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學生借校園貸2萬滾成20萬,這種貸款抓住了學生哪些心理弱點
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路貸款平檯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據調查,校園消費貸款平台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台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此外,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台難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導致缺乏自製力的學生過度消費。
校園貸款為何屢禁不止,又是什麼給了他們生存下去的動力。說到頭來,還是大學生的虛榮心和過分消費。
近年來,學生因向校園貸借款而背負上巨額欠款的新聞屢屢被爆出,學生因還不上欠款輟學自殺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Ⅱ 大學生網路借貸影響因素分析
首先,受消費主義的影響。有消費主義的影響,大學生在消費上可能會有一點點攀比的思想,所以在買東西的時候可能會想買一些更好的。但是目前大學生沒有能力,所以就會瘦一些。網路借貸的影響。去透支自己的信用去買一些東西 。
然後,大學生目前存在一種盲目從眾的心理,也許自己的室友有什麼東西,自己也像,有什麼東西大家都有,什麼東西自己也想有什麼東西。因此在這樣的從眾心理的影響下,大家買什麼東西都會一塊兒去買,所以這就會造成一些沒有那麼多生活費的大學生去進行一些借貸的消費 。
最後,貸款的門檻比較低,所以大學生很輕易的就能夠來貸款。這樣的話也是會容易造成大學生對於貸款的濫用,也就會造成大學生網路消費貸的一些泛濫。
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應該好好學習,消費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東西,不要消費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東西 。
Ⅲ 如何看待大學生網貸
大學生網貸的消極作用。
首先,使大學生盲目攀比的心理日益膨脹。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依靠父母供應,他們的消費一定程度上會受到限制,這時候,部分大學生會被網貸信息吸引。進行網貸更助長了他們的攀比和享受心理。
其次,過度的超前消費影響大學生的學業和前途。不少人消費欠理性,甚至負債累累,影響學業。
另外,一旦出現逾期不還的情況,將會影響大學生在銀行的個人徵信,同時也面臨被起訴的風險。
總的來說,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網貸。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避免非理性消費。
來源:蒲公英娃娃時代
Ⅳ 跟誰學財經:大學生陷校園貸溺亡,當心這7種典型案例,請轉給身邊人!
導讀:
北京某知名外語高校一大三學生暑期放假返回吉林家中,在給家人留下遺書後失蹤,隨後其家人不斷受到追債的簡訊和電話。8月16日,失蹤大學生被確認死亡,家人發現其曾經在多個網路借貸平台貸款,同時還有多條威脅恐嚇追債的信息及視頻。目前警方已開展調查。
學生溺亡家人不停收到催債信息
從8月16日起,北京的各高校開始陸續迎來學生返校,但家住吉林省蛟河市的范澤一永遠蔽扒輪也不能回到學校了。范澤一出生於1997年,是一名大三學生。2017年8月3日,正在家放暑假的范澤一向家人稱要返回北京學校,隨即離開了家。據范澤一的家人告訴記者,就在范澤一離開家的當天下午,家人在其卧室內發現了一封遺書,稱自己「一步錯、步步錯」,並且「我的心已經承受不住」。
發現遺書後,家人立即撥打范澤一的手機,但手機已經無法接通。隨後,家人立刻報警,警方馬上以「失蹤人口」立案展開調查。
范澤一的家人告訴記者,就在范澤一失蹤的次日,也就是2017年的8月4日開始,范澤一父親的手機就開始陸續收到數十條的信息,信息內容都是追討債務。
范澤一手機收到的催債簡訊
與此同時,范澤一的父親還接到多個追債電話,電話里的人在謾罵之後都聲稱范澤一借了高利貸,現在聯系不到范澤一,所以向其家人追債。
8月5日,一具在水中的浮屍被人發現。DNA比對結果顯示:溺亡浮屍就是范澤一本人。
在恢復後的范澤一手機里,發現范澤一從2016年7月開始,從一個名為「速X借」的網路借款平台借了第一筆1500元,隨後就從另外一家網路借款平台借了3000元錢用於歸還「速X借」的錢,然後再從另外的借款平台再借出更多的錢用來歸還上一筆欠款。除了「速X借」外,他還在「今X客」、「哈X米」等網路借款平台上借款。
校園貸是如何快速興起的?
