報顯示,經查,「華夏信財」在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設立「花蝦金融」線上平台和「華夏投資」線下門店,以承諾支付6%至19%不等的固定收益為餌,通過銷售各類理財產品的方式向不特定公眾非法集資,集資款被用於公司運營、還本付息和對外出借等。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表示,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已凍結涉案資金人民幣8500餘萬元。追贓挽損工作仍在全力進行中,最終清退將由法院依法進行。公安機關已獲取「華夏信財」相關數據,同時聘請專業司法審計機構對每位投資人出借資金進行確認,並追查資金去向。
通報表示,本案投資人可通過「上海經偵非法集資案件投資人信息登記平台」進行網上登記備案,也可攜帶本人身份證件及相關報案材料至戶籍所在地,或實際居住地公安機關就近進行登記備案。
警方表示,借款人使用華夏普惠APP申請貸款所獲取的資金均屬涉案資金,所涉借款人應依法履行還款義務。請上述平台借款人將還款本息依法匯入公安機關指定的退款賬戶。未及時還款的,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追繳。
通報表示,公安機關將全面收集犯罪證據,全力推進案件偵辦、追贓挽損、資金核查等工作,最大限度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並將按照法律程序適時公布案件進展。請投資人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取證,依法表達訴求,不信謠、不傳謠,不參與各類非法聚集活動,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根據華夏信財官網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5月初,其累計交易金額為146.18億元,累計交易筆數25.06萬筆,借款余額63.40億元,累計注冊人數92.21萬人。
二股東系A股上市公司實控人
天眼查顯示,華夏信財成立於2015年8月,系華夏信財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信財投資」)全資控股的子公司。
而華夏信財投資成立於2015年6月,其三名股東分別為華夏管理有限公司、林文洪和劉家慈,持股比例分別為79%、20%和1%。
公開信息顯示,華夏信財投資稱,其系由全球知名美元基金——國泰財富集團(Cathay-Capital)和中國上市公司冠福股份(002102)大股東共同發起。2015年12月,華夏信財正式成為中國大陸為數不多獲外商直接投資(FDI)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
經查詢公開信息,華夏信財投資持股20%的股東,正是深交所上市公司冠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冠福;股票代碼:002102)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的林文洪。
根據ST冠福披露的2019年年報,林福椿與林文昌、林文洪、林文智為父子關系,四人系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中林文洪持有公司2886.6968萬股,持股佔比為1.10%。上述持股已全部被凍結,此外其中的2811.00萬股被質押。2015年12月至2018年10月,林文洪曾任華夏信財投資的董事一職。
在ST冠福2016年半年報中,曾披露華夏信財投資為「實際控制人參股的企業」,此後直到2019年半年報,上述表述均未發生改變。
ST冠福在其官網介紹中表示,公司經過多年發展,以及近三年公司的產業重組與業務整合,已形成了以致力於成為全球醫葯原料、動物營養、新材料產品研發、生產一流企業的能特 科技 有限公司和垂直電商平台的上海塑米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為兩大核心子公司,及以 科技 創業產業園區投資性房地產租賃和黃金采礦為輔助業務的運營模式。
冠福股份在2018年慘遭ST「帶帽」,而作為華夏信財投資二股東的林文洪,眼下情況也不容樂觀。天眼查顯示,林文洪已多次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人員,其名下也有多筆股權被凍結。
去年9月曾更換資金存管銀行
實際上,華夏信財的危機早有端倪。
去年8月起,就開始出現華夏信財兌付困難、未能按時回款的質疑和反饋。去年9月11日,華夏信財宣布更換資金存管銀行為新網銀行,預計9月22日正式上線,然而短短1個月時間,存管銀行關閉相關功能。
華夏信財方面的花蝦金融官微曾回應稱,由於到期訂單金額較多,受市場環境影響,債轉速度較慢,已採取加快債轉速度的相關措施。
而到了10月底,一份疑似「華夏信財告投資人書」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文件稱「上海市及全國網貸平台將陸續停止相關業務」。
華夏信財於10月30日立即發表聲明,表示從未發布過「告投資人書」公告,從未接到上海市金融局關於網貸行業全面結束的通知,也從未簽署過所謂「停止業務承諾書」,是有人惡意假冒「華夏信財」之名,所謂的「告投資人書」系惡意造謠。
2019年11月8日,華夏信財(花蝦金融)方面發布工作進展說明,公司董事長李彬及六位核心高管層出席線上見面會,李彬表示爭取於11月23日出具回款方案,更是直接表態華夏信財沒有『東牆西牆』之說,只有一座巨大防止無德的『防火牆』。「公司保證不跑路不失聯,對債權催收負責到底」。
到了11月23日,華夏信財(花蝦金融)方面發布進展說明稱,截止至2019年11月23日下午17時,回款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常分配資金2億元以上。
直到12月8日,華夏信財的第二次出借人委員會會議確定的回款方案才面世。在該計劃中,華夏信財承諾第一年完成40%的原始本金回款,第二年完成60%的原始本金回款,第三年完成出借人收益70%的回款,第四年完成全部的出借人收益的回款。
華夏信財董事長李彬在2020年的新年寄語中曾表示,未來一年裡,公司重點工作聚焦於「三降轉型」工作,切實履行 社會 責任 ,做好貸後及催收工作,同時積極尋求企業發展轉型契機。
華夏信財於今年4月27日發布的最新工作進展說明稱,公司按照計劃於2020年4月21日啟動了本期回款工作,截止目前,本次回款工作已經全部處理完成,實際回款金額為1.56億元,為2020年3月24日至2020年4月26日期間內的回款。本期回款金額比上月有所上升約9.1%。自2019年11月,累計回款約人民幣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