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屋頂上的生意:「光伏貸」靠譜嗎如何識別「光伏貸」 的風險
更專業的光伏發電系統服務提供商,既需要與時俱進的互聯網技術 光伏技術,也要有著技術專業的施工安裝精英團隊,最好找服務提供商乾的時間比較長的,終究需要用20年,別貪小便宜。家用光伏發電站通常是運用家中目前房屋建築里的閑置資源,如房頂、庭院等,安裝和使用分布式系統光伏發電系統。在我國,家庭光伏發電操作系統是辦理流程更快,安裝更快,並網更快,得到補貼最快的運用方式,家庭光伏發電小投資,一般的城市別墅屋頂,
全方位的應用經濟收益並不大。早期光伏發電的熱潮一是新能源技術法規定發電企業總裝機容量里的一定比例必須為綠色能源,才可以配套設施火力發電攢機;對國家外部環境而言,「碳排放交易」是總體目標,新能源產業關鍵幫扶,光伏屋頂發展趨勢並沒有整體規劃,生長發育蠻橫無理,這里一坨哪裡一堆,終究不是一家一戶問題,最後還是要根據電力網實現提高效益,神經兮兮出來還要重歸「高低壓配電」的根本技術問題。
② 光伏貸款最多可貸多少
光伏貸需要選擇靠譜,且金融機構較穩定的機構合作。向你推薦浙江碳銀光伏的光伏貸,浙江碳銀光伏貸款目前可以覆蓋去全國地區,合作方式是工商銀行的光伏貸。最長可以貸款8年,年利率費用僅有3.3%,且最高可以貸款15萬元。而且浙江碳銀光伏還給農戶免費贈送長達8年的電站保險,保障用戶的電站財產安全。
目前浙江碳銀的業務已經遍布浙江、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山西、福建、河南等地區,只要是光伏經銷商,都可以加盟,如果你需要穩定可靠的光伏貸款渠道,可以選擇浙江碳銀光伏。我們更自主研發了首款行業清潔能源創業協同平台——碳盈協同APP,只要清潔能源從業者,都可以下載使用,完全免費,現在在各大應用商城都可以搜索下載。
③ 光伏貸是不是騙局
出品| 《風暴眼工作室》
「光伏貸款存在一個bug。從法律上講,農戶是借款人,企業是擔保人,但實質上,這筆貸款是企業獲得的。按理說,誰借錢誰還錢,錢到了企業手裡,自然應該是企業還錢,但企業的角色是擔保人,銀行貸款如果由擔保人來還,本身就是違法的。」
在劉洋銀行做了幾年光伏貸款業務後,我慢慢發現,光伏貸款這種連接有資金需求的光伏商戶和有致富意願的農戶的「陽光業務」,隱藏著很多「暗雷」。
「暗雷」的導火索是劉洋提到的bug——農民和光伏廠商。如果角色不對,就很難明確權責,這就在本應緊密的整個光伏貸款鏈條上留下了一些「缺口」。然而,這些「缺口」成了一些無良光伏企業的獲利空間,而對於信息薄弱的農戶來說,「缺口」帆正成了貸款的「枷鎖」。
常見的「招數」大多是光伏企業先向農民承諾高額回報,農民以此作為貸款主體向金融機構貸款。然後光伏企攜逗業誇大電站的收入和價格,金融機構提高貸款利息,導致農民無法用發的電償還貸款。農民沒有致富,反而陷在光伏里。
這也讓光伏貸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成為「騙局」的代名詞。
對於銀行來說,光伏貸是一個又愛又恨的金融產品。銀行喜歡,因為光伏貸款可以幫助銀行完成很多指標,比如綠色金融、鄉村振興、小微金融、兩增兩控.光伏本身的「低碳、扶貧、普惠」屬性可以完美滿足很多指標的要求;銀行「討厭」它是因為光伏貸款性價比不高。
某省會城市商業銀行員工楊麗君對《風暴眼》直言,「一家銀行真正想通過光伏貸款業務賺多少錢,是不現實的。幾千萬的規模,還不如管理幾百戶,所以肯定是一個投資幾十億的大項目。」
回顧近年來我國家用光伏的發展,光伏貸這一原本旨在解決光伏企業融資難的金融產品,經歷了2016年的大火和「531」後的「一地雞毛」。它仍然有很大的爭議。
那麼,農民以光伏貸款的形式安裝光伏態隱悔電站靠譜嗎?正規的光伏貸款是什麼樣的?養殖戶應該如何避坑?Phoenix.com 《風暴眼》采訪了幾位銀行光伏貸款從業者和光伏企業融資者,他們中的一些人對騙局和套路深惡痛絕;有的人銀行因為風控意識低,出現了爛賬;還有人反映,在光伏貸款的粗放式發展中,金融機構從來不是慈善組織,不應該給貧困戶。