2014年,出現「校園分期」,他們先從iPhone等大學生鍾愛且有點「買不起」的商品切入,結合電商、地推和分期付款的優勢,短平快地迅速在全國大學蔓延。
曾有統計顯示,2016年面向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已突破800億元。這一規模在2015年才260億元。大學生收入少,但對數碼產品、旅遊、娛樂方面的需求大,更容易接受信用消費、分期付款。
「校園貸」平台抓住了大學生的這些需求,在校園內大力推廣。近一年多,頻頻出現了黑代理、裸貸等「校此侍園貸」陷阱,一些大學生因此成了受害者或是犯罪者。
2016年,某網路借貸平台的一份「裸條」8.75G壓縮包在網上流傳,其中包含了167名女大學生的裸照及視頻,瞬間把非法「校園貸」等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一時間輿論一片嘩然。
在當時,輿論普遍認為,助力非法「校園貸」橫行的是不少大學生因愛慕虛榮,相互攀比等心理,而形成的高消費行為。
但這種「恨鐵不成鋼」的論調,掩蓋了「另一面」。許多校園貸的陷進是防不勝防的,它們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甚至從其朋友親人入手,誘導人們走入陷阱,比如以下這7種。
7個非法校園貸典型案例
「不良貸」
主要指那些採取虛假宣傳、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准等不合規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或給學生帶來惡意貸款的平台。
典型案例: 2016年11月,福建漳州大二學生因參與不良校園網貸欠下百萬債務跑路。
案例分析: 不良校園貸往往存在費率不明、貸款門檻低、審核不嚴、不文明的催收手段、風險難控、易將風險轉嫁給家庭、校園代理人無資質等風險問題,應加以識別。
「高利貸」
根據法律規定,借貸宏信雙方約定年利率未超過24%,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利率在24%-36%系灰色地帶。若借貸雙方約定利率超過36%,則定為高利貸,不予支持。
典型案例: 2017年3月,福建某大學生通過校園貸小廣告借款800元,不料在利滾利的情況下背負的債務近20萬元!
案例分析: 以月息「0.99%」為噱頭的校園貸分期易造成「低息」假象,但加上平台服務費,成為超過年利率24%的超高利息!若繳納滯納金,超過36%變為非法高利貸。
「多頭貸」
主要指因從多個校園貸平台進行貸款,形成一種「以貸還債」式的多頭貸。
典型案例: 2016年3月,河南某大學生在10多個校園金融平台貸款近60萬元後因過度借貸導致跳樓身亡。
案例分析: 「多頭貸」的問題不僅僅在於校園貸平台是否正規,更在於從多個校園貸平台進行貸款將直接導致的巨額還款壓力問題。
「傳銷貸」
主要指不法分子藉助校園貸款平台招募大學生作為校園代理並要求發展學生下線進行逐級斂財。
典型案例: 2017年2月,吉林破獲涉150餘大學生傳銷式斂財類校園貸詐騙案,主人公小鄭以兼職代理身份發展下線並進行逐級提成。
案例分析: 判斷傳銷的三個標准:是否需要上交會費;是否讓發展下線;是否進行逐級提成。案例中涉案學生既是受害者又是作案人,多數學生是在並不知情和利益驅使下被不法分子利用。
「刷單貸」
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求職心理,以貸款購物刷單獲取傭金名義進行的新型詐騙。
典型案例: 2016年上半年,南京陳同學受誘惑驅使從事「刷單」購手機,不料在成功分期購買手機後,實際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並消失。
案例分析: 要高度警惕典型「貸款購物」刷單兼職騙局,求職時一定要選擇正規、信譽高的單位,謹防「好心人」主動介紹工作行為。
「裸條貸」
主要指不法債主通過要挾借貸者以裸照或不雅視頻作為貸款抵押證據的行為。
典型案例: 2017年4月11日,福建廈門大二學生因捲入「裸條」校園貸,不堪還債壓力和催債騷擾,選擇燒炭自殺。
案例分析: 「裸條貸」往往給借貸者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致使借貸人不堪其擾而採取極端做法。一旦陷入裸條陷阱,要主動報告自己的借貸信息,並及時進行報警。
「培訓貸」
打著金融創新旗號的「培訓貸」實為「校園貸」的新變種,專門坑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
典型案例: 2017年4月,廣州某教育機構通過 「培訓課程費」為由誘騙大學生參加貸款,致使270名學生慘遭誆騙。
案例分析: 此類校園貸詐騙實為詐騙分子通過虛假宣傳方式誘騙學生參加貸款繳費。
認清「不良校園貸」的真面目後如何防範?專家給出建議,應該做到「三不要」:不要沾惹「不良校園貸」;不要「非理性」消費;不要「採取極端解決辦法」。及時和父母溝通,當自身安全受到威脅時應報警。
希望不要有更多的人陷入校園貸里,不再被坑害了。
關於校園貸,你有什麼想說的?
