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上貸款被騙了而且簽了合同應該怎麼辦
在遭遇網上貸款詐騙並簽署合同後,當事人應採取以下步驟。首先,應立即向當地相關部門投訴,通過投訴協商解決糾紛。若協商無法解決問題,當事人有權直接提起仲裁,或向轄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合同。這一過程依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明確規定了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署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貳』 網貸被騙了但是簽了合同怎麼辦
網貸被騙了但是簽了合同首先要去當地的派出所報警,如果年利率過高、收取各種各樣的費用的網貸,簽了合同之後錢卻沒有到賬等等情況報警之後那邊派出所會立案,然後建議盡快收集證據到法院起訴,維護自身的權益。一、網貸被騙了但是簽了合同怎麼辦?
網貸被騙了首先趕緊去報警,確定了是騙貸可以走訴訟的途徑解決,一方是以欺詐為目的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如果你覺得自己被騙了的話,合同法賦予你方合同撤銷權或者請求變更合同條款。
一份有效電子合同需要具備主體明確、不被篡改、簽約時間不能更改三個保證。根據網貸新規規定:「各方參與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需要對出借人與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電子簽名、電子認證時,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及電子簽名、電子認證的法律效力。」採用電子合同的方式訂立合同,需要採用可靠的電子簽名,才能保障與手寫簽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十三條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一) 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 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 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四) 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
二、怎樣防止網貸被騙
貸款時應選擇正規、可靠途徑,切勿因貪圖便捷而上當受騙;接到陌生來電應提高警覺,不要隨便透露身份證、銀行卡賬戶等個人信息;遇到轉賬,提供密碼、驗證碼等要求,要提高警惕,不要按照對方指令行事;當意識到被詐騙時,可第一時間進行緊急止付,然後馬上報警求助。
網貸被騙了第一時間是要報警,不管有沒有簽訂合同,簽了合同的話可能要當事人被迫履行合同約定,保持冷靜收集證據,報警之後聯系銀行這是資金追回的最佳時期,還可以通過訴訟的途徑維權。
『叄』 網貸被騙了但是簽了合同怎麼辦錢沒到賬用不用還
如果您在網貸過程中遭遇詐騙,即便已經簽署了合同,也有權利採取行動保護自己。若貸款金額未到賬,這通常意味著借款行為並未真正發生,因此您不必履行還款義務。在此情況下,如果對方存在泄露您個人信息或暴力催收等不當行為,您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若詐騙涉及的金額達到三千元以上,公安機關有責任立案偵查,並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責任。如果損失金額較小,未達到刑事立案標准,您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返還資金。在起訴時,您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 原告主體資格的證明,如身份證、戶口本、護照等個人證件或企業營業執照等。
2. 支持您訴訟主張的證據,例如合同、借條、欠條等債權文書,以及其他相關憑證。
若您希望了解更多關於網貸的法律信息,鼎匯法務是一個推薦的選擇。他們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業務范圍廣泛,涵蓋借貸糾紛、離婚糾紛、勞動爭議、刑事辯護、交通事故、房產糾紛、建築工程合同等領域。鼎匯法務擁有完整的法律法規庫和案例資料庫,以及現代化的辦公環境和信息系統,能夠為客戶快捷、高效地處理法律事務提供有力支持。
『肆』 貸款被騙沒有放款但簽了合同怎麼辦
如果客戶貸款被騙了,平台並沒有放款還要求還款,即使已經簽了合同也無需還款。
經銀監會批准設立並持有金融牌照的貸款平台,在貸款資金發放到賬戶前,一般不向客戶收取任何費用。貸款發放後,客戶只需按照合同約定的還款計劃償還貸款本息,無需支付其他費用。出現上述被騙情況,客戶可收集相關證據,並向互聯網金融協會或當地銀監會舉報平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另外,砍頭息也是不合法的,如果平台表示貸款資金是凍結狀態,需要客戶先繳納一定的保證金才能解凍的話,千萬不要輕易交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條 【預期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條 【非金錢債務實際履行責任及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請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請求履行。有前款規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終止合同權利義務關系,但是不影響違約責任的承擔。