據第三方統計,到2021年10月底,中國家庭光伏安裝量已超過200萬。相對於龐大的人口基數,200萬戶並不是一個天文數字。但由於很多用戶集中在經濟不發達、信息閉塞的農村地區,如何保證「光伏貸」過程中農民利益不受侵害,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200萬屋頂,也就是200萬民生。「知屋內事者,得天下」,這句話很重要,值得我們深思。
以下是三位「光伏貸」從業者的描述:
「光伏貸款騙局本質上是靠光伏圈錢的非正規皮包公司」
劉洋|銀行家
過了很久才發現,光伏貸款埋下的「雷」很危險。一些不合規企業打著分布式光伏的旗號,招搖撞騙。大家口中的「光伏貸騙局」,本質上就是這種不正規的皮包公司靠光伏賺錢。
你是怎麼圈錢的?舉一個房地產的例子來類比。
如果我想買一套房,市場價100萬,房貸70萬,首付30萬。之後不管房價漲還是跌,房貸都是我自己還。這是一項自籌資金的投資。但是現在有一個腦子很活的開發者。他說這個市場價100萬的房子,300萬賣給你,首付90萬,貸款210萬。但是,這210萬你不需要還,開發商承擔。你可能會覺得,其實你只花了90萬買了一套100萬的房子,挺劃算的,但是跳出來看看,這件事的本質是什麼?是開發商辦了210萬的銀行貸款。
如果沒事,當然沒問題。買房人省了10萬,開發商也得到了低成本的資金;但如果出了問題,那麼按照法律規定,貸款買房的業主需要還210萬元。至於買方和開發商的約定,銀行不會管。
所以前幾年我遇到的很多不正規的光伏公司作為中間人,利用農民對光伏知識的缺乏和信息的不對稱,讓農民以自己的名義借貸。這筆貸款自始至終都是農民所有,而不是企業所有,雖然企業和農民之間有協議,約定由企業幫助償還這部分貸款。但據我所知,很多企業和農戶之間的合同是包裝成贈與合同而不是代理合同,贈與是可以停止的,所以即使企業在貸款後跑路,他在法律上也做了充分的准備。
這種企業成立之初就想跑路。它怎麼可能沒有做功課呢?所以企業一旦跑路,電站的收入不夠還貸,農民沒錢還,銀行也會有壞賬。
後來很多銀行學會了「精」,要求企業擔保這筆貸款。如果電站的收入不夠,企業需要為他打掩護。但是,這裡面還是有一個bug。從法律上講,農戶是借款人,企業是擔保人,但實質上,貸款是企業取得的,企業也是擔保人。
按理說,銀行貸款由擔保人或其他人償還是違法的。誰借錢誰還。但光伏貸款的特殊之處在於,償還貸款的是電站的發電收入,如果電站收入小於預期,企業會進行補償。當然這也不能算是企業還貸,所以這個產品還是有一定空間的。
光伏本身是好的,但是早些年確實有很多騙子和不規范的公司。為什麼房子和車子不容易玩這種騙局?因為價格比較透明,光伏門檻還是比較高的,大部分人不知道它值多少錢,是怎麼回事。
有時候銀行做光伏貸款不是為了賺錢。這種東西方信息不對稱,符合國家政策,很容易講故事。所以有些騙子公司可以兩頭做農民銀行。
騙,農戶肯定是真的受騙了,但是有些銀行是真的不懂還是裝不懂就不太好說了,各有各的利益在裡面。
不過,賣光伏搞光伏貸騙局的企業,和正規生產光伏材料的廠商完全是兩碼事,前者是貿易公司、皮包公司,後者是製造業,這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光伏不會讓農民致富,只能說增加一些收益」
楊立軍|一家城商行銀行從業者
最初接觸光伏貸大概是在2017年年底,突然有許多光伏經銷商來和我們銀行對接,我也是那個時候被領導派去跟進光伏相關的業務,從那時候開始了解光伏貸。
當時的背景是國內光伏產能過剩,國際上對我們的光伏出口做反傾銷調查、加征關稅,所以國內的光伏產能需要在內部消化。對應的,國家出台了一些對於戶用分布式光伏的補貼政策,地方政府也會對本地的光伏企業進行一些扶持,比如用了本省指定企業的光伏配件,就可以向省市級財政申請補貼。在政策的助推下,大量的廠商蜂擁而至,想要在這個行業分一杯羹。