在留言里,一起聊聊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跟誰學財經】
Ⅳ 家長怎樣杜絕孩子在大學借貸
家長首先要保證孩子在學校有足夠的生活費用,其次,要跟孩子說,社會上(包括大學校園)的高息借貸是非法的,杜絕孩子在大學借貸。 參見案例: 近日有一則新聞震驚了社會,就是一名大學生因為身欠舉債,無力償還而最後跳樓自殺,於是小編將校園貸套牢大學生案例分析一番,對於這類案例的分析,想知道的朋友們,就必須看看小編為您精心准備的文章。本篇校園貸套牢大學生案例的文章由管理資料下載站分享提供。 校園貸套牢大學生案例 不久前,河南鄭州某學院的一名在校大學生因為無力償還共計幾十萬的各種網路貸款,最終跳樓自殺,這是校園網路貸款的一個極端案例。悲劇背後,瘋狂生長的校園「網貸」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自2014年起,專門針對大學生這一龐大群體的網路貸款開始了「跑馬圈地」,「XX貸」們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如今,校園網貸究竟風行到什麼程度?借來的錢學生們會怎麼花掉?千差萬別的貸款平台審核是否有疏漏?號稱「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0000,5秒可到賬」,真如商家所說的如此無門檻「低息」?對此,北京青年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現象:個別校園貸平台申請人已超75萬,申請者三本院校和高職居多 方明(化名)是某著名工科院校的研三學生,平時比較迷電子產品。去年6月,他在某著名電商平台、兩家大學生網路貸款上都開通了個人貸款支付業務,所有額度加起來有25000元,臨近畢業,方明「血拚」了蘋果手機和一台筆記本後,他淪為「月光族」。「每月需要還款1370元,學校發的生活補貼1500元,基本上只夠還分期,都快畢業了找父母要也不合適,找點兼職做唄。」方明自嘲說,「再買必須要剁手!」 隨機采訪的多位在校生都坦言身邊有使用「網貸」的同學,「像是某個時候不知不覺地流行開來」。北青報記者搜索名校貸貸款平台的官網頁面,其平台的申請人數已超過75萬人,並滾動播報著某學校某同學已申請借款,借款額度從1000元至2萬元不等。北青報記者還留意到,滾動出現的院校以地方三本院校和高職居多。 高學歷人群、消費娛樂的旺盛需求、信用消費意願強,這些都成為眾多互聯網金融公司瞄上這塊高校市場「大蛋糕」的理由。大三學生譚偉(化名)也是「校園網貸」的常客,但與方明「電子產品達人」不同,「我找平台貸款,主要是為創業的資金周轉。一般男生都借錢來買數字產品、女生更喜歡買化妝品和旅遊。我們創業花的錢不是萬把幾千的,找銀行借肯定不可能,這些平台都應急用,我一次性借過1.9萬,還好,我們合夥人不太愁資金,這點錢小意思。」 2015年,中國人民大學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調查了全國252所高校的近5萬大學生,並撰寫了《全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研報告》。調查顯示,在彌補資金短缺時,有8.77%的大學生會使用貸款獲取資金,其中網路貸款幾佔一半。經北青報記者梳理,花樣繁多的學生網貸途徑大致有三類:一是單純的P2P貸款平台,比如名校貸、我來貸等;二是學生分期購物網站,如趣分期等;三是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提供的信貸業務。 調查 對於愈發失控的校園貸款平台是如何運作並一步步套牢大學生的,北青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第一步:金融平台招聘學生幹部地推,拉同學裝機月入5000元 這些遍地開花的校園貸款又是如何推廣的呢? 「我的同學就是我的客戶。」北京某大學就讀的學生王安(化名)一直任學院學生會幹部,去年他成了互聯網金融公司借貸寶的校園代理,加入「二維碼」推銷大軍,「大致在去年下學期,公司為提升APP『裝機量』舉行校園地推,那段也是搞這種兼職最掙錢的時候。」 王安說,該公司要求用戶下載APP後,還需填入姓名、手機、身份證號,如用戶選擇綁定銀行卡的話每單可提成40元,如不綁卡而選擇留下照片的話,每單提成30元。「這些收入是可以日結的,我身邊有同學最高一天掙了5000元。為了多掙錢,我們還去宿舍『刷樓』,拉同學和朋友綁定,鼓動大家貸款,做成一筆借貸單子的提成,是裝機之外另算的。」 第二步:不用視頻網簽,部分網貸只需學生證即可辦理 據媒體此前報道,河南大學生曾編造借口獲得了班上近30位同學的個人信息和家庭信息,並順利從多個平台上獲得貸款。其中被負債最多的,達到了11萬元。死者室友表示,網路上和他有關的不少借款,其簽字和照片都不是本人,但最後都被成功受理。時至今日,校園網路平台上「最快3分鍾審核,隔天放款」、「只需提供學生證即可辦理」等博人眼球的廣告仍是鋪天蓋地。 某校園貸款平台的技術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不是本人借款都能通過,這平台審核風控不嚴。據我了解,有些技術不過關、實力不強的公司,不需要視頻網簽,也沒有人臉識別技術,這很容易導致審核問題,客戶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了。」 北青報記者嘗試用另一款校園P2P平台的APP借款,在貸款資質填寫時,除了線上填寫包括個人學籍、家庭、朋友聯系電話、上傳身份證和學生證照片等信息之外,平台無需線下跟本人面對面或視頻審核便可走完放款流程。