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深圳市聯成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怎麼樣
深圳市聯成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純槐沖是2016-04-29在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做殲無錫市濱湖區湖濱街15號蠡湖科研大廈第二十二層。
深圳市聯成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211MA1MK68Y3U,企業法人沈介然,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深圳市聯成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生鮮水產品購銷。(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明虧信用查看深圳市聯成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貳』 大連浩航遠洋漁業有限公司可靠嗎
大連浩航遠洋漁業有限公司是攔拿由國家原海洋局批准成立的一家可靠的綜合性專業漁業公司,服務覆蓋全國各地。其致力於海洋漁業開畝盯發,採用先進技術,重視遠洋漁業技術和設備的升級,在專業性上簡耐搭有著很高的標准,能夠滿足客戶多種需求。
『叄』 關於祖國寶島台灣的資料
二、 歷史概況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後來因地殼運動,相連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台灣島。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的。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台灣最早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左鎮人」。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是在3萬年前從大陸到台灣的,與福建考古發現的「清流人」、「東山人」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有著共同的起源,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現今台灣少數民族的祖先。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台灣),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台灣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並兼辦鹽課。明朝後期開拓的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和災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當局和鄭芝龍集團曾經有組織地移民台灣。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觸角伸向東方。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乘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台灣。不久,西班牙人侵佔了台灣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後於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台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把其收購到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顫磨台灣轉口運往茄辯斗各國,牟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農民領袖郭懷一領導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它表明荷蘭的殖民統治已經出現危機。
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權。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台灣。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佔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斗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台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設置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台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台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
由於西方列強向中國邊疆侵逼,中國出現了邊疆危機。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
中法戰爭以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將台灣劃為單一行省,台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台灣省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採煤機器;設灶仔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佔,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斗,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
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在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長達20年的斗爭。後來,文化協會、民眾黨、共產黨等還組織領導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動。
1937年7月日本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台灣同胞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台灣的光復作出了貢獻。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中國政府發出《中國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系者,一律廢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英勇的抗日戰爭,終於收復了台灣。台灣同胞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台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台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肆』 政治題:(2009南京調研)「國有企業上市公司-遼寧遠洋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吸納民營高科技企業廣州新太科技