最初很多光伏經銷商是怎麼來的呢?有些對政策比較了解的電力系統的從業人員,想抓住光伏這個風口,於是隨便拉起一個草台班子,東拼西湊一下,就能成為一個光伏廠商。這是最初幾年很典型的一套做法。
因為來求合作的經銷商太多,我們當時也做了一次篩選,很多想要合作的企業給我的感覺是,它們不是為了在這個行業里好好做事兒的,好像就是想來蹭一波熱度,撈一把就走。這種我們是不想合作的,我們也擔心有風險。
我們銀行對廠商的選擇還是比較謹慎的,首先要看技術在行業內是不是比較領先的,成本是不是控制的比較好,現在龍頭的生產商就那麼幾家,如果不是和龍頭企業合作,我們會直接pass,如果發電收益沒問題,那後面就會很省心,我覺得這是光伏貸的邏輯基礎,第二我們還會看這個經銷商他是不是紮根這個行業,比如我們要求經銷商不能混業經營,如果你的心沒有放在這個行業里,那是不行的,因為分布式光伏是一個長期的事兒,幾十年的情況。
光伏貸的貸款,是電站收益來還,所以我們也會測算一個電站具體的的發電收益,壽命大概是多少年。這種測算我們都按保守了算,最後做比較的時候發電量只會比測算的高,不會低。加上經銷商他本身對貸款是代償的,所以許多經銷商都會給電站買財產險,經銷商會考慮風險的轉嫁,萬一冰雹、地震導致電站損壞了,那麼保險公司是會兜底的。
當然,農戶是需要有付首付的能力的,這更多的是對農戶的一種約束。有很多人如果自己一分錢沒投入,之後可能會破壞電站,拆了、扔了,都有可能,那麼發電收益也得不到保障,我們通過讓農戶付首付來規避他們棄光的風險。
2018年5月31日,國家明確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一時間,整個行業「變天」了。對我來說最直觀的,「531」之後,很少有經銷商再來和我們銀行聯系了。
在這之後,留下的廠商基本都是技術比較好的,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比較好的收益,其他的效率低的就淘汰了。只能說大潮之下必有沉渣泛起,大浪淘沙之後,有一些企業活不下去,剩下活下來的企業,基本上都是比較踏實的在做這個事兒了。
補貼取消對我們也有一些影響。之前有補貼的時候,我們授信是5年期,但是隨著光伏補貼的退坡,我們沒有及時調整授信政策,發電量雖然沒問題,但收益沒之前多了,經銷商代償的壓力就變大了。所以我們後來就把這個授信期調整到了8年。現在再測算已經沒有把補貼算進去了,在這種最保守的情況下,發電收益也是可以涵蓋整個貸款的本金和利息的。
說實話,銀行要真的想通過光伏貸這個業務去賺多少錢,是不現實的,幾千萬的規模,要管幾百戶落地,那肯定不如做一個一投幾十億的大項目,人力消耗也小。所以我們做光伏貸主要還是社會責任和監管要求。
光伏的項目可以完成很多指標,比如綠色金融、鄉村振興、小微、兩增兩控、普惠等等。
當然這些年我也見過一些亂象,比如扶貧,有些人和村長、村幹部這邊打通關系,做了一個代理,但是建的電站發不出電,後期也維護不起,就為了套取扶貧資金,這情況也是有的。
我一直覺得有一點需要弄清楚,光伏是不可能讓一個農民致富的,只能說給農民一些收益,彌補一些用電的成本。從農民或者銀行的角度來說,如果前期選擇合作的企業都沒有什麼問題,後期是沒有風險的,所有的風險都是欺詐的風險。
但哪一行沒有欺詐的風險呢?網貸、電信詐騙??公安機關不也天天宣傳國家反詐中心的app嗎?光伏貸的騙局只能說騙子利用了光伏,並不是說光伏本身是一個騙局。
「銀行推出光伏貸,大大提高光伏企業的積極性
但是搞不懂為什麼會給貧困戶做光伏貸呢?」
吳宇濤|北方某光伏企業融資人員
我從2016年下半年,被集團派到旗下的一家光伏企業,主要是幫助這家光伏企業去銀行對接光伏貸款的事,也可以理解為光伏公司融資。一年365天,有300天我幾乎都是在銀行呆著的。
那時候戶用光伏貸款剛剛興起,對光伏廠商來說是個好事,相當於減輕了光伏廠商的資金壓力。那半年,我走訪的銀行談合作的就不少於15家。
為什麼光伏廠商這么歡迎銀行的進入呢?