「有些公司為了拉客戶,也會主動放水。」該技術人員補充道,「去年市場急劇擴張的時候,有公司一個月的放貸量就破了二三十億。」魚龍混雜的同業競爭加劇,部分平台為了拓展業務降低申請門檻要求,存在審核不嚴的情況,以至於學生個人信息被冒用。 采訪過程中也有貸款平台主要依靠線上途徑完成授信,在填寫多項個人信息資料後,主要通過遠程視頻等途徑確認信息。即使如此,也曾出現過平台審核人員與借款人勾結,冒用他人信息騙取貸款。「純線上的業務不是特別好做,而且不安全。大公司通常會強調嚴格審核,勸大家量力而行,少貸些。這既對客戶負責,也是對公司負責。」一位不具姓名的從業人士坦承。 第三步:鼓勵大學生借款超前消費,甚至推大學生分期購物節 那麼,大學生從這些平台借來的錢都會干什麼?北青報記者下載了某校園網貸平台的APP,在申請貸款時,系統自動顯示借款用途選項:消費購物、應急周轉、培訓助學、旅行、微創業,就業准備等。在其電腦端的官網上,公開了部分最新申請貸款成功的學生貸款金額和理由:「借款6800元,24期,給女朋友買iphone6」、「30000元,36期,畢業自主創業」。 因欠網貸而自殺的河南大學生後經媒體證實,之所以其欠下60多萬巨款,是該學生網貸去賭球。公開資料顯示,學生們五花八門的借貸需求平台都滿足,那麼,平台會不會追蹤借款之後的資金流向?北青報記者帶著疑問撥通了該平台客服的電話,該工作人員表示,「究竟錢花在什麼地方,我們沒有辦法監控和核查,系統選項你填了什麼,我們就默認是這個。」 隨訪的數位大學生表示,網貸用戶中,大多數人借貸是用作娛樂消費,比如花在旅遊,購買大件商品、化妝品衣服等。就在大學生們常用的分期付款網站「分期樂」,這家網站除了列出琳琅滿目的商品外,還打出了「全場免息、直降5億」的誘人字眼。網站介紹顯示,2015年9月1日上線活動營銷欄目,推出了「全國首屆大學生分期購物節」,21個小時內訂單金額突破1億元大關。此外,該網站專門開辟了熱門端游的游戲點券的分期付款,頁面顯示,限時搶購的滿減電子券當日被搶空。 內存:曾經火爆一時的大學生信用卡被「叫停」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形容校園的信貸市場再合適不過。2004年9月,金誠信和廣東發展銀行聯名發行了首張「大學生信用卡」。此後,工行、建行、招行、中信實業銀行陸續跟進,大學生信用卡市場一時間火爆起來。其間,不少同學刷卡「沖動」消費,一不小心就淪為「卡奴」,有同學甚至依靠申請助學貸款來還卡。正因大學生沒有固定工作和穩定的收入來源,成為了校園信用卡業務的「高危人群」。 2009年,銀監會發文禁止銀行
Ⅵ 對大學生校園貸款看法作文
思路:首先說明校園網貸發展的現狀,然後說明校園網貸受歡迎的原因,最後論述學生和學校要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正文:
一、校園網貸的現狀
自從2007年國外網路借貸平台引入中國以來,國內網路借貸平台就瞄準大學生市場,校園貸的發展極其迅猛。再加上,2009年,銀監會下發《關於近一步規范信用卡業務的通知》,對信用卡的適用對象作出了進一步的明確,從此之後,信用卡在校園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大學生市場出現了暫時的空白,校園貸抓住機會,迅速佔領。
數據顯示,截止至2014年度,我國共有網貸平台數量1438家,累計交易額多達千億,涉及的領域和對象都十分廣泛。除此之外,《2015年大學生分析消費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了60%的學生選擇了分期消費。這些數量龐大的校園網貸通常分為三種:一種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台;二是個人對個人網路貸款,主要用於大學生助學和創業;三是京東、淘寶等電子商務平台提供的信貸服務。
二、校園網貸的危害
(一)校園網路借貸平台眾多,出於搶占市場和競爭的需要,他們會刻意向大學生隱瞞或提高實際的還款利息,還會以各種理由強迫大學生繳納各種額外的費用,比如咨詢費、逾期滯納金、違約金等等,這些造成大學生大筆的財物損失。
(二)網貸平台貸款門檻低,審核不嚴,不考慮大學生的收入情況、借款的使用去向、還款能力、還款來源等問題,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助長了大學生的不合理消費觀。
(三)網貸平台催收還款的方式十分粗暴簡單,不文明,如發威脅簡訊、威脅電話、散播學生消息等,不僅泄露了大學生個人信息,也損害了大學生的名譽,給借款大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容易引發大學生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自殺的悲劇。
(四)校園網貸的借款對象為大學生,但絕大多數大學生沒有償還債款的能力,因此,容易將網貸的風險和危害轉嫁給家庭,增加大學生父母及家庭的負擔。
(五)在一些案件中,大學生在無力償還貸款,又不敢告知父母、學校的情況下,會極力鼓吹同學朋友也走上網貸之路,造成更大范圍的受害者,借款大學生也極易採取從多個網貸平台貸款取東牆補西牆、搶劫、盜竊等犯罪手段來獲取資金,從而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校園網貸盛行的原因
實際上,校園網貸只不過是一個工具、一個平台,究竟扮演的是「天使」的角色還是「惡魔」的角色,完全取決於它的使用者。校園網貸亂象的產生,決不僅僅是一方面的問題。