國有企業遼寧遠洋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遠洋漁業」)通過吸納民營高科技企業廣州新太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太科技」)重組,成功實現國有資產戰略轉移,促進了國有上市公司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上市公司中的國有股權還分享了高科技產業高速成長帶來的巨大利益,保證了國有資產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
「遠洋漁業」是遼寧省大連海洋漁業集團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以從事海洋水產品捕撈為主,是我國遠洋捕撈大型骨幹企業之一。1995年和1996年利潤達上億元。1998年以來,遠洋漁業生產經營的外部環境和經營形勢日趨嚴峻:過量捕撈造成主要作業資源衰退、相關海域國家資源管理加強、國際水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低迷。由於整個行業不景氣,公司盈利能力呈下降趨勢,不能給股東以良好的回報,公司的配股融資權也受到威脅。在僅靠內部資源重組無法解決企業發展根本問題的情況下,「遠洋漁業」確定了通過股權轉讓,引進高科技行業的優秀企業,進行戰略性重組的發展思路。公司對合作夥伴定下了5條標准,一是行業發展有前景,二是屬高科技企業,三是該企業有拳頭產品且市場佔有率高,四是有連續穩定的良好經營業績,五是企業有一個進取、團結、善於經營管理的班子。
「新太科技」是由原中山大學幾位工程師創立的民營高科技企業,注冊資本1億元。該公司主營業務是計算機備激通信平台軟體、應用軟體開發和系統集成,為國內電信、郵政、政府、金融等行業客戶提供信息系統、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等全面解決方案,是廣州地區最大民營高科技企業之一。隨著電信、郵政、移動行業的分營以及我國信息產業、網路經濟的高速發展,該公司著手大力開發統一信息平台、電子商務應用平台、多媒體呼叫中心、語音互聯網等新項目。良好的發展前景需要更大的資金投入,但是,因為缺乏資金,不少大項目不能做,大合同不能簽,資金與發展不相匹配的矛盾嚴重製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經過多方比較與探索,該公司選擇了借殼上市之路,並確定了3個條件:一是該「殼」必須具有盈利能力和良好的業績,二是對方管理層能夠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與已方形成共識,三是「殼體」的規模適中,獲得控股權的代價不能太大。經過多方接觸,最終選擇了「遠洋漁業」。
「新太科技」與「遠洋漁業」基本滿足彼此提出的合作條件,一拍即合。從1999年下半年起,「新太科技」與「遠洋漁業」的主要股東經過多次磋商,開始實施股權轉讓與收購。第一步,「新太科技」與「遠洋漁業」正式簽定股權轉讓協議,「遠洋漁業」以自有資金一次受讓「新太科技」95.112%的股權,轉讓價格1.5億元,成為「新太科技」的控股股東。第二步,「新太科技」的子公司新太新科技與「遠洋漁業」的控股母公司遼漁集團正式簽定股權轉讓協議,以回購性質一次性受讓「遠洋漁業」29.9%的股權,轉讓價格確定為凈資產上浮10%,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取得委派高層人士進入上市公司董事會的權利,並依法定程序完成公司董事會改組和公司名稱變更,「遠洋漁業」更名為遼寧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名稱變更為「新太科技」,並完成了公司章程中關於經營范圍的修改。
由於上市公司資產得到置換,2000年該上市公司實現了增資配股,實際配售1872萬股,2000年12月配股募集資金到位,全部用於廣州新太科技的信息系統項目發展。2001年,遠洋漁業方面的不良資產不斷剝離,最後將原遠洋漁業的資產設立子公司,在當地注冊;同時,遼寧新太科技繼續收購廣州新太科技4.888%的股權,將廣州新太科技全部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此後,該公司遷址廣州,進一步更名為「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此,上市公司完成了由漁業向高科技、由國有向多元投資的轉變。1999年以來,「新太科技」每年研發費用都占銷售額的10%以上拍岩,2000年投入近3000萬元,遠遠襲滾御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截至2002年3月底,重組後的「新太科技」將配股募集的3億元資金全部用於未來2至3年計算機新產品的研發,為此,公司投資新太電子商務平台、新太多媒體呼叫中心,同時還統一了信息服務平台,建立了新太IT產業研究開發中心。由於投資充裕,科技開發進展順利,公司已在軟交換系統、信息集成與數據分析系統、寬頻IP網管系統、WEB獲取技術產品等方面取得一批新成果,進一步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將企業推向了一個新的台階。
脫胎換骨+輕裝上陣 ST新太(600728)迎接業績爆發時代
ST新太日前發布的2010年年報讓人眼前一亮,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8億元,同比增長58.89%;實現凈利潤2.47億元,同比增長1432.08%。公司還表示,將在年報公告後,向上交所申請撤銷特別處理。這意味著繼去年成功「摘星」後,公司還將扔掉頭頂6年之久的帽子。
2010年,公司先後完成了股改和債務重整,業務經營全面走上正軌。去年9月8日,ST新太宣告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年報披露,債務重整凈收益為3.25億元,分擔債務重整費用後,債權人豁免債務收益為2.06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去年完成了股改,新鮮血液的注入為公司業績增長埋下伏筆。根據股改方案,公司第一大股東佳都集團贈送廣州高新供應鏈公司,第二大股東番禺通信管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贈送6000萬元現金。2010年6月9日股改方案實施,公司以總股本2.08億股為基礎,用資本公積金向控股股東佳都集團、第二大股東番禺通信、公司非流通股股東佳都信息每10股轉增5.5股,向股改方案實施日登記在冊的全體流通股股東每10股轉增9股。
脫胎換骨再加輕裝上陣,公司2010年末的凈資產和各項財務指標均達到近七年來最高水平。
2010年,公司多年在ICT增值服務領域的技術、產品、市場投入與競爭優勢開始釋放並得到回報。同時,公司主營業務從單一的電信增值服務業跨越性擴展到通信增值領域、公共安全領域、ICT服務領域等現代信息服務業三大領域,使公司業績和營業規模的可持續性大幅增長。
電信增值服務領域方面,公司積極將新技術融入3G增值業務服務中。合作方包括電信業三大巨頭,去年軟體及服務合同額逾億元,基於3G/NGN的新一代增值業務為公司傳統優勢業務帶來新的增長點。
公共安全領域方面,公司以廣州亞運會為契機,在視頻安防系統等新產品領域加大拓展力度並有斬獲。隨著我國安防產業市場需求的爆發,公司在安防領域高速增長勢頭值得關注。
ICT服務領域方面,公司在新一代信息服務技術領域的軟體外包服務、雲計算產品應用服務、物聯網技術研發與運營服務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與多家世界領先廠商形成戰略合作關系。全資控股子公司廣州新太技術有限公司和高新供應鏈公司在ICT高端增值產品應用服務解決方案業務和一站式全球ICT產品、物流與金融供應鏈服務方面取得良好的業績與發展。
業務回歸正軌,公司開始加快拓展業務的步伐。2011年1月份,ST新太公告,擬定向增發募集資金逾4億元,主要用於投資移動互聯網業務平台的研發及行業應用推廣項目、新一代融合智能安防平台整體解決方案、雲計算IT服務外包項目和智能交通系統及行業解決方案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