戶用光伏的特點是,給農戶安裝電站,然後依靠電站收益,一般7-10年回本,周期較長,光伏廠商如果用自有資金去做的話,現金流會有很大的壓力,所以金融機構進入後,光伏企業就有了極大的參與熱情。
而且,光伏貸還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光伏貸的放款周期相比其他製造業來說,速度是快的。通常情況下,從前期的光伏銷售、安裝,到最終收到貸款確認為收入,最短的流程2個月左右,平均來說2~3個月就可以完成這樣一整套流程。而正常製造業應收賬款一般是3個月、100天左右的賬期。
對公司而言,因為收入來自金融機構,很穩定,全部是現金,正常製造業很有可能收到的是票據,票據貼現還有損失,所以光伏貸對企業來說是很好的一個模式。
另外,一般來說光伏貸都是以農戶的名義貸款,各大銀行都有惠農通道,所以利率也都普遍比其他行業低,對企業來說,這筆貸款確定為收入後,還可以用來開拓更多的事,即使是拿到市場上放貸,賺取中間的利差,也不錯。所以誰不願意去做啊,都會做的。
但是和銀行談合作並非那麼容易,正規的銀行會對光伏廠商的資質審查比較嚴格,比如的注冊資本、資本金規模,業務量規模等等。簡單來說,它們更看重的是光伏廠商背後的實力,實力決定著貸款的償還能力。我們公司背靠集團,集團是當地一家較大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後來和我們簽約的工商銀行,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了集團的實力。好比現在做戶用光伏比較大的正泰,如果說把正泰單獨拎出來是很難通過銀行審查的,銀行更看重的是其背後正泰集團的實力。
我知道,深圳那邊就有幾家光伏廠商沒有拿到銀行的合作訂單。所以一些廠商就會退而求其次,去和一些租賃融資公司合作。一家銀行通常在一個地方也只會簽約兩家光伏廠商,否則很容易造成業務內卷。
在審查完成後,企業會和金融機構簽訂一系列合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企業對用戶提供無限連帶責任擔保,這就要求企業要為用戶提供無限連帶責任的擔保,還要在銀行交保證金。一旦用戶還貸逾期,銀行會先要求企業代償,如果企業沒錢代償,再劃扣保證金,如果保證金也不足了,金融機構才會去找用戶還貸款。這個保證金一般是根據企業實力來確定的,在5%——10%之間,我們在工商銀行繳納的保證金就是10%。
這些前期工作完成後,光伏企業的銷售人員會負責向農戶銷售,等到銷售合同簽訂完成,電站、並網都完成了之後,金融機構會要求農戶去現場和電站拍個合影,證明電站建設完成了。我的工作主要是拿著照片加上合同,以及一些其他的資料,交給銀行審核,敦促銀行放貸。如果沒有照片,只有蓋章或者合同的話,都是不作數的。
到這一步,這筆業務就完成了大概三分之一,後續銀行還有檔案整理、貸後檢查,這就是銀行的工作了。
做光伏貸的關鍵是看是否是正規的合作渠道,如果是正規的銀行,一般就不會出問題。因為光伏行業不同其他行業,它的基本收益情況是很好研判測算的。如果農戶安裝一個10千瓦的電站,成本是3元/瓦,整體價值就是3萬元,銀行可以給予光伏公司的貸款額度是80%,那麼光伏公司可以獲得2.4萬元的銀行貸款,加上利率,分8年期每個月償還多少是可以確定的。而合電站的另一端,一個10千瓦的正規電站,每年發電量以及發電收入基本上也可以確的,那麼發電收益是否能夠覆蓋貸款利息,就可以直接精確計算出來的。
那為什麼還會有很多光伏貸出問題呢?主要還是在正規化上有所缺失。一些公司抬高電站成本,一些不正規銀行為了掙錢,提高貸款利率,最終導致發電收益遠遠覆蓋不了貸款利息,最終公司跑路,農民遭受光伏貸騙局。正規的企業對光伏電站的定價也要低,當遇到那些定價高的光伏廠商時,農戶就要注意了,無論他說得多麼天花亂墜都不要做,很可能發電收入根本償還不了貸款。
2018年「531」(註:最嚴光伏政策:控規模限補貼)的時候,整體行業經歷大洗牌,很多小企業資金鏈斷裂、經營不下去,金融機構也對應做自查自檢,不合格的都踢出去了。
當時還有一種扶貧我們有過意向,是村級扶貧,在村裡找一款荒廢的地,建光伏電站,然後統計這個村有多少貧困戶,把發電收入分給這些貧困戶。但是這中間也有一些問題,一是產權不好明確,二是並網的時候不知道到底算集中式光伏還是分布式光伏,金融機構也不太認可這種方式,因為貸款的主體不明確,所以最後也沒做。