(一)網貸平台
校園網貸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一些不良商家,假借校園網貸的名義,實則做著高利貸的生意。在網貸平台上大,學生不需要與借款方見面、簽合同,只需要提供學生證、身分證、銀行卡等信息即可,借款要求少,也不需要證明材料,其門檻很低,而且發放現金的速度快,還對學校和家長保密,這很符合大學生的消費要求。再者,網貸平台以低利息、分期付款的宣傳手段誤導和誘導大學生,大學生很容易陷入網貸的陷阱當中。
(二)學生本身
很多大學生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平時生活優越,對金錢數額沒有很具體的概念,不知道賺錢的艱辛,對家庭情況、還貸能力的盲目樂觀等因素,讓他們容易形成愛攀比、不理性的消費觀念。在校大學生的消費需求,購買能力都比較高,比如電子產品、學習資料、生活用品、聚會應酬、奢飾品等需求,但是資金來源又比較低。總體來說,大學生就是想花敢花,卻又沒錢花。這時候,網路貸款的便捷和低門檻就為他們的超前消費提供了一條捷徑。
(三)家長
很多家長認為子女已經成年,對子女過於放心,對子女資金來源和資金去向問題,沒有及時的關心和了解。對於子女不理性消費形成的「意外賬單」,出於對子女的責任和關愛,也是不忍心讓子女因此背負上信用污點,多數家長會選擇為孩子造成的後果買單。而家長對校園網貸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認知,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間接助長了網貸平台的不合理放貸行為,形成「校園高利貸」。
Ⅶ 學生貸款被騙案例
20世紀下半葉以來,美國大學規模擴大,學費飆升,助學貸款激增。高昂的學費和貸款讓大量美國學生和家庭不堪重負,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和少數族裔等弱勢群體。
學生們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校園里拍照。新華社
教育欺詐
柯林斯學院公司成立於1995年。在擴張的高峰期,它有105所學校,注冊學生超過11萬人。多年來,這家營利性教育機構面臨著虛假宣傳、違規招生、教育質量差等各種罪名。
2014年底,柯林斯的入學率大幅下降,大量校區關閉,數萬名學生被「退學」。2013年,時任加州總檢察長的哈里斯起訴柯林斯,認為他用違背良心的手法為低收入者、單身母親和退伍軍人等弱勢群體謀利。2015年,美國教育部認定柯林斯虛假宣傳,包括開「空頭支票」向學生承諾工作機會,謊稱其不同學校之間可以互換學分,偽造就業率等。同年5月,柯林斯宣布破產。
2015年2月,15名曾就讀柯林斯的學生公開抗議,拒絕繼續償還聯邦學生貸款,並要求美國教育部免除所有前柯林斯學生和其他被學校欺騙的學生的貸款。抗議活動得到了大量柯林斯前學生的響應,規模逐漸擴大到數萬人。
在學生抗議帶來的輿論壓力下,美國教育部啟動了「借款人保護免貸」計劃,申請悶扒免除學生貸款。根據這一程序,根據官網,如果借款人認為其所在學校涉嫌誤導學生或有其他不當行為,或者能夠證明學校違反了與貸款和教育服務相關的法律,可以申請貸款豁免。
4月20日,一輛警車停在美國得克薩斯州Preriview農業與機械大學發生火災的宿舍樓前。新華社發(老程悅攝)
冰山一角
柯林斯案只是美國學生貸款亂象的冰山一角。冰山之下,美國學生貸款的數額和負債人數的龐大,從上世紀下半葉開始就在不斷被刷新。
美國助學貸款分為聯邦助學貸款和私人助學貸款。前者由聯邦政府資助,後者由銀行、國家機構和學校等貸款人資助。統計顯示,聯邦助學貸款佔全國助學貸款的90%以上。
為什麼學生越借越多?據美國媒體分析,20世紀60年代,美國政府補貼高等教育開支的思路從學費補貼轉變為日益復雜的聯邦和私人貸款網路,一些貸款機構為了追求利潤,大量發放貸款。與此同時,美國大學學費飆升,許多家庭不得不貸款。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美國大學學費的增長率是通貨膨脹的4倍,是家庭收入的8倍。
高昂的學費和貸款讓大量學生和家長不堪重負。摩根大通研究所2020年10月發布的報告顯示,雖然助學貸款為很多人帶來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也給很多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大量借款人忍痛還貸,他們大多是低收入者、老年人、黑人等經濟弱勢群體。
這個時候的確很為難,但是說實話,一個老師能像學生家長借錢,品行應該也不會很好,這個時候只能蜿蜒拒絕,不留餘地的拒絕,如果擔心孩子因此受到影響,我覺得應該跟學校相關領導反映。
那些蹲在馬路邊寫粉筆字借錢的女學生,可不是真正的學生,她們的真實身份讓許多人瞧不起。有人說他們是騙子,更多人認為她們不值得可憐。
在繁華城市的街頭,在公園的門口,有時總不免會看到這樣的一幕,一位身穿校服的女子蹲在路邊,她留著一頭烏黑的長發,頭總是埋的很低,長發幾乎把臉給蓋住了。身上潔白色的校服與藍色的褲子顯得很顯眼。
腳上穿一雙白色的學生運動衡罩枯鞋,後背上還背著一個書包,她兩手交叉在胸前,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在她蹲著的路面上,用白色的粉筆寫著:錢包丟了,回不了家,求助八元坐車,謝謝!有的人的理由是「遇難求助兩元,吃燒餅和籌坐車」??
這些人的打扮都有相似點,身上穿著的都是學生的衣服,有時是校服,有時是一套學生T恤,都穿著學生鞋,背著一個書包。求助的理由大同小異,大體上是遇到了困難,需要求助幾塊錢幫忙度過難關。
任由前面人來人往,這名「女學生」就是不抬頭,偶爾有幾個熱心人上去詢問一番,女學生一問三不答。有的人看她蹲了半天,覺得楚楚可憐,就給她幾塊錢,這些人大約覺得幾塊錢不是大事,能幫助一個人,算是做了一件好咐洞事,讓自己心裡開心。
於是只要有人給了錢,後來的人就會緊跟著不約而同地給錢。每次有人給她錢,女孩都會說聲:謝謝!
只是這樣的情景看多了,在公園門口看到,能在公交車站附近也能看到,在鬧市場也會看到,大眾心裡不免就產生懷疑,哪有那麼多落難的女學生?
這些人的身份到底是什麼呢?
曾經有一個熱心人決定做一個追蹤,她細心蹲下來,跟女孩交流,問她是哪裡人?今年多少歲了,在哪讀書?如果真的需要幫忙,她可以提供救助。
無論熱心人如何詢問,女孩就是一言不發。熱心人依然不願放棄,她跟女孩說:真的遇到困難了,我可以聯系有關部門的救助站,你可以到那兒住幾天,吃穿方面不用愁。要不你就說一下家裡父母的電話,我幫忙聯系。
女孩依然搖搖頭,被問急了,她站起來轉身就走,熱心人跟了好一段,她很快就消失在商場人流中。不過第二天又在另一個地方遇見了這位女孩。
如果是真的需要救助的學生,在這個社會,她們完全可以去找警察叔叔,找有關部門解決,而不是蹲在路邊請求路人幫忙。再說現在的女大學生有誰會缺幾塊錢?
女大學生在外讀書,大部分人的家人都會給予金錢上的資助,許多人都有手機,縱然是手機丟了,也可以跟周圍的人借一下,打個電話,絕不會淪落到街頭求助的境地。
因此,這些乞討的女學生身份很少是真實的。這時熱心人才知道她不是真的遇到困難,很有可能就是以此為生,是專業的乞丐。有人送給他們一個稱呼,叫做職業乞丐。她們蹲在路邊扮慘,目的其實是乞討錢財。
所謂的錢包丟了,沒有錢坐車回家,這些都是她們編造出來的乞討理由。其實她們並沒有遇到這些困難,能夠自行解決食宿的問題,因此,她們拒絕有關部門的臨時救助。
有人很不明白,為什麼年紀輕輕不去勞動而選擇當一名乞丐呢?