其實整體來看,沒有金融機構支持的話,中國的戶用光伏規模是不可能推廣到這么大的規模的。所以光伏貸這個形式肯定是好的,之所以問題多,因為業務處於起步階段,又被大肆宣傳推廣,自然會吸引一些「不懷好意」的公司,不過經歷幾年沉浮,現在都慢慢正規起來了。
最近在農村,有種新型的投資引起熱議。那就是利用屋頂的空間,安裝上太陽能發電板,發的電並入國家電網,收益不菲。這讓很多人心動,不少人悄悄的進入了這個行業。一家發財,其他人就會眼紅,但是沒有本金怎麼辦?那些號稱光伏產業的工作人員,就會鼓動貸款投資,一本萬利。
但是天下真的有掉餡餅的事情嗎?如果大家理性思考一下,這東西八成是忽悠,然後就能避免入坑。
1、騙局一般都有高收益誘惑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泡沫案例。但是這些故事,往往大家都清楚,都是當笑話看。一旦遇到,就會好不猶豫的沖進去,曲終人散方能醒悟。
我以前上班的寫字樓,就有這么一家公司,忽悠對象是城市的退休老人。
他們描繪出一個投資回報非常高的項目,並讓人以身說法。每年可以拿到30幾的投資回報,每天人山人海的分享創業故事,並弄了很多豐厚的禮品饋贈。
退休老人,大多數是奔著免費禮品過去,最後紛紛把積蓄投入誘人項目,最後積蓄被人掏空。這場鬧劇持續了大約有三年,更多人進入後,他們腳底抹油溜走。
留下的場景,即可憐又悲憤。
這是傳統的騙局,以高收益聚攏人氣,最後收割萬獵物的指標,最後樓去人空。
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釣魚就是這個原理,要想釣到魚必須要有好的餌料,魚為了吃東西會把魚鉤吞入,最後成為人類的盤中美食。
很多人往往知道是釣魚,但是覺得自己有高明的技術,可以把餌料吃了把魚鉤吐出來。
於是就有了以上的騙局,騙子精心布局,魚兒成群湧入。
2、新型騙局換湯不換葯
我們說以下光伏貸騙局,核心套路沒有變,依然是魚餌模式。
有人確實利用屋頂的空間,安裝上了太陽能發電設備,並成功並入國家電網,取得了一些收益。
但是光伏貸,他的誘惑是前面的成功,魚鉤是貸款。
很多人概念中,一旦涉及到新科技,就會瞬間迷信並被洗腦。在毫無防備的背景下,被業務員忽悠下簽協議,並盲目進入發財夢。
光伏發電,確實利國利民。但是有個前提,那就是並入國家電網。據我所知,目前准入條件,並不是隨便進入。正規公司,會協助加入電網,並用發電收益償還相關貸款。但是有些人,為了完成銷售任務,開始忽悠火速購入設備。有錢的可以全款購入,沒有錢的就會忽悠貸款。
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如果光伏貸抵押和收益,合作雙方之間會有一個合作協議的,要看清楚協議。銀行對這個光伏貸嚴格。這樣的項目,是比較靠譜的,不存在騙局。
如果光伏貸推銷員給的項目,只是忽悠大家貸款買設備,貸款是實物抵押的方式,那麼這就是騙局。因為風險你自己承擔,無論後期有沒有收益,他們都不會負責!
3、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
在農村,很多騙局已經讓大家錢包干癟。
前幾年的特色養殖,無論打著什麼概念,最後都是出賣種苗獲利。那些承諾的收購,大多是鬧劇收場。
(1)水獺養殖
(2)鴕鳥養殖
(3)蜈蚣養殖
(4)馬卡種植
。。。。。。。。。。。。。。。。。。
以上的案例,拈手而來就不下十幾種。一句話,大家總覺得自己有高潮的技術。能夠把餌料吃了,把鉤子吐出去。事實證明,從北京到南京,買的不如賣的精。真正能全身而退的,說實話我沒見過幾個。
當遇到天上掉餡餅,首先要思考一下可行性,千萬不要再次陷入坑。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農民兄弟的錢尤其不易。
我把騙局的原理,光伏貸的操作,都一一陳列,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輕易上當。
原創不易,歡迎點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