其實許多人不明白,別看她們一天蹲在街頭,好像沒什麼人幫助似的,其實這些人的收入都不少,有的甚至超過了白領,月入一萬是不成問題的。有的人還買上了房子、車子。
她們把乞討當做一種職業,每天按時上下班,專門蹲守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比如公園門口,市場門口,車站等。有人流的地方,總會有些熱心腸的人,他們每人施捨5塊,十塊,一天中,如果有三四十人幫忙了,她們就可以收入幾百元。
這比起坐在工廠里幹活,累得腰酸背痛,滿頭大汗的工人來說,收益是很可觀的。所以她們寧願拋棄自尊,蹲在街頭,利用大眾的同情心來滿足自己的私慾。
她們主要瞄準的是一些帶小孩的家長、老人、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還有小孩這些群體,這些人往往缺乏分辨力,有一定的同情心,對偶爾出現的需要幫助的人,總會慷慨解囊。
現在的年輕人有一些好吃懶做,他們學歷不高,沒有一技之長,進入工廠又吃不了苦,到大公司工作又做不來。於是放下自尊,出來乞討。有的人聚集起來,形成一個組織,租借殘疾兒童進行乞討賣藝,總之,手段五花八門。
乞丐的由來
其實乞丐並不是當今社會獨有的產物,乞丐這個行業是從春秋時期開始產生的。乞丐們的祖師爺是楚國人伍子胥,當年,伍子胥一家被奸臣陷害,慘遭殺戮,他被迫流落街頭,流亡他國,一路上靠乞討為生。
後來乞討到了吳國,他想請吳王幫他報仇,吳王看到他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隨口就說出了乞丐二字,意思是乞討的老頭,從那時開始,乞丐這個詞語便流傳到現在。
後來,在宋朝時期,由於國家貨幣政策的改變,使得不少豪門大戶因此沒落成了乞丐。到了清朝末期,一些旗人的小貴族,因為家道的中落,不種地,不納娘,沒有謀生的手段,也只能上街乞討。
來到了建國初期,當時百廢俱興,遇上天災之年,許多人被迫離鄉背井,挨家挨戶乞討。記得小時候做壞事時,父母總會哄我們說:安徽人來了,他們是要來拐孩子的。
那時候我們對乞丐的印象極壞,覺得他們不僅討錢討飯吃,還有很有可能會用一個布袋把小孩給拐走。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現在,當乞丐的人越來越少了。這些職業乞丐們是個意外,他們寧願放棄自尊和臉面,光天化日乞討,讓人們很不屑。
該如何解決?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從根源上去改變。她們這種不勞而獲的思想,真的要改一改了。當今社會,只要夠勤勞,只要願意干,總不會被餓死。人們的善良應該用在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身上,而不是被這些扮慘的人所誆騙。
對於這些有組織的職業乞丐,有關部門最好聯合起來整頓取締,因為這樣的組織很有可能存在違法行為,比如有的人為了能騙取他人的同情心,拐賣小孩,把小孩打成殘疾,再讓孩子去乞討,從中謀取利益。
原本人之初性本善,然而眾人的好心多次被誆騙,以後許多人會變得冷漠。因為狼來了,喊多了,等到真正狼來的時候,就沒有人再重視。
作為普通的民眾,要看情況而定,明顯看出對方是假的孕婦、學生,我們不要再幫助她們,當她們蹲一天沒收獲,自然就會收斂。如果每個月都能收入過萬,她們是很難收手的,不少人不會斷絕這條財路。
慶幸的是,現在都是數字支付時代,行人身上的現金不多,再讓他們掏出十元、五元去幫助這些人已經不大可能了。雖然這些乞討人士也與時俱進,在她們的面前擺了一張微信支付的二維碼,不過我看真正會掃碼給她們錢的人已經不多。
寫在最後:
利用人們的同情心來謀取個人的利益,這種行為是很可恥的。希望這些職業乞討人能盡早醒悟過來,靠自己的雙手去謀生,跑快遞、當外賣小哥這些職業雖辛苦,但對文化素質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吃苦耐勞,就能養活自己,還能獲得世人的尊重。
人活著不僅為了生存,還需要一定的尊嚴!
Ⅷ 觸目驚心!這些「套路」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懵懵懂懂的你
是否會為了不必要的追求
選擇「校園貸」?
小荊來帶你看看其中的套路
教你如何捂緊自己的錢袋子
視頻中的例子
只是眾多套路搜桐中的一種
並且 現實中的案例
往往比這要殘酷許多
……
高利貸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借貸雙方約定年利率未超過 24%,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利率在 24%-36% 的,發了不給予強制保護。若借貸雙方約定利率超過 36%,不予支持。
典型案例:2017 年 3 月,某大學生通過校園貸小廣告借款 800 元,不料在利滾利的情況下背負的債務近 20 萬元。
案例分析:以月息 "0.99%" 為噱頭的校園貸分期易造成 " 低息 " 假象,加上平台服務費、滯納金等,超過 36% 變為非法高利貸。
安全提示:了解高利貸的評判標准,注意詳細了解利率、還款期限、逾期後果等信息,全面評估並制定合理的還款計劃,堅決抵制高息貸或高利貸平台,誤入陷阱時要及時報警。
多頭貸
主要指因從多個校園貸平台進行貸款,形成一種 " 以貸還債 " 式的多頭貸。
典型案例:2016 年 3 月,某大學生在諾諾鎊客、名校貸等 10 多個校園金融平台貸款近 60 萬元後因過度借貸導致跳樓身亡。
案例分析:" 多頭貸 " 的問題不僅僅在於校園貸平台是否正規,更在於從多個校園貸平台進掘笑行貸款將直接導致的還款壓力問題。
安全提示:要高度警惕因 " 多頭貸 " 極易產生的巨額還款壓力問題,大學生在加強抵制 " 不良校園貸 " 的同時,盡量從正規的金融機構貸款平台進行借款。
刷單貸
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求職心理,以貸款購物刷單獲取傭金名義進行的新型詐騙。
典型案例:2016 年上半年,某大學生受誘惑驅使從事 " 刷單 " 購手機,不料在成功分期購買手機後,實際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並消失。
案例分析:幫 " 刷單 " 買手機返傭金,手機實際使用方拒不分期付款,此種詐騙與以往刷單兼職詐騙如出一轍。
安全提示:要高度警惕典型 " 貸款購物 " 刷單兼職騙局,求職時一定要選擇正規、信譽高的單位,謹防 " 好心人 " 主動介紹工作行為。
裸條貸
不法放貸主體通過要挾借貸者以裸照或不雅視頻作為貸款抵押證據的行為。
典型案例: 某大學生通過網路聯系向他人借款 3000 元,月息 270 元。對方要求該大學生提供全身裸體照片、視頻、身份證和家屬電話號碼作為貸款抵押和擔保。該大學生按要求提供後,對方以照片和視頻不像同一人為由拒絕放款,並向該大學生及其家人勒索 1000 元,否則將裸照發至網上。該大學生心理造成極大壓力,被迫休學。
案例分析:" 裸條貸 " 往往給借貸者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致使借貸人不堪其擾而採取極端做法。
安全提示:一旦陷入裸條陷阱,要主動報告自己的借貸信息,並及時進行報警。
培訓貸
打著金融創新旗號的 " 培訓貸 " 實為 " 校園貸 " 的新變種,專門坑騙涉世未深的大學生。
典型案例:2017 年 4 月,廣州某教育機構通過 " 培訓課程費 " 為由誘騙大學生參加 " 即分期 " 貸款,致使 270 名學生慘遭誆騙。
案例分析:此類校園貸詐騙實為詐騙分子通過虛假宣傳方式誘騙學生參加貸款繳費。
安全提示:樹立正確消費觀和金錢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必要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連環貸
主要指在借款平台借款,還不起貸款的學生,為還款到其他借款平台借款,形成連環貸。
典型案例:某大學生通過 "51 短借 " 網貸平台向陳某借款 2000 元,周息 30%,自收到借款後一周還清,本息共計 2600 元。因到期無錢還款,非法校園貸放款人遂讓該大學生通過 " 今借到 " 等平台借款還債。2 個月內,該大學生分別從 "51 短借 "" 今借到 " 和 " 速速借 " 等平台借款本息高達 11 萬余元。
案例分析:利用學生的虛榮心和不願向親朋好友告知的心理,誘使其連環貸款。
安全提示判漏含:一旦不能償還貸款,切勿連環借貸放大債務。
創業貸
以創業組織為名,讓學生分發校園貸傳單、成為校園貸代理、發展下線,尋找目標並抽取分成。
典型案例:某大二學生鄭某向同校學生王某借款 2000 元。王某以創業為名,游說鄭某當他的代理人,每發展一個同學就能拿 1000 元提成。此後 2 個月,鄭某發展了 20 多個下線,下線又繼續發展下線,按照逐層提成的方式獲利 5 萬余元。後被公安機關以詐騙罪立案拘留。
案例分析:不法分子藉助 " 校園貸 " 平台,利用傳銷方式進行逐級斂財,涉案學生同時是受害人。
安全提示:在校大學生要加強自身的風險意識,對欠貸不還的嚴重後果要有清醒的認識,發現涉嫌 " 傳銷 " 犯罪時要及時報警。
借條貸
對借錢應急的學生,以自己需要還款保障為由,忽悠學生開出遠超過借款金額的借條。
典型案例:某大學生借款 5 萬元,對方要求扣除 2000 元上門費和 8000 元中介費,實際到手 4 萬元,按照對方要求打了 9 萬元的借條。對方告知,若按時還款無需按借條還。隨後因為一次次的借新還舊,最終卻背上了超 100 萬元的負債。
案例分析:利用學生資金需求的急迫性和缺乏法律意識,誘騙其開出遠超其實際借款金額的借條。
安全提示:借條是借款的重要憑證,要堅決抵制簽署與實際借款金額不一致的借條。在借款過程中,要通過多種方式保存相關證據,必要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逾期貸
為收取逾期費,有的非法放貸主體會故意讓借款者違約,比如還款時借故到外地,讓借款人無法聯系。或是設置苛刻的違約條款,比如 " 逾期還款 " 的時限是按小時甚至分鍾計算。一旦逾期,借款人的債務就翻著倍地往上漲。
典型案例:某大一學生在借貸平台上借款 2000 元,約定通過該平台 APP 進行還款,如果逾期每日支付本金千分之五的違約金。但當其在 APP 還款時,經常會出現無法登錄、無法充值還款等問題,最終導致其除本金外,3 個月的逾期費高達 6000 元。
案例分析:此類案件一般起借金額小、期限短,學生一般不會太敏感,但會規定較高的違約金,利用各種手段使借款人違約。
安全提示:在規定的期限內及時還款,如果無法按時還款,要及時與貸款人聯系並保留主動還款的證據。必要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看完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
想必大夥也是唏噓不已
如過你遇到這種情況
也不要害怕 冷靜應對
畢竟還有小荊無時不刻
守護在你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